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春紫 《党史纵横》2013,(10):50-52
反映抗美援朝战争惊险战斗故事的优秀影片《奇袭》,在当年可是家喻户晓。影片一经播放,在社会上就获得了如潮的好评。特别是影片的主角——英雄的侦察连长“方勇”形象深入人心。其实电影《奇袭》所反映的故事是发生在朝鲜战场上的真实故事,侦察连长“方勇”的原型人物就是时任38军侦察科副科长的“张魁印”。  相似文献   

2.
张秀梅 《党史纵横》2010,(11):17-20
近半个世纪前,一部描写抗美援朝那气壮山河的战争史诗的电影,塑造了一个已经牢牢植根于我们这个民族血肉的经典英雄形象。影片主人公王成那惊天地、泣鬼神的吼声:“为了胜利,向我开炮!”整整震撼了几代人的心灵。一部优秀影片的魅力,就在于它蕴含着一个民族的伟大精神。这部电影名叫《英雄儿女》。  相似文献   

3.
1964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故事片《英雄儿女》--公映,立即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影片中充满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志愿军战士“王成”的形象给广大观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尤其片中王成面凶残的敌人高喊的那句--“为了胜利,向我开炮!”震撼了无数人的心灵……从此人们牢牢记住了影片中王成扮演者的名字、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刘世龙。  相似文献   

4.
丁荫楠是国家一级导演,从事电影工作44年。他执导的影片先后获得“百花奖”、“金鸡奖”、全国“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等。他本人也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电影艺术家”荣誉称号。多年来,丁荫楠在艺术道路上孜孜以求,在政治追求上同样矢志不渝,风雨不泯入党志。1986年,在24年内交了14份入党申请书的丁荫楠终于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这一年,他47岁。  相似文献   

5.
一部描写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云南时的感人故事影片《金沙水拍》,新近由云南民族电影制片厂隆重推出。这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的又一收获。 与同类题材的影片相比,《金沙水拍》有所探索,有所突破。这探索和突破就在于:新视点描绘长征,新笔触塑造伟人。 影片取材于遵义会议后,红军驻兵扎西、佯攻昆明、智取皎平、抢渡金沙江、巧过凉山彝区的一段史实。与一般偏重于全景式、史诗性的“正史”影片不同,《金沙水拍》则更注重故事情节的“传奇性”。  相似文献   

6.
电影《英雄儿女》中的一曲"英雄赞歌"响彻了大江南北,一句"向我开炮"激荡着无数中国人的心。近半个世纪以来,这部充满革命英雄主义和爱国激情的影片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长大,无可争议地成为红色经典之一。这部深受人们喜爱的影片是如何诞生的?它的原作者巴金经历了怎样的激情岁月?  相似文献   

7.
赵乐 《学习导报》2011,(14):13-13
“风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晴天响雷敲金鼓,大海扬波做和声……”说起电影《英雄儿女》中这首风靡全国的歌曲《英雄赞歌》,其创作和演唱背后有着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8.
电影《英雄儿女》中的王成已是家喻户晓,他那“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的悲壮呼喊,震憾了几代人。然而,对于王成这个艺术形象的原形人物,人们却知之不多。这里,我们将为您讲述他和他的战友们的真实故事。  相似文献   

9.
正《南海潮》是著名前辈电影艺术家蔡楚生在新中国编导的唯一影片,原拟分为"渔乡儿女斗争史"和"天涯海角恩仇记"两集,再现从大单命时代至社会主义建设漫长时期,广东沿海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英勇斗争的壮丽历程。珠江电影制片厂于1962年摄制完成上集,着力描写1927年广州起义失败到1937年日军在华南登陆之间渔民的不幸遭遇和斗争生活,围绕农家女阿彩和青年渔民金喜及其家人充满血泪的坎坷人生,揭示那个动荡时代尖锐激烈的阶级矛盾和民  相似文献   

10.
正《老兵新传》是新中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立体声故事片,主要讲述战场上浴血厮杀的老兵们脱下军装拿起锄头,来到黑龙江开发北大荒的故事。它是第一部反映北大荒精神的彩色宽银幕影片,是一部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在中国电影事业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北安是电影《老兵新传》的故事发生地和影片拍摄地,它的成功拍摄极大地提升了北国小城北安在全国的知名度,主场景拍摄地赵光农场也因此拥有了《老兵新传》故乡的美  相似文献   

11.
《党建》1994,(8)
宣传部走到我们文艺工作者中间来了──老艺术家吐心扉最近,在中宣部召开的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座谈会上,一些著名老艺术家充满激情地发言,肯定了“五个一工程”的工作实绩,表达了广大文艺工作者决心努力为精神文明建设做出更大贡献的心声。电影表演艺术家张瑞...  相似文献   

12.
袁成亮 《世纪桥》2006,(7):90-92
提起电影《英雄儿女》,大凡四十开外的人眼前定会浮现出片中王成手持爆破筒的英雄形象,耳边也一定会响起那首曲调激昂的《英雄赞歌》。这部影片是如何诞生的,它的背后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呢?笔者就此作一披露,以飨读者。1952年3月,为了创作一批反映抗美援朝体裁的作品,中国文联组织了以巴金为组长的创作组赴朝鲜体验志愿军的生活。巴金选择志愿军某团六连体验生活。在七个多月的生活中,  相似文献   

13.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电影《冰山上的来客》诞生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影<冰山上的来客>,一部影响几代人的电影,相信看过这部影片的人一定不会忘记那极富民族风情的异域风光,和那曲充满柔情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一部表现新疆边防部队与匪特进激烈斗争的反特影片拍到如此的境界,在电影史上并不多见.然而,就是这样一部优秀的影片,当年却是经历了几次起落才得以诞生的.它背后的故事如同影片中那扣人心弦的情节,一路跌宕曲折.  相似文献   

14.
赵丹(1985—1980年),原名赵凤翔,是我国著名的电影艺术家。三十年初期开始电影艺术生涯。1937年在影片《十字街头》扮演失业的大学生老赵,在《马路天使》中扮演吹鼓手小陈而成名。“九一八”事变后,他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带着希望来到新疆,为开拓新疆话剧事业及文化工作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但不久即遭盛世才迫害,监禁狱中五年,受尽折磨,在  相似文献   

15.
六朝古都浮华地,十里秦淮脂粉乡。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南京,曾孕育出一个又一个文化名人。不过,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秦淮河畔曾走出过一位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重重一笔的“娜拉”,她就是新中国第一位电影女导演王苹!对于王苹这个名字,很多人可能感到陌生,但人们一定知道这些电影:《柳堡的故事》、《霓虹灯下的哨兵》、《闪闪的红星》等,这些曾经影响了一代人的优秀影片就是出自王苹之手。  相似文献   

16.
由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在1963年摄制的军事题材影片<红日>,是继<南征北战>之后新中国拍摄的第二部大型战争故事影片.该片取材于1946年冬山东战场的孟良崮战役,气势恢弘,场面壮观.影片一经放映便在观众巾引起了强烈反响,片中插曲<谁不说俺家乡好>更是传唱一时.那么,这部影片是如何诞生的?它的背后义有哪些曲折故事呢?  相似文献   

17.
陈国彬  焦守桐 《奋斗》2011,(1):39-40
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播出的电影《在这个家庭里》讲述了在大庆油田三次采油试验的背景下,油田总地质师和他的妻子、儿女这样一个普通家庭两代人之间所发生的悲欢故事;中央电视台10套播出的《大志有话说》深受全国小朋友的喜爱;“逐鹿中原”传奇网络游戏也在广大游戏爱好者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电视连续剧《毒刺》,电影《不醉不归》、《愤怒的西瓜》也即将与观众见面。谁能想到,这些文化大餐都出产于以石油闻名于世的大庆!  相似文献   

18.
正在今年贺岁档火爆上映的电影《红海行动》,堪称一次大胆而卓越的艺术行动。这部华语电影史上从未有过的大制作,既反映了电影艺术家们奋力一搏的惊人创造力,痴心追求完美与超越的精益求精的精神;更体现出了我们的国家和军队正日益走向强盛的趋势,形象地反映出中国政府对中国公民生命与利益的高度关切,及在紧要关头所迅速采取的行动和措施。从这个意义上讲,这部以发生在红海之畔的跨国交锋、铁血鏖战为表现题材的影片,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宣传思想工作紧紧围绕建设全国藏区综合实力第一州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针对广大农村牧区实际,克服困难,创造性地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地推进了农村牧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和谐。一、理想信念教育入村,占领农村牧区思想阵地。一是采用流动党校形式对农村党员干部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宗教观、民族观培训;二是针对部分农牧民只懂藏语的实际,组织专人编写藏汉双语宣传资料,制作双语V CD光碟发放给农牧民,译制电影故事片到农牧区放映;三是深入开展“三下乡”活动,扎实推进电影“2131”工程,为…  相似文献   

20.
袁成亮 《党史博览》2008,(12):34-37
近年来,随着达赖集团分裂西藏活动的不断升级,旧西藏农奴制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对于40岁以上的人来说,媒体关于旧西藏农奴制的大量报道使他们很容易想起20世纪60年代拍摄的一部名叫《农奴》的电影。这部影片用艺术的手段真实地再现了旧西藏农奴制下农奴的悲惨生活,被看做是当代电影艺术创作的一个奇迹,与后来的《红河谷》被认为是关于西藏题材最好的两部影片。电影《农奴》是如何诞生的?它的背后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呢?本文将笔者所接触的材料作一披露,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