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山寨明星"因外貌、声音或者行为举止酷似明星而得名,但其在舞台上或者广告中模仿明星表演的行为却不构成欺诈。要构成民法上的欺诈,须同时具备四个要件,一方故意告知虚假事实或者隐瞒真实事实,对方因此陷入错误认识,作出不真实的意思表示,欺诈具有不正当性。这四个要件必须同时具备,才构成欺诈,缺少任一要件,则不构成欺诈。在"山寨明星"的表演或者广告活动中,其并未隐瞒自己的真实身份,未改变自己的外部形象,也未告知他人  相似文献   

2.
<正>"山寨明星"刻意模仿明星特有的行为举止,参与商业活动。对此,有人认为,"山寨明星"刻意模仿明星,厂家也故意用模棱两可的字眼误导消费者,明显有欺诈之嫌;但也有人认为,虽然"山寨明星"以酷似明星的形象出现在舞台上或广告中,但他们使用的是自己的肖像和名字,所以无所谓欺诈侵权。"山寨明星"的表演  相似文献   

3.
<正>毋庸置疑,"山寨明星"假冒"明星本尊"从事商业活动的行为,侵犯了"明星本尊"的民事权利,同时也构成对消费者和一般公众的欺诈,法律应予以规制。笔者认为,"山寨明星"的模仿性表演不乏娱乐价值,且关涉言论、表达自由,并不违法。但其假冒明星、从事商业活动的行为,是对明星肖像权、名誉权等人格权的侵犯。尽管"山寨明星"并没有直接使用明星的具体形象参与商业活动,但  相似文献   

4.
<正>"山寨明星"的表演,是否涉嫌欺诈,不可一概而论。欺诈是指以使人发生错误认识为目的的故意行为。如果"山寨明星"刻意模仿明星特有的行为举止,厂家故意辅之以模凌两可的宣传,利用"明星本人"的名气吸引公众眼球,使公众发生错误的认识,达到其谋取不当利益的目的,那么,"山寨明星"的这种行为就涉嫌欺诈。反之,"山寨明星"没有丝毫利用"明星本人"的名气,而是使用自己的肖像和名字,并进行如实宣传,没有对公众进行误导,  相似文献   

5.
《创造》2012,(9):90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一种新型"教学手套"可以下载著名网球球星的动作,教授人们如何模仿练习,有助成为未来的温布尔顿网球明星。该手套被形象地称为"幽灵手套",是由振荡垫和传感器协调手臂来操作完美的预制动作,从而有效地提高网球技能。"幽灵手套"还可以预先下载著名网球运动员的  相似文献   

6.
<正>"山寨明星"的"山寨行为",是否构成欺诈侵权应视情而论。表明真实身份的一般娱乐性"模仿秀",不算欺诈,也未必侵权;若故意模糊真实身份,甚至假冒明星之名参与商业化活动的"山寨行为",则涉嫌欺诈和侵权。应该说,"山寨明星"所具有的"明星肖像"是天生的,不存  相似文献   

7.
我国法学界对明星模仿涉及的法律问题给与了很多讨论,讨论的主题涉及明星模仿的方式、侵权构成要件、法律规制等方面。目前来看,理论界对于明星模仿侵犯了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并无异议,但对于认定侵权的标准和侵犯了权利人何种权益等问题仍有待进一步讨论。本文试图引进形象权的概念和形象权理论中"附带使用"规则对明星模仿侵权相关理论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山寨"一词源于广东话,是"杂牌"的意思。从字面来解释,就是躲在山寨中,逃避政府管理。它们或由生产者自己取个品牌名字,或模仿品牌产品的功能和样式。由于逃避政府管理,"山寨"制造者不缴纳增值税、销售税,不用花钱研发产品,又没有广告、促销等费用,再加上成功的成本控制和  相似文献   

9.
对"山寨文化"的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寨文化"最初在手机领域摧城拔寨,接着又在文化领域内以种种吸引人们眼球的方式挑战着主流文化,如山寨电影、山寨明星、山寨新闻联播等.大规模的机械复制技术使艺术具有了相异于传统艺术的存在方式和社会功能,本雅明关于"机械复制"时代的睿智判断与乐观估计,在经历了大半个世纪后,在当代语境下得到了更强有力的凸显.  相似文献   

10.
《时事资料手册》2009,(1):100-100
“山寨”一词,出自粤语,原指那些没有牌照、难入正规渠道的小厂家、小作坊。“山寨”产品,一般是指以低成本模仿主流品牌产品的外观或功能,靠价格低廉抢占市场的仿制产品,其主要特点表现为仿造性、快速性、平民化。随着“山寨手机”大规模地“攻城略地”,“山寨”这个有些江湖气的词汇也渐渐被人们所熟知。  相似文献   

11.
眼下,“山寨”是个热得发烫的词汇。忽如一夜春风来,“山寨”之花遍地开。山寨电脑、山寨汽车、山寨网站,。山寨大学、山寨电影、山寨明星、山寨春晚……从工业产品到文化生活,“山寨”可谓无孔不入。  相似文献   

12.
正曝光"山寨社团"是社团治理的重要开端要使"山寨社团"无处可遁,取得根本的治理成效仍需多措并举、多管齐下近来,"山寨社团""离岸社团"成为舆论热词。经社会公众举报,民政部日前核查公布了第五批"山寨社团"名单。五批累计427家,数量之多触目惊心。它们大多是在境外注册、未经依法登记就擅自在国内开展活动的"离岸社团"。为逃避监管和骗取信任,这些社团的名称多与国内合法社会组织雷同或相似,其惯用伎俩或"改头换面",使用与国内合法社团近似名称造成视觉混淆;或"无中生有",以"中华""国  相似文献   

13.
要说2008年什么词汇最红最火最流行?莫过于“山寨”!从“山寨手机”到“山寨电脑”,从“山寨”明星到“山寨”电视剧,直到岁末年初的“山寨”春晚,“山寨”红遍网络,形成了当前的“山寨”现象。  相似文献   

14.
近段时间以来,常在一些联欢会上见到一名曰“变形金刚”的游戏娱乐节目,游戏规则是首先由第一人根据节目主持人提供的成语或某句话,将内容简洁形象地表演为一定的动作或造型传递给第二人,第二人依据自  相似文献   

15.
刘静 《观察与思考》2008,(17):42-45
山寨一词原意指那些占山为王的地盘,现在则取其引申义比喻一种由民间发起、逃避政府管理的生产模式,它们有着模仿、快速、平民的产业特点以及创新恶搞的产业文化,而其中异军突起的就是山寨手机。  相似文献   

16.
制造美女     
继假日经济、网络经济、奥运经济之后,如今都市中又兴起娱乐经济,时装模特表演、歌舞演出、影视制作……成为这个时代创造财富,创造欢乐的热门产业。在那些光彩夺目的明星后面,我们发现了一些女人,她们精通商业运作,善于娱乐销售,培育明星成长,日渐成为娱乐产业背后的决定性力量。  相似文献   

17.
屈骚的经典化是在不断被模仿、被诠释的过程中完成的。屈骚诠释史中,屈原的自沉是一个兴奋点,历代士人往往从忠、怨、谏、隐等几个方向去解读屈原的自沉。解读者的诠释过程中,往往言说他者与言说自我两种声音并存,解读者甚至未必意在还原屈原的历史原貌,而是借诠释屈原,表达自己的政治文化见解,从而塑造出了各自心目中的屈原形象。这些屈原形象或暗示出诠释者对其面对的政治文化价值的批判,或暗示出诠释者对其面对的政治文化价值的认同。对屈原自沉的解读深刻反映出历代士人在君与臣、道与势的碰撞中,对于行与藏、出与入等安身立命方式的思索与选择。这正是自沉成为历代士人解读屈原及其作品的焦点之原因所在,也正是屈骚不断被模仿、被诠释从而成为文学经典的动力所在。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牛症"内容在社交平台的传播、评论与行为模仿,其逐渐从部分网红的哗众表演转化为各大平台用户竞相模仿的流行性传播现象,最终演化为弥漫于青年人群的社交心理。从"社恐"到"社牛"的社交价值取向的摇摆与转变是青年人群现实空间的社交需求被过度抑制之后内心的呼唤。青年人群在享受社交媒体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要与世界产生真实的关联、优质的连接和健康的外向互动。  相似文献   

19.
山寨现象是近来大家热议的一个话题,究竟如何看待这个现象,人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总的看,否定的意见占多数,认为山寨现象属于抄袭、模仿、侵权、低俗行为,应当反对并加以查处。  相似文献   

20.
2009年,“山寨”一词传遍全国.成为各大媒体争相议论的焦点.它从经济行为演变为一种文化现象.从最初的“山寨手机”.到“山寨明星”.再到“山寨春晚”、“山寨诺贝尔奖”等.“山寨”成为最流行的网络高频词.红火的“山寨”现象吸引着公众的眼球.也以强劲的态势冲击着军营.影响着官兵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当前无法忽视和回避的新情况、新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