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5 毫秒
1.
我发现在课堂上很少有学生向教师请教问题,经过了解学生才知道其原因:一是时间问题。一堂课45分钟,老师讲课往往占去一大半,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回味、琢磨老师所讲过的知识,也来不及精读、消化课本理论,因此,客观上存在着的疑难问题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去发现和提出。二是心理问题。有的同学认为,课堂上众目睽睽之下,如果请教老师问题,别的同学会认为自己脑子笨或者没认真听讲,而丢人现眼,碍于面子干脆不懂也不问。针对上述原因,我除了在课堂上力求做到精讲,并鼓励学生问问题之外,还在教室里挂了个质疑簿,要求学生把在学生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以书面提问的形式写进去。小小  相似文献   

2.
书,在我的生活中从来都是不可或缺。记忆中我还在孩童时期,就喜爱读书。当其他孩子在嬉戏玩耍的时候,一本《一千零一夜》和一本《格林童话》对我而言就是最大的快乐。在童话中畅游,成功、失败,善良、邪恶,跌宕起伏、平静祥和,我也会为主人公们提心吊胆,为他们欢呼雀跃。全身心投入童话世界,慢慢就长大了。初中时期,我最爱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汤姆索亚历险记》《鲁滨逊漂流记》《海底两万里》等名著,好玩又耐读。就拿《海底两万里》来说,对于未知的探索,对于新奇事物的新鲜感,对于扑朔迷离的剧情的解读,是最美妙的事。  相似文献   

3.
读这题目,不免让人觉着问题有些严重。不管怎么说,谁听到这样的消息也不会轻松。做老师的,做家长的,谁不盼自己的孩子好好读书、学有所成?可当今的孩子只喜欢明星,不热爱读书。这则报道源于香港的媒体,说有关机构在调查中发现,香港的中小学生对明星的追逐崇拜,超过了对读书的热衷。课余之外,他们只关心明星的绯闻轶事,没心思去阅读世界名著。其实这现状不足为奇。它早已是世界性的了。在内地,歌星影星的知名度,甚至早就盖过了“鲁郭茅,巴老曹”,就是古典文学名著,差不多也是靠电视剧来普及的。因此有人说,倘不是课本“强制灌输”,要学生们主…  相似文献   

4.
苏里南首都帕拉马里博广义堂中文学校招生时,我家老少都感到高兴.老伴说:"我的孙辈好福气啊!"儿子和媳妇一方面庆幸孩子的好运,一方面自叹以前错过了学中文的机会.我在高兴之余,心里却有顾虑:一怕课本有政治色彩;二怕学校经费成问题;三怕教师的德才有问题.开学后,孩子带回课本,我看过  相似文献   

5.
毕淑敏 《中国减灾》2011,(9X):10-10
<正>有一天与朋友聊天,我说,就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当红卫兵,我也没打过人。我还说,我这一辈子,从没打过人……孩子突然插嘴说:妈妈,你经常打一个人,那就是我……那一瞬屋里很静很静。那一天我继续同客人谈了很多的话,但所有的话都心不在焉。孩子,你那固执的一问,仿佛爬山虎无数细小的卷须,攀满我的整个心灵。面对你纯洁无瑕的眼睛,我要承认:在这个世界上,我只打过一  相似文献   

6.
4. 注意管教的方式方法在纠正孩子使用电脑的偏差时,要有决心、耐心和恒心,注意管教的方式方法。决心是表达家长的态度,要让孩子明白,在原则问题上,家长决不能让步。耐心是指纠正错误要有个过程,包括孩子认识的过程,行动改正的过程。决不能简单粗暴,动辄打骂。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恒心就是改正偏差过程中,可能有反复,要有思想准备。5. 纠正错误的认识有很多家长认为:“我的孩子还小,不需要管”;“我的孩子从不玩电脑游戏和网络聊天”;“我认为,孩子适当玩玩游戏没什么问题”;“我的孩子听话,不用管他也行”;“我的孩子学习成绩好,没时间玩…  相似文献   

7.
一次去广播电台做“耳聋防治”的节目佳宾。主持人怀着好奇的心情问我们那里半年也见不上妈妈一面的聋孩子和我们在一起的学习生活情况。我们一一回答。主持人突然问:“您说聋孩子和健全孩子相比您更爱哪一类孩子?”虽然当时做了回答,而且我也确实认为聋孩子更让我挂念、喜爱,但爱他们什么?为什么爱他们?确实没理出个头绪。回到家,又想了很长时间,和聋孩子朝夕相处10多年的经历浮现在我的眼前。 一天,我去看望一个刚3岁的聋儿。当我站在马路对面正准备穿过时,无意  相似文献   

8.
我出生在一个教育世家,从小就渴望当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2006年,大学毕业如愿当上老师,成为名副其实的“孩子王”,从此就把“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最高追求,把帮助孩子们健康成长当作最大幸福。我坚持旁听老教师授课,找出自己课堂的有效点和无效点,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听懂吃透知识。我坚持带学生出早操、上自习,引导他们培养好习惯,即使在怀孕初期也未曾间断。由于工作超负荷,导致我和期盼已久的宝宝“擦肩而过”。失去了宝宝很不幸,但我觉得学生也是我生命里的孩子。赶上下雨,我就把伞留给学生;学生没吃早饭,我就备下一箱桃酥;发现一名学生家庭困难,我就从每月不足千元的收入中拿出100元悄悄塞给他;有学生生病住院,我就去探望和照料。  相似文献   

9.
幸福是什么     
每逢饭前课后,许多同学常围聚在一起,谈论幸福是什么。有人说:“幸福就是享受与占有。”有人说:“幸福就是创造与奉献。”双方引经据典,常争得面红耳赤,不分高下,我也在思索:幸福,究竟是什么? 当我在饥肠辘辘之时,吃上一顿丰盛的晚餐,我感到幸福;当我在朔风凛冽的寒夜,盖上一床温暖的棉被,我感到幸福。我喜欢读书,当我得到一本久以渴盼的名著,我就感到莫大的幸福。然而,更多地,我在想:为什么无数的革命先烈把捍卫祖国的尊严而出生入死的斗争,看成最大的幸福?为什么很多的科学家、发明家把向人类奉献更多的发明成果,看成最大  相似文献   

10.
移民的理由     
<正>凡事总有缘故,移民也不例外。近日在报刊上读到一位母亲叙述移民的理由:"我就是希望他(孩子)能回到我小时候那样子——上下学自己去,走几条马路就到学校,遇见陌生人也不害怕,不用家长去接,路上没那么多汽车,汽车知道避让行人,不用给老师送礼拍马屁,就这么简单。"  相似文献   

11.
公安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理念的误区是 :以知识为本 ,以讲授为中心 ;以课本为本 ,力求精雕细琢 ;以听和读为主 ,忽视说和写 ;与普通院校保持绝对同步。公安院校必须制定适合公安院校实际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 ,及早引进与公安业务相关的英语知识 ,把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综合应用能力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  相似文献   

12.
大兵"出身的我,转业后在民政信访工作的岗位上终日忙碌,一干就是17年。漫长的人生路,不觉度过了"个春秋。直至今天,才感到自己的人生已步入黄昏时刻,行将进入退休者的行列。人称我为"老干部",令我汗颜,实乃是沾不上官场边的一名办事员。更有自己难言之苦:老婆孩子的户口至今还在农村......为此有人劝我,做人要"开明些","有礼"方能行天下。可是,偏偏我的"瞎劲"难改,只想堂堂正正做人。请客送礼不会,跳舞搓麻也没学会,卡拉也不OK,只会一个直心眼,认真做好民政信访工作。在这个不起眼的岗位上,我和最可爱的人、最困难的人结…  相似文献   

13.
我和丈夫于1985年结婚。由于婚前缺乏了解,婚后感情一直不太好。1987年,儿子出生后,丈夫对我和孩子不管不问。1990年,丈夫停薪留职“下海”经商,几年来不仅没往家里交过~分钱,还经常借口业务繁忙有家不归。孩子从出生到现在,基本上是随我公婆生活。因我工资低,仅能维持自己日常生活开支,因此孩子上学的费用也是公婆帮助支付的。现在孩子大了,我打算和丈夫结束这名存实亡的婚姻。可丈夫说,如果离婚,他不要孩子,也不付抚养费。可是离婚后,我既没房子,也没有抚养孩子的经济能力。我的公婆均已退休,且无任何经济负担,况且孩子…  相似文献   

14.
宽容也是爱     
早自习,我朝教室走去,发现坐在后排的两个学生绷着脸,红着眼在争吵。我说:“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的时间是多么宝贵。你二人在争吵中把早晨的时间白白地浪费了,多么可惜!”坐在前面的女生说:“宋××的课本丢在地上了,硬说是我过来时碰掉的。我根本没碰着他的课本。”我低头一看,确实有课本丢在地上。我想区区小事,斤斤计较,既影响学习,又影响团结,实在  相似文献   

15.
刘春 《当代广西》2006,(6):60-60
在女儿出生前,我对“孩子”这个词是没什么概念的。那个时候,无论你见到的小宝贝怎么“宝贝”,终究是别人家的。我从来没有设想过假如有一天我当上了父亲,究竟会是怎样一种状况。但事情说来就来,一不留神,我已当上父亲了! 现在回想起来,最初那几天感觉到的不是幸福,而是不安。一团嫩肉赘在你怀里,什么都不会做,只知道用哭泣来表达心情,没经验的人还真有些手足无措。在医院里的那几个晚上,我把她从这个墙角抱到  相似文献   

16.
偶翻孩子的语文课本,看到《朱德的扁担》。我上小学时也曾学过这篇课文。我问孩子:“战士们为何要藏朱德的扁担?”“因为朱德晚上办公,白天还坚持和大家  相似文献   

17.
课上教师提问学生这是很正常的现象 ,也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必要环节。带有启发式的提问 ,既能激发学生思维 ,又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本基础知识。但是 ,无论多么严密的设计 ,多么周密的安排 ,都避免不了会挂一漏万。因为毕竟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 ,思考问题的角度各有侧重 ,所以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就会大相径庭 ,由课本知识引发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更会千奇百怪。然而 ,每一点创新的思维火花都将会对他人产生新的启发和诱导。在这种前提下 ,如果创设一种氛围让学生表达出来 ,将是一种很热烈的场景。我们采用“答记者问”的方式 ,果然达到了这样…  相似文献   

18.
听老人说,过去河北某地有一个调教孩子的风俗:把小孩竖在一口大缸里,周围填之以粮食或沙子,渴了给以饮,饥则给以食,除了解手和睡觉而外,就一直让孩子在缸里呆着,持续个把礼拜。据说经过这番“整治”之后,孩子会变得听话,好带。呜呼,以几近活埋之法调教孩子,也算是今古奇观了。尽管这种不人道的土法如今已告绝迹,然而,本质相似的教育方式至今仍在延续着,听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一直是我们很多家长和老师不变的信条。同事的女儿是一个活泼调皮的小学生,班主任在孩子的评价本上天天写评语,其中不乏这样的鞭策和批评:要向踏实的××学习。”午休…  相似文献   

19.
  长国 《时事报告》2014,(6):52-53
作为一名基层宣传工作者,我已经在宣传战线上“战斗”了十多年。我深知做好宣传工作需要丰富的知识储备,为此我也读过各种报纸杂志,但让我感觉收获最大的还是《时事报告》。我退伍前就有写写画画的爱好,回到地方工作后,领导知道我有这个特长,就安排我负责宣传工作。乍一接触宣传工作,我的脑袋一下子就大了,既没思路也没方法,写出来的东西总是立意不高、  相似文献   

20.
刚走上讲台的青年教师,都想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他们知识广博,工作热情高,教学中积极向上,努力探索教育教学规律,但是,有的效果并不显著。其原因固然很多,但我认为初登讲台的青年教师应特别注意以下三个问题。一、传授知识要依据大纲和教材,不要多多益善有的青年教师刚接触中学课本,往往觉得内容太浅、太少、不够“劲”,所以在课堂上常常是任意扩展,大加发挥,一心想把自己知道的都传授给学生。结果是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目瞪口呆,既没有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也没完成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出现这种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