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三农”工作的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精准扶贫档案作为承载我国乡村脱贫和发展记忆的重要载体,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信息资源,更是未来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见证。当前精准扶贫档案管理仍然面临三大挑战——认知危机、管理困境和人才困境,需通过构建多元共治格局、实施科学规范管理以及完善人才管理机制三方面努力,充分发挥精准扶贫档案的作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2.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加快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重要支撑。随着广西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广西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广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取得明显成效,但从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高度来审视,乡村振兴的发展基础、主体活力、体制机制等方面存在短板。建议从推动“三个升级”、聚焦“三个建设”、优化“三大机制”等方面改进,确保广西实现从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  相似文献   

3.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正确认识我国城乡关系的变化,在城乡融合背景下考虑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要正确认识乡村社会本身正在转型,在理解乡村社会新特点下谋划乡村振兴的定位。要正确认识乡村发展资源及其转化,合理谋划乡村振兴的实现方案。要正确认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不同,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前提下有序开展乡村振兴示范。  相似文献   

4.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的前提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战略,是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过程中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部署。在过去的一年,5年过渡期政策的落实和实施,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在新的一年中,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仍然是脱贫地区的底线任务,要在完善产业发展、促进乡村就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夯实乡村建设和乡村发展的基础,实现乡村的人居环境、乡风文明和有效治理逐步推进,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迈出坚实步伐。  相似文献   

5.
谢再志 《桂海论丛》2021,37(2):114-118
在脱贫攻坚战全面打赢之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分析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联系和区别以及广西做好二者有效衔接工作面临的问题,提出加强乡村振兴组织建设;发展产业扶贫,振兴乡村产业;加强扶贫队伍建设,发挥乡村人才积极作用;着力扶智、扶志,振兴乡村文化;加强生态扶贫,振兴乡村生态等对策,以期实现广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6.
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已经完成了党中央在十九大的部署。艰巨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任务,也是全国人民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伟大事业。基于此,在党和国家政策的安排和部署下,主要是为了使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能够顺利对接,在政策安排的基础上,还存在着一定的难题,落实好两者在内容上的有机统一,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升级,使乡村振兴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7.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摆脱贫困是乡村振兴的前提,没有精准脱贫乡村振兴无从谈起。本文结合黔西南州脱贫攻坚取得的成效,分析目前黔西南州脱贫攻坚存在的突出问题,并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产业支撑、增强群众内生动力三个方面来推动黔西南州脱贫攻坚的进程,可以更加有效地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实现真脱贫、全脱贫,改变贫困窘境。  相似文献   

8.
战炤磊 《群众》2021,(2):11-12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必须加强顶层设计,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来推进”。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指出,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从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多个维度系统布局、协同发力,其中“强村富民”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着力点。“强村富民”既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归宿和落脚点,也是高质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路径。  相似文献   

9.
李卓  王旭慧 《长白学刊》2023,(5):131-140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阶段,加快构建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对有效防范规模性返贫、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促进农民生活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帮扶对象、治理目标和治理模式的比较,本文认为在脱贫攻坚转换到乡村振兴的情境下,应加快构建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研究发现:第一,在脱贫攻坚时期帮扶对象主要聚焦于绝对贫困人口,而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帮扶对象将转变为农村低收入人口,其治理目标也将从消除绝对贫困转变为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第二,在治理目标发生重大转变的前提下,帮扶机制要做出适应性调整,从超常规治理转向常规治理,以实现对农村低收入人口的常态化治理;第三,乡村振兴进程中农村低收入人口的治理,需要从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四个方面着手构建农村低收入人口的常态化帮扶机制。  相似文献   

10.
《前进》2021,(5)
正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就成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交会和过渡时期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做好二者的系统衔接和融合推进,既有利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培育长效脱贫机制,又有利于促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11.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乡村振兴,关键在人。3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公布,其中明确提出,延续脱贫攻坚期间各项人才智力支持政策,建立健全引导各类人才服务乡村振兴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但脱贫攻坚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要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实现乡村振兴。西部民族地区受自然资源禀赋条件等影响,自身基础设施不完善、产业发展基础不牢、吸引人才的体制机制不健全,实现乡村振兴还存在一定困难。为此,应寻找好切入点和突破点,下大力气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相似文献   

13.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后,重庆市巫山县奔向新生活、接续新奋斗,必须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坚决扛起"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政治责任,采取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力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相似文献   

14.
<正>治理有效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社会建设对农村的具体要求。当前,我国正处于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转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阶段,社会转型正面临从传统乡土社会转向城乡社会的关键时期,乡村治理现代化变革亦迫在眉睫。如何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促进乡村良序善治事关乡村全面振兴。近年来,乡村治理在实践中通过矛盾倒逼机制、制度变迁机制和技术促进机制,实现了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5.
正进入新发展阶段,从举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提升乡村‘形、实、魂’。"今年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对乡村振兴提出明确要求和指示。全面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后,乡村建设面临新一轮升级和优化需求,这是乡村振兴实施的落脚点。就广西而言,当前的重要任务是全面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健全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促进脱贫群众和摘帽地区在新起点实现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16.
田宇 《中国人大》2021,(1):46-47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在实现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点,财政部部长刘昆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了财政农业农村资金分配和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17.
孙爱武 《群众》2020,(8):47-48
2020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确保完成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两大目标任务。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把发展乡村现代产业作为首要任务,农村产业现代化的重中之重是乡村产业振兴。近年来,江苏在乡村产业振兴道路上积极探索,围绕产业兴旺下功夫,统筹规划,因地制宜,鼓励广大农民和农村工作者勇于创新,乡村产业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不断涌现出乡村产业振兴的生动实践和典型案例。乡村产业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人力、物力、财力的结合,是人才、资源、战略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抓好农业生产,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3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  相似文献   

19.
钟伟 《重庆行政》2022,(1):23-25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2021年7月,黔江区被重庆市委、市政府确定为全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先行示范类区县,要求力争到2030年达到东部地区平均水平,在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形成示范效应。一、黔江区着力打造重庆市乡村振兴先行示范的机遇2021—2025年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期,为黔江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启跨越性发展新征程带来了重大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20.
《政协天地》2021,(2):44-47
常委刘宏伟: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当前,全国政协和最高法院正在贯彻中央有关精神,进一步推进福建苏区老区振兴发展。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也正积极协助配合推进相关工作,并率先在龙岩、三明建立了调研联系点。新形势下,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