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小康》2017,(18)
正两岸三地的文学写作盛名,几十年的教读经验,白先勇出手,自然让人期望甚高,不过,他的观点,并不合我意,恰如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心中也都有一部《红楼梦》。每过一段时间,总有一个版本的评说红楼梦会引起热议,这一次是白先勇。白先勇曾在美国加州大学教了29年的《红楼梦》导读课;2014年,他又在台湾大学开了《红楼梦》精读课。他说",《红楼梦》是我的文学圣经,也是我的文化百科全书。"两岸三地的文学写作盛  相似文献   

2.
《红楼梦》是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长篇小说,曹雪芹(曹霑)和书中男主角贾宝玉一样,都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生长在"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的贵公子,少时锦衣玉食,后来却一落千丈,境况凄凉。这种巨大落差让曹雪芹饱尝人间冷暖,看透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红楼梦》书稿初成后,又经"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最终完成了这部皇皇巨著。  相似文献   

3.
<正>韦世林教授著《空符号论》一书新近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一本颇具新意的书。正如作者所说:"空符号的发现开掘了符号学的蛮荒。"这本书的新意就在于开掘了"空符号"这片符号学的"蛮荒",而这位拓荒者就是韦世林教授,《空符号论》就是拓荒者拓荒的实录。一在人类生活中,符号是连结心灵与世界的桥梁和中介,无论物质生活或者精神生活无时无刻都离不开符号,以至德国哲学家卡西尔把"人"就定义为"符号的动物"。然而在符号学说史上,符号学  相似文献   

4.
《小康》2020,(12)
正孩子到底应当看什么样的书?《红楼梦》虽然距离我们遥远,但仍然给了我们一些正反两方面的参考答案。家长们往往会根据自己的口味来为孩子"指点"读书方向。那么,孩子到底应当看什么样的书?《红楼梦》虽然距离我们遥远,但仍然给了我们一些参考答案。  相似文献   

5.
《小康》2017,(30)
正我们眼前的景观同脑子里的想法之间,存在着某种奇妙的关联。人心里的一道裂缝,就是自然之光照进来的地方。《红楼梦》里焦大说过一句"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结果被马粪塞了嘴。他这句话,一下子给《红楼梦》"挖了两个黑洞",暗示了两组不伦的关系:贾珍和秦可卿,贾蓉和王熙凤,两组关系的连接点,是秦可卿。  相似文献   

6.
姚穗穗 《当代广西》2009,(14):53-53
据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发布的第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称,在该项报告“读者最喜爱的书”一项调查中,四大名著占据了前四名,依次排序为:《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及《水浒传》。  相似文献   

7.
林斌 《人民政坛》2014,(6):34-35
<正>如果把征兵比作池塘的"进水口",那优待和安置就是池塘的"出水口"。"出水口"疏通了,"进水口"才会流入连绵不断的泉水。2014年5月22日,福建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福建省征兵工作条例〉的决定》,对《福建省征兵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部分条款进行修改,为我  相似文献   

8.
我的阅读紧紧伴随着改革开放之后的出版物,自然而然地,我就成了改革开放的成果,是亿万个成果里面的一个。我把我读成了我,这是我最为满意的一件事。真正的启蒙阅读始于改革开放《同舟共进》:您的书房里主要收藏些什么书?最近在读什么书,有何感想?毕飞宇:我的书房极其普通,没有什么孤本或善本,全是市面上的大路货。比较下来,存量最多的是商务印书馆和译林出版社的出版物,很大一部分还是我年轻时候购买的。我的书房空间很有限,许多书都被我处理了,一轮又一轮,但是,这些书还在。我很感谢这些书,我一直说,我是改革开放之后成长起来的这一波作家。对我来说,何为改革开放?就是一系列应运而生的出版物。  相似文献   

9.
我第一次看新版《红楼梦》(电视连续剧)就被深深吸引,看了三四十集仍然十分欣赏。我喜欢小说《红楼梦》,老版的连续剧《红楼梦》也很投入地看过,但我觉得,新版《红楼梦》才最接近《红楼梦》原著,它对普及这一名著做出了重要的新贡献!  相似文献   

10.
《两岸关系》2014,(9):64-65
正认识蒋勋是先认识他的声音。朋友送了由他导读的《红楼梦》的碟片给我,我听得入了迷,心想怎么会有那么好听的声音?《红楼梦》这本家喻户晓的古典文学名著,透过他那抑扬顿挫、醇厚而富有磁性的声音,把我带入了曹雪芹浩瀚的文学世界。总喜欢在夜阑人静的时候听他娓娓诉说大观园里的人、事、情。经过蒋勋的诠释和解析,《红楼梦》变得立体了,仿佛自己曾在大观园里待过,跟书里的人物似曾相识。  相似文献   

11.
编读往来     
《人民公安》2014,(10):4-4
<正>与《人民公安》杂志结缘,始于17年前的5月15日,这一天我终生难忘。那天我穿着橄榄绿警服,在办公室里第一次阅读了《人民公安》杂志。从那一天起,阅读和学习《人民公安》杂志成为我工作生活中的"规定动作"。今年57岁的我,始终从事公安宣传工作,在《人民公  相似文献   

12.
晓竹 《人民政坛》2010,(4):41-41
<正>《人民政坛》编辑部:时下,有些单位和部门把"防火防盗防记者"当作"训导",不光是"出事"时怕记者来"曝光",就是平时也少接触媒体。我想,这里面确实有一个如何来认识新闻媒体的地位和作用的问题,更有一个如何尊重媒体的问题。这方面应当如何来认识呢?佚名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的思想倾向,前人已经讲了不少。本文认为:应该看到《红楼梦》的反理学反道学的倾向。如果把《红楼梦》放到那一时期的历史高度,这一点就会看得更清楚。从晚明以降,一些为世人视为“异端”的知识分子,几乎没有不反理学反道学的。曹雪芹就是那一历史时期的一位“异端”。文学作品的思想倾向是通过人物形象来体现的。本文拟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个重要人物为据,来谈这一点。  相似文献   

14.
<正>如同尼采所说,上帝死了,这是一个诸神狂欢的时代,后现代文化为文学经典唱起了挽歌。《刘心武揭秘古本〈红楼梦〉》将于本月推出,书中还将首次公布刘心武续写的《红楼梦》结局。刘心武将续写《红楼梦》的后28回,宝玉、黛玉等主要人物都将有新的归宿。(12月4日《北京娱乐信报》)  相似文献   

15.
年前老母从其友人处借得《梁漱溟的最后39年》一书,我拿过来一翻,见其中有一章的题目是《"雅量"之争的余波》。"雅量"之争我倒略知一二,好奇的是"雅量"之争居然还有个"余波",这便勾引得我读了起来,没承想竟因此通读了全书。  相似文献   

16.
<正>1993年某个下午,我趁着体育课,溜进了学校图书馆。二楼原来落满灰尘的书籍,因为我的频频光顾而有了一些温润光泽。我像往常一样,绕着书架匆匆浏览,这时,我看到了《霍乱时期的爱情》。我几乎不加犹豫地把书抽出来——霍乱和爱情?用现在的话说,太狗血了。简直不讲道理的开篇,颠覆了我曾经的阅读。我坐在地上,一直看到下课铃声响起。体育课结束是要集合点人数的,我挟书奔下二楼,对图书馆管理员甘阿姨说,  相似文献   

17.
《小康》2017,(29)
<正>这不是我第一次翻开《瓦尔登湖》。早在一年前我已试图啃掉这本"经典之作",当时纯粹是为着提升所谓"格调"而读书,心浮气躁,根本读不下去。时隔一年,看到推荐书目上《瓦尔登湖》四个字,我犹豫再三,决定重新来过。《瓦尔登湖》本身就带着浓浓的哲学气息,我确实难以字字句句彻底解读。但整体来看,这就是梭罗事无巨细地记载他在一个湖边盖房子的流水账,只不过他一边盖着房子,一边思考人生。因此,在翻开第一章的时候,我就知道不能以我以往读书的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还没有第二部作品象曹雪芹的《红楼梦》一样,引起那么多的不同解释和激烈论战。只是有一点,各家各派的看法却比较统一,即一般都认为:曹著《红楼梦》原打算写一百二十回,但当写到八十回时,就因作者在贫病交加中早逝而中断了,因此都异口同声地发出了“千古文章未尽才”的浩叹。是否曹著《红楼梦》真的只写了八十回、本来就是“断尾巴蜻蜓”呢?我认为:这一结论有很多可疑之处,甚至可说是不可靠的。就是仅凭现在可能找到的一些零星资  相似文献   

19.
晓竹 《人民政坛》2010,(3):45-45
<正>《人民政坛》编辑部:我读了今年前两期政坛信箱中有关同媒体打交道的文章,有个感觉,就是原先总觉得这个话题离我们很远,现在"信箱"的一些观点把我们拉近了。确实在这方面的知识需要多了解一些。现在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和网络很多,人们几乎是生活在各种信息"包围"之中。我想问的是,不同媒体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我想先说说《红楼梦》中的大观园.关于书中的大观园的原型究竟指哪里,虽然从我个人角色看来无关紧要,但还是要提一提. 自《红楼梦》问世以来,对于书中描绘的大观园究竟以哪里为原型,注家蜂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