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玉岭 《检察风云》2003,(23):62-65
“米兰达警告”题。你所讲的一切都将可能成为在法庭上对你不利的证据。你有权在警察讯问你之前咨询律师,并要求律师在讯问你时在场。如果你付不起律师费,法庭在你同意的情况下,将为你指派一名律师。如果你决定在没有律师的情况下回答问题,你有权随时要求停止讯问,直至你征求了律师的意见之后。”现实生活中,当警察逮捕犯罪警告”,这是讯问嫌疑人前必须履行的法定手续。如果讯问之前没有宣读,犯罪嫌疑人向警察讲的任何话都不能作为在法庭上证明他有罪的证据,警察辛辛苦苦获得的证据就失去法律意义。只有在宣读了之后,警察向犯罪嫌疑人提出有…  相似文献   

2.
50年前,美国公民米兰达诉亚利桑那州一案,永久改变了美国的一项司法制度。毁誉参半的米兰达案成为美国20世纪最重要的刑事裁决,并作为最高法院判决的里程碑而载入史册。"你有权保持沉默;否则,你所说的一切都可能作为指控你的不利证据。你有权请律师在你受审时到场。如果你雇不起律师,法庭将为你指派一位。"这段台词就是全世界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米兰达警告"。  相似文献   

3.
正美国联邦最高法院1966年审理的米兰达诉亚利桑那州(Miranda v.Arizona)案件,形成了著名的"米兰达规则",推动了沉默权制度进一步发展。一、"米兰达案"(Miranda v.Arizona)基本案情[1]1963年3月2日,墨西哥裔美籍亚利桑那州青年米兰达(Ernesto Miranda)强行将一名下班回家的18岁女孩劫持上车,并带到郊区强奸。警察依据报案线索找到车主霍夫曼,了解到与霍夫曼同住的米兰达曾有强  相似文献   

4.
米兰达忠告     
“你有权保持沉默,你所说的话有可能在审判中用作不利于你的证据。”看过西方警探片的中国观众恐怕对此话都不会感到陌生,因为它在西方许多国家中都是警察在讯问犯罪嫌疑人之前必须说的话。在美国,它就是人们熟知的“米兰达忠告”的主要内容。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美国的执法人员经常把刑讯作为从嫌疑人口中攫取供述的主要手段。在公开的刑讯被禁止之后,一些执法人员仍使用所谓的“第三级”身体折磨法,如两名以上的审讯人员对嫌疑人进行连续的轮番讯问;不许被审讯入睡觉;不给被审讯入水喝;或者在很长时间内不许被审讯入上厕所等。诚…  相似文献   

5.
首席大法官沃伦(warren)宣布法院判决如下: 眼前的这些案件直接触及我们对联邦刑事司法的认识基础:在对个人进行刑事指控时,社会必须遵守一些与宪法一致的限制。具体而言,我们处理的是从受到警方羁押讯问的个人那里所获取的陈述的可采性,以及程序的必要性,该程序确保其享有宪法第五修正案下的不得被迫自证其罪之特权。  相似文献   

6.
辛普森杀妻案.因为警察取证时违反法定程序(没有搜查证的情况下而越墙入室收查证据).导致尽管所有证据都证明辛普森有罪.但是法官仍以所获证据不具有合法性为由,宣布辛普森无罪。从而确立了美国司法制度的“毒树之果”原则。  相似文献   

7.
米兰达规则是美国警察讯问嫌疑人时的一项重要程序规则,也是美国宪法第五修正案"反对强迫自我归罪特权"的延伸适用。米兰达规则的产生对美国司法审判的意义之重大,毋庸置疑。本文通过对米兰达规则的产生,内容,依据,意义等方面的论述,反思该规则与沉默权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你有权保持沉默,但你所说的一切都将成为呈堂证供.你有权请律师,如果你付不起律师费,我们可以为你免费提供一位.你了解刚才宣读给你的这些权利了吗?了解了这些权利后,你是否愿意回答我的问话?”这段话就是几乎所有跟警察有关的美国影视作品中一定会出现的“米兰达警告”(Miranda Warning).“米兰达规则”自1966年诞生以来,它对美国乃至世界的司法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而埃内斯托·米兰达在1963年犯下强奸案时,肯定不会想到自己会因此“名扬四海”,以至于现在人们对源于此案的“米兰达规则”仍津津乐道、争议纷纷.  相似文献   

9.
警告读者     
《中国刑事法杂志》2008,(4):F0002-F0002
  相似文献   

10.
米兰达诉亚利桑那案确立了著名的米兰达规则受到赞同也有质疑,其内容也随美国社会的发展不断蜕变.本文分析了米兰达规则受到的质疑、蜕变及其原因,并从中发现中国法制建设应当吸取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1.
在2013年最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中,通过比对,新《刑事诉讼法》比以往更加注重保障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人权并进一步控制侦查权、羁押权的滥用,但是对法治进程具有重大意义的沉默权制度仍然没有出现。在对沉默权研究的中外比对中,对美国沉默权制度发展成熟的米兰达规则有效提供了有力保障。如果我国能在建构沉默权制度并最终能将沉默权制度上升为中国式的米兰达规则,那么将会在实践中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有重大推力作用。  相似文献   

12.
米兰达规则确立的沉默权制度,是美国刑事诉讼法中嫌疑人享有的一项重要的权利,充分体现了程序正义的价值。该规则的产生是建立在美国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司法文明之上并有着深厚的现实基础,是美国长期以来坚持程序公正的结果,它是美国宪法第五修正案"反对强迫自我归罪"的延伸。  相似文献   

13.
可以说,不知道米兰达规则(Miranda Rule),就不知道美国的刑事司法制度。而米兰达规则又需从米兰达权利讲起。美国的米兰达权利(miranda rights)原本是一项美国刑事诉讼司法程序权利,后被上升为宪法层次所确认的正当程序中的当事人权利。米兰达权利是指在司法程序中,当事人享有两项权利:一是,当事人有保持沉默的权利,体现不得自证有罪原则;二是,当事人有获得律师帮助的权利。米兰达权利的确立,源于1966年在美国刑诉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米兰达诉亚利桑那州案”(Miranda v.Arizona)。  相似文献   

14.
血的警告     
"南丹矿难"成为中国安全生产史上的独特个案. 在这次事件中,地方政府扮演了不光彩甚至罪恶的角色,因为矿业是南丹的支柱和名牌,因而地方政府对其呵护关照备至;因为是和政绩相关,那怕事故不断,地方政府也要为它遮羞隐瞒.虽然中央三令五申,但到了地方,则雷声大雨点小,公然抵制达到了空前.  相似文献   

15.
哈佛的警告     
每当开学,哈佛大学都会给每一个新生发一本《学习生活指南》。其中开头一页最显著的地方,用加粗的字体套色印着这样两段话: 独立思想是美国学界的最高价值。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以最严肃的态度,反对把他人的著作或观点化为己有,即所谓剽窃。  相似文献   

16.
哈佛的警告     
每当开学,哈佛大学都会给每一个新生发一本《学习生活指南》。其中开头一页最显著的地方,用加粗的字体套色印着这样两段话:独立思想是美国学界的最高价值。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以最严肃的态度,反对把他人的著作或观点化为己有,即所谓剽窃。  相似文献   

17.
18.
徐钝 《法制与经济》2008,(20):130-131
”米兰达规则”源于美国“米兰达诉亚利桑那州案”,对美国的执法、司法影响很大;本文对其进行详细的利弊分析,并从程序文化传统、证据制度、高成本、司法实践等方面分析了其在中国可行性不强,当前我国可以借鉴其精神,规定“有限度的沉默权”,但全盘引进该规则,笔者认为为时尚早。  相似文献   

19.
司马南 《中国律师》2003,(12):23-25
“神探亨特要见你”大约是1995年夏天,我与各路神功大师正在决战时刻,忙得不亦乐乎。一日,单位有人正色告诉我:“司马先生,大事———神探亨特要见你!”一听,我乐了。拿我开涮,还这么一脸正经。岂料,传信儿的人愈发认真起来,“真的是美国的神探亨特!”“亨特全名叫什么呀?”我问了一句。“叫什么来着……名字很不好记,反正两米多高,……”“不会开玩笑的人开起玩笑一点也没有幽默感!”我心里感叹道。回到办公室,桌上的电话响了,是广电部外事局打来的,说话的女人一周前刚安排我接待过日本NHK代表团,“十几个鬼子”折腾我两天,拍了不少盒带,…  相似文献   

20.
从2005年4月中旬开始,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中心开展了“建立讯问犯罪嫌疑人律师在场、录音、录像制度(试验)项目”,目前已经在北京市海淀区、河南省焦作市、甘肃省白银市的382名犯罪嫌疑人中展开。从调查结果看来,犯罪嫌疑人纷纷把“律师在场”作为首选,有统计比例甚至高达65.1%允许“律师在场”,让熟知法律和诉讼程序的律师见证讯问,提供富有针对性的法律咨询,并及时对侦讯人员的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