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一项重大决定,是解决长期以来形成的公权力主体在重大决策时滥用行政权力,不计后果盲目决策突出问题的一项新举措,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和重大意义。然而,要让这一制度从理论走向实践,还需要确立几个基本问题,如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的法律依据、事实依据、明确标准、追责对象及追责时效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新看点,是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作出的健全依法决策机制的重要措施,是加强科学执政的保障。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要有一个良好的机制,具体建议有:要明确责任的主体,确保追责的准确性;要明确追责的范围,避免浪费有限的资源;要建立完善的备案制度,做到追责有据可循;要完善追责的程序,使追责切实可行;要明确责任的限度,避免过分的追责;要用发展的思维方式,考虑历史的条件,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设"这一部分指出:"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四中全会的这些重要论述从制度架构上规范  相似文献   

4.
正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强调"行政机关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行政机关不得法外设定权力"、"坚决消除权力设租寻租空间"、"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依法治国方略对政府及官员行为提出更高要求,"治官"之道掷地有声,值得期待。依法治国、依法治省,我们需要明确的一个重要理念,是把行政权力或者把握公权力的具体  相似文献   

5.
把决策机关法制机构作为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主体是我国地方政府立法实践中的主要做法。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是行政决策机关内部事中的行政自我规制,其准确的功能定位应是决策机关内部的法律论证,因此,合法性审查主体必须具备"行政隶属于决策机关"和"法律专业性"这两个基本特征。遵循新一轮机构改革和国务院最新颁布实施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关于合法性审查主体的非排他性规定,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各级政府办公厅(室)和县级以上政府所属部门内设的政策法规司(处、科)是对应决策机关实施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的主体。决策机关法制机构作为重大行政决策的合法性审查主体是现有决策模式下更为切实可行的制度选择。  相似文献   

6.
<正>日前,我省正式出台《四川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要求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及责任倒查制度,对没有履行法定行政决策程序造成的决策严重失误或依法应该及时做出决策但久拖不决造成重大损失、恶劣影响的,依法追究行政首长、负有责任的其他领导人和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规定》自6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7.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健全宪法实施和数据制度,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除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  相似文献   

8.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
  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
  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中明确要求,"严格责任追究,对违背科学发展要求、造成资源环境生态严重破坏的要记录在案,实行终身追责,不得转任重要职务或提拔使用,已经调离的也要问责。"这一千呼万唤始出来的试行办法,经历了近两年时间的孕育,其中关于建立环境"终身追责"的文字。  相似文献   

10.
正强化政治监督,在保障执行、促进发展上靶向发力。一是围绕落实中央、省市县决策部署抓监督。加强对三大攻坚战等重点工作推进情况的监督检查。二是围绕落实"两个责任"抓监督。县委常委带队,对各级党组织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对主体责任落实不力、监管责任缺失的党员干部严肃追责问责。三是围绕"政治巡察"抓监督。圆满完成邯郸市委提级巡察和第七轮常规巡察。全面加强巡视巡察整改监督检查,省、市、县巡视巡察移交的问  相似文献   

11.
朱岚 《理论学刊》2006,(11):87-89
行政过程是行政主体行使和运作行政权力的过程,也是行政主体履行责任的过程。作为公共权力的运作者和实施者,行政主体应当承担的责任既包括政治责任、法律责任、行政责任,也包括行政道德责任。与其他几种责任相比,行政道德责任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一、行政道德责任承诺对象的模糊性任何责任,都存在着谁负责和向谁负责的问题,即责任主体和责任承诺对象的问题。在现实的行政生活中,无论是政治责任、行政责任还是法律责任,其责任承诺对象都是直接的、明确的、具体的。这些责任因其承诺对象的明确性而易于实施、易于操作。行政道德责任承诺…  相似文献   

12.
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的首要环节,行政决策法治化是依法治国在决策领域的具体要求和体现。健全、完善依法决策机制,是十八届四中全会的明确要求,也是桂林市全面推进法治建设的重要任务。加强行政决策规范化、法治化,要求以法治思维为抓手,培养行政决策法治化主体;以正当程序为核心,构建行政决策法治化流程;以法制机构为主体,加强行政决策法治化监督;以责任追究为重点,健全行政决策法治化责任。  相似文献   

13.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遵照执行.办法强调"党政同责",凡是在生态环境领域负有职责、行使权力的党政领导干部,均纳入追责范围并将终身追责.  相似文献   

14.
《党课》2008,(2):63-63
《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机关重大决策程序暂行规定》已于今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广西行政机关重大决策工作被纳入了法制化轨道。该规定从决策调研、咨询论证、征求意见、合法性审查、会议决定、决策纠错和决策责任等方面对行政机关重大决策程序进行了规范,  相似文献   

15.
<正>近期,安徽省政府公布了一批本省领导干部违法决策的典型案例,出台政策遏制"违法行政""以权越法"等问题。专家分析认为,要真正管住"权力任性",还须细化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完善公益诉讼立法,向造成国家经济损失的"滥权贪官"提起经济追偿。公然违法:市长支持企业违法占地上级整改意见成"空文"安徽省纪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领导干部违纪违法往往是从破坏规矩开始的。滁州市委原书记江山置党  相似文献   

16.
建立健全群体性事件的责任追究制度,有利于促进社会良序发展。实践中要完善官员的责任追究制度,必须做到行政问责与法律问责并举,建立健全明确的问责体系。同时,政府应遵守承诺,诚信行政,并对因渎职造成重大群体性事件者进行严肃追责。  相似文献   

17.
行政决策行为的复杂性决定了行政决策责任追究类型的多元性。行政决策责任对象的责任体系应该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即包括政治责任、道德责任和法律责任。正确把握行政决策责任追究的多元化类型以及相互关联,建立和完善行政决策责任类型衔接制度,合理构建行政决策责任类型体系,实现责任追究的过责相当,责当其罚,对于防止领导干部“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拍屁股走人”的现象,促进行政决策责任追究的公正、合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重大行政决策是指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与公共利益和人民群众利益密切关联、社会涉及面广、对一定区域发展具有全局性、长远性的由政府作出决定或选择的重大政务事项,是政府的重要职责。重大行政决策权行使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法治政府建设的成败,过往重大行政决策中存在的"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拍屁股走人"现象严重影响了政府形象,阻碍了法治政府建设,从本质上看,这一问题的存在缘于决策责任制度的不完善。针对  相似文献   

19.
<正>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办法》不仅确定了"党政同责"的环境损害事件问责原则,而且将"终身追责"作为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的一项基本原则,明确规定对违背科学发展要求、造成生态环境和资源严重破坏的,责任人不论是否已调离、提拔或者退休,都必须严格追责。这一规定无疑会形成一种倒逼机制,有利于在领导干部群体重建对绿水青山的敬畏。  相似文献   

20.
《奋斗》2015,(11)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规定,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对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又提出了明确要求。鸡西市纪委在落实"两个责任"过程中,积极探索,制定了《鸡西市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清单》(以下简称《责任清单》),以清单的形式对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围绕明责、考责和追责三个方面深入推进,使"两个责任"的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