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台声》2020,(2)
正"我发觉又多了一份事业,就是做两岸交流桥梁。"他说,大陆推出诸多支持台胞发展的政策措施,为台湾青年圆梦开了大门。关于他廖楚翔,1981年3月24日出生,台湾高雄人。台湾80后篮球教练。2009年,带领台湾篮球队到贵州比赛;2017年,应邀来到郴州,很快与俱乐部"情投意合"。  相似文献   

2.
<正>同事们都喜欢叫他"最美地税使者",不仅是因为他有一张帅气的脸庞,而是在这张帅气脸庞上凝聚着他多年来对地税工作的深深热爱和默默奉献。他是现任海南省地税局第五稽查局检查二科科长李凌清,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展现着地税人"为民务实清廉"的风采。勤学好问,练就过硬稽查本领李凌清清楚地记得刚到单位报到  相似文献   

3.
<正>村支书、村委主任是一个许多人不愿意干的"村头"。但是在这样一个平凡的岗位上,他却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让一个人均收入不到900元的特困村变成了一个富裕文明的生态村。他就是贺州市八步区黄洞瑶族乡黄洞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冯荣飘。2009年,他被评为自治区优秀党务工作者。  相似文献   

4.
<正>有这样一个人,他既是一名人民教师,也是一名学校形象宣传能手,更是党的基层传声筒。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辛勤付出,他受到了上级的肯定。在回顾自己11年来的心路历程时,他以朴实的言语让学校党建工作"闪"出易懂的道道来。他,就是海南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办公室副主任符聪,也是海南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海南职业技术学院创办14年以来,符聪一直为学院的宣传工作跑前跑后,即便那不是他的职责所在。他调入海职  相似文献   

5.
守土有责     
出生在鄂西大山区的谭志勇,在人生道路上走过了平凡的31年。作为一名普通的保安,他很清贫,甚至有些寒酸;但他又很不平凡,很富有。10年来,他获得了多项荣誉:1993年以来,他年年被评为青山区优秀保安队员;1995年,他被评为武汉市优秀保安队员;1998年,他荣赝湖北省优秀保安队员称号。谭志勇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1990年,谭志勇经过青山公安分局3个月的培训,成为武汉市保安公司的一名合格保安员。此刻,谭志勇感到一名保安员的担子是沉甸甸的。在日常工作中,“从严、从高、从快”成了他行…  相似文献   

6.
张体辉 《楚天主人》2011,(12):46-48
已过不惑之年的他,在人大机关工作已有12个年头。12年来,他始终如一地默默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洒下辛勤的汗水,倾注满腔的热忱,12载默默无私奉献,12载勤奋努力耕耘,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了不平凡的人生。他,连续四届当选县人大代表,连续三届当选县人大常委会委员,连续五年被县委授予"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在他的带领下,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连续八年被评为县级"文明单  相似文献   

7.
川友 《友声》2015,(1):17
<正>2014年12月6日至7日,四川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与德国艾伯特基金会2014年度合作项目之一"灾害·生态·旅游长江上游生态保护与灾害管理战略论坛"在成都召开。四川省相关政府部门领导、业界管理者、科研院所和高校的中外专家学者60余人出席论坛。论坛的主题是"灾害·生态·旅游长江上游生态保护与灾害管理"。为了推动长江上...  相似文献   

8.
也许你不会相信,在大悟至武昌的公汽上,他会与你毗邻而坐;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他会和你驻足交谈。他平易近人,让人猜不出他的"官职"。他,就是2006年7月从省人大常委会研究室综合处下派到大悟县担任副县长的汪在祥。  相似文献   

9.
周国知同志是殉职在平凡的岗位上的.但他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了不平凡的工作业绩,在实际工作中践行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精神,丰富了新时期"孺子牛"精神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正>岁月不居,时节如流。2019年转眼间到了尾声。这一年,承载了亿万中国人的自豪与欢笑,"新中国成立70周年"赋予了它不平凡的意义,丰满了它的内涵。从1949到2019,70年的风雨兼程,70年的光荣梦想,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一起,镌刻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史书之中。在举国欢庆、感慨万千的同时,不禁有人充满好奇:这些成就到底是怎么缔造的?在"70年70问"  相似文献   

11.
张聪 《协商论坛》2015,(3):57-58
"谨以此书,献给我生活过的土地和岁月!"1986年冬,写完《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的路遥,在手稿前写下了这样的题记。这片土地,就是陕西省延川县,它是路遥自7岁过继到伯父家之后,生活了18年的地方。而在他《平凡的世界》笔下再现的40年前这片土地上的故事,正在北京卫视、东方卫视播出。  相似文献   

12.
《小康》2020,(16)
正他在央视的节目上和年轻人谈5G;他忠告互联网创业者"痛点就是起点,必须要有创新";最近,他的身影又出现在B站的公开课上。互联网是如何改变了我们所处的生活和时代?他知道答案。当代中国,大师不多。他是与杨振宁齐名的大师之一。他是中国最早接触互联网的一批人;他的演讲被好友马云称为"院士单口相声"。从1994年到2020年,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26年,他也在互联网界辛勤耕耘了26年,直到今天,没有止息,持续精进。他说,互联网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  相似文献   

13.
<正>改革开放40年,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不仅深深改变了整个中国和每个中国人的命运,也大大促进了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际慈善组织开始进入中国,到1981年我国成立首家慈善公益组织——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从1994年《人民日报——为慈善正名》,到2004年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慈善事业"第一次被写入党的文件;从2008年汶川地震引发全社会空前的  相似文献   

14.
2013年6月19日,在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14位委员围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主题作大会发言。全国政协常委、农工党中央副主席谢庆生代表农工党中央发言,题为《生态优先,确保长江上游水电开发可持续发展》,指出要进一步强化生态优先的战略考虑,确保长江上游水电开发可持续发展。2013年5月,全国政协副主席、农工党中央常务副主席刘晓峰率调研组就"长江上游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开发利用"进行了专题考察调研,形成了一系列客观、科学的报告,为中共中央制定进一步保护长江上游自然生态、生态环境保护与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提供决策参考。确保长江上游水电开发可持续发展,就是专题调研的重要成果之一。  相似文献   

15.
<正>刚刚过去的一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习近平同志总结提出"晋江经验"第16年,在这关键节点,晋江作为中宣部组织的"壮阔东方潮奋进新时代"所选的三个特色典型地区之一,"锐意改革、大胆创新,闯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书写"晋江奇迹"的既有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活跃在企业界的晋江人,也有这些默默守着平凡岗位做出不平凡业绩的晋江人,王金象就是这些人中的一员。王金象是晋江市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主任。作为一名农工党党员,他兼任着农工党泉州市委会常委、农工党晋江市委会  相似文献   

16.
正"把平凡的事情干好就是不平凡,把简单的工作做好就是不简单。"22年来,东方市国税局的税务干部王忠贤秉承着这一朴素的信念,在税收工作的普通岗位上,勤勤恳恳、默默奉献,用他对税收事业的无限忠诚,书写着自己"为民、务实、清廉"的不悔情怀。1998年大学毕业后,王忠贤通过公开招考成为一名税务人员,被分配到离东方市区40多公里的抱板税务所。那是地处偏远的乡下农村,管辖面积大、税源分散、情况复杂,是很多人不愿意去的"穷山沟",而王忠贤无怨无悔,一干就是  相似文献   

17.
朱志方教授     
朱志方教授,1961年出生,湖北省仙桃市人,1981年毕业于武汉水利电力学院,获学士学位,1981年考入武汉大学哲学系,获哲学硕士学位,1984年继续在武汉大学哲学系深造,并于1988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993年评聘为副教授,1997年评聘为教授,现任武汉大学哲学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兼任武汉大学皮尔士研究中心主任、武汉大学重点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西比较哲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亚洲学术协会"东亚符号学会"副会长等;1994年应邀到日本横浜国立大学做访问研究,并做了题为"哲学与中国知识分子"的学术演讲;1998-1999学年应邀在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2003年应邀赴美国密歇根州立Wayne大学讲学,并做了"囚徒二难对策的道德意义"和"中国哲学前景"的学术演讲。  相似文献   

18.
王刘华,一名守护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岗位上的年轻保安,在他看似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地耕耘着。2009年岁末,一件与他有关的事,让我们明白了平凡的伟大,知晓了无悔的付出,读出了无私的奉献,感受到了一样的存在,不一样的精彩…… "我们是白血病惠儿浩浩的家长。我们怀着激动和感谢之情写这封信,是为了感谢救命恩人王刘华在浩浩病  相似文献   

19.
正刘玉生60岁了,在中铁南宁局玉林站,他的名字无人不晓。因为从2013年以来,以他名字命名的"刘玉生服务队"就一直是站里为乘客服务的标杆。从1982年到2018年,从部队到列车,一个再平凡不过的岗位,刘玉生一干就是36年。眼勤、手勤、嘴勤、脚勤;对待旅客,来有请声、做有问声、走有谢声——一名客运值班  相似文献   

20.
他隐姓埋名,扎根祖国大西北数十载;他潜心科研,为我国核武器事业作出重大贡献。他就是我国著名的高能炸药专家蒋承炜。2012年的一天,广州市某小区内一个普通的居民家里,蒋承炜在画画,老伴在弹钢琴。唯有墙上挂着的照片,彰显着这家主人一段不平凡的经历。蒋承炜是广西玉林人,1964年,他以优异的成绩从中国科技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地处大西北腹地的兰州化工所,与一群中国最顶尖的科学家进行科研工作。"文献还是一片空白,没理论也没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