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社会组织结构的新兴力量和重要组成部分,支持型社会组织具备中小型和草根社会组织不同的功能与优势,理应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并在社会治理创新中起到重要作用。准确定位支持型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角色是使其充分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在社会治理中,支持型社会组织应当充当支持平台、部门桥梁及行业引领三种角色,从而服务于中小型和草根社会组织发展,促进社会组织与政府、企业及自身之间合作,引领和规范社会组织行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政府创新是国家创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的重要引擎,是驱动社会全面创新的基础性、先导性工程。要建设一个精简、高效、廉洁、服务的创新型政府,亟须政府在理念、职能、组织结构、服务方式等方面进行系统性的改革,从而破除体制机制的障碍,为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以政府创新推动创新发展,需要准确把握突破口和着力点,创新宏观调控方式、市场监管方式、公共服务方式、社会治理方式和保护环境方式,努力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3.
金宁锐 《唯实》2012,(6):82-84
微博问政正成为草根网民参与社会治理的新途径。微博问政搭建起"政府—公民"互动沟通新渠道,培养了公众积极参与社会管理的现代公民精神,敦促政府不断与时俱进,转变社会管理理念,对提升社会管理中的公民参与具有积极影响。微博问政也折射出当前中国社会管理中的不足。针对存在问题,要转变政府职能,在社会管理创新与完善微博问政良性互动中扩大公众参与,实行政府信息公开,构建政府与公众的互信,引导网络舆情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有效的政府治理对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政府治理水平的有效提升是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环节。政府治理必须不断创新才能促进经济社会更好发展,才能使国家治理现代化顺利实现。政府治理创新需要遵循服务人与发展人的原则,把提高治理效能和规范治理行为作为重要目标,坚持公平正义导向,从创新政府治理理念、创新政府治理方式、提升政府治理效能、推进政府治理法治化四个方面来进行。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以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得到了快速发展,与社会组织的合作领域持续拓宽。政府通过制度创新与政策供给,对社会组织由重"监管"转为"赋权"下的选择性支持发展;社会组织通过提升专业能力和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对政府由重"依附"转向以增强"独立性"为目的的合作。在行为调试过程中,政府遵循社会发展与公共秩序逻辑,社会组织遵循价值实现与生存发展逻辑。未来,政府与社会组织需要进一步优化合作行为,以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社会组织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让社会组织更多地参与到社会治理当中,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的社会组织在参与社会治理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法律保障不完善、社会资源利用不充分等问题都使得社会组织的发展后劲严重不足,未能发挥其作用和功能。因此,新时代背景下,推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应不断完善社会治理理念,明确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应发挥的职能和职责,加强政府对社会组织的扶持和引导,促进政府购买服务的规范化、合理化,促进社会资源的整合,推动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等主体之间的交流合作,构建社会各方协同发展的社会治理体制。  相似文献   

7.
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政府治理模式从传统向现代的重要转变,网络治理是现代治理模式的全新发展,也是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途径.上海浦东市民中心作为浦东新区转变政府职能、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一项举措,体现了网络治理的理念,"一站式"便捷服务、积极培育社会组织、促进公民参政议政、增进社会互动平台、强化社会监督等都是其探索创新.网络治理理论及市民中心的实践对于中国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的社会组织已经得到了快速发展,正在成为政府决策的重要智囊和推动政府改革的强大动力源。但在面对频繁出现的社会冲突,社会组织的治理功能发挥存在较大问题,社会公信力不高。随着社会冲突治理主体的多样化和政府职能转变的推进,社会组织协同社会冲突治理的可行性必将大大增加,建立政府与社会组织平等合作伙伴关系,已成为创新当代社会冲突治理的一个基本趋势。  相似文献   

9.
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关系,可被视作国家与社会关系在公共治理层面上的缩影。政府失灵的诸多困境,为非政府组织发展提供了契机。由于非政府组织具有降低治理成本、实现社会公正、推动组织创新、促进社会沟通等功能优势,可以弥补政府治理公共事务的不足。而要实现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平等合作,必须借助制度设计明确双方的治理重心。把自主治理领域真正让渡给公民社会,则是划定二者治理边界的一条重要准则。非政府组织通过与政府的契约性、制度性合作,将在良性互动中实现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10.
畅通诉求表达渠道是当前各级党委和政府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手段。作为数字化城市建设的重要载体,民生服务热线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政府社会治理创新的有效手段。本文以江阴12345民生服务热线的个案作为研究对象,阐释了民生服务热线在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转型期推进我国社会治理创新有其必要性。地方政府在治理中面临诸如社会治理创新中的理念偏差,社会治理创新能力的缺失,社会治理资源的缺乏等困境。地方政府实现社会治理创新的路径选择就是树立社会治理的新理念,提高社会治理创新的能力,进一步转变社会管理职能,大力发展和培育非政府组织,整合社会治理资源等。  相似文献   

12.
草根志愿组织是中国社会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组织化行动的载体。在组织层面上,对中国草根志愿组织的研究集中于其所处的政治结构和发展的社会基础,政治结构方面主要考察了中国草根志愿组织在当前的体制下所具有的机会与面临的限制,社会基础方面则聚焦于中国草根志愿组织的生发条件和内部治理结构。在中国语境下,草根志愿组织如何发展出具体的行动策略,研究者如何发展出更加适合的分析框架和分析工具,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世纪桥》2017,(11)
创新社会治理,需要政府找准自身的角色定位。当前各级政府在社会治理中不同程度存在"缺位""越位"等角色失调问题。因此,必须加快理念更新,推进系统治理,强化依法治理,充分发挥政府与社会组织、群团组织、自治组织的作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由于现代国家政权建设对于农村基层的渗透,农村草根领导层经历了一个兴盛、衰败、复兴的循环周期。当前国家政权的适度收缩致使农村草根领导层缺失是导致乡村治理困境的重要原因。加大社会资本的投入,培育草根领导,可以适度缓解当前的治理困境。目前,一些地区的乡村治理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是草根领导层的缺失。培育草根领导层,必须加大对于乡村社会资本的投入,构建基层政府、草根领导和普通群众信任、合作和互惠的网络平台。一、国家政权建设与乡村草根领导的变迁  相似文献   

15.
正政社互动是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一环,其工作成效直接关系社会治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社会治理需要社会多元主体参与,而村居社区是社会主体的重要单元,因此提高村居治理能力是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路径。政社互动的前期,进行了一些基础性的机制创新,逐步厘清政社之间的权责边界,从尊重社会主体性的角度出发,政府依法需要村居协助的事项采取了契约模式等,规范了政府的行政权力,减轻了基层自治组织的行政负担,释  相似文献   

16.
突发事件对政府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构成重要考验,亟须社会组织发挥协同治理作用。研究团队就社会组织协同应急管理提出了一个包含协同目标、渠道、能力、环境的四要素分析框架,据此发现:我国广大社会组织与政府在应急管理的总体目标高度一致,均以公益为导向;尽管社会协同治理理念已经提出十多年,但社会协同的法治保障尚不健全,协同渠道有待拓宽,协同效能尚未充分释放;从发展规模、类型结构、专业业务与资源保障方面看,社会组织的能力提升仍有较大空间;从社会组织协同应急管理的社会环境来看,协同理念与协同法制的普及均有待加强。由此,从渠道、能力、环境三个方面提出社会组织协同应急管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志愿服务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努力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打造共治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社会组织参与政府购买服务是实现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渠道。研究现阶段志愿服务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志愿服务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路径和策略,对推动志愿服务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助推社会治理创新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要通过正确处理政府和社会关系,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加快实施政社分开,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固始县作为全省“两新”组织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试点县,不等不靠,先行先试,充分发挥“两新”组织在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中的重要载体作用,积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理念思路、方式方法,大胆探索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新模式、新路径,取得了一些新突破、新成效。  相似文献   

19.
创新社会治理体系中的志愿者行动及其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这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与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指明了方向.创新社会治理体系,需要志愿者行动积极参与,培养社会服务意识并塑造公民核心价值理念.而传统文化思想与现代社会文明观念融合的志愿精神促进了社会文明的发展,增强了国家治理的软实力,是创新社会治理体系的价值基础.由志愿精神支撑的志愿者行动是公民参与现代治理体系的重要表征之一,并激发社会治理活力、搭建社会协同平台、拓宽公众参与渠道、促进健康文明生活、塑造友善互助形象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价值功能.  相似文献   

20.
社会治理的主体性,指的是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实现主体价值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政党、政府、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等主体在社会治理实践中所焕发的能动性、自主性、自为性和创造性。具体来说,党是社会治理的领导主体;政府是社会治理的执行主体;社会组织是社会治理的群体参与主体;公民个体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参与主体。社会治理主体性受制于主体间相互关系的平衡与发展,或者说,社会治理主体间的相互关系决定了主体性发挥的效能与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最大限度释放社会治理主体效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理念,形成共建共享治理格局;厘清党、政、社权责边界,构建和谐治理主体关系;促进社会治理法治化制度化,形成主体作用发挥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