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弹指一挥间,《公民导刊》走过多姿多彩、令人难忘的岁月,迎来200期纪念日,作为老作者和老读者在深表祝贺的同时百感交集,许多令人回味的往事涌上心头。深长回味中蓦然察觉,导刊留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16年来提倡并付诸实践的"圆桌精神"。所谓"圆桌精神",实质上是现代文明精神和现代公民精神。这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国家时需要培育的一种精神,是每一  相似文献   

2.
编读往来     
【读者来信】村民们爱看《公民导刊》我是一名村主任,几年前在乡政府同志推荐下,我们村订了份《公民导刊》。《公民导刊》内容很不错,除我们几名村干部喜欢阅读外,村民们也有着很高的阅读热情。  相似文献   

3.
<正>我是《公民导刊》最忠实的读者!从总第13期,也就是2000年第1期开始,我就担任《公民导刊》的特邀审读。我曾担任了好几个报纸、杂志的审读,但都没有对《公民导刊》那么深的感情,很多事情做一段时间就放掉了,唯有这个我放不下。每个月7号左右,我就开始盼着新一期《公民导刊》,拿到过后才会安心。读导刊已经成为了我的一种习惯。从创刊开始,很多人都会觉得《公民导刊》是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手带大。但  相似文献   

4.
<正>【策划人语】文以载道、歌以咏志。世纪之交的1999年,《公民导刊》正式创刊。作为重庆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刊物,《公民导刊》甫一出发,便有着鲜明的定位和宗旨,即展示年轻直辖市在人大制度、民主法治建设方面的风采和成果。十几年来,一茬一茬的新闻人发挥着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精神,《公民导刊》迅速发展成为重庆宣传人大制度的主阵地、主渠道。本期策划以出刊200期为契机,回眸16年  相似文献   

5.
<正>我和妻子是在民营企业上班,我们有一个共同爱好,就是看杂志。妻子爱看时尚类杂志,我除了喜欢看军事杂志之外,也爱读《公民导刊》。每个月我都会到重庆图书馆借《公民导刊》回家阅读。有次,妻子拿过《公民导刊》翻了两页,说这种杂志政策理论性强,你读起来  相似文献   

6.
<正>《公民导刊》呈现的正是既立足人大、又辐射"公民"的辽远视野,在传播民主、法治常识的同时,也致力于公民意识的熏陶,为实现公民权利鼓与呼。似水光阴在不经意间冲刷过岁月的河床,转眼间,《公民导刊》已走过200期历程。其间经历的十六年时光,对于国家历史或许只是短短一瞬,但对一本高擎公民之旗的杂志及其参与者而言,却收藏着可贵的理想情怀,也浓缩了难忘的个体记忆。回首与《公民导刊》结缘,始于2003年9月。其时,在广西北海一次人大新闻业务培训班上,我有幸结识时任《公民导刊》常务副  相似文献   

7.
<正>1999年3月号,在公民话语稀缺的年代刊发"公民意识"大讨论,引领潮流,超前意识令人感叹。时光匆匆,《公民导刊》第200期的到来,还是让人有恍若昨日的感觉,这正是因为《公民导刊》总有让人惊喜、回味的报道,总有意犹未尽的故事,就像一直陪伴在自己身边的朋友一样:亲切、踏实。作为《公民导刊》的一个投稿人,我庆幸参与了有关公民自觉、公民责任、公民义务、公民权力的采写报道,用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展现着时代的风采,公民的心声。  相似文献   

8.
<正>2012年1月号,首推重庆年度人大工作十大新闻亮点回顾,得到全市各级人大好评并渐成品牌。2012年第1期《公民导刊》首次推出《2011,重庆人大年度报告》,通过梳理一年中的报道内容,评选出了《公民导刊》2011年的重庆市人大工作十大新闻事件和区县人大工作十大亮点。此后,每年《公民导刊》第一期的全市人大工作十大新闻亮点评选成为公民报刊社的常规动作,也逐渐成为《公民导刊》的品牌栏目。通过盘点一年的工作,既记住历史,更为继续前行凝聚动力。  相似文献   

9.
沈度 《公民导刊》2013,(9):60-60
<正>我已年届耄耋,行不敏、思不锐、耳不聪、目不明,但仍不遗余力孜孜以求,做一个《公民导刊》的忠实读者。十几年前,由于工作关系,我接触到了《公民导刊》,之后便爱不释手。每个月的7日之后,我就迫不及待地期冀着新一期《公民导刊》的到来。因为,是她引领我跟上时代的脉搏、祖  相似文献   

10.
我们村在几年前就开始订阅《公民导刊》杂志,并推介给村民们阅读。村民们通过阅读《公民导刊》学到的知识,及时纠正了村委会的不当做法。我是垫江县三溪镇双龙村委会主任,2011年上半年,我们村委会一班人决定学习隔壁乡种植青蒿。当时种植青蒿效益不错,但许多村民已经有自己的种植计  相似文献   

11.
徐波 《公民导刊》2009,(2):56-56
读罢全新改版的《公民导刊》2009年第一期,禁不住为刊物成功改版叫好! 2009年第一期是《公民导刊》发行以来的第121期,也即是刊物在经过十年的艰辛,取得不菲成绩之后,跨入新一年的第一期。  相似文献   

12.
读者来信     
《公民导刊》2012,(9):56
惊喜于那些小改变作为一名人大工作者,也是导刊的老读者,每一期《公民导刊》都是我学习的好帮手。读罢《公民导刊》第8期,为该刊物一些小改变而惊喜。读完"特稿",发现后附一个"短评",再读后面的文章,几乎每一篇都配有相应的"观点"、"延伸阅读"、"相关链接"、"编后语"等。这些小版块附着在文章后面,不仅在视觉上让读者感到很轻松,更丰富了文章内容,开拓了读者的思维和视野。如《小贷公司有"身份"了》,文章写了重庆小额贷款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读完《公民导刊》2007年第8期后有几点印象要想表达。一、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是重庆市的工作大局,也是全市各级人大的工作重心。《公民导刊》不失时机在本期紧紧围绕这一工作重心,以《统筹城乡,人大在行动》为  相似文献   

14.
<正>转眼间,马年已经离去,羊年到来。蓦然回首,阅读一年来的《公民导刊》,感触颇深:有问题的探索、经验的总结、方向的指引,也有一个个鲜活楷模的呈现,无不触及我的心灵,给予我鞭策和鼓励,同时也让我更充满对工作的自信和自豪。愿新的一年里,《公民导刊》能够更上一层楼,成为我们广大人大工作者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15.
编读往来     
《公民导刊》:人大代表的精神食粮这段时间以来,我们镇在订阅明年的报刊中,《公民报》和《公民导刊》是最受人大代表和读者欢迎的报刊。尤其是《公民导刊》,全镇在2007年订阅的基础上,2008年订阅份数翻了一番。基层人大代表和群众普遍反映:市人大一报  相似文献   

16.
芳菲四月,鸟语花香,《公民导刊》100期了! 100期,是100个足印,深深浅浅,曲曲弯弯,记录着我们的不易,也记录着我们的快乐;100期,是100棵小树,生长着我们的努力,也生长着我们的探索;100期,是100块基石,方方正正,硬硬  相似文献   

17.
我作为《公民导刊》的一位老读者,同时也是一位资深新闻工作者,平时比较关注贵刊的"时事访谈"栏目。读了2008年第3期刊登的《让义务教育阳光普照》的文章后,感到是一篇内涵深邃,值得细读的好文章。  相似文献   

18.
<正>我是西安制药厂的退休干部,陕西作家协会会员、陕西杂文学会常务理事,长期坚持杂文写作,今年80岁了,还偶尔动笔。我与《公民导刊》交往14年了,虽未与编辑们谋面,但文来信往,便从相识到相知,成了文友。在庆贺导刊200期之际,我这个大西北的老者,想借机表达对导刊领导和编辑老师的感念之情。我与《公民导刊》相识,是缘分,还有点传奇色彩。那是2001年3月的一天,我收到了从重庆寄来的《公民导刊》样刊和李成琳主任的亲笔约稿信。原  相似文献   

19.
<正>在《公民导刊》第四期"编读往来"栏目中,读到黔江区人大办通讯员崔丽蓉关于李成琳同志的《一堂别开生面的讲课》一文,颇有感触,颇受启发!  相似文献   

20.
编读往来     
审读我们在努力、在探索!风雨兼程,岁月如歌!弹指间,我们的《公民导刊》就100期了!100期来,《公民导刊》在重庆市人大常委会的关怀和指委会的具体帮助下,通过作者、编者、读者的共同努力,与时俱进,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尽管我们还存在着不足,但是我们在努力、在探索!我们在务实的基础上创新,在艰苦的征程中求真。因为,我们坚信:惟其真,才有善,才有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