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进》2018,(3)
正禹,又称夏禹,尊称大禹,与尧、舜并称为中国古代传说中的贤圣古帝,相传为夏王朝的开国君主。学界对大禹是人是神,历来颇多争议。《史记·夏本纪》说他名文命,是鲧的儿子,黄帝的玄孙。《史记索隐》指出:禹是鲧的儿子没错,黄帝的玄孙不可信。说到大禹,流传最广的莫过于他治水的故事了。先疏后导终获成功相传尧的时代洪水泛滥,百姓生活极其艰难,举目四顾,满目荒芜,荆棘遍野,人烟稀少,《孟子·  相似文献   

2.
当政者凭政绩用人,古已有之。据《史记》记载,尧在位时,曾有过"十日并出"的严重旱灾,还发生了罕见的水灾,老百姓十分焦急。尧为了战胜洪水,派鲧去治理水患,但"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于是就治了他的罪。到舜受位于尧时,又派鲧的儿子大禹治水,大禹"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相似文献   

3.
吴团结 《中国民政》2007,(12):43-43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二十一条第一款中规定:"人数较多的村或者居民居住分散的村,可以推选产生村民代表,村委会可以召集村民代表开会,讨论决定村民会议授权的事项……"。这一规定既明确了"村民会议"的法定权威性,同时又对"开会有效"和"形式有效"进行了约束。当然法律也承认了村民代表会议在民主决策中的作用,不同的是,使用村民代表会议必须有一个附加的  相似文献   

4.
《韩非子·五蠢》中“鲧禹决渎”一句,自古至今,未得确解。今不揣愚陋,试作索解如下。谬误不当处,尚祈海内外方家不吝赐教。 现今各种《韩非子》注本与选本,有的对此未作解说,有的将“鲧禹决渎”理解为“鲧和禹疏通河道”。他们还特别强调:“韩非把鲧列入‘圣人’之列,说他是治水有功的人”。“韩非认为鲧也疏通过河道,所以说鲧、禹决渎”。 我认为,这是一种不懂古文辞例、望文生义而作的误解。因为韩非在这里虽说“鲧禹决渎”,其实际意义却只相当于“禹决渎”,这“鲧”字只是行文时的连及之词,我们决不能把它理解为实有其  相似文献   

5.
《小康》2020,(15)
正法治涵养文明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时间和耐心,不可操之过急。文明行为入法的目的不是规训和惩罚。科学指导和示范,使社会良性运转、文明发展才是旨归。2020年4月24日,北京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并将于6月1日起施行。这一条例在维护公共卫生安全方面将"公共场所咳嗽、打喷嚏时遮掩口鼻,患有流行性感冒等传染性呼吸道疾病时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探索与争鸣》2007年第4期刊登了丁季华教授和薛小荣博士《尧文化圈漂移点击——兼论高邮是尧文化重要发祥地》(以下简称"丁文")一文,对"尧文化发祥于山西临汾"的传统观点提出质疑,从文化圈漂移的视角,提出了江苏高邮是中华文化始祖帝尧的出生地和早期活动中心的新结论,在上古史研究领域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为了在更高层次和更广范围确认高邮是尧文化发祥地及帝尧出生地,由高邮市人民政  相似文献   

7.
黎祖交教授多年从事林业发展和生态文明研究工作,现任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常务理事、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研究指导委员会委员、绿色中国杂志社名誉社长、绿色财富论坛秘书长。10年前,黎教授发表在《绿色中国》杂志的一篇题为《绿色财富:时代的呼唤》的论文,首先提出了"绿色财富"的概念,此后他又相继发表了《关于绿色财富的界定》和《关于绿色财富及其创造途径的几点看法》等多篇论文,引起学术理论界的瞩目。本文是黎教授近期赴美国洛杉矶参加中美投资博览会"绿色财富论坛"会议上发表的演讲。  相似文献   

8.
周泉根 《新东方》2014,(3):75-79
以周公为关键人物之一所开创的"礼乐文明",是古今中外仅有的以"乐"命名的一个文明时代,将乐设定政治框架中的核心要素,乃是基于礼乐相须、诗乐襄礼的文明构想。春秋晚期,礼崩乐坏,诗从乐之语的身份中独立出来,关于礼乐文明时代的文献遗存也开始被整理定型,乐从襄礼的文明实践转变成为知识反思的对象。从诗学观念史的角度将这两个阶段分别名之曰乐教时代和乐论时代。本文从乐论时代关于以乐为教的四个方面的论述,透视了乐教时代诗的地位,并因此论证"诗言志"的实质内容:乐教时代的诗或附属于乐,不过是乐语;或并列于《书》,不过是先王的德义记录;或是襄礼中沟通神人的工具,或是道政中表达政通人和的载体。"诗言志"所言之志,或是礼、或是政、或是德,该命题是中国诗学的"开山纲领"、更是"千古诗教之源"。  相似文献   

9.
易重廉同志《〈天问〉义释八则》(以下简称《义释》,载《求索》1981年第3期)对《天问》中几个有争论的问题进行了探索,引证广博,内多新见。但其中有些似乎还可以商榷。 一、“伯禹愎鲧,夫何以变化?”《义释》以“愎”作“复”,解为招魂之义。但是,上句既然是说禹招鲧之魂,下句主语承上,也当是禹,这就无法解说,又与《义释》以为“变化”指“鲧死化龙、化熊、化山诸传说”,主语当是鲧之说发生矛盾,除非加字不能解通。而且,前人未言及禹有招魂之事。《礼记》乃收集列国时各国礼俗所为,仅据此  相似文献   

10.
《时代主人》2013,(7):1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从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四位一体"到十八大的"五位一体",生态文明建设已摆在了党和国家事业的突出地位,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只有一个。从上世纪60年代卡逊《寂静的春天》的出  相似文献   

11.
正2018年11月23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福建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福建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条例》;批准了《福州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莆田市东圳库区水环境保护条例》《南平市生态地保护规定》《龙岩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条例》。省人大常委会一次会议密集审议并高票通过多达六部的生态类法规,这在以往并不多见。通过持续打好系列生态文明立法"组合拳",我省不断补齐环境质量高  相似文献   

12.
"今年政协会议实行无纸化办公"",政协委员到京没有红地毯、没有鲜花"……今年两会报道中",改会风"如同一个共同选题,几乎每天见诸各类媒体。全国政协办公厅在会议召开前出台了《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改进会风的措施》。除了提出要求节俭开会,更重要的是要求改进会议文风,严格控制文稿篇幅,侧重反映意见和建议。增强讨论实效,鼓励委员畅所欲言,讲真话、讲短话,戒空话、戒套话,提倡讨论发言不照读文稿,不作一般汇报性、表态性发言。3月4日上午是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第一次小组讨论。"16页的报告很简练,信息量却很大。我觉得报告中关于存在问题的文字还是太少,不够详细。应该更加深刻地剖  相似文献   

13.
《小康》2016,(11)
正好的节目不是简单的"看"与"被看",而是深层次的心灵对谈,透过《文明密码》的镜头,你嗅到中国的文明气质和普通人身上那种可贵的精神气质了吗?"与热闹的综艺节目或是容易成名的影视剧相比,‘纪录片’创作是件苦差。"在去年11月30日举办的第九届"纪录·中国"创优评析活动的开幕式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胡占凡在致辞中深有感触地说。  相似文献   

14.
正《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列出了做好党委会领导工作的12条要求,操作性、针对性、目的性极强,字字珠玑,句句箴言。《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主要解决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针对怎么开好党委会会议,《党委会的工作方法》提出了改善党内政治生活的基本要求:会议要民主、坦诚、公开和透明;会议一定要坚持问题导向,要为解决问题而开会,不能把党委会议变成"清淡馆";说实话开短  相似文献   

15.
不久前,重庆市奉节县电视台新闻中,该县10个部门"一把手"公开作检讨,每人30秒,检讨内容是"无组织纪律观念",找"替身"参加10月17日的重要会议。"替身"开会早已不是新闻,外地早有"经验"。  相似文献   

16.
岳氏来源于官职。据《姓氏考略》的考证,岳氏是上古时期的“四岳”之后。“四岳”是距今4400多年前唐尧和虞舜时期所设置的一种官职,分掌四方之诸侯。岳氏既然是四岳之后,显而易见,他们不但出身显赫,而且源远流长。如今,岳氏子孙遍布全国,他们当中涌现出许多著名人物,岳飞即是其一。  相似文献   

17.
在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化中,舞蹈艺术占有重要位置。中国的舞蹈可追溯到上古时代,在远古的图腾活动中能找到它最古老、最原始的形式。我们从甲骨文、出土的新石器时代彩陶盆文饰以及古文献的有关记载中可以看出,原始舞蹈与巫术礼仪是混合在一起的,并已有了观念内容和情节意义。中国史书中记载的西周初年(前十一世纪——前七七一年)的“六代舞”,就是由原始社会祭祀舞蹈发展而来的。“六代舞”包括六个舞蹈,反映了六个朝代的历史。《云门大卷》是黄帝时代的舞蹈,它歌颂黄帝盛德如云。传说黄帝部落的图腾是云,他即位时天上彩云呈祥。帝尧时代的舞蹈《咸池》,以主管五谷的星宿比喻帝尧,表现出人民对大自然的崇拜。《大韶》是舜代的舞蹈,歌颂帝王礼让的道德风尚。《大夏》是歌颂夏禹治水的舞蹈,《大护》是纪念商汤求雨之功,《大武》是表现周武王伐纣的功绩。从这六个舞蹈可以看出由崇拜图腾到崇拜自然,由崇拜神到崇拜人,反映了从原始社会向奴  相似文献   

18.
云南 后5·12     
《创造》2008,(7)
在人类地震灾难史上,"5·12"是一个坐标。它从已知和未知的所有层面,警示人们——防震抗灾救援的行为准则。云南作为地震多发地区,在后"5·12"时代,作出了怎样的抉择。因为"5·12",《创造》将目光瞄准了云南省防震减灾工作的方方面面。从地震预报到应急避难,从城镇建筑到乡村民居,从民政保障到紧急救援,等等。  相似文献   

19.
吴稼祥 《创造》2013,(1):114
自古以来,华夏民族创造了伟大文明,但也一直没有走出一个困境:要不要中央集权?最早受这个困境折磨的政治家,是商朝末年的周部落首领姬伯;思想家,则是孔子. 孔子在《礼记·礼运篇》里提出一个基本命题:最好的政治体制是"天下为公",造成的社会名曰"大同".我们把这个命题称为"公天下之理",在后世儒家那里,此理被表述为"天下者乃天下人之天下". 他在《春秋三传》里提出了另一个基本命题:最值得维护的政治体制是"大一统",该体制名曰"春秋".我们把这个命题称为"大一统之义".  相似文献   

20.
孙皓晖在《大秦帝国》和《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中竭力为"暴秦"开脱辩解,把秦始皇建立的大一统帝国说成是"原生文明",是"中国古典文明高原的最高顶峰"。其实,"秦文明"既不是一种系统的知识体系,也不是一种高雅的行为规范。作为文化模式,"秦文明"从属于汉文化的范畴;作为社会形态,"秦文明"创立了单一制帝国的国体和独裁专制的政体。尽管秦始皇作为暴君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但是众所周知"汉承秦制",秦王朝开创的帝国国体与专制政体却延续了2000多年,并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然而这并不是中国的"原生文明",更不是我们所要建设的现代政治文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