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对人与自然之间"新陈代谢"关系的断裂,马克思恩格斯主张"人类同自然的和解"。在认识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无益于实现"人类同自然的和解"的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指明了"人类同自然的和解"的现实条件和实现路径,即"善待自然"、"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走向劳动者联合的社会"。这一"和解"思想是实现中国梦的思想优势和理论支撑,它清晰而明确地告诉我们:人类与自然不能对立,必须和谐相处;必须改变落后生产方式,探索经济社会环境共赢的新路;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必须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优化人与自然关系。  相似文献   

2.
老子“道法自然”及其时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大明 《学习论坛》2005,21(4):62-64
老子"道法自然"是将自然、社会、人类融合为一并交互作用、和谐运行的智慧,具有"混成"、"寂寥"、"独立"、"不改"、"柔弱"的内涵,其价值取向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人与自身的关系上强调人性自然、人与自身的和谐统一,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强调百姓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以其鲜活而又持久的时代价值,为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方法和价值标准.  相似文献   

3.
"支配自然"已成为现代西方社会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主流价值观,因为它能作为"生产无限增长,生活无限提高"的幸福理念之保障。然而,在马克思看来,"生产无限增长,生活无限提高"只是工业文明的文化价值认同系统,它并不代表人类的根本利益。人类的根本利益应植根于后工业文明的生态文明,因为它能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基上正确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据此,马克思剖析道:"支配自然"的价值观乃人类"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发展阶段的必然产物,既赋有发展人类主体本质与生命活动的正向度功能,也不乏造成生态危机而破坏人类生存的自然根基之负向度功能。而随着人类进入"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的更高发展阶段,"支配自然"的价值观将理所当然地被生态文明的"生态人类中心主义"所取代。  相似文献   

4.
一、科学技术发展与“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变。 人与自然关系中人类处于主导地位。特别是当代,人类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作用远大于其他任何部分,可以说整个人与自然系统的持续性都维系于人类行为之上。而科学技术集中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环境作用能力,是人与自然之间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重要“媒介”。 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与人类作用于自然的程度是相辅相成的。从原始社会、农业化社会、工业化社会到现代技术社会,每一次科技的飞跃,都使人对自然的干预深入到一个新的层次,人类借助于科技的进步,从完全依附于自然进步到局部干预自然发展到对自然界全方位、多维度的干预和影响。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一系列严重的始料不及的问题,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造成巨大威胁。人与自然关系冲突正不断升级。  相似文献   

5.
《世纪桥》2021,(3)
马克思"自然观"本质上是生活自然观。它从生存论和主客体互动关系的角度对自然的本质、内涵、发展规律与价值向度进行了历史性的解读和科学诠释,从而彰显其鲜明的批判性、革命性、科学性和生活性。马克思"自然观"通过对"现实的""感性的"人的生活前提的批判性审视,以人的实践活动为中介,在"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的互动过程中揭示了人与自然关系生成的历史逻辑。这一互动过程所使自然分化的"天然自然""人工自然"和"人造自然"构成了人类生活场域的空间架构,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则蕴含了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活价值维度。  相似文献   

6.
在工业文明的社会里,人们对自然的内在价值严重低估,生态环境遭受任意践踏.在后工业社会里,人们已开始警醒和呼唤生态文明的到来.人类必须重新审视大自然的厚重的内在价值,测度作为自然一部分的人类及人类主体性的发挥,在传统生态伦理观基础上重构生态伦理与环境伦理,维护生态正义与环境正义,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人-社会-自然"的新生态伦理观,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人类与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自身的和解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观的一个基本价值取向。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深入考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基础上,分析了环境污染对人类尤其是对社会最底层无产阶级生存的严重危害,指出共产主义是实现"两个和解"的最终归宿。从而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生态文明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哲学的"天人合一"思想追求天、地、人的和谐统一,尽管儒、释、道、对其作出了不同的解释,但包含着丰富的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面对当前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汲取中国传统智慧"天人合一"有益思想去探索"救世之道"。借鉴儒释道"天人合一"思想的丰富内涵——人与自然的共生共荣,并将其赋予新的时代意义,确立科学的生态思维方式,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与自然为友,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中解决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谋求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真正的共同体"思想包含了马克思对于资产阶级社会中个人与集体关系的深入思考,是唯物史观的重要成果。马克思分析了"自然形成的共同体",认识到资产阶级国家是"虚幻的共同体",指出只有在"真正的共同体"中,人类才能够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当今的中国,"真正的共同体"思想不仅能够为解决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问题提供思路,也能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0.
廓清"人与自然"关系的地平线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论前提。人类在对待自然中经历了"敬畏自然"到"控制自然"的观念上和实践上的变化。近代以来,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的真正元凶是"资本的逻辑"。调节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超越和扬弃"资本的逻辑";科学认识和自觉遵循自然规律;充分发挥劳动实践在"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中的作用;坚持科学发展观,着力于人的革命,是实现人与自然真正"和解"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1.
所谓"环境",是指环绕于我们周围 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是指人类赖以 生存、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外界条件。 那么,环境与人类的关系究竞怎样呢? 有人认为,自然界是一个消极的任 人摆布的客体,人则是大自然的主宰者。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 高,人类对自然的征服力将是无穷无尽 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试图从结婚主义视角比较分析"中国梦"与"美国梦",揭示"美国梦"在处理个人与群体、物质与精神、成功与失败、人类与自然的二元对立上暴露出日趋严重的缺陷。"中国梦"基于"和谐"的深层结构提供了一个历史性的替代方案。  相似文献   

13.
坚持以人为本 超越“走入”与“走出”之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多年以来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大讨论中,究竟是"走入"人类中心主义,还是"走出"人类中心主义,我国理论界对此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实,无论是"走入"人类中心主义,还是"走出"人类中心主义,二者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要想真正超越"走入"与"走出"之争,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相似文献   

14.
环境道德意识的树立和普及,对低碳生活习惯的形成有着更为根本、更为长远的意义。低碳生活不仅仅是一种时尚,而是有着环保精神的人,怀着敬畏自然、善待万物的"红"心,去践行敬天惜物的"绿"色事业。低碳生活要求从道德上尊重万物,树立人类整体意识和未来意识,塑造环境道德人格,提升人之生命境界。  相似文献   

15.
詹显华 《理论导报》2010,(10):59-60
<正>2009年11月9日至29日,笔者赴澳大利亚参加了"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专题培训班,在澳期间,对澳大利亚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的过程中主动保护自然、积极优化人与自然关系而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文明成果的总和。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是人类经历工业化带来的环境资源危机后的反省行动和新的追求,标志着人类认识自然  相似文献   

16.
人类中心主义是生态危机的“罪恶之源”。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根源是主客二分的机械主义世界观,在这种世界观影响下,人与自然的关系产生两大转变:“自然之子”走上“自然主人”;和谐转向冲突。走出人类中心主义,创建生态文明是实现人和自然更高层次的和谐统一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选择。  相似文献   

17.
杨光  高恒建 《世纪桥》2010,(11):42-43
古代赫哲族认为人类生命与自然万物具有同根性,处于天然的联系当中,老子将这种关系称为"人与天一"。"人与天一"是一种天人合一论,这种合一合于天,合于自然,其所提倡的是一种物我同体肯定、天人浑然不分的自然状态,其所强调的是人类与自然的亲和性,是天人在相互协调中共生共荣。为了保护这种天人共生共荣、人类与自然和平发展的局面,古代赫哲族禁止利用人类的长处去恣意破坏自然界固有的秩序、残杀其他物类的做法。而深受地理环境影响的赫哲族传统文化又对周边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是积极的保护珍爱所处的地理坏境,这种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使得古代的赫哲族与地理环境相互和谐、统一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一般认为,"全面的环境哲学的中心任务在于对自然和价值范畴的思考"。的确,自然与价值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环境伦理问题的学术论争中,自然与价值二者间的关系往往构成了一个问题域--由此引发出诸多纷争。而对自然生态是否具有内在价值的不同阐释,则又构成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分野。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谈一下我们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论高校生态道德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21世纪,伴随着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人口增长等一系列变化,环境破坏、生态失衡日益严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了挑战.人们开始重新反思和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人类要抛弃过去的"人类中心主义",学会尊重自然、保护自然.  相似文献   

20.
论“人类中心主义”的解构和重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傅华 《新视野》2002,(1):59-61
90年代以来,我国学界曾就环境伦理学的价值主体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环境伦理学的价值主体是生态或自然本身,建构环境伦理学必须“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确立自然中心主义或生态中心主义;另一种意见认为,环境伦理学的价值主体只能是人类而不是其他什么东西,建构环境伦理学必须也只能“走进人类中心主义”。笔者赞成第二种意见,然而又感到有关论者对于“人类中心主义”这个核心问题的论述意犹未尽,特别是如何批判继承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合理成分、确立科学意义上的现代人类中心主义问题,有作进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