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大思政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新发展阶段,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必经阶段,倡导充分发挥协同式育人团队合力,强调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的相互联动,注重多种教学载体的配合与优化。在“大思政课”理念指导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以下简称“纲要”课)实践教学效果明显,不仅打破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固有认知,而且对于把思政课打造成有温度、有深度的课堂起到了关键作用。但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因此,需要从充分运用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统筹校内实践教学资源,合理安排校内外实践教学时间,持续优化实践育人体系等方面,继续深化、落实“大思政课”理念,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情境式教学法是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教学方法,特别适合处理枯燥、无味的历史章节。通过虚拟历史情境、营造情境氛围、再现历史过程,就能让残缺的历史情节恢复原貌,让枯燥的历史过程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重新想象和体验过去的历史情景,并在情境思维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提升素质。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我国高校普遍开设的一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是强化大学生信仰认同和信仰自信的主渠道。实践中,《纲要》课教师要从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和命运的比较中,中国共产党战胜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的气概中,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中不断强化大学生的信仰认同和信仰自信,使其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适当融入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突出地方特色,是党和国家一贯提倡并深得学生喜爱的一种教学方式。湖南近现代历史上涌现了一批批杰出的人才群体,发生过大量影响深远的重大事件,如能将这些资源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合理地加以运用,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他们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张玲 《世纪桥》2013,(5):69-69,74
浙江树人大学提出了建设”教学服务型大学”的新定位,在该办学理念指引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积极探索新时期教学服务型大学发展的新模式。根据新时期大学生群体的特点,注重丰富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调”以生为本”的基本理念,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突出服务型理念对课程设计的指引与改造,探讨具有服务型特色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内容,形成情境式教学、研究型教学、专题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建立课堂教学、课下调研和网络教学相结合的全方位教学体系,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政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问题式教学法不同于过去的灌输式教学法,它以问题引导为轴,在师生间不断反复进行问答的过程中,形成教与学、问与答的辩证发展模式,是一种双向式教学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进行问题式教学法改革的实质就在于依照教育规律中青年学生的特点,尊重学生并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由师生共同完成知识的传承与新知的发现。它表现出三个突出的优势:其一,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二,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考习惯;其三,能够培养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和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问题式教学法要求教师锐意坚持教学改革,更新教育理念;根据教材与教学大纲、国家政策与时代要求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在引导学生进行关联性理解、训练辩证思维、养成开放式学习态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7.
一、充分认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定位和性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全国高等学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纲要课在教学目的和任务上的定位在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管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中明确规定,即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我校根据教育部精神和课程建设的主旨,已开展了三年的"三个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活动。通过对师生的抽样调查发现,该活动的满意度高达90%。  相似文献   

9.
曹峻 《唯实》2011,(5):54-56
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授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手段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必然要求。作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样一门重要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正确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对于扩大学生知识积累,改善教学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张玲玲 《探索》2003,1(4):97-99
移情是把自己置于另一个人的位置上 ,从而使人能够觉知、体验、分享他人情感的一种能力。思想政治教育中“将心比心”、“以心换心”等理念和观察体验等方法早已有之 ,但移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却并没有明确提出。移情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包含的内在要求 ,是其由宏观向微观的拓展 ,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形式。移情可以为思想政治工作目标和趋势的预测提供重要依据 ,保证工作的正常、有效开展 ,巩固工作成果。探索移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有效途径 ,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主要源于西方,近年来逐渐成为国内外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并深刻影响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本文从分析"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入手,针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际情况,探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提供一些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在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的过程中,可以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实践观为指导,按照认知、理解、情感和行动的四步教学法,以《中国近现代史功能纲要》课为依托把中国梦融入到大学信仰教育教学中。一是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凸显中国梦,实现认知到深入理解的飞跃;二是从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化彰显中国梦,实现理解到情感认同的飞跃;三是从理论体系向行动体系转化践行中国梦,实现情感认同到自觉行动的升华,使大学生把个人的政治信仰、梦想追求与中国梦的实现紧密结合,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13.
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辅助性作用。武汉作为辛亥革命的爆发地,拥有十分丰富的历史文化,包括大量的历史遗址遗迹、众多的历史博物馆和纪念馆、丰富的历史档案及音像资料。采用穿插式、情景式、讨论式、研究式、实践式教学方法将这些资源有效地应用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这一专题的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儒家文化作为两种异质文化,存在着地域、时空和民族性的差异。从人类文化学的角度来看,两种异质文化的相遇,必然会产生一种碰撞、交汇、融合的互动关系。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针对这一情况,一方面从儒家文化中的道德价值、社会理想、理想人格等层面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以期运用于现实,改造中国;另一方面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科学性、革命性来批判儒家文化中落后、空想、保守的一面,以达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确立和实现儒家文化的创新转化,这一过程正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的本土化调适。  相似文献   

1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之一,要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就必须根据“纲要”课程的特点,从更新教育理念、合理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等各个方面,贯穿和渗透民族历史文化认同教育。有了历史文化认同的共鸣性,才能增强课程的感染力,使学生在了解国史、国情的基础上,真正深刻领会“三个选择”,从而主动接受和认可民族历史文化,进而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同时在通过师生互动完成的对民族历史文化认知、认同的过程中,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也得到发展,这样“纲要”课才能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  相似文献   

16.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不强,教育教学方法滞后,严重制约着思想政治理论课功能的发挥。因此,如何适应新形势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要求,探索新的教育和教学方法,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7.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注重采用的参与式教学,为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优化课程育人效果提供了方法与路径。但目前该教学法的实施,仍存在许多"形式大于内容"的不足。就"纲要"课而言,课程参与式教学开展的核心前提重在激发大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关键在于发挥教师启发式教学作用;核心基础亟需加强学生的历史认同感,关键在于充分发挥教师驾驭课堂,构建唯物史观的主导性作用;核心目标在于培育学生的文化担当,关键在于深耕高校"家国情怀"教育的文化土壤。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作为一门从历史维度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在引导学生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总结的"三次伟大飞跃"的科学性、历史性上,有其他课程无法取代的优势。探究"三次伟大飞跃"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融入路径,对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弄懂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一是要整合教材内容,抓住民族复兴主线,凸显"三次飞跃"的历史逻辑、强化"三个必须"、突出"三大任务",凸显互证互融。二是采用专题教学模式阐释中国梦。三是采用"以论带史式""互动参与式"等多维教学方法聚焦"三次飞跃"。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启示我们,近现代史教学须重视全球地方化向度。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之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尤需以地方化的教学行为培育学生的全球化思维,从全球和地方的双重视角审视国史、国情,方能不断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正马克思主义在近代中国的传播是在民族主义氛围中展开的。传入中国后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本土激发的民族主义结合互动,以帮助国人实现救亡图存的目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同时,还经由共产党人民族化的改造并形成了新民主主义理论,这一思想理论成果最后上升为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并用以指导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建立了新中国。鉴于此,本文不揣谫陋,从民族主义视野中去检视马克思主义在近代中国的传播,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史提供另一个观察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