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印大双 《人民论坛》2012,(20):94-95
在法律推理过程中,始终存在着规范与事实的交互流转。适用法律规范作为解决法律冲突的逻辑起点,事实问题是法律推理的小前提和进行裁判活动的逻辑中介。法律推理体系构建在面对正义、自由、平等、秩序这些伦理命题时应考量其背后掩盖的真实利益冲突,必须关注对法律的目的或价值的重构,使法律具有指引、评价、预测、教育和强制功能。  相似文献   

3.
法律推理探寻解决法律问题的最佳路径,承载着对社会价值和社会现实的关注。法律推理体系涵摄法律事实、法律规范与法律价值,始终存在着事实与规范的有效链接。适用法律规范作为解决法律冲突的逻辑起点,事实问题是法律推理的小前提和进行裁判活动的逻辑中介。法律推理运作在面对正义、自由、平等、秩序等伦理命题时,应体现逻辑性、程序性、中立性和公示性。  相似文献   

4.
从逻辑角度分析,一个有效的、完整的法律规范应该包含假定、处理和制裁三个要素,而我国现行的法律规范存在着不完善之处,给司法实践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立法工作者应重视对法律规范逻辑结构的研究,制定出科学的合乎逻辑的法律规范.另外,传统法律规范的分类未穷尽所有的法律规范,还应该增加一种新的类型即权义合成型规范.  相似文献   

5.
政府管理技术创新的逻辑起点,是促成政府管理技术创新的复合动力机制,具体包括政府管理实践提供的驱动力,政府管理科学发展提供的牵引力,相关技术的变革提供的支撑力。政府管理技术创新逻辑进路,分别因循横向移植与纵向深化两种行动模式。政府管理技术创新的逻辑过程包括技术创新决策、技术研究开发、技术创新试验、创新成果推广等活动阶段。  相似文献   

6.
7.
《民主与法制》2020,(1):9-9
随着《人民陪审员法》的通过,事实问题与法律问题的区分从纯粹的理论探讨转变为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但是,这一问题不局限于陪审语境,在整个刑事审判场域下均具有普遍的意义。与哲学上的讨论不同,刑事审判中的“事实”“法律”及其分类具有权力(利)界定的功能,它确定人民陪审员与法官、初审法院与上诉法院之间的权限。  相似文献   

8.
刑事案件的客观现象以不同的运动形式反映在侦察员的思维概念中,形成了概念的辩证法。概念的辩证法就是概念自身的矛盾运动,一个概念向另一个概念转化,以及概念的更新等,这是客观事物处于运动和流动状态的反映。侦察员在侦察实践中形成正确的概念、判断、推理,这就是理性认识。侦破思维过程都是由概念构成的。概念是侦破思维的出发点和逻辑细胞。判断是概念与概念间的联系或者是概念内容的展开。列宁说:“每一个概念都处在和其余一切概念的一定关系之中。”(《列宁全集》第38卷210页)这就明确地指出了任何概念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概念只有  相似文献   

9.
基因伦理与法律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是以国家强制力作为执行保障的规范。伦理规范的约束力以道德自律和社会舆论为基础,法律规范的约束力以国家的强制力为基础。法律规范的约束力显然强于伦理规范的约束力。 首先,应在法律上确认基因隐私权。以往法律上隐私权内容并不包括个人基因信息内容。基因科学研究成果告诉我们,基因图是一个人最重要最基本的隐私,即个人的生物身份证,所以应该纳入隐私权的范围。而且,基因隐私权的问题已有较成熟的伦理规范,较容易转化为法律规范。关于基因隐私权,在法律上需要解决的是:基因信息保密的主体、基因信息知情的范围、基因信息…  相似文献   

10.
翟冠慧 《前沿》2011,(4):20-25
我国法学界对于宗教规范和法律规范区别的认识,有若干值得商榷的地方。宗教规范服务于宗教教义,其核心目的是强化神灵崇拜,维护教会对信徒的管理和控制;法律规范则建立在一般社会观念之上,目的在于加强社会管理,和平解决各种纷争,维护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1.
邵莹 《新东方》2007,(9):44-47
法律推理是现代法学、特别是法理学关注和研究的基本问题。法律推理是法律适用中的一种思维活动。它以确认案件事实和法律规则作为推理的已知前提,其目的是为法律判决的结论提供正当理由,以论证具体案件的判决结论的可靠性、正当性和合理性。法律推理有形式推理与实质推理之分,即本文所阐述的逻辑论证与经验判断。  相似文献   

12.
域外国家参审制、陪审团制及观审制的有效运行有赖于四项基本构成要素,其中陪审员个体化是界定法律审与事实审的逻辑前提,陪审员认定事实的影响力是界定法律审与事实审的基础要件,明确法官引导职责是实现法律审与事实审相互分离的基本要素,陪审员合议和决议规则是推进法律审与事实审相互分离的关键因子。由于我国推进法律审与事实审相互分离是对陪审权的根本性变革,且在实践中法律审与事实审相分离存在诸多障碍,故要建构法律审与事实审相互分离的制度,就必须明确主审法官或审判长的释明和指引职能,合理设计案件合议及决议规则,建立健全意见冲突保障机制,完善相应的配套程序等。  相似文献   

13.
关于法律逻辑研究对象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法律逻辑属于逻辑学,它是逻辑科学在法律实践中的应用,因而是应用逻辑的分支学科。法律逻辑不仅运用形式逻辑的知识,还运用辩证逻辑的知识,以及语言逻辑,论辩逻辑等逻辑知识。法律逻辑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法律概念、法律推理、法律工作者的思维过程、法律逻辑的分析方法,如传统形式逻辑的定义、划分、概括与限制、演绎、归纳、类比等方法以及辩证逻辑的历史分析与逻辑分析相结合、具体分析和抽象分析相结合、对立统一的矛盾分析法等。  相似文献   

14.
祝捷 《求索》2010,(11):184-185
法律规范中的"可以"能否被解释成"可以不",存在争议。适用法律的人,都在按自己的利益需求解释"可以"。为了克服这种由主体性理论造成的解释困境,应将解决"可以"解释问题的思路从主体性理论转向主体间性理论,使多元主体对"可以"的解释进行两个层次的视域融合,对"可以"的各种解释得以相互沟通和妥协,从而可以形成最适合于特定案件的解释。  相似文献   

15.
1996年 3月 17日,八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以下简称《行政处罚法》 )。该法于 1996年 10月 1日实施。该法第 64条第 2款规定: "本法颁布前制定的法规和规章关于行政处罚的规定与本法不符合,应当自本法公布之日起,依照本法规定予以修订,在 1997年 12月 31日前修订完毕。 "然而,在出入境边防检查领域,由于立法工作严重滞后,出入境边防检查法律体系中与《行政处罚法》相抵触的部分,不仅未得以及时修订,而且至今仍予以适用。因此,依据《行政处罚法》,如何正确认定出入境边防检查法律体系中行政处罚相…  相似文献   

16.
事实劳动关系的内部体系由构成要件、法定类型与法律后果构成。因事实劳动关系与合同无效之劳动关系在构成要件、法律后果、法律评价上有重大区别,其类型不包括合同无效之劳动关系。事实劳动关系、合同无效之劳动关系与合同劳动关系是同位阶的概念,其都属于劳动(法律)关系,因此劳动法律关系是其上位概念。  相似文献   

17.
张金虎 《群众》2014,(7):24-24
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政府将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社分开作为新一轮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全力推动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进程。然而,政府在实践中虽取得了丰硕的成绩,亦出现了一些共性的问题和顾虑。  相似文献   

18.
正图书简介本书以宪法精神、法律规定和法理逻辑为指导,尝试融会贯通选举法、地方组织法、代表法、立法法、监督法、预算法、法官法、检察官法、监察法、政务处分法、民族区域自治法等国家法的若干权威解答和释义,探究地方人大法律适用中遇到各类疑难杂症的解决方案。作者通过对各地人大工作的调研访谈,对地方人大制度的基础知识和法律适用进行归纳整理和条分缕析,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和制度逻辑进行了多视角的解读梳理。  相似文献   

19.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收费作为政府非税收入是国际上通行的一种做法,它在各国财政收入中占有一定的比重。我国当前行政收费的无序和膨胀状态不符合现代法治国家的要求,也有违政府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迫切需要从法律和制度的层面加以约束和规范。  相似文献   

20.
司法一语与司法权不同。司法属于事实领域,司法权则属于规范领域。司法作为事实,既可以是纯粹事实,也可以是法律事实。作为纯粹事实的司法存在于社会司法之中,而作为法律事实的司法存在于国家司法之中。国家司法与社会司法在逻辑层面的差异在于,前者包含着国家垄断的合法暴力,后者则没有。从历史维度考察,国家司法孕育并诞生于社会司法的土壤中,并且,在国家司法于社会司法之间总是呈现出某种不可避免的张力。国家司法的出现意味着国家司法权的成型,两者互为因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