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法律至上是法律发展史上一个比较古老的问题,但在现实中的认识并不统一.坚持法律至上,与区别"法治"与"人治",依法治国,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六个坚持”。其中,“坚持人民至上”作为贯穿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立场方法观点之一,是对我们党执政兴国的根本要求。只有坚持人民至上,才能回答好人民之问。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通过树牢根基、守住民心、凝聚民力站稳人民立场;通过深入分析社会主要矛盾,关注人民急难愁盼的问题,把握好人民对物质生活和精神发展的美好愿望;通过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来凝聚人民力量;通过提升执政能力、注重调查研究、健全服务体系来不断造福人民,带领人民群众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创造历史伟业。  相似文献   

3.
"坚持人民至上"是我们党百年奋斗的十条宝贵历史经验之一.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员工办企业"是国有企业新时代践行"坚持人民至上"的更直观表述和实现方式.文章对国有企业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员工办企业"的时代价值进行了论述,分析归纳了当前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员工办企业"存在的六种认识误区与五种实践偏差,并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围绕当前国有企业如何坚持和丰富完善"全心全意依靠员工办企业",提出了六个方面的实践思路.旨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国有企业"全心全意依靠员工办企业"方针,更好地把国企"软实力"变成发展的"硬支撑",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国有企业的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  相似文献   

4.
坚持人民至上思想,贯穿于党的二十大报告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主旋律与最强音。坚持人民至上思想来源于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在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中得到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民观,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构建了坚持人民至上理论体系,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取得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成果。  相似文献   

5.
法律至上原则不仅是西方现代法治国家,而且也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个根本特征。这已是学界的共识,然而法律至上原则应准确全面地理解。法律至上是法治之下的法律至上,法律至上原则是法治时代的产物。基于此,笔者认为,法律至上原则应有两层基本要义:第一,法律至上首先是法律所代表的人民的共同利益与意志至上,换言之,人民权利至上,作为个体的公民神圣,是法律至上原则的内在品质要件;第二,至上其次是具象的法律规则至上,换言之,规则至上或说严格规则主义是法律至上的外在形式要件。  相似文献   

6.
坚持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政治立场,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深刻总结,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重要内容之一。坚持人民至上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继承和发展、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汲取与创新、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提炼与总结。坚持人民至上理念的理论内涵集中体现在党的领导地位为坚持人民至上提供根本保证、尊重人民主体为其提供基本依靠、走好党的群众路线为其提供根本方法。新时代坚持与发展人民至上,要从“全体性”上下功夫,推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从“全面性”上下功夫,推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从“全方位”上下功夫,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似文献   

7.
人民至上理念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理念,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从生成逻辑上讲,人民至上理念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传承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践行了党的根本宗旨。从科学内涵上讲,人民至上理念包含生命至上、需要至上、地位至上、利益至上四个方面的内容。新时代,践行人民至上理念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在理论上,人民至上理念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了党的根本宗旨的升华;在实践上,人民至上理念为巩固党的执政根基提供保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力量,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2022年新年前夂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新年贺词。贺词中,“人民”二字一以贯之,鲜明醒目,充分彰显了大国领袖坚持人民至上、执政为民的博大情怀,让我们倍感温暖、豪情满怀,更加懂得了“人民至上”的真诗,“这里有可亲可敬的人民。”习近平主席首先向人民点赞我们党始终把人民作为“源”和“本”,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紧紧依靠人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不懈奋斗,使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人民的自我规定和自由产物,“人民至上”理念是制度的价值根基,为制度的选择、设计和安排奠定合法性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则坚持并鲜明体现着“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是人民性价值实现的刚性保障,二者互嵌,协同发展。“人民至上”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一以贯之的价值属性、贯穿始终的价值原则和完善发展的价值源泉,有着发挥制度强大优势的价值动力、促进制度优势转化的价值指引、更加坚定制度自信的价值自觉、推动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价值目标的行动导向的实践价值,对发展和完备我国制度、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实现伟大梦想提供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国家草专卖局努力把科学发展观运用于烟草待业的发展实际,鲜明提出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两个至上")行业价值观,并在全行业广泛开展大讨论活动和"两个至上"在岗位主题实践活动,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关于宪法至上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宪法至上是权利文化的产物 ,是法治文明的首要标志 ,它由形式上的宪法至上 (制度宣言 )和实质意义上的宪法至上 (国民的宪法至上意识 )所组成。中国社会宪法至上的关键在于实质意义上的宪法至上。针对中国民众传统的权力中心思想 ,实现中国社会实质的宪法至上在于培育中国人的权利精神和中国社会的权利文化。  相似文献   

12.
法治的首要精神和要求是法律至上,文章从法律至上与司法独立、司法公正间关系来探讨司法独立和司法公正,认为司法独立是法律至上在体制上的要求和体现,法律至上下的司法公正就是司法依法、司法合法。  相似文献   

13.
"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和价值追求,是中国共产党能够长期执政且能够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持续快速推向前进的"最重要经验"。现阶段,切实做到"人民至上",就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坚持"二为"方向,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14.
王权在传统中国有其特定的渊源并沿着具体的发展脉络逐步获得了至高无上的地位。但王权至上并不意味着王权不受任何约束,它仍然受到制度、思想、乡土社会等不同层次的限制,而这些限制又与儒家的存在及儒学体现的精神力量联系在一起,这正是传统中国政治文明的独到之处。但王权至上在传统中国大一统政治中却是客观存在的,它的存在基础并没有受到撼动,王权在大多数时候和大部分领域拥有绝对权威,王权至上仍是传统中国政治体系的核心。  相似文献   

15.
大家好!2021年的脚步越来越近,我在北京向大家致以新年的美好祝福!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诠释了人间大爱,用众志成城、坚忍不拔书写了抗疫史诗.在共克时艰的日子里,有逆行出征的豪迈,有顽强不屈的坚守,有患难与共的担当,有英勇无畏的牺牲,有守望相助的感动.从白衣天...  相似文献   

16.
人民至上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价值内核,与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一脉相承,有着深邃的理论渊源和深厚的实践积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价值主体、价值目标和价值标准等方面集中体现了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人民至上既作为价值理念又作为价值实践贯穿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始终,成为引领当代中国发展的思想方向与价值支撑。  相似文献   

17.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突如其来的疫情使脱贫攻坚工作尤为艰巨,各民主党派自开展对口帮扶以来,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如何在抗击疫情取得阶段性胜利之后,将脱贫攻坚和疫情防控统筹结合成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旨在探讨后疫情时期,民主党派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打好脱贫攻坚的硬仗。  相似文献   

18.
人民性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性。人民性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本质属性的继承发展,也是对中国共产党本质特征的生动诠释。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导向、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目标、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追求、以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为指标,超越了资本至上的西方现代化。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中,要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性立场,坚持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发挥现代化建设的主体作用;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有效回应人民现实诉求;要推进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相似文献   

19.
深刻认识邪教对群众文化、政治文化、网络文化、传统文化的侵蚀,坚持人民至上,全面构建防范邪教、崇尚科学、面向未来的物质、精神、制度、行为文化体系,建立以人民至上为主旋律的防范邪教的思想文化引领和教育机制,把党的领导优势、宣传教育优势、群众创作优势、文化引领优势、依法治理优势集成统筹起来,形成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揭发、防范、打击邪教的整体合力,铲除邪教滋生的“土壤”,构建起全民防范邪教的“铜墙铁壁”。  相似文献   

20.
“五一口号”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协商建立新中国,推翻国民党反动派独裁统治的政治宣言,真正体现革命依靠人民、为了人民、胜利属于人民的政治意愿,蕴含着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和任务,承载着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美好远景。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应深刻领悟“五一口号”蕴含人民至上价值理念,结合新时代发展需要深刻把握人民至上理念的整体意蕴,从坚持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及加强政党团结等方面探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