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罗自刚 《前进》2014,(11):31-33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在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定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的同时,提出实现这一目标,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崔正军 《世纪行》2014,(11):16-16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六大任务。《决定》从健全高效有力的法治实施体系的高度,总结近年来司法改革的理论探索和试点实践,对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提出了全面要求,进行了系统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3.
<正>十八届四中全会对推进依法治国做出全面部署,提出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近年来,海南在法治政府的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法治体系。为了更快、更好地建设海南法治政府,现提出如下建议:一、坚定不移地推行政府信息公开  相似文献   

4.
《时事报告》2014,(11):1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王卫星 《前进》2014,(12):21-24
<正>法治是现代制度文明的核心。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依法治国,不仅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而且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改革行政执法体制和执法方式;不仅要深  相似文献   

6.
法治是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方式。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十九届四中全会都强调“以良法保障善治”。良法是善治的前提与基础,善治是国家治理的价值内蕴和追求。选择良法善治是我国治国理政的客观使然。新时代,我国国家治理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不断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实现良法善治。  相似文献   

7.
陈兴国 《重庆行政》2014,15(6):11-12
正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高度,多次就依法治国发表重要论述,提出了加快法治中国建设的方向和基本思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也指出:"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笔者以为,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道路上,我们要实现法治中国梦,需要从五个维度厘清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一、历史维度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人治"是一种常态化的治理模式,个人的权威凌驾于法律之上,这已深深地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着眼实现中国梦长远考虑的基础上作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实践中的一项庞大系统工程。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立法机关、民意机关,使命重大,责无旁贷。社会主义法治五大体系中,建设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的责任主体是人大,其他四大体系建设也与人大职能密切相关;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四个方面,人大不仅直接主导科学立法,而且在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方面也担负重要职责。可以说,人大作用发挥得如何,直接影响甚至决定全面依法治国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吕忠梅 《世纪行》2014,(11):13-15
<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法治建设系统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法治建设的一个核心思想和重要理论。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吹响了"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集结号,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总目标,以"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  相似文献   

10.
<正>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决定,强调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洽党的迫切需要。省第十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实现新的奋斗目标和宏伟蓝图,必须坚持全面依法治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把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纳入法治轨道。省级地方人大常委会,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主要任务是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学立法的重要指示精神,不断提高地方立法的质量。具体应从以下五个方面抓好落实。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等作出了全面部署,推进国家政治安全法治化需在上述四个方面下功夫。通过提高政治安全立法认识、明确政治安全立法原则以及完善政治安全立法体制实现科学立法;通过树立政治安全法律权威、抓好政治安全执法队伍建设以及实现政治安全执法平等实现严格执法;通过加强党对政治安全司法领导、强化政治安全司法能力建设以及推进政治安全司法公平公正实现公正司法;通过发挥党员领导干部带头示范作用、培养全民政治安全责任意识以及开展全民政治安全法治实践实现全民守法。唯有如此,国家政治安全法治化才能落细落实。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等作出了全面部署,推进国家政治安全法治化需在上述四个方面下功夫。通过提高政治安全立法认识、明确政治安全立法原则以及完善政治安全立法体制实现科学立法;通过树立政治安全法律权威、抓好政治安全执法队伍建设以及实现政治安全执法平等实现严格执法;通过加强党对政治安全司法领导、强化政治安全司法能力建设以及推进政治安全司法公平公正实现公正司法;通过发挥党员领导干部带头示范作用、培养全民政治安全责任意识以及开展全民政治安全法治实践实现全民守法。唯有如此,国家政治安全法治化才能落细落实。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形成了姊妹篇,提供全面、明确、细致的改革指导方针和发展战略安排。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除了一般的立宪主义考量也即强调立宪、崇宪、施宪、维宪的法治价值追求之外,还有宣示并强调必须坚持我国既往数十年改革探索成果和路向的考量。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下,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必须坚持法制建设的新十六字方针——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这是法治中国建设战略目标的新内涵,也是我国法制建设进入精细化、科学化发展阶段的新要求。当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法治一体建设,要重点抓住地方依法治理、法治政府建设、法治社会建设等基础环节,通过观念更新、制度创新、政民协力、共同推进、一体建设,逐步实现良法善治、法治中国的愿景。  相似文献   

14.
《政工师指南》2015,(1):8-9
建设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进程——四中全会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将国家治理现代化纳入法治轨道,也为落实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实现全面...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目标,是指导新形势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纲领性文件,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区人大常委会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担负着保证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在本行政区域内遵守和执行的神圣职责,理当做好依法治国的维护者、推动者。学习好、贯彻好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运用法治思维和法  相似文献   

16.
陈菲  方列  王存福  杜放 《浙江人大》2014,(11):15-16,23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重大任务。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目的是什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阐明,“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的就是“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引人关注的是,四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这不仅表明我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人大作为法律的制定者、法律实施的监督者,在法治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现围绕"新法治十六字"方针——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谈谈县一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如何发挥职能作用,推进法治建设。一是参与科学立法。县级人大虽然没有立法权,但是可以通过多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14,(11)
<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9.
郑伟 《政协天地》2014,(12):35-36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与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形成了姊妹篇、上下篇。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一步凸显法治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体现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于爱荣 《群众》2014,(11):14-15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目标、基本原则,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依法治国的新观点、新举措,回答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法治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等作出了全面部署,必将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当前,我们要把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按照《决定》的部署要求,结合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