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24岁结婚,至今已经有11年的婚龄了,按正常情况,我们的孩子也该上小学了。但目前家里还是我和先生两个人,彼此相守。回想起来,成为丁克家庭,是很多外在的因素推着我们走到了这一步。 首先,这可能跟我的性情有关。我是家里最小、也是最受宠的孩子,一路都是在父母和哥哥的呵护下长大,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大学里教书。那时候大学老师是个比较轻松的职业,每星  相似文献   

2.
我与酒     
本人年龄35岁,酒龄28年。我7岁那年,么表叔娶亲,我们一大群娃儿围着么表叔娘要喜钱─-所谓喜钱,就是新娘子出嫁时为男方晚辈娃儿们准备的见面礼。那时穷,喜钱全由硬币充当,且一般都是贰分的。一个娃儿一杖,能得到两三枚就是意外之喜─-轮到我的时候,喜钱散完了。我不信,翻遍么表叔娘的衣兜儿也没找到一分钱。我不依不饶。到吃饭的时候,么表叔娘端着一杯酒找到我,对我说:喜钱没有了,么表叔娘对不起你。现在么表叔娘专门给你舀杯喜酒,你可不要恨我哟!在大人们"喝了喜酒腰杆不痛"的取闹声中,么表叔娘将手中的喜酒倒进了我的嘴…  相似文献   

3.
马迎 《中国保安》2005,(22):47-49
吴永德是我父亲认识的一个朋友,他38岁,是个福建人。他来北京十多年了,从一个拉货的打工仔到现在的建材公司大老板实属不易,父亲常教导我要多学学人家不怕苦、能吃苦的精神。出于好奇心和职业的敏感,我把吴永德放在了被访者的位置上。吴永德是个很豁达的人,他笑着说:“我一直就是一个打工仔啊,来北京之前也是,攒了些钱,这几年才开的公司。路要走稳,既然出来闯,就别怕苦……”我出生在农村,兄弟姐妹7个孩子,家里生活很困难。在家里,我和小妹妹关系最好,妹妹聪明伶俐,很讨人喜欢,但母亲不让女孩子上学。我就和母亲吵,说我自己打工挣钱供妹妹上…  相似文献   

4.
<正> 如果不读书,我还是个渔民我出生在福建海边一个渔村,因为家里孩子多,父母挣的工分抵不上一家人的吃穿用度,所以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经常入不敷出。两个姐姐也很早就下了田,挣点工分以缓解家里的“超支”情况。而在我们海边,因为土地贫瘠,光靠种田最好  相似文献   

5.
别人都说我是个传奇女人,只有我自己知道,我是怎么一步步过来的,我曾经走得多么艰辛。9岁得了小儿麻痹症,突然就走不好路了。从那时开始,世俗就在我面前横下一堵厚厚的墙。中学毕业,家里给我介绍对象,对方是"武大郎"一样的男人,还带着两个孩子,就这样的条件,还看不上我。我心里偷偷发誓,一定要找个非常优秀的、帅帅的爱人。当然也只心里想,不敢说出来,怕别人笑话。之后我没日没夜学习,我想只要努力就一定能考上大学,幻想只要考上大学  相似文献   

6.
我叫周桂英,今年52岁,是武汉市硚口区建筑工程公司第六工程处“三八”屋面防水班班长。 6年前,当我46岁的时候,我和一部分女职工被解雇下岗了。 在家里我是个主劳力,丈夫因脑血管破裂长期在家病休,母亲操持家务不小心摔成骨折,躺在家里,两个孩子都没有成家立业,往后日子怎么过?想来想去,我想通了,我还有一双手,可以自己找饭吃。  相似文献   

7.
{先忍受寂寞再当高手} 性格决定命运.我就是个内向、安静、骨子里要强的人,有人称我为"寂寞高手". 我小时候的理想是当个画家.我3岁开始学画,那时候,父母去上班,因怕我一人在家不安全,就把我反锁在家里,一锁就是一整天,而我就安安静静地待在家里画画,一画也是一整天.  相似文献   

8.
编辑同志:我叫金守堂、今年45岁,是平度市大泽山镇东五甲村民。两年前,我还是村里的贫困户,连孩子上学的100块钱都拿不出,7O多岁的姑姑每年还寄钱接济俺。看着乡亲们一个个靠种葡萄富起来,俺心里也痒痒,可家里穷,又没有技术,不敢去承包果园。这时、村支书好松田多次登门鼓励我,以免除当年承包费的扶待条件,让我承包了村西四亩葡萄园。他知道俺手头紧,就从家里拿出钱给俺购回化肥,一有空,就到俺园里进行指导,什么时候打药、怎样修剪都手把手地教。葡萄熟了.他就张罗着给俺卖,去年一下子就收入了4000元,今年俺更用心管理,…  相似文献   

9.
父亲病逝,家里欠下一大笔债务。办完后事第三天,18岁的我就加入了南下打工的队伍,在老乡的介绍下进了一家大型的汽车修理公司。 带我的师傅姓史,50多岁,他有两个很特别的嗜好:一是没事就用指甲剪上的小锉刀锉指甲,二是爱替别人洗衣服。 两个月后,我终于攒下一千元钱,给母亲汇完款后,我突然想到应该给她写封信,于是就利用午休时间在办公室随便找了一张包装纸写起来。也许是我太投入了,史师傅进来我都不知道,直到他用手敲了敲桌子我才抬起头。他说:“你明明在这里干着又脏又累的活,为什么说你的工作很轻松?”我红着脸说,我不想让母亲为我担心…  相似文献   

10.
从小我就渴望上学 我1937年出生在马来西亚,有3个哥哥和一个姐姐,我是家里最小的。我家住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加影锡米山区的橡胶园里,全家人都在橡胶园工作。10岁那年,我也像哥哥姐姐一样开始在橡胶园里工作,十分辛苦而且非常枯燥。正因如此,我渴望上学,渴望有同伴。  相似文献   

11.
王祖远 《传承》2009,(1):64-64
30年前也就是1979年,我上小学三年级。那时候在家里"泡澡"十分不便,一个人洗澡,全家都要忙活。先要生炉子,家里的一个炉子是做饭用的,要烧洗澡水通常就得再生一个炉子。我们用的是12孔的蜂窝煤,炉子是托人专门从重庆买的,比煤球  相似文献   

12.
编辑老师:您好!我这几天心里有些烦,刚刚从老家过完年回来,本应该高兴,可家里的事实在让我放心不下。我家一共有兄弟姐妹四人,我是老小,上面还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父亲去年已去世,两个哥哥要分家,可谁也不想赡养母亲,没办法,姐姐就把母亲接到她家住去了。可家里的东西,除了留给我一间小西房,都被两个哥哥分掉了,那是我父亲一辈子攒下的钱盖的房子和购置的东西。春节时在姐姐家看到母亲伤心的样子,我心里很难受,去找大哥理论,可大哥说这是村里的规矩,长子就该多分,闺女是不给的,而母亲是“自愿”跟姐姐住的。您说,我哥哥能那样做吗?保安员…  相似文献   

13.
特殊求助5月25日下午,刚一上班,县残联办公室来了一位佝偻着腰的残疾人,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封求助信,市残联批办协处的扶残维权件。在椅子上坐定后,他抬起了头:“我媳妇被山东来咱们洛阳打工的一个人给拐骗走了,家里撇下两个年幼的孩子,大的10岁,小的8岁。我本人这种式儿,家里还有一个躺了10多年的弟弟,求残联的领导帮助我找回妻子……”经过近半小时的交谈,我了解到,  相似文献   

14.
我小学毕业后,就得了类风湿性关节炎。由于当时医疗技术差,我家里又生活困难,所以,我尽管接受治疗,也控制不住病情发展。终落下了双下肢残疾。 从此,我不能上学校学习,也不能下地劳动,整天在家里待着。直到  相似文献   

15.
我怀着崇敬的心情采访了77岁的老红军、原省公安厅副厅长(正厅级待遇)黄庆荣同志。门开了,一位满头银发、精神矍铄的老者把我迎进了客厅。嗬!我是按预约准时到的,他也一分不差地迎候在家里,一看就知道,这就是我要访问的在党的公安战线上贡献了毕生精力的革命老前辈。  相似文献   

16.
曾经不择手段挣不义之财我兄弟五个,没有姐妹,我排行老三。家里很穷,我小时候学费都交不起。十二三岁的时候,家里经常断粮,无奈去找邻居、朋友、同事借粮本,买苞米面。当时心就想,以后无论如何我得赚钱,只要吃好的,穿好的,让我干什么都行。  相似文献   

17.
我的故事     
成了个体户刘桂仙:一个60多岁的老太太。18年前,当属于她自己的饭馆终于开业的时候,连她也没想到,一下就成了改革开放后北京第一个从事餐饮的个体户。如今,这样的饭馆在北京已经到处都是了。我老伴曾是北京饭店的厨师,不是我夸他,能在那里当厨子,那手艺得多好;我当时是一位大干部家里的小灶师傅,看着挺光显的吧。可谁能想得到我家里都穷得揭不开锅了-5个孩子,再加上公婆,一家九口人,就靠我们每月74元的工资过活。人都说我胆子大,那时候"文革"刚结束,十一届三中全会也刚召开不久,我要开个饭馆,连工商局给我办营业执照的人都…  相似文献   

18.
谢谢医疗队     
我叫陈金海,是延安老区农民,全家祖孙三代15口10个白内障,最大是60多岁的老母亲,最小是我6岁的侄女,我父亲也因车祸下肢残疾。家里生活一是靠我妻子和1个弟弟种田,二是靠政府救济,生活非常困难。我们也到延安、西安几家医院治过眼睛,因为钱太多治不起。正当我们全家痛苦、绝望的时候,“视觉第一中国行动”医疗队来到  相似文献   

19.
《小康》2017,(11)
正之前回家的时候,我发现身边不少人都不能理解我的工作。开始我还会解释,后来我就直接说自己是写字的。于是,有一部分人开始嘲讽我,还有些说我是被传销洗脑了。真是一件很微妙的事儿。最令我惊讶的,是同一小区的发小。她已经结婚了,有房有车,孩子也已经三岁了。在她的眼中,人生就是安稳,就是老公和孩子,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她对我说:“你在北京又攒不了几个钱,以后买房子不还是要靠家里?不是给家里平添负担么?再说了,你又不是那种  相似文献   

20.
我的哑舅     
我的哑舅是个有骨气的人。身带残疾,却不消极悲观、不走邪路,他那自立自强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 那时我才5岁,住在外婆家,经常看到我的哑舅痴痴地呆在家里无事可干。当时家里很穷,生活十分拮据,为了增加一点家庭收入,也为了不让哑舅的人生白过,外婆外公经常考虑让哑舅干点活儿。虽然哑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