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蓝致读者     
亲爱的读者: 打开《南风窗》,你会看到这刚刚竣工的“玻璃屋”。“屋主”我欢迎阁下的光临。先送上我的名片:阿蓝,编辑,女性公民,共和国阳光下出生、成长。请多多指教。“玻璃屋”,顾名思义,透明的办公室!如果你对我们刊物的文章及编辑工作有疑问、意见或建议,请给阿蓝来信,我将尽可能满足你的要求。当然,阿蓝不是“百事通”,当不了“救世主”,不可能帮助每个人解除工作、学习、感情等方面的困扰,敬请原谅。这所透明的小房子是编辑部与你沟通的桥梁,欢迎你,朋友! 这回,“玻璃屋”选登了唐灿光读者的来信,下一回,该轮到你了。不少读者想了解我们杂志社的情况,开张之日,先向你披露一条本编辑部的“内部新闻”。既然是“屋主”,也就从“屋”说起吧。告诉你,我们编辑部的  相似文献   

2.
四年多前的春节,我回河南老家探亲。坐火车返回广州时,正值民工南下,春运高峰,铁路不堪重负,频频“临时停车”。走走停停,烦闷不安,百无聊赖、近乎绝望时,列车到了广州城。 对于已经习惯“正点是异常、晚点是正常”的中国旅客来说,我这次晚点12小时的经历远远算不上“苦难”。但在我心里,它却留下了长久的印迹,因为就在一次次“临时停车”的煎熬中,我对人生突然有了一种醒悟,当时我在纸上写下了这样的句子——“窗外都是重复风景,生命总在临时停车”。 时间永是残酷地流逝,喜新厌旧是人  相似文献   

3.
熟悉我的人近日都象发现了新大陆:“你?发福了!”我免不了一遍遍抚摸着日渐凸现的“啤酒肚”向对方点头微笑:“是,发福了。”对方有时还有新发现:“每一个发福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善烹调的贤妻!”我这回摇头了:“错了,是我自己做的菜搞胖自己的。”我说这话时并无半点责怪妻子不贤的意思。妻子上班的地点远,要等她回家才买菜做饭那我的肚子就得拨长空城计的时间,我受不了。广州人眼中的“最佳妻子形象“是“出得厅堂入得厨房”,可我从正式进入二人世界那一天起就代为承担了“入得厨房”那一半(另一半则我  相似文献   

4.
刘原 《法制博览》2010,(8):22-22
最近欺诈短信甚多,我出差深圳时收到一短信:“爸妈,我与男友在宾馆开房被抓,速寄3000元到某账号。小红。”我深呼吸,回了一条:“老爸我身上倒有几亿,可惜不是钞票。另,鬼混不宜选择宾馆。树丛、桥洞、下水道尤佳,虽虫豸繁多,屁股受冻,但不会有警察叔叔的手电。祝囡囡性生活幸福。问贤婿好。”  相似文献   

5.
明天会更好     
不论他来自工厂、军营,还是来自学校、歌坛,1987年5月15日这一晚,对于这10位当选广州地区十大青年新闻人物(1986.5-1987.5)的年轻人来说,都将是终生难忘的。共青团广州市委、《南风窗》杂志社,广州地区青年记者协会联合举办了“广州地区十大青年新闻人物”评选活动。被评为新闻人物的青年在中国大酒店丽晶殿和大家见面。在这十大青年新闻人物中,最年轻的是吴少玲,她今年刚刚17岁,是广州第十一中学高三学生、天河体育中心标志的设计者。当记者走到她身边时,她睁大纯真的眼睛说;“我没想到能得到这么大的荣誉,我很高兴,同学、老师们也都为我感到高兴。”在颁奖台上,有人向她提问:“你将来是否想成为一个画家呢?”吴少玲爽快地回答:“我想一个人主要不是为了成为一个什么‘家’,最  相似文献   

6.
一日,战友贺某手握《南风窗》,神秘兮兮地对我说:“小李同志,告诉你一个特大好消息。但有个条件——你得风光一回,请我吃一顿!”“值吗?”我疑惑地问。“值!”回答得干脆利落。好奇之心,人皆有之。于是,我便在团部小吃店“宴请”贺某。  相似文献   

7.
“谢” 海明威是美国的著名作家,有一回,有个嫉妒的人写了一封信给他道:“我知道你现在的身价是一字一金,现在附上一美元,请寄个样品来看看。”海明威不客气地收下了钱,回答了一个“谢”字。 “吃” 有人对海明威说:“文人的胃口真是好啊,在你们笔下什么都能吃!吃苦、吃力、吃醋、吃官司、饮泣、饮恨、食言、啃书本、喝西  相似文献   

8.
5年前,与本刊同时问世的“假如我是广州市长”活动,让那些从“0”开始的人讲话,一批“假市长”直抒己见,牵动千家万户心。如今,20世纪80年代就剩下那么几天了,南风窗杂志社的一位编辑接到一位久违'的朋友的电话。这位朋友叫朱川,5年前,他还是暨南大学的学生,  相似文献   

9.
1989年4月20日,广州大学演讲大厅,一阵热烈的掌声催我结束了工作汇报。刚回到厅侧座位上, 校长立即郑重其事地走过来,对我说:“你的辛劳没有白费,那片荒地即将征给学校了。”这是一场校园和高尔夫球场的“拉锯”之争,历时两年,终于告一段落。此刻,我想起了刚当上广东省七届人大代表时,一位老代表曾对我说——人大代表的作用不是橡皮图章也差不离。后来又有位同志“忠告”我: “人民代表?你是人民代表, 你写了10多封信给中央、省、市反映情况又有什么用?别说是10封20 封,就是写100封信也没有用的。”我不再相信这些话,因为作为其中的一员,我已看到省人大1000 多名代表所做的一切,的确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原则。  相似文献   

10.
上个学月的一天课间操时间,学校行政办公室跑来了两个女生,其中一位女生很有礼貌地对办公室王主任说:“老师,请给我盖个学校公章。”刚上课回办公室的王主任问道:“盖啥子章哦?”那位同学回答说:“我的一笔稿费汇款需盖章才能取。”  相似文献   

11.
翻过当金山,我们就跨越青海而至甘肃境内了。二十多公里的下坡路,不一会已被抛在身后。然而,我仍在回味着“空档滑行”时那种“骑士”的风度,陶醉在艰苦后得以补偿的快感之中。“刺——”,急刹车声吓我一跳。回头一看,只见一辆卡车停在身后,司机探出脑袋,向我喊道:“喂!你的一个同伙在后面被汽车挂了。”我一听,心急如焚。连“谢谢”都忘了说,就掉转车头,冲上坡去。不一会,我看见前面老A也正艰难地往回蹬着车子。赶到出事地点,只见一辆汽车侧翻在公路右侧,车门上印着“青海石油管理局地调公司”字样,小B的自行车横卧路面,被划破的旅行包躺在一边。司机倒是完好无损,他告诉我们,小B已被送往医院。于是,老A搭上便车赶往  相似文献   

12.
1968年我出差回北京,我的伯父周恩来和伯母邓颖超,突然跟我谈起了“伍豪事件”。那时候“文化大革命”正在轰轰烈烈地展开,据说,有一天红卫兵小将翻出了上海20世纪30年代刊有“伍豪启事”的旧报纸,就把这张报纸送到了中央文革小组江青手上。当时江青正想整我伯父而愁找不着“黑材料”呢,一见这张旧报纸如获至宝,便意欲借此事,谋害伯父。  相似文献   

13.
刊中刊     
《南风窗》1993,(5)
大概在一年多前,一位外商请我吃饭,问我月收入多少,我回答300多元,他说你到我这里来吧,我出10倍的价钱。借用今天的话,那是“下海”所能实现的价值。可是当时我没去,不知怎地,觉得不保险。当这一期《经济热门》转到“下海”问题时,我才清理出所谓“保险”的经济与心理上的意义。如果“保险”是指待业保险、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等等社会保险的话,那么,如我们后面提及的,作为一名国家干部,一年能享受到的平均保险成本可能不到千元。如果“保险”是指保留一种干部身份,享有连续工龄、职称、定级等待遇的话,那么即使你“下海”了,只要每月交80元给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其实就可以保住这些。如果“保险”指的是户口,是一套住房,那么正像我们已经看到的,随着人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正在进入市场由市场来调节,随着  相似文献   

14.
“警察来了!”有一回我去参加作家们的聚会,听到有人这样开玩笑道。我说:“就算我是警察,可你们不是小偷啊!”我这个角色很特殊,是不是? 在一个满桌满地都是报纸、杂志的房间里,59岁的李汗就自己的特殊身份呵呵笑着。他的职务是:广东省新闻出版局报刊管理处处长。说我是“警察”,那是因为全省公开出版的数百种报纸、杂志,都得归我们这里管理。如何管理?我提出了一个八字方针:“引导、监督、调节、服务。”这八个字里,我认为服务是基础,这就不能满足于当当“警察”或是“消防队员”,因此,我更乐意当好一个合格的“引水员”。引水员并不比船长高明,但他熟悉自己这一带水域,可以顺利  相似文献   

15.
当我终于与一家报社签了一张一年的聘用合同时,口袋里,刚好还剩下400元。 在中原的小城里当了近10年的记者,一向安安稳稳的我竟被一句话刺激成了“流浪汉”。你说是不是造化弄人! 那天,我们报社的头儿撤下一篇我采写的稿子,理由是“阴暗面不宜暴露太多”。 我不服,小声嘀咕:这有什么,人家广州深圳,比这厉害得  相似文献   

16.
我是《南风窗》的读者,生活在古丝绸之路上的兰州。幸运之神慷慨又大方,我中奖了,从黄土高原南下五羊城,参加了第二届《南风窗》“开眼界”活动。在7天的活动中,我看到了南风窗杂志社全体人员卓有成效的工作,目睹了广州市十年改革的巨变,游览了名胜古迹、旖旎山水……百闻不如一见,虽说是走马观花,眼界也开阔了许多! 据说有的读者对“开眼界”活动有怀疑,我以幸  相似文献   

17.
挥挥手道声再见。再见,朋友。 8月21日,送走了最后一位客人,我才松了一口气,本刊的第一届“开眼界”活动终于较为圆满地结束了。是为了让各地读者更加清楚地了解开放改革后的广东,也是为了增进我们与读者的友谊,今年,本社举办第一届广州、深圳、珠海“开眼界”7天免费游活动,去年10月在杂志上刊登启事后,读者填写的表格与来信纷至沓来,其中有不少很有建设性的意见。我们从中抽选了10名全年订阅《南风窗》并寄回每期意见表的热心读者,参加这次活动(名单已在9月号公布)。作为《南风窗》的“特派员”,我与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们共同度过了愉快的7天。 17日上午,读者们来到了杂志社所在地——颇有  相似文献   

18.
何炳均说他4年前在酝酿成立自己的广告公司时,脑海里曾闪过两组镜头:崇山峻岭间,一股百年老泉在喷涌,清澈的泉水汇成一条小溪,溪水潺潺流过苍绿的林海;千万条小溪汇成一条奔腾不息的大河,汹涌澎湃地流向大海。将想象化为文字,何炳均给自己的公司取名“思源”。思我先行何炳均本来不是搞广告的。1975年高中毕业时正碰上“上山下乡”,在农村锻炼了两年,回广州后当过工人,念过电大,回厂后搞过电化教育。90年代  相似文献   

19.
办公室新进了几台电脑。同事们见着新鲜玩意儿都恐怕落伍,一时间,办公室奏响了“滴滴哒哒”的现代化办公乐章。 敝人无暇跟同事争这一席“习武之地”,唯有暗下决心买一台属于自己的电脑,于是四处托人帮忙。怎料电脑市场风云突变,价低时联络不上友人,只有干着急,而当价高时,友人却整天call你,说已经联系好了。碍于情面,只好忍痛付上4000多元,捧回一台286单显电脑。 拥有属于自己电脑的日子,真可谓是一种负累。没日没夜“滴滴哒哒”,只图在办公室里能跟同事们有一丁点儿共同语言。数月之后,我的电脑操作技术也算得上名列前茅了,内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与法》2007,(3):47-48
编辑同志: 我是个12岁的女生,长得活泼可爱。可最近出一桩怪事,某杂志的封面刊登了我的大头彩照,而我和父母事先都不知情。经向杂志社了解,原来是摄影记者叶某拍摄和投给杂志社的,叶某因此还获得了一笔可观的稿费。我们找到叶某,得知是他在我们学校组织师生外出参观时偷偷拍的。真相大白后,我和父母都秀气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