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闭合性弥漫性脑损伤病理学变化的发生机制 关于DAI发生的机制,认识尚未统一.普遍为学者们接受的机制是由于外力直接作用,神经组织损伤后继发的改变和损伤后修复反应等诸多因素共同介入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法医学和临床医学上有许多关于脑损伤问题未得到圆满解释,例如,脑损伤后迅速死亡,影像学检查未发现具有诊断意义的病变,常规病理学检验病变轻微的案例,临床诊断和法医学死因鉴定皆存在极大困难[1-5]。有时,明显的脑损伤并不一定是最危险的,少数案例脑实质溢出可能不死亡,而有的损伤看来是轻微的却可能致死[1-3].一、脑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实验研究由于闭合性脑损伤,特别是弥漫性轴索损伤(DAI)和脑震荡等形态改变轻微的弥漫性脑损伤的尸检材料很少,因此,建立脑损伤的动物模型已成为进行这方面研究的主要手段[3,4,6]。建立脑…  相似文献   

3.
法医学和临床医学上有许多关于脑损伤问题未得到圆满解释,例如,脑损伤后迅速死亡,影像学检查未发现具有诊断意义的病变,常规病理学检验病变轻微的案例,临床诊断和法医学死因鉴定皆存在极大困难[1-5].有时,明显的脑损伤并不一定是最危险的,少数案例脑实质溢出可能不死亡,而有的损伤看来是轻微的却可能致死[1-3].  相似文献   

4.
闭合性弥漫性脑损伤早期病理变化的实验研究(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闭合性弥漫性脑损伤病理学变化的发生机制关于DAI发生的机制,认识尚未统一。普遍为学者们接受的机制是由于外力直接作用,神经组织损伤后继发的改变和损伤后修复反应等诸多因素共同介入的结果。1.Holbourn(1943,1945)[57]指出头颅遭受外力打击引起脑损伤的机理,主要是由于旋转加速力(rotationalaccelerationforces)和相伴随的剪切力(shearstrains)作用于不可压缩的、易变形的脑组织,导致神经纤维、血管和突触等结构破坏。被封闭于坚硬的颅骨内的脑组织,对外力反应的唯一方式就是通过滑动和旋转运动发生扭曲变形,导致脑损…  相似文献   

5.
大鼠闭合性脑损伤酯化银和白蛋白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Yu XJ  Xiao F  Wu JW  Wu MY 《法医学杂志》2001,17(2):69-73,76
目的 研究闭合性脑损伤立即死亡和伤后 15min至 5天的大鼠脑组织病理变化。方法 应用 HE染色法观察闭合性脑损伤的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 伤后立即死亡组大鼠脑干、大脑和小脑大量神经元表现为皱缩 (Ⅰ型变 )和肿胀 (Ⅱ型变 ),脑干大片神经纤维波浪样变形;伤后 2~ 8h,出现神经元水肿和轴索肿胀明显;伤后 8~ 24h,出现轴索收缩球。之后,Ⅰ型变、Ⅱ型变和收缩球随存活时间延长而增多加重。伤后 4~ 5天,组织水肿减轻或消失,收缩球仍存在。酯化银染色观察,各种损伤性改变均较 H.E.染色更清晰。 ABC法,血浆 Al随伤后时间延长,从血管周围逐渐向周围扩散,并进入损伤的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结论 脑震荡性损伤改变呈冲击性、对冲性和向心性分布。  相似文献   

6.
大鼠闭合性弥漫性脑损伤脑血管铸型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扫描电镜观察闭合性脑损伤即刻致死和伤后15min大鼠脑血管铸型,发现大鼠脑震荡性损伤后,脑干穿行小动脉及其分支可见多数散在的微动脉痉挛,呈节段性变细,扭曲,血管腔直径约2—5mp。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正常大鼠脑干实质小动脉直径约10~15mp。讨论了外伤性脑血管痉挛的机制及其对颅脑损伤后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大鼠闭合性脑损伤后血清髓鞘碱性蛋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Yu XJ  Chen GD  Gou Q  Wu J  Wu MJ 《法医学杂志》1999,15(2):67-68,79
用ELISA双抗体夹心方法研究了大鼠闭合性弥漫性脑损伤后,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含量的时序变化。正常大鼠血清中MBP为6.1633±1.5301ng/ml(X±S)。伤后立即死亡组大鼠的血清MBP为11.3818±2.6574ng/ml,伤后15min,为10.8319±2.3135ng/ml,此血清高MBP水平一直持续到伤后3天。伤后第4天和第5天,血清MBP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立即死亡组、伤后15min组和伤后3天之内各组的MBP水平与正常组和伤后第4天和第5天的比较,P<0.01。认为可进一步探讨将血清MBP含量的检测,作为脑震荡性脑损伤的辅助生化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大鼠闭合性脑损伤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扫描电镜观察大鼠闭合性脑损伤后直接致死及伤后15分钟至伤后5天处死的大鼠脑组织形态学改变,发现大鼠脑震荡性损伤后病变主要为:全脑弥漫性神经纤维排列紊乱、扭曲、波浪状变形和断裂;髓鞘脱落或套袖样剥离;轴索肿胀;轴索断端收缩球形成;神经纤维表面颗粒状隆起(芽生现象);神经细胞球形肿胀;神经细胞膜穿孔状破裂;神经细胞膜表面突触脱失或减少;脑实质血管壁破裂穿孔。神经纤维的各种改变均随伤后存活时间的延长而加重,其中轴索收缩球于伤后8h出现,直径约为3~5μm,伤后3~5天可达7~8μm。损伤多见于额叶和顶叶、皮质-白质交界区、胼胝体和内囊区,尤以脑干为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大鼠弥漫性脑损伤后c-fos基因表达的规律。方法采用Marmarou的弥漫性脑损伤模型,分别于伤后15min,30min,1h,3h,6h,12h,24h取脑组织,运用免疫组化SABC法观察c-fos基因的表达。结果打击后15min时,即可观察到c-fos基因的表达,1h后表达明显增加,3h达到高峰,随着损伤时间的延长,阳性反应细胞逐渐减少,24h可见少量表达。表达呈弥漫性,以皮层、脑干最为明显,不同部位的变化趋势一致。对照组未见阳性反应细胞。结论c-fos基因的表达规律可用于弥漫性脑损伤的早期鉴定及损伤经过时间的推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确定弥漫性脑损伤后脑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变化。 方法 采用Marmarou自由落体装置撞击大鼠颅骨制作弥漫性脑损伤模型 ,伤后 1h、3h、6h、12h、1d、3d、5d、7d取脑组织 ,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并用MISA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图像分析。 结果 脑损伤后VEGF表达变化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表达峰值为伤后 6h ,阳性信号位于神经元内 ;第二阶段表达峰值为伤后 5d ,阳性信号除神经元外还可见于胶质细胞。 结论 VEGF在弥漫性脑损伤中表达的时序性变化规律可望为脑损伤形成时间及伤后存活时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确定弥漫性脑损伤后脑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Marmaro u自由落体装置撞击大鼠颅骨制作弥漫性脑损伤模型,伤后1h、3 h、6 h、12 h、1d、3d、5 d、7d取脑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并用MISA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图像分析.结果脑损伤后VEGF表达变化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表达峰值为伤后6h,阳性信号位于神经元内;第二阶段表达峰值为伤后5d,阳性信号除神经元外还可见于胶质细胞.结论 VEGF在弥漫性脑损伤中表达的时序性变化规律可望为脑损伤形成时间及伤后存活时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大鼠弥漫性脑损伤后早期c-fos基因表达的法医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大鼠弥漫性脑损伤后c-fos基因表达的规律。方法采用Marmarou的弥漫性脑损伤模型,分别于伤后15min,30min,1h,3h,6h,12h,24h取脑组织,运用免疫组化SABC法观察c-fos基因的表达。结果打击后15min时,即可观察到c-fos基因的表达,1h后表达明显增加,3h达到高峰,随着损伤时间的延长,阳性反应细胞逐渐减少,24h可见少量表达。表达呈弥漫性,以皮层、脑干最为明显,不同部位的变化趋势一致。对照组未见阳性反应细胞。结论c-fos基因的表达规律可用于弥漫性脑损伤的早期鉴定及损伤经过时间的推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即早基因c-jun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在弥漫性脑损伤(DBI)中的表达规律。方法采用Marmarou方法制作大鼠DBI模型,将65只SD大鼠随机分为DBI组及对照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ABC)及图像分析方法观察大鼠DBI后15min、30min、1h、3h、6h、12h、24h、2d、3d、4d、6d脑组织内c-jun和GFAP表达规律,所得数据经SPSS10.0统计软件处理。结果对照组大鼠脑组织内未见c-jun阳性表达,可见少量GFAP表达。DBI15min即可在脑组织内观察到c-jun表达,而GFAP蛋白的表达则在DBI后6h增加。随着损伤经过时问的延长,c-jun与GFAP阳性细胞数及阳性表达范围逐渐扩大,c-jun表达在DBI后6h达高峰(P〈0.01),其后逐渐下降,伤后2d减退;GFAP阳性产物则在伤后4d左右达高峰(P〈0.01),其后呈下降的趋势。结论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jun与GFAP可作为诊断DBI的参考指标,二者在不同时段内表达所呈现出的时序性规律对损伤时间的推测也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在大鼠弥漫性脑损伤(diffuse brain injury,DBI)后脑组织中的表达规律。方法采用Marmarou方法制作大鼠DBI模型,将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10个DBI组、1个对照组和1个假手术组。用免疫组化技术及图像分析方法观察大鼠DBI后0.5、1、3、6、12、24、48、72、96、168 h和对照组、假手术组脑组织内α-syn表达规律,所得数据经SPSS统计软件分析处理。结果 DBI大鼠大脑皮质、海马、脑干内α-syn阳性细胞个数及平均光密度变化形成先升后降再升的曲线。大脑皮质α-syn阳性细胞个数和平均光密度在损伤后1h少量增加,3 h明显增多,6 h达到高峰。而后逐渐减少,大脑皮质α-syn第2次表达高峰在损伤后96 h出现。海马、脑干部位α-syn阳性细胞个数及平均光密度第1次表达高峰出现于损伤后6 h,第2次表达高峰约在损伤后72 h出现。结论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脑组织内α-syn可作为DBI诊断的参考指标,同时对推断弥漫性脑损伤时间也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弥漫性脑损伤(diffusebraininjury,DBI)是闭合性颅脑损伤的一种类型,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1]。DBI后多伴有昏迷,本文作者遇1例车祸后致DBI不伴有昏迷症状的案例,现报道如下。1案例资料简要案情某男,27岁。在2004年4月19日下午骑摩托车与汽车相撞,造成头部等多部位损伤,伤后无昏迷。受伤当日和次日在当地医院诊治,CT未发现明显异常,遂在家休息,其间常有头痛。2004年5月8日晚10时,患者感到头痛剧烈,急送医院抢救无效,于当晚11时30分死亡。尸体检验尸体冷冻保存,36h后检验。左额部、右眉弓外侧有多处陈旧性擦伤,多数结痂并脱落。全脑…  相似文献   

16.
大鼠弥漫性脑损伤后早期病理学及烯醇化酶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烯醇化酶(NSE)在弥漫性脑损伤(DB I)动物模型中的变化。方法采用M arm arou的弥漫性脑损伤模型,于伤后15m in,30m in,1h,3h,6h,12h,24h取脑组织,运用免疫组化SABC法染色结合北航MAIS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图像分析。结果打击后15m in,阳性细胞灰度值较正常对照组减弱,随伤后时间的延长,灰度值持续下降,伤后6h为最低(P<0.01),伤后24h仍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伤后12h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并持续到伤后24h。特殊染色观察到轴突断端球形改变及神经纤维脱髓鞘改变。结论DB I具有复杂的病理学改变,烯醇化酶(NSE)可用于早期鉴定及损伤经过时间的推断。  相似文献   

17.
突触体素在弥漫性脑损伤后的表达水平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Fan SL  Huang P  Liu YF  Zhang P  Wang ZY 《法医学杂志》2007,23(1):8-10,13,F0003
目的根据突触体素在脑损伤后的变化规律,研究其与弥漫性脑损伤后损伤时间之间的关系。方法垂直撞击SD大鼠造成脑损伤模型,在不同时间点处死大鼠,取脑组织冠状断面进行突触体素染色,将染色结果进行灰度值测定,并用SPSS软件对灰度值进行分析,从而推断损伤后随时间变化的突触体素变化情况。结果突触体素在损伤后一段时间内,随时间的变化呈现双拐曲线,显示突触体素表达与脑损伤及其修复过程密切相关。结论根据脑组织内突触体素的含量变化在一定范围内可以用于推断脑损伤时间。  相似文献   

18.
大鼠弥漫性脑损伤后S100β表达与损伤时间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大鼠弥漫性脑损伤后S100β在脑组织中不同部位的时间相关性表达,并以此为弥漫性脑损伤时间推断,生前伤和死后伤判断,早期诊断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弥漫性脑损伤后30min和2,4,12,24h及3,7d,死后10min损伤,各组S100β在大脑皮质、海马、丘脑、脑干中神经胶质细胞的表达,并设立正常对照组。结果S100β阳性细胞个数及蛋白表达在皮质、海马、丘脑形成先增后降再升的曲线,即两次表达高峰,脑干表达变化不显著;在伤后2h,海马、丘脑S100β表达细胞个数和蛋白量开始增加,4h有显著增加,12h达到高峰值,皮质部位在4h达到高峰。伤后7d恢复正常值。结论弥漫性脑损伤后S100β在不同部位表达有不同规律性且有较好的时间相关性,可成为法医学脑损伤时间推断的一种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9.
PDGFR-β在大鼠闭合性脑损伤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液压冲击脑损伤后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β)的表达变化。方法 复制大鼠闭合性脑损伤模型,应用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技术观察并分析大鼠脑损伤后不同时间PDGFR-β的表达情况。结果 脑损伤后1h即见PDGFR-β的表达上调,于4d达到高峰,14d时接近但仍高于对照组。结论 液压冲击脑损伤后PDGFR-β表达上调及其变化,与脑损伤后经过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20.
大鼠弥漫性脑损伤神经元HSP70表达及神经髓鞘的病理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脑神经元HSP70表达变化和神经髓鞘病变在弥漫性脑损伤(DB I)诊断及其损伤时间判断的价值。方法将50只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和DB I组,后者按DB I后处死大鼠的时间不同又分为0.5h、1h、3h、6h、12h、1d、3d、7d及10d组。然后复制大鼠DB I模型,脑组织常规取材后进行HSP70免疫组化及劳克坚牢蓝(LFB)髓鞘染色,观察神经元HSP70的变化和神经髓鞘病变。结果大鼠DB I后0.5h,脑干及海马处见HSP70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的神经元;伤后1h明显,12h达到高峰,1d下降,7d基本恢复正常。神经髓鞘于伤后0.5h开始逐渐出现水肿,分层、碎裂及聚集成团块状,伤后1d最明显,3d后开始逐渐减退,10d基本正常。结论神经元HSP70表达变化和神经髓鞘病变程度对DB I诊断及其损伤时间判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