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社区党组织建设的历史演进及其行为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社区党建对于中国共产党确立其在城市的领导和执政地位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城市社区不同于传统单位的政治生态又使得城市社区党建面临着巨大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中国共产党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在全国范围开展了社区党建活动。这一过程分为三个阶段:问题意识阶段、政策思路形成阶段、全面建设阶段。在此过程中,社区党组织表现出国家化和行政化的双重行为取向。这一双重取向的出现具有其内在的逻辑,并有助于解决社区党建过程中出现的重要问题,但是其相互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张力。社区党建的演进历程表明: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从构建一元化权力结构的目的出发,用自身的党建逻辑在型构社区的权力结构;另一方面,社区的制度环境也在推动着社区党组织的转变乃至转型。在这个过程中,社区党建活动与社区民主自治的发展也在进行着双向的互动。  相似文献   

2.
<正> 一、成都城市社区的基本功能 1、政治功能。这主要是指成都城市社区在新形势下应该具有增强党的领导和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作用和能力。社区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和载体,只有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在各个城市社区都得到认真贯彻,党对整个城市发展的领导才能落到实处。也只有在成都城市社区由“单位人”社区转变为“社会人”社区的过程中,及时建立健全社区党的组织,发挥社区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  相似文献   

3.
城市社区自治与特色社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晓军 《唯实》2003,(7):74-77
中国城乡政治的非均衡性突出地表现在基层自治上 ,在农村村民自治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 ,城市却是基层自治的停滞 ,而社会的转型既为城市基层自治提供了一定的机遇 ,又同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推进城市基层自治也自然而然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文章分析了重构新型城市基层自治组织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分析了当前城市自治社区的主要问题 ,在城市社区国际比较的基础上 ,明确提出基于已经阶层化了的住宅小区为自治单位推进社区自治、创办特色社区的观点 ,并对我国城市社区自治的载体、基础、动力及自治成功的保证条件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4.
<正> 8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的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城市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国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开始了由单位主导型向街居社区主导型的转变,其重要标志就是城市社区建设。作为西部的重要城市,成都市近年来的社区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社区组织已经建立。与此同时,如何进一步推进成都社区建设、进一步发展已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全面开展新家庭计划活动,有力地推动了社区生育文化的 建设与发展。这一宏观层面上的政府行为,将新生育文化直接渗 透到微观的家庭机制中;通过家庭(社会细胞)的内在变化,推动 微观个体的进步与发展,并借助各邻近个体(家庭)之间存在着的 互助性、攀比性与趋同性等特质,引发中观层面(社区)中众多家 庭的类化发展,最终推进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这是一种从宏观 上着眼、布局,微观上实施、突破,在中观上取得区域性、集群性成 效,最终又依托各个中观层面的横链式类化发展,实现宏观整体 (社会)全面进步的科学的运作方式。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与城市功能的健全,社区的作用日益突出,给城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提供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越来越多的“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流动人口与人户分离现象不断增加,下岗、失业人员比重日益加大,城市的计划生育工作重心下移,育龄群  相似文献   

7.
甘信奎 《学习论坛》2008,24(4):70-73
近年,农村因城镇化扩张和新农村建设双重历史背景而融入城市或就地城镇化,这就需要按照城市先进的社区管理理念去治理农村新社区.目前城市社区建设经验主要体现在:一是社会结构出现了"基层政府(区)一大社区(街道)一小社区(居委会)"的三级层次萌芽,二是社会治理出现了从"街居制"向"社区制"的转型.农村地区可以借鉴这些经验,科学合理地划分国家行政权与社会自治权的边界,以社区自治为核心,推动"乡政村治"向"县政乡社"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从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城市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目前"4-2-1"型不稳定的家庭人口结构,给我国的养老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基于社会嵌入理论,对嵌入式社区养老进行内涵界定和优势比较,分析现有的嵌入社区养老模式,针对我国城市独生子女家庭社区养老存在的资源供需矛盾、缺乏资金支持和服务项目单一等问题,提出完善政府服务机制、组织社区协调资源整合和建立社会志愿服务激励机制这三个层面的实践路径构想,重点探讨建立嵌入式社区养老模式对我国城市独生子女家庭的适用性和如何建立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尹浩 《求实》2016,(7):55-65
在社区研究领域中,以国家和社会为中心,以统和主义为分析范式,难以解读社区建设的现实与理想张力,也难以回答作为利益共同体的社会与作为权力系统的国家在同一分析框架下的张力。在目前"强国家-弱社会"的格局下,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应逐渐由国家主导政府行动向以国家主导社会行动阶段转变,由行政化单向推动向以行政化与社会化双向推动方向转变,而实现这一转变既需要推进政府社会职能的协作化改革进程,克服政府部门功能分散的弊端,重建政府在城市基层社区的权威,也需要加强社区社会要素的培育和引导。  相似文献   

10.
城市社区社会管理体制的结构性重塑需要社区党组织、基层政府和社区居委会准确定位好各自的角色。社区党组织应扮演好政治指导者、利益协调者、思想引导者和社区管理统筹者的角色,基层政府应成为城市社区建设和社会管理的主导者、社区自治的管理者和支持者,社区居委会需将角色界定为社区事务的处理者、社区自治活动的组织者、社区自治和社区与社会组织交往平台的搭建者、行政工作的协管者和民意表达的传递者。在城市社区社会管理的这三大主体角色恰当定位的前提下,结构性的体制调整也就能够初步完成。  相似文献   

11.
城市社区建设与居民参与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中国社会变迁重新调整了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在“国家全能主义” (state -tatalirianism)逐步退出历史舞台的同时 ,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嬗变。在城市社区 ,这表现为社区建设过程中社区管理组织 (街道 )和社区自治组织 (居委会 )在自身组织和行动上的变革 ,以及这种变革对于城市居民的内在和外在的影响。在社会多元化、政治民主化和城市现代化的推进下 ,社区居民自治参与逐渐成为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新主题和新动力。在这样的背景下 ,研究城市社区建设与居民参与极具现实意义。一、居民参…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农村社区建设是激活农村社会机体的生命力,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开拓农村"就地城镇化"之路,以全新的生产方式、建设方式和生活方式,逐步实现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由"农村"向"城市"的转变,进而形成"从农村到城市"转为"从城市到农村"的双向流动。因此,加强农村社区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促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与机制,对农村社区建设与发展具有极大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王志远 《世纪桥》2009,(18):58-59
“亚型城市社区”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过渡中的变异。它是当前各级党委和政府在解决“城中村”各种矛盾时,非常棘手的难题。所以必须要认清它的基本特征,用新的管理方式使“亚型城市社区”分步骤、逐渐的纳入城市管理体系当中。  相似文献   

14.
王志远 《世纪桥》2009,(17):58-59
“亚型城市社区”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过渡中的变异。它是当前各级党委和政府在解决“城中村”各种矛盾时,非常棘手的难题。所以必须要认清它的基本特征,用新的管理方式使“亚型城市社区”分步骤、逐渐的纳入城市管理体系当中。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高度重视社区党的建设,以服务群众为重点,构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社区党建作为新时期党建工作的新领域,与农村党建、企业党建等构成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新格局,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新课题。做好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正确把握社区和社区建设的内涵至为重要。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单位组织承担着多种职能,很多需求在一个单位即可得到满足,人们的“单位意识”远远强于“社区意识”。在这种情况下,社区实际上处于一种虚置状态,社区仅存在于地理上,并不意味着是一个有着紧密联系、按一定规范和制…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城市社区发展在一些城市中取得了明显的成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是,从总体上说,我国的社区发展仍处在初始时期,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其中有的还属于深层次问题。城市社区发展的重点,在于增强民众的参与意识,因为社区发展的内在动力来自社区成员的参与。一般而言,社区参与度与社区发展的程度呈正相关关系。现阶段普遍反映社区参与的广度与深度都还相当不够,这已经在根本上制约我国城市社区发展的前进步伐。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以求教于大家。 一、充分的社区参与,是社区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所谓社区参与,是指社区居民自觉自愿参加社区各种活动或事务的行动。要使社区发展得以顺利进行,需要多方面的保证,比如政府的参与,经费筹措机制的建立,社区精英的培养,但是,最根本的保证是社区居民的充分参与。这是因为,首先,社区的广大成员都属于社区服务的对象,而被服务本身就是一种参与方式。1986年以前,我国还没有“社区服务”这一说,当时的街居并非没有“服务”,更不是没有“服务对象”,只不过是把“服务”和“服务对象”限制在很小的范围内。当时的服务对象主要是  相似文献   

17.
太原城市社区党建调研活动采取了点面结合、问卷调查、座谈对话等方式,在获得较为翔实资料的基础上,对太原城市社区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行了详细分析,认为,城市社区党的建设是新世纪党的建设面临的主要课题之一.为此,文章还对一些大中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提出了对策和建议,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开创新世纪党建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8.
唐健春 《奋斗》2004,(10):37-38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基本政策和基本目标,对今后如何搞城市社区建设做出了具体的部署。这既是对近几年社区的实际工作经验的总结,是社区建设不断探索和伟大实践的必然结论,也是坚持与时俱进、进行理论创新的成果,是进一步推进社区建设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十六大党章修正案第一次对社区党组织的设置、地位和作用作了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19.
在社区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是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中蓬勃兴起的新生事物,是广大市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建设美好生活的新实践,是把城市两个文明建设任务有机结合、落实到基层的新载体,是增进精神文明实效的根本途径。一、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性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以面向基层、服务群众为宗旨,以提高城市社区居民素质、精神文化生活质量和社区综合文明程度为主要内容,构成了文明社区建设的核心,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一,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是增强精神文明建设实效的重要途径。社区是人们日常生活领域,是人与人之间互动的初级群体。社会基本规范和价值取向主要是通过社区这个日常生活领域中的人与人交往而传承的。实际上,个人的道德伦理意识养  相似文献   

20.
严婷 《当代党员》2008,(2):63-63
2007年12月28日,沙坪坝区委组织部拉开了“三方互动谋发展、城乡统筹促和谐”共建活动序幕。活动由沙坪坝区级部门党组织牵头,对口联系的社区、村党组织共同参与,旨在打破城乡、区域界限——在党务人才等方面,城市支持农村;在活动阵地、教育培训设施等方面,城市和农村整合利用;在经验、信息等方面,城市与农村互学互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