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位于缅甸、泰国和老挝三国交界处的“金三角”地区是世界上主要的鸦片和海洛因生产地.多年来,毒品不仅在缅甸国内泛滥,而且还被非法销往世界各地.面对毒品对缅甸和国际社会的巨大危害,缅甸长期坚持禁毒斗争,并取得了显著成果.据缅甸中央禁毒委员会公布的统计数字,1988年至1999年,在军队、警察和海关的通力合作下,缅甸共侦破各类毒品案件5万多起,抓获毒品案犯7万余人,缴获鸦片2.98万公斤、海洛因4448公斤、大麻6880公斤、制造毒品用的化学添加剂50多万升、兴奋剂5589万片,捣毁海洛因提炼厂110家.此外,缅甸还捣毁3.7万多公顷的罂粟,从而使鸦片产量每年减少400吨.  相似文献   

2.
据缅甸中央禁毒委员会公布的数字,1999年,缅甸有关部门共缴获鸦片14475公斤,海洛英2729公斤,大麻2744公斤,兴奋剂2875万片,制造毒品用的化学添加剂26万多公升,并捣毁海洛英提炼厂12个。据缅甸中央禁毒委员会统计,1999年缅甸全国的罂粟种植面积比前年下降了31%,毒品产量也比前年下降38%。缅甸从1999年开始实施一项为期15年的长期禁毒计划,该项计划包括用水稻、荞麦、甘蔗和棉花等农作物替代罂粟种植和提高边境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等内容。为了展示缅甸的禁毒成果,让人民了解毒品的危害并远离毒品,缅甸继1998年7月修建第一家禁毒博物馆后,又于1…  相似文献   

3.
“金三角”次区域国际禁毒合作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国际禁毒合作是国家之间享有刑事管辖权的机关在犯罪侦查领域互相给予支持、便利和援助的一种司法活动,是一国侦查机关根据另一国当局委托,在国内代为请求国进行侦查活动的一种措施,是国际司法协助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禁毒合作仅限于具有涉外因素的毒品犯罪案件,由请求国通过被请求国协助侦查来获取毒品犯罪情报和毒品犯罪线索,以帮助请求国顺利完成侦查任务.  相似文献   

4.
美国与墨西哥之间的禁毒合作由来已久。2007年,美墨双方正式开始名为梅里达计划的新一轮禁毒合作,旨在通过向墨西哥提供禁毒援助,达到遏制毒品犯罪的目的。梅里达计划是美墨禁毒合作的现实要求,自计划实施以来,虽然在剿灭墨西哥境内大毒枭和威慑毒品犯罪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也暴露出相当的不足。美墨双方围绕禁毒问题还将继续进行合作。  相似文献   

5.
墨西哥毒品问题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此后,墨西哥贩毒集团的组织化加强,毒品问题日益渗透到墨西哥政治和社会中,对地区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卡尔德隆政府以军事手段禁毒引发了严重的毒品暴力.墨西哥毒品问题源于政府能力低下,贫困和特殊的地缘、地貌.涅托当选总统后,墨西哥将更加关注社会安全和禁毒的长效机制,弱化军事选项.墨西哥毒品暴力在短期内可能相对缓解,但毒品问题的解决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在世界三大毒品产区中 ,印度洋地区就有“金三角”和“金新月”两个最主要产区。曾有广泛种植罂粟历史的印度 ,至今仍种植大量大麻、罂粟。印度洋已经成为世界毒品走私中最主要的海上运输路线。毒品走私同非法的武器交易与南亚国家的民族纠纷、宗教冲突、国家矛盾交织在一起 ,已对该地区的安全与稳定构成严重威胁。印度、巴基斯坦与国际社会共同努力 ,禁毒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 ,由于南亚地区存在各种矛盾和南亚特殊文化 ,禁毒工作遇到很大困难。一、印度洋地区的毒品生产与走私在世界三大毒品产区中 ,印度洋就有两个———“金三角”和…  相似文献   

7.
一、目前缅甸境内毒品状况1.缅北地区种植大面积的罂粟 ,鸦片年产量最高达2570吨。缅甸地处中南半岛的西北部 ,世界最大的毒品生产基地———“金三角”位于缅甸北部地区 ,特别是近10年来 ,“金三角”毒品基地范围不断向缅甸西北部地区扩展。目前已遍及缅甸北部地区掸邦、克钦邦、钦邦、实皆省、马圭省等6个省(邦)的18个县、68个镇区。此外 ,缅南地区的仰光、勃固、克伦、若开邦等省(邦)的部分县、镇区也有零星的罂粟种植。1992/1993年度至2001/2002年10年期间 ,缅境内年平均罂粟种植面积为132300公顷(1984500亩) ,鸦片产量约为1900吨左右 ;…  相似文献   

8.
中美关系中的缅甸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倪霞韵 《亚非纵横》2007,(6):6-10,31
中美两国对缅甸局势均深表关注,可是双方在关切点、程度判断和处理方式上存在差异和争论。美国出于自身战略考虑,对中国既有所求又有所防。如何把握与处理好缅甸问题已成为中美关系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一环。缅甸问题的产生与演变,受到国内外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其解决也需要缅甸国内各方以及包括中美在内的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墨西哥毒品暴力问题非常严峻。20世纪中后期,墨西哥革命制度党政权与贩毒组织结成了非正式的"庇护关系",毒品生产与走私迅速发展。2000年,革命制度党政权垮台后,当政的国家行动党发动"毒品战争",打破原有的"庇护关系",致使毒品暴力丛生。2012年,革命制度党重回权力中心,在止暴与禁毒之间面临着抉择。培尼亚政府在执政初期试图通过加强政府治理毒品能力终结毒品战争,但他最终仍借助军队禁毒,导致贩毒组织进一步分裂,并且向暴力犯罪转化。2018年奥夫拉多尔政府将毒品政策由禁毒转向犯罪预防,试图通过结束毒品战争、组建国民卫队、实行毒品去罪化、缓解贫困等社会经济改革措施,自下而上地瓦解贩毒组织的社会基础。从长期来看,奥夫拉多尔政府的政策有利于化解毒品暴力,但面临着诸多严峻挑战。毒品暴力问题是墨西哥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痼疾,受诸多结构性问题的掣肘,短期内难以缓解。  相似文献   

10.
美国和墨西哥的毒品问题不仅长期危害当地社会治安和普通民众健康,而且一直影响着两国国家安全及双边关系。面对共同危害,美墨两国在缉毒行动、情报、司法、边境安全和推进墨西哥安全部门的现代化等领域不断加强合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美墨禁毒合作不仅提高了墨西哥相关部门的禁毒能力,打击了毒品集团的嚣张气焰,还提升了两国在安全领域的合作水平,巩固了美墨双边关系。但双方在合作中的非对称性、美国国内各部门政策的不统一、两国具体禁毒措施上的不同策略影响了禁毒合作的深入,甚至在某些方面还产生了负面效果。综合来看,美墨两国禁毒合作给我们带来了有关合作对象、合作领域、合作模式、合作目标等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围绕着缅甸萨尔温江国际水能合作开发,相关的国际和国内政治行为体展开了复杂而激烈的博奔。这些政治博弈的存在,对萨尔温江的国际水能合作带来了复杂的影响。目前,缅甸国内的政治体制正在发生和正在酝酿变革,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缅甸的邻邦和萨尔温江国际水能合作的主要合作方,中国需要对缅甸正在和将要发生的变化有一个准确的预判,这样,我们的研究和相关政策才能具有相应的前瞻性和预防性。  相似文献   

12.
缅甸自独立以来,就存在地方民族武装。随着缅甸民族问题的演变,特别是缅北毒品问题的恶化,长期制毒贩毒的缅北少数民族武装已成为国际社会的一种不稳定因素。中国与其邻近,一旦问题加剧,势必对中国安全构成威胁。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势力借口缅甸人权问题和缅北毒品问题,蓄意扩大事态并危及中国的可能性,我们应密切关注,有所防备。  相似文献   

13.
全球毒品走私犯罪活动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毒品严重威胁着世界和平与安宁。进入新世纪,毒品犯罪在全球范围内仍呈上升趋势,禁毒已成为各国政府的当务之急。毒品问题之所以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不仅仅是因为吸毒、贩毒能诱发各种社会不稳定因素,传播艾滋病,更为严重的是,毒品问题与国际恐怖活动、洗钱、有组织犯罪等跨国犯罪紧密相联,成为“非传统安全领域”中的新型威胁,对人类社会构成极为严峻的挑战。贩毒集团受巨额经济利益驱使,不仅大肆从事毒品走私,而且还在世界各地建立起严密的贩毒网络,一些集团甚至组织了自己的非法武装,采用血腥暴力手段与政府抗衡。为此,各国政府和司法机关相继采取政治、经济及法律等手段,加强对本国境内及跨国毒品走私的打击力度,防止犯罪活动的蔓延。  相似文献   

14.
毒品的泛滥,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和国际社会的安宁,已成为严重的国际性公害。1989年12月,美联社通过6大洲120多家新闻机构进行的舆论调查表明,“世界范围日益严重的毒品问题及伴随而来的暴力”是世界的十大问题之一。1988年,第42届联大确定每年6月26日为“反对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国际日”。1990年2月,联合国禁毒特别大会规定1991—2000年为“联合国禁毒10年”。立即行动起来,开展反毒斗争,拯救人类及正在被“毒化”的地球,已经成为国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缅甸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圣达 《东南亚》2002,(3):59-64
尽管中国有关缅甸的文献记载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 ,但现代社会科学意义上的缅甸研究 ,却是进入 2 0世纪后才开始的。长期以来 ,对缅甸历史的研究一直是中国缅甸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领域包括了缅甸历史、文化、民族、经济、政治各个方面。目前 ,中国学者正在加强对当代缅甸经济和政治、民族问题以及毒品问题的研究 ,并努力加强与国外缅甸研究同行的学术联系。本文拟对中国的缅甸研究作一个简要的回顾与展望 ,限于篇幅 ,囿于所见 ,难以论述得全面周到 ,尤其是在提及研究成果方面难免遗珠之憾。一、中国缅甸研究的主要成就中国古代文献中…  相似文献   

16.
对于缅甸来说,1995年是值得庆贺的一年。由于政府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实行较为务实的政策,使缅甸在朝着市场经济转变的改革开放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1995年适逢缅甸国防军建军50周年,著名高等学府仰光大学建校75周年,缅甸电影事业75周年,政府为此举办了相应的纪念盛典。此外又举办了全国第三届歌舞、音乐、演奏创作比赛,给前进中的缅甸带来了喜庆和欢乐。1995年缅甸在政治、经济、外交等诸多方面所取得的成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成功地解决了16支反政府少数民族武装问题,基本实现国内和平 由于历史遗留下来的原因,缅甸1948年独立后,居住在边境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拥有武装,不间断地开展反政府武装斗争。几十年来,反政府武装为维持生计,筹措购买枪支的经费,大都在他们活动的区域内种植罂粟,提炼毒品,武装贩毒。反政府武装和毒品问题,长期影响着缅甸政局的稳  相似文献   

17.
阿富汗毒品问题在2007年进一步凸显,对阿和平重建进程和地区安全形势构成了巨大挑战.有关解决阿富汗毒品问题的国际合作从2001年阿重建进程之初即已开始,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未能遏制阿毒品的泛滥趋势,其主要原因在反毒政策和重建政策两方面.中国也是阿富汗毒品问题的受害国之一,应更积极地参与相关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8.
毒品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威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秀兰 《国际资料信息》2005,27(10):29-32,37
毒品已成为危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灾难。作为当今世界最严重的公害之一,毒品泛滥越来越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目前,中国正处在周边地区的几个毒品源地包围之中,境外毒品纷纷通过各种渠道流向中国,严重威胁着中国的国家安全。周边地区的主要毒源地毒源地的存在一般须具备几个条件:一是具备适宜毒品生长的气候;二是具有交通闭塞的环境;三是毒品种植区一般都是土地比较贫瘠、百姓生活水平比较低下的地带,而且大多是几个国家的交界处,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三不管地带”。目前,世界上有四大“毒窟”,分别是位于东南亚老挝、泰国、缅甸3国接…  相似文献   

19.
缅甸建立文人政府近三年来,政治改革迈出较大步伐,目前已到了进一步深化的关键时期。面对2015年即将举行的总统大选,如何处理国内呼声强烈的修宪问题、解决国际压力巨大的佛教徒与罗兴亚(Rohingya)族穆斯林的暴力冲突问题、取缔或改编北部边境的少数民族武装问题等,使缅甸的民主化进程面临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20.
有关罗兴亚人问题的研究,因对其族群的产生、概念和境遇有不同视角的见解,故形成了缅甸罗兴亚人问题的视差。~①由于视差长期存在并日渐歧异化,罗兴亚人问题的来龙去脉难以真正厘清,并在缅甸转型的背景下形成新的碰撞和冲突。罗兴亚人问题的症结除了缅甸主体大缅族主义和佛教中心主义对罗兴亚人穆斯林群体的偏见与排斥、缅甸转型与政局变动导致的罗兴亚群体日益边缘化、社交媒体发展助长的仇恨蔓延等,还在于视差影响下缅甸国内滋生的"穆斯林恐惧症"情绪以及缅甸主体民族与罗兴亚人及其国际支持者的压力对抗。罗兴亚人问题虽然在缓慢推进,但罗兴亚人孜孜以求的"生存空间"却没有得到相应改善,其前景仍令人堪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