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登辉上台之初.蒋经国留给台湾社会的是追求国家统一、开放两岸探亲、开启政治改革等等政治遗产;李登辉下台后,留给台湾社会的是“两国论”、民进党上台、“台独”活动猖獗等等政治遗产。李登辉的分裂主义路线是指李登辉当政时期以分裂为指向的意识形态和内外政策的总和。  相似文献   

2.
今年3月18日,台湾地方领导人的更迭选举已尘埃落定。国民党丢掉了它执掌数十年的政权而沦为在野党,其党主席李登辉在一片骂声中黯然下台。“痛定思痛”的继任者宣布要对“百年老党”作彻底的改造。此时,回首其百年沉浮的历史轨迹,不难发现很多耐人寻味的教训和启迪。 一位外国学者发现,在国民党的特殊字典上,革命有一种确定的含义:谁反对在国民党内占优势地位集团的政策,他就是反革命。 作为“革命力量”核心的国民党,是一个庞大、松散、良莠不齐的团体。如同今日国民党在台湾既失败又分裂一样,国民党在大陆时期也多次发生过分裂,国民党的分裂和失败一样值得探究。 百年老店在内部人为的纷争之中无奈关门,重蹈了它历史上惯常的内患误党覆辙。另外,国民党未来何去何从,引发我们思考的不仅仅是一种轮换式的定论。  相似文献   

3.
国民党是一个有着百年历史的老党,但目前却出现式微。究其原因,可以归纳如下:打压宋楚瑜使国民党一分为二,民进党坐收渔翁之利;国民党与“黑金政治”划上等号,使台湾民众“让国民党下台”的信念越来越强烈;国民党自身组织体系的衰落使其失去了选举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1999年的台湾政局发展跌宕起伏、复杂多变。一年来,岛内局势演变主要围绕两条主线展开,一是行将退位的李登辉为确保其分裂路线的延续加紧谋篇布局,“两国论”是李登辉下台前的“政治交代”;二是面对影响深远的2000年“总统”选举,各党派及各候选人之间提前展开了激烈竞争,宋楚瑜自行参选使“总统”选情三强鼎立,变数增加,国民党执政地位面临严酷  相似文献   

5.
谁是台湾海峡“一号大麻烦”的制造者?自然非李登辉莫属。有海外传媒评论道:“李登辉的‘两国论’既出,领袖变成赌徒,人民则成为赌注,台湾难有宁日,甚至会有更大的悲剧。” 李登辉制造了“一号大麻烦”之后,7月25日,李登辉的近身顾问、国民党党营事业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刘泰英,在泰国曼谷又公开表示:中国大陆一旦武力对台,台湾会马上发射导弹袭击香港和上海外海,藉以驱使外资自大陆撤走。给当地经济造成动荡、  相似文献   

6.
2000年台湾地区选举于3月18日举行,经过激烈的角逐,民进党候选人陈水扁、吕秀莲当选为新的领导人,民进党取代了国民党成为台湾的执政党,遂使国民党丧失了在台湾长达半个世纪的执政权,沦为在野党,这一结果直接关系到李登辉之后的台湾政权更迭和各派政治势力的世代交替,必将对未来台湾政局和两岸关系的走向产生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国民党执政五十年“侨务”政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侨务”政策是台湾当局对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1949至2000年国民党统治台湾的50年间,历经蒋介石、蒋经国、李登辉三任领导人主政,其“侨务”政策的演变也大致可以分为蒋介石时期的“反共复国”“侨务”政策、蒋经国时期的“三民主义统一中国”“侨务”政策及李登辉时期的“台湾意识”形态化“侨务”政策三个阶段。李登辉时期的“侨务”政策既有对两蒋时期“侨务”政策的延续,同时更显现了“台独意识”的新趋向。  相似文献   

8.
1998年底的台北市长选举呈现出国民党和民进党激烈对决的态势,12月1日晚,国民党主席李登辉为台北市长候选人马英九站台,他强调大家都是新台湾人,呼吁民众要走出过去的悲哀。李登辉随后要马英九回答:“你是哪里人?”“你走什么路?”马英九以闽南话回答说:“我是吃台湾米、喝台湾水长大的新台湾人,走的是李登辉的民主改革大道”。①“新台湾人主义”被认为是帮助马英九胜选的法宝之一,引发社会各界的纷纷解读。一、“新台湾人主义”解读的三个面向“新台湾人”作为一种政治概念,具有模糊性的特点,连前台北市长陈水扁都认为…  相似文献   

9.
海月 《法制博览》2009,(11):32-32
武当山抗战时期地属国民党第五战区,“干部训练团”、“学生队”当年曾经设在武当山周府庵。1938年,日本侵略中国,武汉告急,国民党为抗击日寇,决定在武当山民间收集以铜为主的金属,准备熔化后制造枪炮、子弹,以供军需。  相似文献   

10.
储昭根 《南风窗》2011,(12):28-30
两岸议题在2012年台湾地区领导人大选中将扮演决定性的角色,也是蓝绿政见对决的主要战线。台湾2012年大选将迎来史上最激烈、最精彩的"双英决战"。国民党大佬钱复在当李登辉的"外交部长"时就曾明言:"外交政策"只是台湾当局政策的一个环节,而大陆政策是台湾未来走向,攸关台湾兴亡,其位阶应高于"外交政策"。台湾的现实证明了钱复"两岸关系的位阶高于对外关系"的眼光与预见——对  相似文献   

11.
自1949年国共内战、国民党兵败退据台湾以来,整整50年了。其中两蒋时期近40年,李登辉时期10余年,两岸迄未正式结束敌对状态。海峡上空风云变幻,时雨时晴,阴云常在,从未出现过持续。稳定的晴空。尤其是自李登辉主政台湾以来的10余年,形势更有愈来愈险恶之势。统乎独乎?和乎战乎?势必作出选择。笔者认为,统则必和,独则必战。但愿两岸得以化干戈为玉帛,此乃两岸中国人之大幸,更将有利于台湾的发展。以下拟联系台湾岛内政局,就两岸50年来的关系及现在和未来发展发表一点看法。一、过去“怎么看?”对蒋介石、蒋经国…  相似文献   

12.
李奇 《台湾研究》2009,(5):13-18
自1997年10月22日台“教育部”启动两岸学历互认机制以来,两岸高等教育学历互认议题在李登辉、陈水扁及民进党等“台独”势力的阻挠下一直没有进展。2005年4月,随着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的大陆之行,两岸交流开始升温,两岸文化教育交流日趋紧密,两岸高等教育学历互认又成为两岸交流中的一个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13.
李登辉分裂主义批判杨毅周李登辉上台后,推行了一系列全新的大陆政策和“外交政策”。这套政策被人们冠之于“独台”之名。“独台”显然源之于“台独”,它的词意含糊不清,或许是如实地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李登辉这套政策模糊不清的认识。如今,李登辉的访美,自己为自己的...  相似文献   

14.
一、三分天下的政局难稳定台闽地区县市长及第五届“立法委员”选举结果揭晓,民进党原本通过情治系统的分析,只能获得70几席,而选前自己预估也只有79席至80席左右,却意外获得87席,比原来的67席足足增加了20席,成为“国会”第一大党。原先的“国会”第一大党国民党选前预估,以宋楚瑜领军的亲民党和李登辉主导的台湾团结联盟,可能刮去国民党不少席次,但仍可获得87席至93席,却不料跌到只有68席,大  相似文献   

15.
1999年7月9日,李登辉公然宣示“两国论”,使其蓄意将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的阴谋图穷匕首见,完全暴露在世人面前。当然,纵观近十年来李登辉分裂祖国的言行,可说是不胜枚举。特别是自1991年首次“修宪”开始,李登辉便在对整个社会行为具有约束或指导意义的意识形态领域,包括在法律、政策以及社会公众意识等各个方面,极力构筑所谓的“台湾人国家”、“分裂的政策”、“台湾人意识”,为其分裂活动不断地制造法律依据,并从政策上控制岛内民众,从社会心理上误导岛内民众。这是李登辉分裂理念与行为的最集中体现,危害性也更为…  相似文献   

16.
2001年台湾政局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郁 《台湾研究》2002,(1):20-25
2001年是台湾政局持续动荡、两岸政治僵局依旧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岛内朝野之间争夺政局主控权的斗争十分尖锐,逐渐形成了泛蓝与泛绿两大阵营对垒的局面;各主要政党围绕“立委”及县市长选举展开了激烈的角逐。选举结果,国民党丧失了第一大党的地位,民进党成为“立法院”最大党,形成了“二大一中一小”的政党新格局。在李登辉的支持下,陈水扁逐步走出“朝小野大”执政困境,对政局的主控能力得到了加强。展望2002年,民进党当局将正式开始全面执政。但是,在“立法院”内朝野间的斗争与较量仍将十分激烈,被视为2004年“总统”选举前哨战的北高两市长选举,将成为今年各主要政党全力争夺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两岸“分”“合”的巨大能量在相当长的一段期间,大家的目光焦点都焦中在台湾的分裂倾向,以及此等趋势对台海两岸及东亚可能造成的巨大冲击上。经过了1995年至1996年的海峡危机(因李登辉访美所引发),及1999年又一次的紧张形势(因李登辉讲“特殊的国与国关系”)之后,东亚地区及全球主要大国无不对台湾海峡的裂解可能释放出来的巨大能量产生高度的畏  相似文献   

18.
对国民党“台湾化”的透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国民党“台湾化”的透析张凤山1949年被推翻的国民党政权的残余势力逃到台湾后,经过几十年的演变,今天已变成“台湾国民党”。“台湾国民党”的主要内涵及显著特征是什么?是什么因素促使国民党实现了这一转变?本文拟就这些问题作一初步剖析,以就教于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19.
2008年台湾政党轮替有着特别深刻的意义。民进党惨败下台、国民党重新执政标志着台湾人民对于台湾未来发展的方向与路线的选择。随着选举结束,两岸关系僵局迅速打破,民进党在两岸关系中制造紧张、强硬对抗的路线遭到放弃,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为两岸人民共同的努力目标并展现出良好的势头。从历史角度考察,新形势下的两岸关系是两岸关系历经多年的曲折之后的回归正途,是一种拨乱反正,  相似文献   

20.
《南风窗》2016,(26)
正这是拉美最风光的一年,也是最悲催的一年。巴西举行里约奥运,巴西总统被弹劾下台;哥伦比亚总统获诺贝尔和平奖,载有巴西球队的飞机坠毁于哥伦比亚。拉丁美洲在2016年上演"悲喜双重奏"。巴西举行里约奥运,哥伦比亚总统获诺贝尔和平奖,秘鲁举行APEC峰会,这些都是世界级盛事。而厄瓜多尔遭7.8级强震死亡700多人,载有巴西球队的飞机11月29日坠毁于哥伦比亚,巴西总统罗塞夫被弹劾下台,这些又是让人扼腕的事。了解拉美在2016年的实质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