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从我国个人所得税免征额的历史沿革出发,在明确免征额概念的基础上,指出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规定的2000元的免征额偏低,已无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个人所得税免征额提高至5000元并在全国统一执行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2.
李冰洁 《检察风云》2014,(23):34-35
近日,财政部公布前三季度税收收入情况分析。其中,个人所得税前三季度实现5697亿元,占全部税收比重为6.3%,同比增长12.4%,相较全部税收7.4%的速度要高。目前,我国个税采用分类征收办法,包括工薪所得、稿酬所得、劳务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股息红利所得、财产转让所得等种类。  相似文献   

3.
1999年11月1日开始,我国开始对个人储蓄存款利息征收个人所得税.虽然现在利息税从20%降到5%,但对在资金、时间、专业技能上均有不足的工薪族而言,还是一个负担.因此,可以重点关注免征利息税的投资品种.……  相似文献   

4.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依据收入额减除法定扣除额计算而得,其中计算的关键是个人所得税法如何规定征税时可以减除的扣除项目及其扣除标准。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修订,实现了个人所得税制由分类所得税制转向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混合所得税制。长期以来,因税前扣除的概念存在认识偏差,税前扣除制度虽几经修改,但收效甚微。在混合所得税制下,厘清税前扣除的定义及性质是讨论个人所得税制度完善的先决条件。无论是起征点还是免征额,都无法准确界定混合所得税制下税前扣除项目的内容。混合所得税制下的税前扣除项目呈现多维度、多环节的特征,包括一般性标准扣除、政策性专项扣除和差异性列举扣除。未来完善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制度的基本思路应是:允许纳税人据实申报可扣除费用,并由纳税人选择适用固定额度的标准性扣除或据实申报的差异性扣除,以避免扣除制度间内容重复和性质重叠的问题;扩大税前扣除的适用范围,以提升税法公平性;增加税前扣除单位可选择性,以体现量能负担原则。  相似文献   

5.
宪法诉讼的民主价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宪法诉讼就其实质而言 ,是解决宪法争议的一种诉讼形态。对宪法诉讼制度的研究必然涉及到对宪法诉讼价值的界定 ,这关系到成本的投入和对其运行的效果的现实考量。宪法诉讼的民主价值应从宪法本身的民主价值、宪法效力 (既定约束 )的民主价值、宪法解释的民主价值和司法性宪法诉讼的民主价值四个方面分析  相似文献   

6.
论宪法权利价值理念的转型与基本权利的宪法变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宪法基本权利价值取向的转型是宪法基本权利变迁的基础与前提 ,市场经济的转型、国家与社会的二元化以及由此带来的价值观念的多样化是基本权利价值理念转型的社会基础。在此基础上才能清理我国基本权利宪法变迁的应然方向与迫切需要完善的内容 ,这些内容包括 :基本人权以宪法原则载入宪法后 ,应该完善宪法文本中基本权利的结构顺序 ;在扩大基本权利范围的同时 ,要优化基本权利体系的结构和种类 ;明确国家保障基本权利的宪法义务 ,确立限制基本权利的限度 ,对国家权力作出适当的否定性规定 ,以完善基本权利的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7.
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要保持其稳定性,同时宪法又必须与现实的社会形态和经济基础相协调,修改宪法又是必要的。即便如此,修改宪法毕竟是极端严肃和需要慎重对待的问题,正确处理宪法稳定和修改的关系至关重要。本文将从探讨我国宪法修改的正当性和必要性出发,进而对现行宪法修改状况作一下简要阐述,从而分析现行宪法和四次修正案对我国当代法治或宪政进程的贡献和不足,以期不断改进和完善我国宪法的修改。  相似文献   

8.
9.
宪法实施状况的评价方法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全面和系统地分析目前国内外宪法学界对宪法实施的研究状况出发,指出当下宪法实施理论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没有准确地界定宪法实施概念的性质,以及没有对宪法实施建立起一套科学和合理的分析系统。作者认为,从理论来看,宪法实施是使静态宪法变成动态宪法,宪法实施概念所要解决的主要理论问题是"行动中的宪法",但是宪法实施是一个集主观评价与客观实践于一体的复杂现象,必须要在认真分析宪法实施对象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做出分门别类研究,对实施可能性做出区别对待基础上,才能进行科学的分析;从实践来看,宪法实施概念具有很强的目的性,需要解决特定的宪法问题,因此,离开了具体目的性的指引,纯粹的抽象意义上的宪法实施,在实践中,不仅不利于树立宪法本身的权威形象,相反还会严重影响宪法作为根本法自身所具有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相似文献   

10.
宪法文本中"公共利益"的规范分析   总被引:55,自引:1,他引:54  
在现代法治社会中 ,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始终存在着一定的张力 ,如何在两者的冲突中寻求合理的平衡 ,实现国家、社会与个人共同利益 ,是宪法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公共利益价值的合理认定首先应回归到宪法文本 ,从文本的角度提供解释公共利益的价值基础、基本原则与具体规则 ,使公共利益的实现获得宪法基础 ,避免对公共利益理解上的随意性与主观性  相似文献   

11.
12.
宪法价值与功能的法理学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朱福惠 《现代法学》2002,24(3):25-34
宪法的价值是人们对宪法产生的预期需求 ,民主、平等、保障人权等是宪法价值实现的积极结果 ,而不是价值本身。宪法的功能包括分配政治权力、规范国家权力、预防社会混乱和调节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13.
14.
吴传毅 《时代法学》2008,6(6):45-49
任何法律都要调整一定的社会关系,所不同的是,宪法不调整一般的社会关系,而是调整国家重大社会关系,具体包括国家与公民之间的关系,国家与政党之间的关系;国家机关与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国家机关内部之间的关系;国家与全社会之间的关系;国家与其他国家或者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论宪法程序的价值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季金华 《法学论坛》2006,21(5):24-33
现代社会宪法程序是社会共识建立的权威机制,它特有的内外部结构能够促使在意见的充分陈述、交涉、辩论、沟通的基础上实现政治意见和政治意志的集中,从而形成普遍可接受的政治决策。我们可以从法律运作、政治行为的规范和社会结构的变迁等方面确证宪法程序的这些价值功能。  相似文献   

16.
当代社会价值困境,是个体价值渐次遮蔽社会核心价值,最终陷入社会价值共识虚无的状态;而在转型中国,各种非理性价值或价值异化掺杂其中,价值困境更为深刻。作为回应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却因独白式的传播方式而陷入认同困境。在依法治国的语境下,顺应社会核心价值之内在属性,应以宪法作为其规范载体;而宪法对社会核心价值之确认,构成宪法权威之理据,并可将形式意义的"话语共识"升华为实质性的宪法价值共识。虽然现行宪法业已在文本上全面表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但仍存结构局限,有鉴于此,应采取妥适路径,实现宪法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7.
论宪法规范与社会现实的冲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章认为宪法规范与社会现实的冲突是宪法运行过程中存在的正常现象。由于宪法规范的高度概括性与原则性 ,在具体调整社会现实时必然与具有动态性的社会现实发生矛盾与冲突。宪法就是在规范与现实既相统一又相矛盾的过程中存在并不断得到完善。在急剧的社会变革过程中宪法规范与社会现实的冲突与矛盾表现得更为集中与突出。建立一种合理的机制有效地预防与解决宪法运行中出现的规范与现实的冲突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本文以各国宪政实践的基本经验为基础探讨了宪法规范与社会现实发生冲突的原因、表现与解决机制等问题 ,并对如何有效地控制规范与现实冲突问题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8.
<正> 宪法调整社会关系的性质、特点和范围问题,是现代法律科学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是由苏联新宪法和加盟共和国和自治共和国宪法的实施;在社会与国家生活中宪法的特殊作用;宪法在法律文件体系中的最高地位和法律规范的崇高成望决定的。研究宪法调整问题的迫切性,随着创制法律活动的蓬勃发展在增长,这是贯彻实施1977年12月12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批准的整理苏联立法使之适合苏联新宪法的组织工作纲要及加盟共和国  相似文献   

19.
宪法惯例作为一种特殊的政治法律现象,在各国宪政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不成文宪法国家,宪法惯例是宪法的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宪政的精神所在,是制定成文法律的基础和依据。而在成文宪法国家,宪法惯例补充、完善、引导着宪法的发展。中国学者封此专门研究并不多,政治学界及宪法学界尚未封相关问题产生共识,封宪法惯例的涵义以及价值等基本问题进行分析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伦理与宪法的交融在德法并治的现代社会显得尤为重要和突出。本文重点讨论了伦理的宪法价值,即在以人为本的逻辑起点下尊重人性尊严,这为伦理的宪法价值的基础价值;实现不朽的自由、平等、博爱的应然价值,即实现伦理的宪法价值的具体价值体现;最终建立起正义的宪政文明,这方面就是终极价值的归属。本文旨在宏观方面寻求各个国家和民族可以对话的理想平台,找到符合正义原则的宪政制度;在微观层面探析伦理之于宪法的作用,推动宪法不断向良、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