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开展村民自治,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方面.稳步推进村民自治,应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村委会选举与农村稳定、村民自治与经济发展、村委会与党支部、乡镇政府与村民委员会、选举程序与选举结果、乡村社会精英与一般村民、法治与人治、制度化参与与非制度化参与等方面的关系,以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村委会直选作为一种崭新的选举形式,是我国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但是,自我国推行"村官""海选"制度以来。遇到了一个既难以回避,又难以破解的难点问题——贿选。这个难题能否破解,不仅关系村民自治制度能否顺利推进,而且关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能否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
村委会选举,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在农村最广泛的实践形式之一,也是我国农村基层民主的具体体现形式之一。值此全省各地村委会换届选举普遍展开之际,我们邀请部分人大代表就如何确保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依法依规有序推进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4.
村委会选举,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在农村最广泛的实践形式之一,也是我国农村基层民主的具体体现形式之一。值此全省各地村委会换届选举普遍展开之际,我们邀请部分人大代表就如何确保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依法依规有序推进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5.
乐爱温 《传承》2008,(10):58-59
2007年是我国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时期,建设新农村不仅依靠农民本身,还要靠农村基层的干部的宣传和引导,带动农民一起建设新农村。就要求农村基层要有一个相当优秀的干部队伍,就从农村的基层选举抓起,农村基层选举不紧关系到农民的本身利益,还要影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中国农村基层民主逐渐发展和完善,从这几年的农村基层选举分析看,还存有一些弊端。  相似文献   

6.
2007年是我国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时期,建设新农村不仅依靠农民本身,还要靠农村基层的干部的宣传和引导,带动农民一起建设新农村.就要求农村基层要有一个相当优秀的干部队伍,就从农村的基层选举抓起,农村基层选举不紧关系到农民的本身利益,还要影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中国农村基层民主逐渐发展和完善,从这几年的农村基层选举分析看,还存有一些弊端.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选举制度是国家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体现,而村级直选则是实行村民自治、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关键环节。由于《村委会组织法》颁布不久,村级直选还处在不断探索完善阶段,在个别地方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为此,我们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重视村级直选工作,积极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由于我国实行村民自治和村级直选的时间还不长,村民对村委会选举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对选举意义的认识也不足。因此,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教育,是搞好村级直选的基础。首先,要加强普法力度,培养健康向上的农村民主文化。近年来,虽然我们对普法…  相似文献   

8.
民主是人类社会普遍追求的价值目标,民主政治是人类社会共有的文明成果,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在。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不断加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使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有机结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管理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更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而农民政治参与是实现农村基层管理民主的重要途径.但是,农民政治参与还存在诸如受封建文化影响大、村民选举秩序混乱以及民主监督不力等问题,本文拟从发展农村经济、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扩大农民政治参与途径和做好宣传等方面,对解决农民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广大农村实行的村民自治,是一种崭新的基层民主政治制度。村民自治的内涵,主要包括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四项基本内容,而民主选举又是这一政治制度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开展村民自治活动中,依法搞好村委会的选举与依法维护村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两项非常重要的自治任务。搞好依法选举和依法护权,对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提高村民的自治能力和水平,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依法选举是依法护权的重要内容 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密不可分,同处一个统一体中,彼此互为条件,相互依存,共同发展。没有无法…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不断完善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基本内容的村民自治制度,着力推进村级民主建设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重要政治保障。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的村民自治制度建设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为进一步调动广大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这种制度中民主选任机制、民主商议机制、村务公开机制和权力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进一步做好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的通知》(中办发[2002]14号,以下简称《通知》),是近年来第一份全面规范村委会选举的中央文件,是在村委会选举工作中全面落实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际步骤,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进入新世纪后村委会选举工作的高度重视,对亿万农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的真切支持。《通知》表明了党和政府继续推进村委会选举,努力建设农村政治文明的坚强决心;《通知》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把坚持党的领导、农民当家作主、依法办事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于农村民主实践之中,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通知》在总结多年来村委会选举的基础上,又结合当前的情况作出了一些新概括,提出了一些新的政策主张。历史必将证明,《通知》以其深刻的思想,丰富的内涵,重大的指导意义等鲜明的时代特征,载入当代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发展的光辉史册。  相似文献   

13.
文发萍 《时代主人》2012,(10):40-41
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是人大工作的重要职责,基层群众自治又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最直接、最广泛的实践活动。因此,县区人大应对基层群众自治活动给予积极指导,为实现群众自治、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应有作用。笔者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和自身工作实践,就此略作阐述。一、基层群众自治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村委会组织法颁布实施以来,萍乡市湘东区基层群众自治  相似文献   

14.
唐秀玲  杨川 《传承》2006,(7):10-1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不断完善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基本内容的村民自治制度,着力推进村级民主建设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重要政治保障.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的村民自治制度建设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为进一步调动广大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这种制度中民主选任机制、民主商议机制、村务公开机制和权力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5.
新农村建设中“两委”建设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之一是"管理民主";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完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乡村治理机制","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切实维护农民的民主权  相似文献   

16.
卫裕国 《前进》2007,(7):33-35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农村党组织是直接的领导者和实施者。提高农村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一些地方农村用"一肩挑"模  相似文献   

17.
村民直接选举村委会,是国家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和一项战略性措施。然而,在具体实施村民直接选举村委会的过程中,一些地方却出现了部分乡村干部干预、操纵选举,侵犯村民的民主权利;家族、宗派势力斗争激烈;落选干部及个别村民出于个人恩怨,干扰、阻挠新村委工作;个别地方“村霸”把持村民选举…… 请看下面一组怪镜头── 怪镜头之一:审讯民主 时间:1998年12月4日 地点:三门峡市灵宝川口乡北庄村 村民们正在按照法律程序实施换届选举。 选举结束了,产生了村委会候选人和村民代表,村民们都为自己的权…  相似文献   

18.
罗昊 《人大论坛》2010,(4):34-35
我国的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体系中的关键要素。加强和完善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密切关系着占我国人口56%的农村的建设和发展,同时也是破解三农问题、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实现小康社会的重点和关键。  相似文献   

19.
王雄平 《政策》2002,(12):42-43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 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推进,村民自治制度在农村普遍推行。 今年,我省31162个行政村陆续进行了新一轮村委会换届选举,选出了村民满意的村委会领导班子。本文反映的武汉市村民换届选举的情况,是全省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20.
村委会选举与中国民主政治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山西省孝义市第六届村委会换届选举的实地观摩和调查的结果以及村委会选举对中国民主政治的影响 ,论证了村委会选举对推动中国农村基层民主发展和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重要作用 ,说明中国农村村民自治有利于中国农村基层民主的发展 ,代表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