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霍山县曾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库区、老区县,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多年来,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工业富县战略,经济社会实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005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亿元、人均突破1000美元,增长17%;财政收入突破3亿元,增长25%。工业已成为推动霍山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其主要特色:一是骨干工业比较突出。全县拥有亿元以上企业5家,5000万元以上6家,迎驾集团进入全国白酒行业15强。二是经济外向度高。全县出口供货企业40多家,其中32家拥有出口自营权,经济外向度超过30%。三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多。全县规模工业企业大多属于农业产业…  相似文献   

2.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建有党组织的非公企业共28家.其中规模在1000万元以上的非公企业10家。规模在500万元以下的非公企业18家。个体经济、私营企业中从业人员13023人。共有党员351名。占全县党员总数的2%。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县非公企业党组织把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努力帮助企业淡化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在“危”中寻“机”。采取“五心”措施,为非公企业办实事、解难题,确保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3.
一、企业集团出口创汇能力强,在发展外向型经济中起支柱作用。以南通市为例,该市现有出口创汇企业集团19家,数量不算多,但其出口创汇能力却较强。1987年,这19家集团外贸收购值已达3.49亿元,占同年全市外贸收购值13.44亿元的26%。在有些工业部门、集团出口创汇额所占比重更高,例如,南通市机械工业部门的“机床”“黄汽配”两个集团以及电子工业部门的“百花电子琴”、“通达收录机”、“天方电容器”、“三元电子公司”四个集团,1987年出口创汇额已分别占这两个工业部门  相似文献   

4.
中国复关已成为必然趋势。本文拟对复关后的象山纺织业所面临的问题、机遇作初步分析。 一、象山纺织业经营策略迫切自作调盛 象山企业有着进军国际市场的丰富经验,但产业结构过分集中于纺织业,国际市场地理方向集中,销售网络尚未建立,易受冲击。 九二年象山县国内生产总值14.6亿元,其中外贸出口交货值达7亿元,也就是说象山经济已有一半是通过国际市场销售实现的。到九三年五月底全县有外贸企业143家,其中百分之八十五左右是纺织业。象山的出口增加主要也是依赖于纺织业的出口增加。以外贸收购总值为例92年比91年总值增加的6069万元中纺织业增加了8620万元。象山纺织业的出口,和我国沿海地区的中外合资企业具有许多的一致性;或由合资的外方(主要是港商)负责销售;或卖给港商;很少一部分由县外贸公司收购。由外商销售或直接卖给港商都以企业在价格上作大的让步为条件,这  相似文献   

5.
在过去的一年,齐河县把招商引资、对外开放作为经济工作的“牛鼻子”,举全县之力,聚全县之智,大招商,招大商,有力促进了全县经济特别是工业经济的大发展。全年共引进新项目283个,投资总额46亿元,引进到位资金11.7亿元。引进投资300万元以上的130个项目中,投资额300万元到1000万元的73个,1000万元到1亿元的47个,1亿元以上的10个。10个过亿元的项目,已有7个开工建设,全部投产后,年可新增销售收入27亿元,利税36亿元。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对齐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已经成为齐河经济和社会事业高速、跳跃发展的“助推器”。一是结束了齐河没有上市公司的历史。鸿运集团、旺旺集团、晨鸣集团、鲁抗集团等4家上市公司先后在齐河安家落户。二是结束了齐河历史上没有高新技术产品的历史。现在齐河已经拥有世界著名的病毒2000及抗癌疫苗、对甲基苯酚生产等一批高科技项目。三是结束了齐河工业无支柱产品、产业的历史。目前以  相似文献   

6.
针纺织业是象山的支柱产业,针纺织品是象山外贸的主导产品.象山有各类所有制针纺织企业709家,现有的161家外贸企业中绝大部分是属于针纺织业,出口量的80%是针纺织品.象山的历年出口增长主要也是依赖于纺织业的增加.远如92年,92年的外贸收购总值比91年总值增加了6090万元,该年度纺织品增加的出口交货值超过了总值的增加额,达到了6620万元;再如96年1—5月全国外贸普遍下降的情况下,象山依靠纺织品的出口增加实现了出口增加24.6%.换言之,若没有纺织品外贸出口的增加,象山外贸的增加将是十分困难的,但象山纺织品同样面临着十分严重的困难.  相似文献   

7.
<正>兴城是中国惟一泳装名城、国内三大泳装生产基地之一,泳装制造行业优势明显,产业集群供应链完善。目前集群已拥有泳装生产企业573家,年产量1.8亿件(套),年销售额151亿元,兴城泳装占国内市场份额40%以上,占国际市场份额20%以上。兴城泳装外贸出口额达4亿美元,占葫芦岛市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一。集群企业拥有注册商标509个,其中中国驰名商标2个,省著名商标29个,产品远销欧、美、非、俄、韩、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供助兴城泳装产业集群优势,兴城电子商务应运而生。目前,兴城从事电子商务服务的泳装网店达4000家,年销售额35亿元。其中,年销售额80万元以上的有400余家,超亿元的有3家。2013年,兴城市政府提出整合电子商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我国外贸特别是出口贸易发展迅速,1988年至1991年,我国外贸出口每年以平均15%的速度增长,1992年出口总额达850亿美元,1993年出口总额达917.7亿美元.1992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已跃居世界第11位.随着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和出口市场的扩大,国外对我国出口商品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越来越多地运用进口总税和非关税壁垒来限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反倾销诉讼.  相似文献   

9.
1992年底,镇江市粮食局下属镇江挂面厂与新加坡泰兴隆集团合资,组建镇江泰兴隆食品有限公司,生产“幸运”方便面.从1994年5月开始,“幸运”之星奇迹般地照亮了这个原来亏损严重的企业,短短半年时间,便扭亏为盈.1995年销售额急增至1.77亿元,利税1693万元;1996年实现销售3.56亿元,利税4400万元,利润3232万元,坐上了镇江市市直工业利润大户的头把交椅.同时,企业的净资产达1000万美元,比1993年增加17倍多;“幸运”品牌方便面1994年、1995年、1996年连续3年在全国食品市场竞争力排行榜上都在前3名.  相似文献   

10.
一、石家庄市民营企业党建发展现状 (1)民营企业发展迅猛 以个体私营经济为例,截止到2001年5月底,石家庄市个体工商户共有36万户,注册资金总额46.8亿元,私营企业有12,420家,注册资金46.8亿元,其中。注册资金在100—500万元的民营企业有505家,500—1000万元的民营企业有140家,1000万元以上的民营企业有36家,超亿元的民营企业有3家,民营企业集团达到11家。2000年,全市个体私营经济完成工业总产值14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48亿  相似文献   

11.
“前三年租金全免、后两年减半.”这是道真自治县上玉工业园区出台的招商政策. 建园6年来,上玉工业园区已初具规模:入驻企业91家,其中规模工业企业29家,实现产值39.38亿元,带动全县就业2万余人,帮助8000余人稳定脱贫. 依城建园、以园兴城、城园互动.道真工业园区从无到有,“一区三园”(上玉工业园区,道真重庆产业园、巴渔工业园、河口铝工业园)架构基本形成,累计投资51亿元,建成5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并投入使用,企业实现“拎包入住”.  相似文献   

12.
刘洪久 《奋斗》2011,(5):18-19
“十一五”时期,呼玛县经济逆势上扬。201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74621万元,比“十五”期末增长91.3%,年均增长13.9%。全口径财政收入8032万元。比“十五”期末增长340.6%,年均增长34.5%。招商引资到位资金6.7亿元,比“十五”期末增长17.61倍。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甘肃华亭煤电股份公司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华亭煤电速度”: 煤炭产量连续3年以数百万吨的速度增长;2004年原煤生产突破1000万吨大关,成为西北地区惟一一家年产原煤达到千万吨的大型企业,当年产销量位居全省第一;组建3年多来,已累计生产商品煤达到2997万吨,实现销售收入25.91亿元,实现利润2.52 亿元,上缴税金3.2亿元,资产保值增值率达110%以上,位居全省大型企业前列。  相似文献   

14.
《天津支部生活》2008,(12):54-54
天津顶益国际食品有限公司是以生产“康师傅”方便面闻名的台资企业。1992年8月公司成立以来,一直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各项经济指标在滨海新区企业中名列前茅。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16.3亿元,上缴利税2.4亿元,成为滨海新区的利税大户和名副其实的中国“面王”。  相似文献   

15.
湖北省枣阳市西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是1992年6月设立的,1995年元月经湖北省开发区管理办公室批准晋升为省管开发区。开发区管委会下辖西园、靳庄、茶棚三个行政村,24个村民小组,人口1.95万人,面积10平方公里。建区6年多以来,开发区人凭着一种“团结拼搏,艰苦创业,开拓进取,无私奉献”的精神,坚持实行党委、管委会、总公司“三位一体”的管理体制,牢牢以改善投资环境、招商引资和盘活土地文章为工作重心,依托一个城区(老城区)和二条道路(316国道和前进路),“不图所有,只图所在”,以商贸起步,以项目兴区为本,自费开发,滚动发展,战胜了前进途中的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了较快的发展,趟出一条兴区强区的成功之路。截止目前,开发区累计实现国民生产总值20.93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36.29亿元,个体私营经济产值达27.5亿元,累计实现利税2.42亿元,出口创汇2083.2万美元。现已兴办工业企业45家,其中中外合资企业9家,外贸出口型企业1家,高新技术型企业18家。累计实现引资1.63亿元,其中外资85.92万美元。  相似文献   

16.
蒋皓 《先锋队》2013,(5):24-25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从某种意义上讲,新时期的国际竞争就是大企业之间的竞争。据中国企业联合会发布的"中国企业500强"报告,2012年中国企业500强的入围门槛继续大幅提高,比上年度提高了33.1亿元,达到175.1亿元;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元的企业达到107家,比上年度增加了27家。在群雄逐鹿的全球经济战场上,中国企业正势不可挡地"群体性崛起"。  相似文献   

17.
《先锋队》2013,(29):49
海南省将在未来五年,培育出营业收入或资产规模过千亿元的企业5家,同时培育出有一定规模的特色企业50家。除此之外,未来五年还要力争培育出营收或资产规模达500亿元—1000亿元的企业10家、100亿元—500亿元的35家、50亿元—100亿元的50家;力争有些企业在现代服务业、热带高效农  相似文献   

18.
武冈是个劳务输出大市,常年在外务工人员达到11万人,年劳务收入将近10亿元;在外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的老板有50多人,投资总额在50亿元左右。我们牢固树立“输出劳动力,带回生产力;输出打工者,引回投资者”的理念,大力实施“回乡”工程,全市形成了“人回乡,企回迁,钱回流”的热潮,共引进老乡投资项目38个,合同引资27亿元。  相似文献   

19.
六、七个春秋,在历史的长河中是不起眼的瞬间。然而,桐梓县却在这短短的六、七年中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几年来,桐梓县先后被省、地授予卫生县城、文化先进县、社会治安达标县、科技先进县、干部培训工作先进县等光荣称号。1996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17.2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14亿元,分别比1995年增长30.2%和87.5%,财政收入比上年净增2252.9万元,连续四年以每年1000万元以上绝对值增长。 桐梓县成功的奥秘在哪里?回首往事,桐梓人自豪地说:坚持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是创造桐梓辉煌的法宝。 一、把精神文明建设纳入领导干部的责任目标中 桐梓县的领导干部深有感触地说:精神的疲软比经济的落后、市场的疲软更可怕。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思想,近几年来,桐梓县委、县政府在谋求物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桓台县在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同时,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尽心竭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让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成果,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好评。一、以发展县域经济为支撑坚持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的重要支撑,聚精会神抓经济,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县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一是强力发展工业。坚定不移地抓投入上项目,2006年新上一次性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110个,其中过亿元的项目50个,总投资178亿元,年度投资80亿元。深入实施亿元企业提升工程和骨干企业膨胀计划,2005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