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声》2016,(11)
正蔡英文当局制定了明确的经济"去中国化"战略,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新南向政策",必将成为其执政后强化对外关系、抗衡大陆经济"磁吸"的重要工具。早在蔡英文2012年初次参选时,她就曾提及"新南向政策"。到2015年9月台湾"大选"期间,蔡英文在"民进党29周年党庆外交使节酒会"上正式发布"新南向政策"。4月13日,在距蔡"5·20"宣誓就职还有一个多月之际,民进党国际事务部主任黄志芳在中常会上作了《新南向政策——以人为本的台湾对外经济新战略》的专题报告,以  相似文献   

2.
《台声》2016,(17)
正蔡英文当局推动的"新南向政策"受到外界普遍关注。与过去李扁当局推动的"南向政策"有所不同,蔡英文提出的"新南向政策"不只是一种经济政策,不只是分散台商投资市场,更重要的是一个对外战略与对外政策,而且明确提出要发展"整体关系"、建立"伙伴关系""策略性结盟关系""21世纪新伙伴关系"等重大发展目标。只是在残酷的国际经济政治现实面前,蔡英文这种一厢情愿式的主观期待,可能仅仅是一种口号,很难如愿实现。"新南向政策"是民进党当局总体"外交"战略的一环,不只是简单的分散市场与区域经济多元化布局考虑,  相似文献   

3.
《台声》2016,(13)
正热点岛内舆论质疑民进党当局经济政策在两岸关系停滞不前的背景下,台湾民进党新当局推出"新南向政策"。该政策打出的旗号是通过结构转型战略,要让台湾经济"脱胎换骨",手法是提升"对外经济的格局及多元性","告别以往过于依赖单一市场的现象"。据台湾媒体报道,新当局负责人蔡英文近日已正式核定"新南向政策办公室"的设置要点,千呼万唤之下,总  相似文献   

4.
《台声》2016,(20)
正蔡英文当局"新南向政策"的论述与具体措施,不仅有经济、政治、对外关系、区域安全等方面的考虑,还有重要的人文考虑,即旨在进一步加强与东南亚、南亚地区文化教育合作,以淡化、削弱两岸文化教育交流,体现出某种"远中"或"去中"的"文化台独"考虑。与过去台湾当局推动"南向政策",加强与东南亚经济关系不同,蔡英文当局的"新南向政策"更强  相似文献   

5.
《台声》2018,(5)
正摘编自2018年2月23日台湾《中华日报》今年台湾地区"新南向"政策预算编列71.9亿元,较上年度大幅增加61.6%。台湾《中华日报》2月23日发表社论指出,蔡当局推动"新南向"政策的核心目标,一则和大陆"一带一路"唱反调,一则降低对大陆的经济依赖。然而,蔡英文上台一年半来,台湾对大陆经济依赖不减反增,去年两岸贸易同比增加14%,台湾对大陆经贸依存度更创新高,证明"新南向"核心任务彻底失败。吊诡的是"新南向"预算年年暴增,执行率却相  相似文献   

6.
<正>蔡英文宣布,若重返执政将推动"新南向"政策,强化对东盟及印度的多元伙伴关系。理论上,"外交"、经贸追求多元与分散,当然是正确的作法;然而,就台湾整体战略和实务看,高谈新"南向"支线的开展,却避谈积重日深的"西向"主轴要如何因应调整,则显然是避重就轻,察秋毫而不见舆薪。不想或不知如何面对中国大陆的时候,就把脸别过去,转而谈"南向","戒急用忍"时代的李登辉如此,"一边一国"的陈水扁如此,今天的蔡英文也只能跟进。唯一不同的  相似文献   

7.
《台声》2016,(24)
正台当局领导人蔡英文上台后,全力推动"新南向政策",以减轻对大陆市场的依赖。然而,迄今为止,台湾对东南亚的经贸无法开展,连"外交"人事布局都无法搞定,只好退而求其次,把争取东南亚旅客赴台观光,当成"新南向"的政绩。台当局"行政院经贸谈判办公室"12月2日发了个新闻稿,指台湾今年10月份来自东南亚国家的旅客人数大幅成长,总数达16.6931万人次,较去年10月份成长25.4%,对照全球访台人数减少8.7%,显示"新南向政策"  相似文献   

8.
正2月下旬以来,蔡英文开始密集参观走访其政策办公室挑选的五大重点产业,开展所谓"产业之旅"。蔡英文如此频繁与企业界人士的互动目的无非有二:一是拉近与企业界人士的距离,以便在执政后获得更多支持。二是将自己在发展经济方面的政策理念向企业界进行说明,推动台湾各大企业积极投身其中。这其中,她提出的"新南向政策"无疑是向企业界推介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台声》2016,(22)
正热点特朗普当选"台独"梦碎11月9日下午,美国大选结果尘埃落定后,特朗普击败希拉里入主白宫的相关消息,便瞬间如潮水般"洗版"台湾各大媒体,"特朗普上台对岛内及两岸有何影响"马上成为最夯话题。国民党政策会执行长蔡正元表示,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蔡英文期盼加入由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的愿望将落空,且蔡英文空想的"新南向"经济政策也将难以推行。蔡英文不能再抱美国大腿,再  相似文献   

10.
正1994年以来,台湾当局为加强与东南亚地区经贸合作,突破"外交困境",同时借此缓解台商投资大陆对台政治、经济形成的压力,三次提出"南向政策"。2015年9月,时任民进党"总统"候选人蔡英文宣布,若重返执政将推动"新南向政策"。这一政策能否具体落实,仍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11.
《台声》2017,(3)
<正>自蔡英文去年"5·20"上台后,因拒不承认"九二共识",一味地强调她自己所谓的维持两岸关系现状,进而导致台湾不仅在经济上捉襟见肘、一路下坡,而且其最新民调已经滑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台湾百姓日渐看清了蔡英文及其当局的虚伪面孔。为了自力救济,蔡当局在国际上采"亲美友日拒中"策略,在经济上为了解决西进受制的商道,不得不仓促推出"新南向政策"。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16,(6)
正蔡英文近日积极走访台湾各地,听取产业心声,希望能贴近民意、提出活络台湾经济的政策。随着就职日愈近,已经展现出未来的民进党新当局将首重松绑法规、提升台湾产业竞争力为主要施政目标,加上先前曾提出"新南向政策",以及不正面应对、也不接受"九二共识"的态度,使得大陆许多学者均提出蔡英文未来是否真要背向大陆,执意绕过大陆以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3.
正蔡英文上台以来,不断提及并推动所谓"新南向政策",并为此设置了"新南向政策办公室"以及东盟和南亚研究智库,以期提高决策及整合层次。"新南向政策办公室"主任黄志芳对"新"做了进一步介绍,即"新"体现在新的范围、新的方向和新的支撑:过去"南向政策"只关注东盟10国,这次延伸到南亚6国;过去只单向赴当地投资、观光,这次也邀请相关各方赴台投资、观光;  相似文献   

14.
2019年,以蔡英文为首的民进党当局继续拒不承认“九二共识”及其核心意涵,顽固坚持所谓“倚美日抗中”路线,频频挑衅两岸关系底线,挑战国际社会对一个中国的普遍认同,致使台湾对外交往陷人重重闲境。一、沦为美国"印太战略"棋子面对中美贸易摩擦和战略博弈,蔡英文高调对美输诚,反复展现其甘当美国制华“马前卒”的奴颜媚态。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6,(17)
正蔡英文当局执政百日以来,不承认"九二共识",亲美日,两岸关系进入"冷和平"时期,两岸官方联系沟通机制停摆。当下,台湾陆客骤减带来的经济冲击,所谓防止"太倚赖"大陆经济的"新南向政策"、"雄三误射"、"洪素珠辱骂老荣民事件"、陆客不幸罹难的"火烧车事件"、冲之鸟"礁"变成"岛"自损立场,太平"岛"变成太平"礁"、惩罚护岛渔民,以及"会吵的有糖吃"处置华航罢工事件及安抚国道收费员,全民买单,用钞票解决一切等等这些,深怕台湾财政坐吃  相似文献   

16.
2019年,蔡英文为追求连任,在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选战中强打"联美抗陆谋独"牌,始终以对美关系作为台湾整个对外关系的中心,加紧向美国贴靠,并谋求借船出海,"从美国走向世界",利用台美关系提升拓展整个国际活动空间。美国出于对华打"台湾牌"战略需求,以纪念所谓"与台湾关系法"40周年为名,对蔡英文"亲美"做法也给予相应配合.  相似文献   

17.
陈福裕 《黄埔》2020,(2):21-22
2020大选,在蓝营一片哀戚却显平和的氛围中落幕,民进党再度赢得"全面执政"的优势。虽然蔡英文的得票数与民进党政党票的巨大落差启人疑窦,但是,250万票的胜负差距,让韩国瑜支持者所有的质疑都显得苍白无力。蔡英文得到800多万张选票加持的"抗中保台"路线,势必将台湾镶嵌在东亚地缘战略冲突的前沿,为美国遏制中国政策效力。未来4年,甚或更长时间,地缘政治冲突与地缘经济整合相互背离的拉扯,势将成为台湾社会共同面对与承担的难题。  相似文献   

18.
<正>近段时间以来,美国为"以台制华",显著加大打"台湾牌"力度,特朗普政府在战略、政治、军事等方面谋求提升与台实质关系,民进党当局对此如获至宝,全力配合,任美国予取予求。一是积极迎合美"印太战略"。特朗普政府在"国家安全战略报告""2019国防授权法""亚洲再保证倡议法"等重要政策或法律文件中,均将台湾纳入"印太  相似文献   

19.
随着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中国和印度的快速崛起,"印太"地区的重要性不断上升。"印太"战略既是相关国家为了分享"印太"地区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红利,也是为了遏制快速崛起的中国。在亚太区域合作机制中居于"中心地位"的东盟本可成为"印太"战略的重要支柱,但因该战略遏制中国的目的与东盟的宗旨存在矛盾以及东盟运行模式的原因,使其并未成为"印太"战略的重要支柱。不过,鉴于东盟在"印太"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印太"战略还是力图把东盟部分国家纳入其中。"印太"战略企图越过以东盟为中心的亚太区域合作机制来围堵和防范中国,一方面它会加重地区紧张局势,弱化东盟在亚太区域合作机制中的"中心地位",另一方面它将加剧东盟内部的分歧和矛盾。  相似文献   

20.
《台声》2016,(18)
正蔡英文上台,因为掌握"立法院"多数,两岸与国际压力愈来愈重,两岸关系迟迟无法突破,不是没有给蔡英文机会或"舞台",现在蔡英文看到政治"还拼命闪躲",只愿意参加一些小活动,这样可以避免公开表态。别小看"要不要承认‘九二共识’",这会让台湾走不出去,"新南向政策",是用来骗骗不懂的人。对于蔡当局施政满百日,民进党嘴巴说"谦卑谦卑再谦卑",实际做法就是"杀杀杀",不论这次花莲市长补选民进党败选,或是清算国民党的党产,做法愈来愈不被选民认同。选举完后应该就没有党派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