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国际私法理论将识别仅作为冲突规范或准据法中的一个附带制度,内容过于狭窄。在现代与当代,识别对于法律适用或法律选择已具有直接意义,可成为判断国际私法案件的一种基本的和通用的制度存在形式。因此,有必要将识别从国际私法冲突规范与准据法等制度内容中独立出来,成为与其他国际私法制度并行的一项基本制度。如此,国际私法上的识别意义、尤其是识别方法就具有了研究的专门性。从法学方法论出发的识别方法论可建立其基本的分析理论,它既是识别的理论基础部分,又是识别的司法实施内容。  相似文献   

2.
2007年以后,农村低保政策和扶贫开发政策一道成为我国反贫困的两项重要的制度安排,是跨部门协同治理贫困和扶贫开发的一项重要内容。论文从制度比较的视角,对两项制度的宏观层面目标设置、微观层面目标群体的识别与瞄准做法、各自的优劣势和风险进行了分析。作为重点,论文实证地分析了两项制度的群体覆盖、差异与脱节的情况,并从各自识别标准、人群和帮扶措施分析两项制度覆盖与差异状况。由于两项制度有不同的制度形成路径,在实践层面分别由两个部门执行,有不同的识别标准、方法和程序,覆盖了不同数量、不同特征的贫困人口,交叉吻合覆盖的程度不高。研究发现两项制度覆盖差异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体制设计、相关部门和基层工作人员的主观理解,以及地方财力、物力和人力等客观制约条件等。论文最后从协同治理的视角出发,对完善扶贫开发与农村低保两项制度的协作关系提出了建议,认为需要通过常态化的跨部门分工协作,实现两项制度的衔接互嵌,提升整体的反贫困效果。  相似文献   

3.
2007年以后,农村低保政策和扶贫开发政策一道成为我国反贫困的两项重要的制度安排,是跨部门协同治理贫困和扶贫开发的一项重要内容。论文从制度比较的视角,对两项制度的宏观层面目标设置、微观层面目标群体的识别与瞄准做法、各自的优劣势和风险进行了分析。作为重点,论文实证地分析了两项制度的群体覆盖、差异与脱节的情况,并从各自识别标准、人群和帮扶措施分析两项制度覆盖与差异状况。由于两项制度有不同的制度形成路径,在实践层面分别由两个部门执行,有不同的识别标准、方法和程序,覆盖了不同数量、不同特征的贫困人口,交叉吻合覆盖的程度不高。研究发现两项制度覆盖差异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体制设计、相关部门和基层工作人员的主观理解,以及地方财力、物力和人力等客观制约条件等。论文最后从协同治理的视角出发,对完善扶贫开发与农村低保两项制度的协作关系提出了建议,认为需要通过常态化的跨部门分工协作,实现两项制度的衔接互嵌,提升整体的反贫困效果。  相似文献   

4.
范萍 《研究生法学》2004,19(2):78-84
识别,是人类思维活动经常性的、不可缺少的思维过程。各国法院在审理纯国内案件和涉外案件适用法律时,都存在对有关案件事实进行识别的过程:然而,识别却被作为一项基本制度在国际私法中予以重视与研究。这是因为在纯国内案件中,法官只依自  相似文献   

5.
承运人的识别一直是海上货物运输相关方所面临的一项难题,该困难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国际公约及各国国内法对承运人概念的定义不一;二是运输方式的多样及复杂性。拟通过分析有关条文,并结合实际案例,较系统地阐述我国《海商法》下有关承运人制度。  相似文献   

6.
江保国 《行政与法》2007,(12):134-137
识别是依据选定的某一法律将国际民商事案件的事实归入一定的法律范畴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它为国际私法所特有。但由于对识别制度何以存在的定位失准,传统国际私法将识别作为限制外国法适用的工具,模糊了其真正的功能。识别制度是保证准据法得以准确适用的精巧设置,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应优先依据准据法进行识别。随着国际私法中冲突正义与实质正义元素日趋平衡,识别制度将朝着更加灵活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文妙 《特区法坛》2001,(3):19-22
我国民事诉讼举证制度是我国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我国民事诉讼的一项重要制度,建立和完善我国民事诉讼证据制度,特别是完善我国民事诉讼举证制度,对推进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提高办案质量和办案效率,均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个人识别是法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包括性别、年龄、身高及种族4个主要生物学识别属性。而推算生前身高是对无名尸块、尸骨等进行个人识别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注册商标三年不使用撤销是商标法上的一项重要制度,其理论依据是,由商标的识别功能所决定,只有在商业活动中真实使用的商标才是法律所要保护的商标,长期不使用的注册商标已经失效,法律不应再提供保护。该制度体现了商标保护的理念,符合商标法的立法目的。按照体系化的要求,商标法的相关制度,如异议制度,商标注册无效制度、侵权责任制度等,应当与该制度保持理论和逻辑上的一致性,而新商标法并没有做到这一点。建议通过司法解释和指导判例,确认异议程序中的被异议人、无效程序中的被申请人、侵权诉讼程序中的被控侵权人的不使用抗辩权,如果抗辩成功,应驳回异议申请和无效申请,以及侵权诉讼原告的诉讼请求。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专业化分工、权力监督制约原则、纪检监察机关合署办公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监察官范围必然具有一定的限度,对这一范围的识别便成为必不可少的环节。《监察官法》第3条对监察官范围的识别作出了制度性安排,该条立足于组织、身份和职权三项基本要素,构建的“组织+身份”模式能够基本实现对监察官范围的识别。然而,《监察官法》第3条第1款兜底项规定本身的抽象性和人们认知与解释的差异性,致使监察官范围“在总体基本明确的同时又部分相对模糊”,容易造成识别上的困难,不利于监察官权力的制约与监督。在《监察官法》出台不久的背景下,有必要对兜底项中监察人员的组织和身份进行再明确,将之纳入到既有的识别模式中。然而,法解释也有一定缺陷,需要通过细化完善监察官权责清单制度、配套完善监察组织法等基础性监察法规来补齐,进而辅助识别监察官的范围。  相似文献   

11.
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是我国宪法规定的一项原则,也是刑事诉讼中的一项制度。辩护制度是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组成部分,是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的重要环节。实行辩  相似文献   

12.
股东直接诉讼中的问题和一般民事诉讼相似,但股东代表诉讼是一项特殊的制度构建。我国《公司法》第152条规定的股东代表诉讼,将我国小股东保护的法制提高到一个新高度。但股东代表诉讼是一项复杂的制度构建,上述法条离成熟的制度还有很大距离。有必要从主体、限制和程序三个方面对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规则架构进行分析,使其成为一项切实可行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3.
复权制度适用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复权制度是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的一项刑法制度,在我国刑事法制中也曾长期认可和适用。复权制度作为一项资格行刑过程中的奖励机制,可以有效地配合资格刑的刑罚执行,并完善刑法典的刑罚消灭制度。  相似文献   

14.
聂洪勇 《中国司法》2008,(11):37-41
对一项制度提出质疑并非是为了从根本上颠覆此项制度,更无意去否定或贬损此项制度的构建者和实施者当初所期求的此项制度实施后可能产生的积极效果。只有充分认识一项制度存在的弊端及其在实践中产生的消极影响,才有可能更好地改进此项制度,充分发挥制度的创建者和实施者所追求的理想功效,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服务。审判长选任制度就是人民法院司法改革中充满争议的一项制度。  相似文献   

15.
破产管理人制度是破产立法中尤为重要的一项法律制度。2006年8月27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一次明确规定了我国的破产管理人制度.这是我国破产立法的一大历史性进步。由于我国的破产管理人制度是新破产法创设的一项全新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6.
试行人民监督员制度,加强对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案件的监督,是中央批准的一项重要检察改革。6年多来,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好的成效,社会各方面给予了积极评价。实践表明,这是检察机关加强自身监督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人民群众参与司法实践的一项制度创新。同意检察机关从今年10月起全面推行人民监督员制度,希望认真总结运用试点经验,精心组织实施。要在实践中不断  相似文献   

17.
人格权与民法典——人格权的概念和范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国民法典》中的人格权制度出现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本文作者介绍了《法国民法典》中现有的人格权家族,并构建了理想的人格权框架。作者认为,人格权是一项民事权利而不是一项基本权利,是一项法律赋予人的权利,而不是法律规定的制度。  相似文献   

18.
添附制度是各国物权法中的一项确认产权的重要规则,也是物权变动的一种重要规则.添附制度不能为侵权请求权、物权请求权和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制度所替代,确认添附制度并完善添附规则,应当是我国<物权法>制订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信托是英美法系最有特色的法律制度,海顿教授曾将其描述为盎格鲁萨克斯人的守护天使,冷漠地、无所不在地陪伴着他们,从摇篮到坟墓。①足可见信托的魅力。我国于2001年正式引进了信托制度。但相比于其发源地,我国信托制度的应用范围则较为狭窄。归其原因,在于司法实务中法官往往难以准确识别信托这一舶来品。故本文旨在对大陆法系语境下对信托合同的识别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力求为信托合同的识别总结出一般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杨紫烜 《经济与法》2003,(12):10-12
法律责任制度是法的一项基本制度。经济法责任制度是经济法的一项基本制度。目前,我国的法律责任制度、特别是经济法责任制度还很不健全。而法律责任制度和经济法责任制度的健全,迫切需要明确法律责任和经济法责任这两个法学和经济法学的基本概念的涵义。可是,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还存在着明显的意见分歧,远远没有取得共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