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解决我国法院涉及范围面广、数量日益增大的民商事案件,迅速、便利、公正的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节约当事人的诉讼成本,提高法院的诉讼效率,新民事诉讼法专门新增了小额诉讼程序,为快捷化、简便化地解决小额民商事纠纷提供了诉讼程序的保障。但民事小额诉讼程序立法较为概括,在各地法院实际司法适用中存在许多困难,降低了小额诉讼程序实际的司法适用。为更好地完善民事小额诉讼制度,需要对小额民事诉讼制度在实际司法适用中存在的缺乏统一管理、程序混用、适用范围不明确等问题进行探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小额民事纠纷案件越来越多,给我国的司法机关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与此同时,普通程序高昂的诉讼费用也使许多小额案件的当事人不得已放弃了他们的诉讼权利。在这一情势下,讲究成本与效率的小额诉讼制度的建立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民事小额诉讼程序于2012年民事诉讼法中首次规定,自2015年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出台后进入全面实施阶段。然而,由于小额诉讼的法律规范较为原则,导致实质上各地适用率普遍较低,不能在实践中发挥应有作用。对此,须基于小额诉讼的基本法理、结合小额诉讼程序在我国的运行现状、借鉴域外小额诉讼制度的立法经验,从小额诉讼程序的启动模式、救济制度、调解制度、适用次数等方面进行改进,以期更好地指导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4.
建立刑事证据开示制度的必要性及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据开示是当事人主义诉讼程序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制度。我国刑事诉讼法修订后吸收了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的合理因素 ,采用了抗辩式庭审模式 ,却没有相应的制度来保障诉讼公正和诉讼效率 ,因而建立刑事证据开示制度势在必行。建立刑事证据开示制度要了解其必要性、主体、范围、程序、效力及责任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刑事诉讼的公正与效率作为通过刑事诉讼程序实现的一种法律价值,在刑事诉讼制度中具有绝对重要的地位.刑事诉讼程序真正永恒的生命基础正是基于它的公正性,刑事诉讼中的诉讼公正内涵包括程序公正和结果公正两方面.效率作为刑事诉讼程序的外在价值,因而效率对刑事诉讼影响不应该从根本上或总体上改变刑事诉讼的公正和本质.由于刑事诉讼是由若干环节构成,因此刑事诉讼中的诉讼公正和效率的实现机制必然与构成这一活动的各个要素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6.
证人证言是刑诉中的重要证据,对于查明案件事实、保证被告人包括质证权在内的辩护权、提高诉讼效率具有重要价值,尽管2012年新刑诉法已规定强制证人出庭作证,但证人不出庭作证的顽疾依然没有根本扭转。在我国当前司法资源有限、难以承载所有证人出庭的情况下,完善关键证人出庭作证制度或许是保证诉讼公正与诉讼效率最佳结合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宛花 《世纪桥》2013,(1):66-67
效率是现代社会备受重视的刑事诉讼基本价值之一。我国刑事诉讼效率价值体现得不够充分。刑事缺席审判制度是针对实践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潜逃、死亡、丧失诉讼行为能力或因其他原因不能参加庭审时、在被告人缺席的情况下,适用的一种特殊的审判程序,是在兼顾公正价值的前提下对诉讼效率价值的追求,有效地平衡了效率与公正价值的冲突,实现了两者的协调互动,能够及时地解决纠纷、维护诉讼参与人的权利,使刑事诉讼制度进一步民主化、法治化和科学化,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对于刑事诉讼法的完善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论我国民事诉讼审前程序之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前程序的设置是为了整理和确定争点,开示和明晰证据,从而为庭审作准备。除此之外,审前程序还具有独立解决纠纷的功能。在我国,随着民事审判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审前程序的弊端也日益凸显。为促进诉讼公正,提高诉讼效率,在审前程序中应合理配置当事人和法官的作用并且进一步完善证据开示制度和举证时限制度。  相似文献   

9.
当前,加强司法效能建设日益成为司法改革的一项重要课题。司法迟延和诉讼效率的低下严重影响了司法正义价值的实现。司法正义的基本价值包括公正和效率两方面。一般状态下,公正和效率之间并不仅仅体现为矛盾和冲突,正当的司法程序可以实现正义和效率的兼容,通过程序正义确保实体正义的实现,在追求司法公正的同时兼顾司法效率。程序和制度的合理设计是提高诉讼效率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0.
司法所具有的独立公正的内生特质促使法官不易受制于利益集团的影响,加之现代社会要求司法功能由原有的"解决微观个体之间纠纷的功能"逐渐向"公共干预的功能"进行转变,因此,纳税人诉讼成为我国现有政治体制下更为高效和更为直接的公众参与国家财政投入监管的实现路径。在具体构建我国纳税人诉讼制度时,有两个问题需特别注意:一是应从效率的角度考虑赋予纳税人集团以诉讼主体资格,二是在我国现有用税监督基本法律制度缺位的情况下,考虑司法组织创新。  相似文献   

11.
申自强 《学习月刊》2014,(10):20-21
暂缓起诉,是指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时,对于具备法定条件的犯罪嫌疑人,在规定的保留起诉期限内,附条件地暂不起诉的一种起诉裁量制度。从诉权角度来看,暂缓起诉本质上是检察机关享有的一种暂时搁置其起诉权的自由裁量权。一、暂缓起诉制度的价值内涵(一)体现了兼顾公正与诉讼效率的价值建立暂缓起诉制度的主要价值取向是提高诉讼效率,但其与司法公正之间并不矛盾。  相似文献   

12.
梁玉立 《河北党风》2003,(10):36-36
从世界各国的司法实践来看,立法者均对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的关系作出判断和取合。一种极端的做法是片面追求实体的公正,忽视程序公正,即无论中间过程怎样,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手段,只要结果公正,这就是司法公正,这曾经是大陆法系国家诉讼制度的传统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诉讼制度深受这种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民事举证责任分配问题所要解决的实质问题是诉讼争议事实真伪不明时,不利的诉讼后果由何人承担.它追求的内在价值,是实现实体法宗旨和价值标准,保证程序公正及诉讼经济和提高诉讼效益.我国民事举证责任分配的理论与立法尚存在不足之处,应当完善我国民事举证责任分配的一般规则、特殊规则和法院调查搜集证据制度.  相似文献   

14.
新民事诉讼法规定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审理的案件实行一审终审,这一制度的设立将使法官的职权范围进一步扩大,其与裁判结果的公正性之间的矛盾会不断凸显,严苛的再审条件也阻碍了当事人权利救济渠道的畅通,当事人的程序选择权也无法得到保障。借鉴域外小额诉讼救济机制,允许当事人对裁判结果提出异议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5.
环保组织提起公益诉讼是传统民事诉讼适格原告理论扩张的必然结果。我国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是在公共信托理论、环境权理论、代际平衡理论和正当程序理论等法学理论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由环保组织提起公益诉讼符合法律的公正价值、效益价值和秩序价值的要求。目前,我们应进一步完善环保组织提起公益诉讼的制度建设,使其价值最大化,进而实现与法治社会价值的相互统一。  相似文献   

16.
从公正与效率的关系、意大利式的辩诉交易制度、我国辩诉交易制度的构建三个角度来看 ,辩诉交易制度有利于我国公正与效率价值的实现 ,有利于节约我国的司法资源 ,有利于我国司法改革的深化 ,更深层次地体现了我国的刑法原则 ,是我国“坦白从宽 ,抗拒从严”政策的一种体现。因此 ,在我国只要制定具体的可行的完善措施 ,辩诉交易制度在我国是极具可行性的。  相似文献   

17.
论制度公正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定财  葛宜超 《理论研究》2008,(4):12-14,F0003
21世纪的前20年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党和政府及时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构想。制度公正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核心要求。实现制度公正必须统筹好制度设计和制度选择的两大维度:效率与公平。  相似文献   

18.
公诉变更制度是现代公诉制度的重要内容,对实体真实的切实追求和对诉讼效率及权利保障的适当兼顾,构成了该制度的正当化基础。而我国的公诉变更制度过多地侧重于对实体真实的追求,忽视了诉讼效率,尤其是被告人合法权利的保障。我国刑事诉讼法应对公诉变更制度作明确规定,通过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以促进公诉变更的正当化运作。  相似文献   

19.
关于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办理,目前在我国的刑事司法实践中还未形成统一的机制,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办理是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人权,体现司法公平、公正,提高诉讼效率,优化诉讼资源配置,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步伐等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办理机制的基本价值思考出发,分析当前的实践困境,并探索进一步完善该机制的若干注意问题及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由于正式诉讼程序的时间和经济成本对普通消费者而言过于昂贵,他们在自身权益受到并不重大的侵害时,往往只能忍气吞声,不了了之。少数挺身而出者通常都是秉着公益的目的,最终结果也常常是赢了官司输了钱。要改变这种尴尬的局面,就必须建立小额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