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949年10月,开国大典刚过,毛泽东的堂弟、毛泽建烈士的胞弟毛泽连和表兄李轲就去北京中南海看望毛泽东。毛泽东重逢亲人,特别高兴,热情地接待了他们,认真听他们介绍老家情况,并亲自陪着吃饭。他发现毛泽连流泪不止,便关切地询问毛泽连患眼疾的原因,还派儿子毛岸英等送泽连去协和医院,住院治疗眼疾。  相似文献   

2.
《新长征》2013,(1):34-34
<正>买票难,是春运期间人们的最大烦恼。当年毛泽东的弟弟毛泽连、李云凤到北京探亲时,也遇到过三天买不到车票的事情。1949年8月,韶山解放了。毛泽东的堂弟毛泽连、表弟李云凤趁着秋收后的农闲,到中南海看望毛泽东。毛泽东兴奋地说:"三年不上门,当亲也不亲。  相似文献   

3.
正最喜欢的一个堂弟毛泽连字润发,1913年出生在韶山冲滴水洞旁的东茅塘,与毛泽东是未出"五服"的本家兄弟。毛家亲房"泽"字辈兄弟共10个,毛泽东排第三,毛泽连排第九,生前左邻右舍都叫他"毛九阿公"。共和国领袖的堂弟是韶山冲里一个普普通通的庄稼人,又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毛泽连的父亲毛尉生,年轻时就患上肺痨,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有两个嫡亲堂婶。一位是堂叔毛蔚生(贻经)的妻子,叫陈氏,人称“蔚生六阿婆”,是毛泽建烈士的母亲毛泽建牺牲后,蔚生六阿婆受尽了苦难,好不容易把几个儿女拉扯大。另一位是堂叔毛喜生(贻漠)的妻子,叫邹氏,是毛纯珠、毛泽全兄弟的母亲,也是毛泽东的好友邹普勋的姐姐。大革命时期,邹氏曾帮助过毛泽东。1933年,毛泽东在堂叔毛喜生去世后,邹氏含辛茹苦,把3个孩子带养大。毛泽东对两位婶母十分尊敬,关怀备至,体贴入微。1949年10月,毛泽东在北京接见堂弟毛泽连时,问到他母亲陈氏:“蔚生婶母身体好呀?”毛泽连回答说:“身体不太好,经常患病。…  相似文献   

5.
1949年11月,毛泽东的堂弟毛泽连和表弟李云凤来到中南海探亲。毛泽东见到久别重逢的亲人,显得特別高兴。在听他们介绍了湖南老家的情况后,便对他们说:“多年不见了,我也很想念你们,你们现在来看我,我很高  相似文献   

6.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了。韶山的乡亲获知毛泽东就是一国之主,奔走相告:“今后天下姓毛了!” 毛泽东的堂弟毛泽连、表弟李云凤赶来了中南海探亲。毛泽东很高兴,破例放下了手中的工作,和他们聊天、谈话。没想到要送他们回去时,遇到难题了:当时快过年了,买票的人很多,连续三天都没有买到票。警卫人员不得不到车站“安营扎寨”加入长列排队,费尽周折才买到车票,送两人回乡。  相似文献   

7.
张有成是我的祖父,于1886年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他从小就在我太公门下学木匠,后来人们因他在兄弟中排行老大,便称他为“张一木匠”。我祖父虽然读书不多,但由于他聪明好学,善于钻研木工活,所以他的木工手艺很精湛,远近闻名。我祖父和毛泽东都生在韶山冲,长在韶山冲。少年时候的毛泽东,个子长得比一般同龄的孩子都要高大,常爱和比他年龄大的孩子玩,成了“孩子王”。我祖父比毛泽东大七岁,便常是“孩子王”的“兵”,是一对十分相好的朋友。年幼时的毛泽东还救过我祖父一命。毛泽东从小对水就有股天生的爱好,他家门前…  相似文献   

8.
华丽 《湘潮》2006,(1):42-44
毛小青是毛泽东的侄女,毛泽连的女儿。1954年出生在韶山,16岁参军,后进入桂林陆军学校学习有线电载波专业。毕业后仍然是士兵,部队首长和战友都不知道毛小青是毛泽东的侄女。常有人问:小青,你姓毛,又是韶山人,和毛主席是亲戚吧。毛小青总是笑着说:韶山姓毛的很多呀!1976年,毛小青从部队回到故乡,在湖南广播设备厂当工程技术人员。几年后调到湖南旅游局下属的东方宾馆任总经理助理,主管餐饮。1996年,毛小青在北京开了第一家“毛小青美食城”,后来,将其发展为多家连锁店。如今的毛小青,还身兼毛泽东诗词研究会理事,毛泽东养生饮食文化研究会副…  相似文献   

9.
王海容一家,从祖父王季范、父亲王德恒到孙女王海容,都和毛泽东有着不同寻常的关系。 王季范是毛泽东情深意笃的九表兄,也是少年时代毛泽东的真正蒙师。为了毛泽东得以求学深造,王季范不止一次慷慨解囊,并鼎力支持其从事进步革命活动  相似文献   

10.
1950年5月上旬,毛泽东收到在家乡的堂兄毛泽连寄来的一封信,阅后心里焦虑不安,牵动了乡愁.原来,毛泽连在信上说,这年春天,湘潭县遭遇到严重干旱,韶山冲里不少农田开裂,没有水灌田,春耕生产受到很大影响.许多农民家里没有粮食吃,蔬菜也不多,日子难熬.  相似文献   

11.
刘伟 《湘潮》2010,(11):29-30
在被毛泽东称为“西方山洞”的滴水洞,这里有毛家的祖居地--东茅塘,这里流传着毛泽东的祖父毛翼臣墓地的种种传说,还保存着1966年毛泽东回家乡时住过的一号楼。毛泽东祖父墓的墓碑就陈列在一号楼,墓碑长约3尺,宽1尺,厚3寸,棱角分明,系祁阳石雕刻,碑文如下:  相似文献   

12.
文萃苑     
文萃苑名人轶事毛泽东求学时的一段趣闻清华大学电机系副教授王心丰不久前透露了毛泽东求学时的一段趣闻。他的祖父王正枢曾是湖南长沙第一师范的数学教师。王心丰透露;我的祖父比较开明,主席不喜欢学数学,他并不责备他,相反还袒护他。毛润之答数学卷子,不管答什么爷...  相似文献   

13.
在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第一展厅,阵列着一张毛泽东和他的父亲毛顺生、堂伯父毛福生、小弟毛泽覃的合影。这张照片弥足珍贵。毛远耀即照片中毛福生的孙子。毛远耀,字卓夫,号振国,1912年10月18日生于湘潭县韶山冲翠嘉堂(今属韶山市韶山乡韶源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祖父毛福生是毛泽东的堂伯父,清国子监生,伯父毛宇居是毛泽东的塾师,父亲毛智珠曾为乡村教师。因家境贫苦,毛远耀只念过6年小学。他从小受祖父、伯父、父亲的影响,思想倾向进步,对堂叔毛泽东尤为敬仰。  相似文献   

14.
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的《毛泽东年谱》上,说到毛泽东在大革命时期的武汉从事农民运动,主持武汉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并负责讲授“农民问题”和“农村教育”等。这四百余学员的农讲所,“聘请周以栗为教务主任,陈克文为训育主任,季刚为事务主任,郭增昌为总队长”。郭增昌就是我的祖父。祖父是山西早期的共产党员,也是中共早期从事军事运动工作的人员,其中许多事迹已不可考。祖父是定襄县镇安寨人,因家庭贫困,并受“好男当兵”思想的影响,考入保定军校第8期骑兵科。保定军校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人才众出的场所,它先后培养出了大…  相似文献   

15.
简讯     
《湘潮》1987,(5)
去年12月28日,韶山在修建滴水洞上山游览道路时,发掘出毛泽东祖父毛翼臣的墓碑。该墓碑为祁阳石料,长约100厘米,宽约40厘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挣脱家庭、家族、家乡的层层罗网的束缚,义无反顾地冲出韶山,走向更广阔的世界。他没有按照父亲的安排去发家致富,而是开创出一条救国救民的道路。非但如此,他还把自己的弟弟、妹妹、妻儿都引上了这条革命道路,并为此有6位亲人血洒疆场,长眠天南海北。舍小家为大家毛泽东记事时,家里上有祖父和父母,下有弟弟毛泽民。祖父去世之后,添了小弟毛泽覃。后来又增加了弟嫂王淑兰、堂妹毛泽建。其时,可谓人丁兴旺,家业兴隆。但毛泽东父亲毛顺生去世后,家境每况愈下。父亲留下的包括13间半瓦房、20亩水田和经商铺面在内的家业,由毛泽民夫妇掌管。  相似文献   

17.
张光华  程世刚 《党建》2009,(3):56-57
第一块门匾:“中国人民伟大的领袖毛主席的家”1878年毛泽东的曾祖父毛祖人买下上屋场东边的5间茅草屋,1888年毛泽东的祖父毛恩普携儿子毛顺生、儿媳妇文氏迁居于此。后来历经毛家几代人几十年的改建和扩建,到1918年房屋架构基本定型。  相似文献   

18.
韶山毛氏家族历史上人文荟萃,除了最伟大的人物毛泽东之外,在民国年间也涌现了不少活跃于军政界,为当地称道、为外界所知晓的人物。   仅从《韶山毛氏族谱》的记载看,这样的人就有很多。例如在与毛泽东同辈人中,族谱中就载有毛泽辉、毛泽奎、毛泽润、毛泽连、毛泽池、毛泽源、毛泽荫等人。这几个人官阶都不高,也未见动人的事迹。官位较高、事迹较著的则有毛国翘和毛岱钧。   毛国翘 (1884— 1964),又名毛鼎、派名 (即族谱上的名 )毛泽钧。光绪十年,他诞生在韶山靠近湘乡县 (今韶山乡韶光村 )的一幢土砖青瓦的乡村民居里。宣统元…  相似文献   

19.
当年,在陕北的黄土高坡,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就多次谈到一位人物,他就是陈独秀。毛泽东曾对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说道,陈独秀“对我的影响超过其他任何人”。1942年3月20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学习组发言时又一次谈到陈独秀:“将来我们修中国历史,要讲一讲他的功劳。”在1945年中共七大预备会上,毛泽东再一次评价陈独秀“创造党,有功劳”。是的,太阳是伟大的。然而,崇拜太阳的人们也是不会忘记最早划破长夜、闪耀光亮的启明星的。陈独秀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就是这样一颗星。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从风景秀丽的安徽怀宁(今安庆)走出来的陈独秀,身材不高,肤色黝黑,双目炯炯有神。他生于1879年10月9日,幼年丧父,随严厉的祖父习四书五经。他讨厌刻板的东西束缚自己,对摇头晃脑背诵圣人的书不感兴趣,自然少不了挨祖父的板子,但他从不叫一声,不掉一滴泪。  相似文献   

20.
文萃苑     
《先锋队》1999,(11)
毛泽东的“原配”夫人罗氏《西行漫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毛泽东说:“我对女人不感兴趣。我14岁的时候,父母给我娶了一个20岁的女子,可是我从来没有和她一起生活过,后来也没有。我并不认为他是我的妻子。”《韶山毛氏族谱》记载,和毛泽东有一次婚姻的那个女子姓罗,韶山人。1889年出生,1910年去世。毛氏宗族1911年和1941年两次修纂族谱,都把罗氏列为毛泽东的原配。后一次把杨开慧列为继配,把贺子珍列为再娶。罗氏在毛家地位是得到认可的。毛、罗两家是世交,上两辈就有亲戚关系。罗氏祖母毛氏是毛泽东祖父的妹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