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诗词品读     
《党建文汇》2014,(12):16-16
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品读】这是宋代诗人陆游作品。宋宁宗庆元五年(1199)年底,在冬日寒夜,年过半百的陆游沉醉书房,突然抑制不住心头进发的情感,一气呵成,写下了8首《冬夜读书示子聿》,这首诗是其中第三首,也最著名的一首,饱含着陆游对子女的殷切期望,也体现了他深邃的教育思想,读来朗朗上口,意境深远,余味无穷。  相似文献   

2.
陆游是我国宋朝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庆元五年(一一九九)十二月,他在山阴写了一首《冬夜读书示子聿》的诗,全诗共四句:“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一首富于哲理的好诗,读了耐人寻味,给人以启迪。 这首诗原意是:过去,古代做学问的人,  相似文献   

3.
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古今一切仁人志士的共同心愿。南宋杰出爱国诗人陆游临终写的《示儿》诗,以及在这首诗的激励下引发的诗作或吟咏的故事,就是一个生动的例证。在台湾仍未回归祖国的今天,回顾陆游的《示儿》诗,以及当代一些伟人、名人与这首诗有  相似文献   

4.
《党课》2014,(10):84-86
南宋杰出诗人陆游,素重家风教育,一生留下家训26则,其中蕴含了爱国、廉洁、勤奋、简朴、为善、宽容等家教思想。除此之外,陆游还写了100多首教子诗,包括我们耳熟能详的《示儿》等。  相似文献   

5.
<正>"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出自于南宋诗人陆游的一首《冬夜读书示子聿》。其大意为,干事情做学问不能满足于书本知识,要想透彻地看清事物的本质规律,必须要躬身实践才行。诗人陆游的这种独到见解,对新时代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同样有其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南宋伟大爱国诗人陆游曾两次到明州并留下不少诗篇,记录了当时明州的繁华景象和他与明州友人的深厚友谊.陆游第一次来明州是在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的春夏之交,那年他37岁,因为主张收复失地.被罢官还乡.这时,比他年长的诗人、曾任礼那侍郎的曾几(字吉甫)也受排斥而闲居在山阴、两人旨趣相投,陆游“无三日不进见”曾几、于是就结伴来游东南名刹——天童寺和育王寺,《陆放翁全集》中有《和曾  相似文献   

7.
“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 ,从公元 1 96年至 2 2 0年。建安文学 ,不仅指此 2 5年间的文学 ,也应涵盖以建安为中心的 40余年之汉末魏初文学。作为文学发展的一个特定时期 ,文学史上皆用“建安风骨”来概括建安诗歌的特色。“建安风骨”一词 ,出自严羽的《沧浪诗话·诗评》,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篇”、“时序篇”中亦有对建安诗歌的评说。然而 ,若要深入了解建安诗歌的形成发展 ,还须经过进一步的分析梳理。现试对三曹及建安诗歌的发展阶段及内涵特征作一简略探析。一建安诗歌可分作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从汉灵帝中平年间 (公元 1 85— 1…  相似文献   

8.
曾颖 《学习月刊》2014,(23):21-21
南宋的一个夜晚,在越州山阴陆家宅院的书房里,74岁的南宋诗坛领袖陆游,正以自己一生的读书体验教育自己最小的儿子陆子聿。诗人教子,出口成诗,于是留下了这首至今传诵的诗篇《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相似文献   

9.
“心灵软件”用处多 著名的外交家、国际评论家乔冠华,从启蒙时代就喜爱诗词,能背诵二三百首。这二三百首诗词一直记在心中,伴随终生,受用终生。他特别喜爱李白、杜甫、刘禹锡、李商隐、陆游和辛弃疾的作品。曾与乔冠华共事过的崔奇同志说过:在乔冠华“所喜爱的诗人作品中,他又特别偏爱其中若干首,对他选中的这些诗篇可以倒背如流,好像已化为他自己的私有物,成为输入他的心灵机关的某种软件了。他经常默诵之、吟哦之,在同朋友谈天时三句话不  相似文献   

10.
香港百年     
香港百年(散文)○姚学礼我编一本《香港百年诗选》时,读到一位晚清百岁秀才临死前留下的一首《改陆游〈示儿〉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洲同。香港回归祖国时,家祭无忘告乃翁。”他还有另一首诗,其中两句是:“自信人生二百年,最盼游子早团圆。”老人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