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3 毫秒
1.
陈媛 《党史纵横》2011,(12):12-14
中国共产党与莫斯科有过长达40年的密切关系,然而在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国际、苏联共产党(布尔什维克)与毛泽东代表的中共在国共两党关系和中国革命问题上存在重大政策分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共与苏联、共产国际的关系,影响了中国的革命和历史进程。毛泽东与莫斯科在抗战时期的政策分歧主要有两个,一是关于国共合作的问题,二是抗日战争胜...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胜利前夕,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以往,对中共七大的研究是非常不够的,尤其是由于资料的缺乏,对共产国际(苏联)与中共七大关系问题,更是少有论及。本文试根据所能看到的档案材料,对这个问题作一初步探析。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中共正式决定准备召开七大中共七大从提出到酝酿和准备召开,有着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中共决定召开七大,并随时将七大准备工作的相关事宜向共产国际报告和请示。共产国际也十分重视和关…  相似文献   

3.
周恩来与共产国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周恩来生平研究中,周恩来与共产国际的关系问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众所周知,自周恩来1924年回国至1943年共产国际解散,在几乎有关中国革命的所有重大问题上,他都与共产国际有过较为密切的接触。因而,周恩来在这一时期的功过是非都与共产国际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探讨周恩来与共产国际的关系,正确认识周恩来处理中国革命与共产国际关系的策略原则,实为研究周恩来生平不可或缺的内容。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周恩来与共产国际关系发展变化的特点,本文分四个阶段试加论述。一、初步的独立思考与组织上的服从(1924.9—1927.7)…  相似文献   

4.
“中共党史研究前沿和热点问题座谈会”发言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者按:为推动中共党史研究的深入发展,1998年6月9日,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和中共党史研究杂志社共同召开了"中共党史研究前沿和热点问题座谈会"。在北京的一些学者、专家应邀到会,并作了发言。以下是座谈会发言摘要。盖军(中共中央党校教授):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现在已有77年的历史,其中每一阶段都有前沿和热点问题。诸如,大革命时期的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的关系问题,我党对民族资产阶级和在工人运动中的"左"倾错误问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苏维埃运动中的"左"倾错误问题,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经济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改…  相似文献   

5.
夏明星  苏振兰 《湘潮》2008,(4):52-56
1921年1月21日,意大利共产党成立;同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成立。两党一成立,就都加入了列宁创立的共产国际(第三国际),成为共产国际的支部,彼此成为兄弟党。在中共领导的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意共都给予了有力的精神和舆论支持;对于意共的斗争史,中共也给予了肯定和尊重。但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中意两党关系一度中断……  相似文献   

6.
1927年7月到1928年1月,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共中央没有电讯联系。这一段时间,联共(布)、共产国际与其驻华人员和机构的联络主要是靠信使传递信件,电报往来不多。据有人调查,查到的电报仅有10个左右,平均每月2个。主要是发给共产国际代表罗米纳兹、牛曼.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国际联络部驻华代表阿尔布列赫特、诺罗夫,红色...  相似文献   

7.
从1928年春到1929年春,几乎有一年的时间,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没有往中共中央委员会派驻正式代表。实际充任这一角色的是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国际联络部驻上海的代表A·阿尔布列赫特以及太平洋工会书记处书记兼红色工会国际代表乔治·哈迪。1929年初,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的领导向俄共(布)领导机构汇报了已选定的共产国际代表人选。随后,这一建议成为一项决定,即在中国建立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远东局。该局包括共产国际驻中共中央委员会代表(代表团),以及红色工会国际和青年共产国际代表。远东局在与中国共产党、中国工会和中国共青团…  相似文献   

8.
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全国中共党史研究会和东北师范大学联合召开的共产国际、苏联与中国革命关系第五次学术讨论,于1988年6月28日至7月4日在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召开。会上,围绕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国际、苏联和中国革命的关系,以及共产国际指导上的功过起非,进行了认真的研讨,现将讨论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孙利国 《党的文献》2012,(1):99-101,112
1930年7月,共产国际派周恩来和瞿秋白回国纠正立三错误时,认为立三中央犯了冒险主义和“左”倾关门主义的“策略错误”。然而,到了这年10月,共产国际就将立三错误升级为“路线错误”。对于共产国际的这个变化,长期以来人们只知道结果,并不清楚个中原因。笔者在近年公布的有关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的档案资料中发现,共产国际将立三错误升级是有一个过程的,在此过程中,共产国际执委会远东局(以下称“远东局”)和斯大林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共产国际从成立到解散的短短24年里,曾多次派出代表来中国对中共党的建设提供了极大帮助,但在某些方面的错误指导也给中共党的建设工作带来了重大损失.从建党初期到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党的建设工作始终受到共产国际的干预和影响,深深地留下了共产国际的烙印,这种情况直到共产国际解散后才得以减弱.  相似文献   

11.
研究联共(布)、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现在到了比较有利的时机。过去我们研究这个问题时,掌握的只是少量的或者是片断的第一手资料,以这些材料为依据进行研究和分析,很费斟酌,一个问题往往推敲良久,还无法落笔。虽曾竭尽全力,但收效甚微。主要原因是许多重要历史档案尚未公开,研究条件受限。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的黄修荣、王德京、马贵凡和编译局的宋洪训等同志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终于把第一本档案资料以中文形式放在大家面前。这是一本具有很高研究价值的资料,在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关系的研究方面,迈出了…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对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指导有个概括地评价,即两头好,中间坏。而东北抗日战争的前期正是处于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指导错误较多的时期。然而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好不是完全好,坏也绝不是~无是处。本文试图从历史的实际出发,对共产国际和中共代表团对东北抗日斗争前期的指导作一探讨。一、共产国际和中共代表团对东北抗日斗争前期给予了积极有效的指导(-)及时调整了策略方针,促进了东北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的事实,共产国际首先在东北这一特殊环境下,放弃了建立苏维埃和红军,进行…  相似文献   

13.
蒋介石叛变革命后,武汉政权处于反革命力量四面包围之中,中国革命处在紧急阶段。共产国际执委会于1927年5月召开第八次全会,讨论处在危机中的中国革命问题。会上斯大林作了题为忡国革命和共产国际的任务》的报告,通过了《关于中国问题决议》。这个决议集中反映了共产国际在紧急阶段对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如何全面科学地分析和评价它,是大革命时期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关系研究中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史学界在评价这个决议时,不论持何种看法,其共同之处,就是很少联系此前一段时间里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指示;在分析该决议未能贯彻…  相似文献   

14.
一、王明对共产国际七大关于统一战线政策的右倾抗日战争初期,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早在1935年,共产国际七大时,季米特洛夫在他所作的《法西斯主义的进攻与共产国际为工人阶级的反法西斯主义的统一而斗争的任务》报告中,就分析了法西斯上台的原因和共产党应吸取的经验教训,指出要打倒法西斯,必须建立广泛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政策。他说:在中国,“要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人民反帝运动,在运动中提出如下口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 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关于举办共产国际、苏联与中国革命第八次学术讨论会的通知共产国际、苏联与中国革命的关系,是中共党史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多年来,胡乔木、胡绳等同志都曾一再指示要重视和加强这一课题的研究。中国中共党史学会组织研究这一课题...  相似文献   

16.
《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一书编者采访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一书编者采访录李玉贞1994年11月17日至1995年1月19日,笔者到俄罗斯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学术访问。时至岁尾,恰逢俄德两国合作编译的大型文件集《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第一卷出版。12月31日笔者接到该书编者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是在1922年7月的“二大”上决定加入共产国际的,但实际上早在我党成立之前,共产国际就已派人来到中国。1920年3月,维金斯基(中文名吴廷康)一行到达北京,同行的还有几位苏俄代表。在这之前,与中共早期领导人交往甚密的是北大俄文系俄籍教员柏伟烈(一译为鲍立威),他与李大钊关系较好。  相似文献   

18.
我刊从本期起,将连续刊发一组“中共与共产国际”的系列文章,以纪念党的9(}华诞中共与共产国际的关系问题.是党史研究申的重要课题之一、对于它的研究。有助于全面认识党的历史,考量其成败背景。、毛泽东曾说,共产国际对于中国革命是有巨大功劳的,也有过失。但总的说是功大过小,没有共产国际的帮助,我们党就不会有今天。对此,本刊刊发的系列文章作了有益的探讨.它采取“以人带史、截线为段”的方法,通过几位驻华代表的工作,表现了共产国际对中共指导的功过是非,文章中有许多新鲜的史料。对一些重大事件的情节作了生动的叙述,读起来既有兴味,又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19.
在深入贯彻中央书记处关于深化党史研究、加强党史教育指示的新形势下,为了推动共产国际、苏联与中国革命这一课题的研究,中央党史研究室和全国中共党史学会于1997年6月17日至20日在北京召开了“共产国际、苏联与中国革命”第八次学术讨论会。出席这次学术讨论会的正式代表共有62人,其中有来自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的专家学者,还有来自俄罗斯远东研究所的专家:AM.格里戈里耶夫教授、A尼卡尔图诺娃博士(女)、H。rl.马马耶娃博士(女)和B·H.乌索夫副博士。他们是在共产国际、苏联与中国革命这一学术领域有大量研究成果并在国…  相似文献   

20.
一、抗日战争时期的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抗战时期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关系,主要是指抗战爆发前后至1943年共产国际解散这一时期国际对中国革命的指导。共产国际对中国抗战积极支持,大力援助,多次发表宣言、声明,号召全世界共产党人和劳动群众,用各种方法支援中国抗战。但从共产国际对中国抗战的指导思想来看,其右倾观点是非常明显的,主要表现在:一是不相信我党领导的抗日力量,而把胜利的希望完全寄托于蒋介石,认为蒋介石不仅拥有强大的武力,还有英美的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