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桂梅,一个无比响亮的名字。前不久,中央宣传部授予张桂梅同志“时代楷模”称号。之前,她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张桂梅,现任云南省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她扎根边疆教育一线40多年,默默耕耘,无私奉献,推动创建了全国第一所免费招收贫困山区女生的高中。她教书育人、立德树人,引导学生从小树立远大志向,倡导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让“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成为广大学生的自觉追求。  相似文献   

2.
《云岭先锋》2021,(1):50-50
日前,中共中央授予张桂梅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为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张桂梅先进事迹,《我有一个梦想--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张桂梅的故事》一书近日由党建读物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3.
凌晨5时,一辆带雨篷的电动车已经等在华坪女高的宿舍楼下。不一会儿,张桂梅孱弱的身影出现在楼下。在司机的搀扶下,张桂梅颤巍巍跨上“专车”,准备去教学楼开门开灯。  相似文献   

4.
“我们华坪贫困女子高级中学将在3月下旬挂牌,9月就招生开学!”当张桂梅老师把这一喜讯告诉记者的时候,脸上绽放出慈母般的笑容,眼睛里含着晶莹的泪花。记者深知,为了实现这个曾经的梦想,她付出了多少艰辛!这所女子高中,  相似文献   

5.
袁文婷:把生命献给学生的新娘 刚满26岁,还有几天就要结婚的袁文婷,是什邡市民主小学的一位优秀语文老师,大地震发生之时,她在奋力救出了10余名学生后,因为楼房的垮塌献出了自己宝贵的青春. 她最后救出的孩子叫吴佳辉,他一听到袁老师的名字就开始嚎啕大哭,嘴里一直叫嚷道:"袁老师还被埋在里面,她没有死,我看见她倒下的,她手里还牵着同学."在他的脑海里.一直都回放着地震发生那一刻时袁老师的身影.  相似文献   

6.
正"一直到死,争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周永开2020年12月3日,《新闻联播》节目播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授予周永开、张桂梅同志和追授于海俊、李夏、卢永根、张小娟、加思来提·麻合苏提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决定》,看到这则消息,电视机前的周永开眼角湿润了。  相似文献   

7.
信仰的力量     
[主讲人档案]张桂梅,女,满族,黑龙江牡丹江人,1957年6月出生,1975年12月参加工作,199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云南省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华坪儿童之家)院长。40多年来,张桂梅同志把全部身心投入到边疆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和儿童福利事业中,2008年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是华坪儿童之家130多个孤儿的“妈妈”。  相似文献   

8.
她像一支蜡烛,又似一只春蚕,多年来默默地为党的教育事业辛勤地耕耘着,奉献着。她在入党申请中写道:“我愿把自己的毕生交给党的事业,交给卫生教育事业。”她就是集安市卫生学校教研室主任郭志英老师。 提起郭老师,人们自然会想到她那多种疾病缠身单薄的身体。由于她有宽广的胸怀,顽强的意志,疾病没有压倒她,她一直是担任课时最多、任务最重的教师,她还承担乡医岗位培训和红十字会的教学。她对学生关心爱护,体贴照顾,学生有病她问寒问暖,做好饭菜端到床前,她给困难的学生送去衣物和学习用品。1998年5月,郭老师病重住院…  相似文献   

9.
《新长征》2007,(2)
在集安市,提起团结街道沿江社区计生户长毕玉珍,居民无不交口称赞,亲切地称她为"毕大姐"。各家有事都愿找她帮忙,不管居民的大事小情还是社区的工作,她都跑前跑后,乐此不疲。毕玉珍刚参加工作就对心中神圣而伟大的党特别向往。虽然想入党,但她觉得自己差得太远,一直没勇气提出申请。结婚后她随丈夫搬到了外地,但她入党的愿望一直没有动摇。由于没有工作单位,她的愿望只能压在心底。平时她总是想尽办法接触党员,并学党员的样子为群众做好事。丈夫退  相似文献   

10.
王梅本是湘西州一家公立医院的护士。2004年,她决定辞职到长沙发展。到长沙后工作的单位,一直没有给她买五险一金。她打电话咨询执法部门,接电话的人听说她户口不在长沙,立即叫她“咨询户口所在地相关机构”。  相似文献   

11.
妈妈,我爱您     
正"妈妈,我爱您。"因为不好意思,这一句话一直在我内心深处,没有对母亲说出口。我的妈妈62岁了,在她的脸上总会露出和蔼可亲的笑容;她坚强,遇到困难挫折时,她不放弃,总会乐观地去面对;她爱帮助周围的人,一直影响着我,她是我学习的好榜样。一提到"妈妈"这个字眼,我就会想起母亲对我的爱实在太多太多了。  相似文献   

12.
如果没有遇到胡安.多明戈.庇隆,伊萨贝尔可能会一直留在舞台上。做一名舞蹈演员,那曾是她最大的梦想。可在1956年,她见到了比自己大30多岁的阿根廷流亡总统庇  相似文献   

13.
50%的亲情     
清香木 《党课》2012,(10):81-82
父亲去世后,照顾继母的责任落在了我和哥哥身上。母亲去世两年后,原本是父亲下属的她嫁了过来,不过因为担心我和哥哥受委屈,她一直没有要孩子。  相似文献   

14.
《求是》2021,(1):80-80,F0003
张桂梅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四有”好老师要求的优秀榜样,是脱贫攻坚中涌现出的教育扶贫先进典型,是新时代妇女投身脱贫攻坚巾帼建功的杰出代表,是点亮乡村女孩人生梦想的优秀人民教师。  相似文献   

15.
王玉龙 《党史纵览》2010,(11):27-28
作为一名伟大的女性.宋庆龄一直以坚忍、智慧的形象享誉国内外。7岁那年,她依依不舍地离开家去中西女塾上学时不曾哭泣:14岁.她携妹妹宋美龄离开亲人赴美留学时不曾哭泣:在广东军阀陈炯明叛乱期间,叛军的子弹两次掠过她的鬓角.她没有哭泣:孙中山逝世后.她也没有哭泣。可这样一位坚强的女性.也有十分柔情的一面。她曾有过4次不为人知的哭泣……  相似文献   

16.
正"弟弟的孤僻和妈妈携款出走分不开,我们一直盼她回来。但她很少主动打电话来,跟她要生活费时,态度不好,还骂我。"但在其他亲戚都纷纷指责母亲,骂她不管孩子,甚至卷走爸爸治病的捐款时,肖凤也没有用难听的词形容她。"她刚开始走的时候,我每天都在盼,盼她能回来。但后来不盼了,因为我知道没希望。"肖凤在电话那头,声音有些哽咽。她的父亲肖红志,2008年跳入沼气池救人。自此,再也没有  相似文献   

17.
正1992年,11岁的贾慧荣跟随父母支边来到了五师八十三团,2000年参加工作,在团中学担任体育教师。她热爱自己的体育事业,更热爱培养她成长的团场。她多年执着体育教育的唯一信念是"历练自我,敬业奉献"。热爱学生是每个教师的天职和美德,也是做好学生教育工作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用"爱"塑造幼小的心灵,用真挚的感情唤醒学生的  相似文献   

18.
铭记     
有一位老太太,她儿子长年在北京工作。老太太病危,儿子急忙往回赶。其实老太太已经没有生命指征了,我们为了等她儿子,就让呼吸机一直开着,药液慢慢地滴着。儿子来了以后,不能接受这个事实,在抢救室哭得死去活来,恨自己没有回报过母亲,而母亲就这样走了。他扇自己的脸,号啕大哭。  相似文献   

19.
铭记     
王婷 《学习导报》2012,(10):29-29
有一位老太太,她儿子长年在北京工作。老太太病危,儿子急忙往回赶。其实老太太已经没有生命指征了,我们为了等她儿子,就让呼吸机一直开着,药液慢慢地滴着。儿子来了以后,不能接受这个事实,在抢救室哭得死去活来,恨自己没有回报过母亲,而母亲就这样走了。他扇自己的脸,号啕大哭。  相似文献   

20.
没有路的路 她从来就没想过出名.思维和名字都极为朴素,她叫蔡玉琴.她是老师非常喜欢的那种很自立的好学生,甘心情愿为班集体扫地、打开水、生炉子;一次能辅导几个甚至十几个后进生;体育成绩也很出色,高低杠、跳山羊、跳高、跳远、跳跳箱等等无所不能.这不是因为她多么超常,就是出自于刻苦和坚韧.初中毕业时,她就曾经赤诚地交过上山下乡的申请书,但学校没有批准:品学兼优的学生理当升学呀!升入高中,她担任班团支部书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