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澳门的街道名称是澳门的一面镜子,反映着澳门的历史、地理、经济、政治、宗教和居民等情况。澳门的街道名称有些与历史有关。例如,“关前正街”和“大关前巷”中的“关”是指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清政府在澳门设置的的海关;“得胜马路”是为纪念1622年澳门葡萄牙人在该处击退荷兰人入侵而命名的;而“荷兰园大马路”则是因当时的荷兰俘虏被关押在该处附近一个废园而得名。澳门有的街名还反映了它的地理情况。例如,在东望洋山、西望洋山、妈阁山、白鸽巢山附近有以这些山命名的街道;还有与海有关的街道,如“南湾街”和“海边…  相似文献   

2.
所谓文化 ,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包括文学、艺术、科学等 ①。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 ,语言以其最典型的形式用语言本身表现文化活动 ,因此语言是文化的语言。翻译是两种语言的转换 ,同时也涉及两种文化的交流。文学作品来源于特定文化 ,并反映这一文化所特有的价值观、生活习惯、风土民俗、宗教信仰等。由于各地区、各民族存在文化差异 ,文化比较也就成为翻译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可谓是一部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因为它所反映的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3.
江轶 《湖湘论坛》2009,22(5):118-121
中国近代改良派早期维新思想是指形成于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前期以开明封建士大夫为主体的传统社会上层的早期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时代思潮,它反映了当时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势力的各种要求,主张用和缓渐进,不对封建制度作根本变动的方法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作全方位的改革。他们的思想对解放当时人们的思想,推动维新变法运动开展起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各民族的命名法则不仅是个人生命的符码,而且它还直接或间接隐含了大量的社会文化信息。本文通过对壮侗语诸民族的命名法则进行探究,得出了父借子名制、祖借孙名制是壮侗语诸民族普遍的一条人名命名法制。除此之外,还从兼用并行人名、取名用字、取名礼仪、人名的社会身份标注等四个方面来详加分辨,从而投射出了这些民族在宗教信仰、社会婚姻家庭结构、风俗礼仪、价值观念上的普同性。  相似文献   

5.
试论开征人文资源保护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李光才所谓人文资源保护税,我们暂且可以这样定义,即指国家依据有关法律通过行政权力,对利用我国历史遗留下来的或新近才产生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体育及环境等人文资源作为企业商标命名,并以此进行推销、促销活动,以赚...  相似文献   

6.
中国"80后"是一个平凡又特殊的群体,平凡是因为他们只是80年代出生的一群人,80年代只是一个时间概念;特殊则是因为美国<时代>周刊直接介入了中国"80后"的命名,也因为"80后"在中国社会历史文化的转型期逐渐显露出与其他时代的人种种不同:他们在中西文化撞击中成长,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变迁里逐渐成人,在商业娱乐文化与消费主义浪潮中崛起.  相似文献   

7.
孙中山爱国主义的启示孙中山的爱国主义带有鲜明的时代性以及与时代相应的凝重性。他生活在国败民困的近代中国,心中充满了爱国感情。在孙中山看来,"祖国不是一个空洞虚泛的名词,她至少具有地理、民族、文化、政治四大内涵。孙中山的爱国情感也主要倾注在这四大方面。...  相似文献   

8.
刘墨 《两岸关系》2001,(11):3-4
冠以所谓“台湾独立”之名的分裂活动,从一开始就是在台湾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各领域中同时进行的。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台独”势力的发展,台湾文化领域中的分裂活动趋于猖獗。李登辉背弃一个中国原则后,同样也在文化领域进行分裂活动。去年5月台湾当局新领导人上台后,分裂活动已经遍及台湾各个文化领域。有人称之为“文化台独”,也有人称之为“去中国化”或“脱中国化”。两种概括,都指的是服务于“台独”政治目的的文化分裂活动。  相似文献   

9.
上虞市百官街道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中心。全街道有各类残疾人4000多人,其中持证残疾人1380人,占上虞全市残疾人的十分之一。王兴彰,这个几乎被全街道所有残疾人都知晓的残联理事长,任职五年来,街道残联连续被绍兴市和上虞市残联评为残疾人工作优胜乡镇(街道),王兴彰本人每年被街道评为先进工作者和市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2006~2007年百官街道残联还被省残联命名为全省残疾人工作基层先进单位。王兴彰做好残疾人工作的法宝,就是念好“情、实、力”三字经。  相似文献   

10.
袁慧 《求索》2007,(4):158-160
语言记录文化并反映文化,通过文献中流传的汉语词汇来反映汉民族文化,是可靠和真实的。服装命名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它忠实地记录了当时的社会文化风俗,为人们了解中国历史与文化提供了另一角度。  相似文献   

11.
裂隙与缝合90年代中国文化与文艺景观多元文化时代的多元艺术特约主持人/王德胜策划、编辑/扬长征王德胜(中华美学学会副秘书长)这是一个新的文化时代,一个多元分化、多元发展的文化时代。在这一多元文化时代,我们不仅有了主流文化、知识分子文化、大众文化这样一...  相似文献   

12.
校园政治文化,无论就其心里寄载主体,还是就其行为主体而言,都构成政治文化的一个极富社会影响力的部分,所谓校园政治文化,指的是以学校校园为地域环境,(以大中学校比较而言,根据对政治的敏感反应和智性分析、参与的可能性大小,则又主要指大学校园这一地域环境),以学生为政治行为的主体(亦以大学生为主),而对政治期望的理性表达、政治行为的参与、政治状态的评  相似文献   

13.
一、文明社区建设与持续发展社区建设,是指在政府指导和街道、居委会的主持下,通过动员和依靠各种社会力量来加强社区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等方面的建设,以减少阻碍社区社会正常活动的因素,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达到社区内部各构成要素的相互协调。应当看到,改革开放以来,  相似文献   

14.
双语现象是我国民族地区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所谓双语现象,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交替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的现象。双语现象是语言接触的一种结果。然而语言的接触常常不是孤立发生的,一般是伴随着文化的接触,并且作为文化传播与文化接触的媒介。所谓文化接触,是指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分移入另外一种民族文化的现  相似文献   

15.
韩振峰 《前进》2008,(4):16-17
“软实力”是近年来风靡国际关系领域的一个流行的关键词,是美国著名政治学家约瑟夫·奈于上世纪90年代首先提出来的。它主要强调: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不仅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而且也包括文化、教育、意识形态、政治价值观、国民素养的影响力所体现出来的“软实力”。文化软实力外延宽泛,如果我们把文化理解为“人类一切精神活动及其结果的总和”的话,那么文化软实力这个概念的外延既包括政治、外交、意识形态、价值体系,又包括哲学、法律、语言、宗教、艺术等等,所有这些东西所产生的综合影响力,就构成了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60年代,对于媒体与政治而言,是一个电视开始渗透到政治领域的年代,政治媒体化的时代来临了。  相似文献   

1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所谓先进文化就是一个社会、一个时代具有导向价  相似文献   

18.
后现代主义社会下的消费文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后 现代主义是一股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 ,盛行于20世纪80年代 ,至今仍然有着广泛影响的西方思潮。在经济方面 ,“后现代”指的是一个以信息、传媒等为主导的新时代 ;在文化方面 ,“后现代”指的是一种反理性主义、反中心、反主体性的哲学思潮 ,它从根基上拆除了一切带有总体性倾向的终极希望 ;在艺术方面 ,“后现代”主要指20世纪70年代以后出现的新前卫艺术运动 ,其在艺术上的主要特在后现代消费社会 ,文化艺术可以拿来消费 ,文化亦难免逃脱被消费的命运 ,文化变成了一种商品……一切商品消费又都可以美其名曰“文化” ,在文化的氛围里捕捉…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国际上关于时代问题的新观点徐焕撰文认为,时代是一个国家确定长期发展战略的基本依据。"时代"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时代",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创立的时代学说,是按照一定历史时期内某个阶级在政治活动中所占据的地位以及依据各阶级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状况划分的社会各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0.
马斗全 《前进》2003,(2):45-46
世俗迷信,有人称为封建迷信,自古至今与社会政治和百姓生活关系极为密切,可以说人人都知道甚至接触过一些,却很少有人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郭春梅、张庆捷合著的《世俗迷信与中国社会》,可以说是填补空白之作。该书以科学的眼光系统地审视世俗迷信,是对世俗迷信与中国社会的深入研究和概括性论述,近由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是件颇令人高兴的事。现在许多所谓专著,尤其是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专著,空泛之风盛行,往往洋洋洒洒数十万字甚至上百万字,空洞无物,教人无法卒读,其效果还不如一篇好的文章。而此书的两位作者中,郭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