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袁伟 《台湾研究》2006,(2):29-34
近几年来,两岸图书出版业交流有了新的发展。无论是两岸图书出版业界的交流,还是两岸图书交流渠道的完善,无论是从文化高度接受对方图书的意愿,还是两岸对对方图书读者市场的形成,都反映出两岸图书交流具有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图书与工业制品和农副产品不同,价值体现在精神和物质领域,因此图书市场涉及到经济利益、文化习俗、意识形态、基础知识、政治立场等多重因素,图书出版业交流的发展,可以说是两岸交流向深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2.
王大鹏 《南风窗》2014,(5):26-28
<正>双方两岸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会面,达成积极共识,对推动两岸关系全面发展具有积极意义。2014年2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及随访的台湾各界人士。甲午新年刚过,两岸政界互动就热闹了起来。先是2月11日下午,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张志军与台湾方面大陆委员会负责人王郁琦会面,就推进两岸关系等问题广泛深入交换意见,并  相似文献   

3.
经过四年多来两岸执政当局的共同努力,两岸关系已由和平发展开创期步人巩固深化的新阶段。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两岸制度化谈判的恢复和推进发挥了至为关键的作用,不仅解决了一批长期制约着两岸关系发展的重大难点问题,而且促进了两岸政治和社会互信,夯实了两岸和平发展的基础。从形式上看,两岸谈判的具体内容虽由两会承办,但其主体是两岸执政当局,执政双方的战略、原则、策略对谈判的达成及其成果具有重要影响。本文根据2008年国民党重新执政以来两岸关系发展的脉络,特别是两会商谈的有关实践,探究马英九当局关于两岸谈判的战略思维、基本原则、做法特点及面临的主要障碍,希冀为两岸继续巩固谈判成果、开创谈判新局提供有益视角。  相似文献   

4.
季烨 《台湾研究》2014,(6):64-71
台湾地区监督两岸协议的基本规范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但关于制定两岸协议监督专门条例的争议却持续了20年,主要包括两岸协议的法律性质之争,立法监督的深度和方式之争以及公众参与的限度之争。台湾内部关于两岸协议监督机制法制化的争议,表面上体现为行政权与立法权之间的紧张关系,其实质是蓝绿政治势力对大陆政策主导权的争夺,同时也夹杂着少数政治人物的个人政治企图。鉴于其“泛政治化”的本质,“两岸协议监督条例”对两岸关系的消极影响不可小觑。  相似文献   

5.
杨磊 《台湾研究》2014,(5):72-80
台湾佛教是中国佛教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明清时期佛教随大陆移民传入台湾以来,两岸佛教一直保持着割舍不断的密切联系。特别是在两岸大交流、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两岸佛教通过双向互动交流,层次日渐深入,范围日渐广泛,开启了两岸佛教交流的新高潮,创造了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宗教交流模式。但同时也应看到,随着两岸交流的不断深入,两岸佛教的差异性也为两岸佛教间的交流带来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海峡两岸投资保障和促进协议》的签订,为两岸经贸商事争议提请仲裁带来了新的契机,比较我国内地、台湾和国际公约关于仲裁标的规定,有必要扩大我国仲裁标的范围,当事人能够自由处分的权利均可投入到仲裁的视野。  相似文献   

7.
唐桦 《台湾研究》2011,(3):11-15,22
自从两岸开放以来,两岸在教育、医疗、卫生、新闻、艺术、宗教、公共安全等社会各领域的交流十分频繁,在交流人数、项目、层级、内容、效果等方面都有相当的拓展。“两岸医疗卫生合作协议的签署,显示两岸合作已从经济领域拓展到了社会公共领域,两岸合作的议题在扩大。”  相似文献   

8.
2008年5月以来,两岸关系出现难得的历史机遇,两岸新闻交流合作亦迎来新契机,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在后ECFA时代,两岸新闻交流如何与时俱进,真正扮演好两岸“文化领头羊”的角色,是两岸及两岸新闻界必须解决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拟就新时期两岸新闻交流合作的特点、问题以及解决之道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9.
1997年两岸经贸关系发展评析与展望王建民1997年,台湾当局加大推行“戒急用忍”政策的力度,采取多种措施限制、阻挠台商赴祖国大陆投资,对两岸经贸关系发展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但两岸经贸关系发展是不以台湾当局的意志为转移的,两岸贸易继续保持较高增...  相似文献   

10.
就省级卫视的生存状况和发展策略,本刊记者日前专访了东南卫视的总监梁章林先生。看“两岸大事”《南风窗》(以下简称《南》):目前国内省级卫视的发展,大致走了两条路:一是做全国性的综合频道,但突出某一类专门节目,比如湖南卫视;二是做全国性的专业频道,比如海南的旅游卫视。东南卫视是如何考虑自己的“发展路径”和品牌定位的?  相似文献   

11.
入世后台湾当局对两岸经贸政策调整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建民 《台湾研究》2002,(2):23-30,37
自台湾当局于1990年提出加入关贸总协定(GATT)及1995年转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台湾经济的市场化与自由化步伐加快,到2002年元月正式入世时,除农业与服务业等少数领域外,许多领域与行业基本上接近或达到WTO所要求的开放程度,惟将大陆排除在经济自由化与市场开放之外。两岸先后加入WTO后,如何调整符合WTO要求与规范的两岸经贸政策及如何在开放与保护所  相似文献   

12.
经贸交流对两岸经济发展影响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峡两岸经贸关系乃是一种在特殊政治背景之下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的复杂性决定了经济关系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虽然,两岸经贸关系历经20年的风风雨雨,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至今仍面临着政治性因素的困扰。消除政治干扰,促进两岸经贸关系的良性健康发展,既是海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所在,也是两岸双方发展跨世纪经贸关系的目标所在。  相似文献   

13.
台湾当局的大陆经贸政策及两岸经贸关系前景评析刘映仙80年代后半期,随着两岸经贸关系快速发展和政治关系趋于缓和,台湾当局开始调整其僵硬的大陆经贸政策,逐渐放宽了两岸经贸交流。进入90年代,台湾当局对大陆经贸政策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调整和“政策立法”。目前,...  相似文献   

14.
1998年两岸经贸关系发展评析与1999年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8年,两岸经贸关系发展虽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但影响相对较小,保持了较为平稳的发展态势。海峡两岸贸易在整个东亚地区贸易中表现较佳,台商对祖国大陆投资与两岸经贸合作出现一些新的发展动向,两岸海上通航也取得一定进展。1999年,两岸经贸关系发展将...  相似文献   

15.
光复初期台湾教育重建与两岸教育交流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光复初期台湾教育重建担负着铲除殖民教育制度、改造社会奴化心理、培养人才、促进两岸融合的重任,在某种意义上它比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重建更为艰巨和紧迫。海峡两岸源远流长的教育交流以台湾光复为契机迅速发展,为战后台湾教育制度的重建,实现台湾文化教育制度祖国化,加快加深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融合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京剧是一门历史悠久、传统古老的民族艺术,也是包含着文学、美术、音乐和舞蹈的高深综合艺术,它吸收了我国各个地方戏种的精华,形成了一种别具特色和完美的剧种,同时表现出中华文化传统所固有的伦理道德。自清朝以来,在两岸艺人的共同努力下,不但取得了很大的艺术成就,而且在国内外都享有盛名。但由于各自的具体历史条件、社会背景和生活环境、意识形态和传承渠道不尽相同,因此,在发展上也各有某种不同特色,这是很自然的。  相似文献   

17.
新形势下加强两岸产业交流与合作的思考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两岸产业交流与合作正面临一系列新的形势变化:一方面,正在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使外部需求急剧下降,并将引发全球产业的洗牌,两岸产业交流合作既面临挑战又存在机遇;另一方面,自2008年5月以来两岸经贸关系发生的一系列重大积极变化,更将对两岸产业交流与合作产生深远影响。新形势下,研究和总结两岸产业交流与合作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暴露出的问题,积极探索未来推动两岸产业交流与合作转型升级的思路,对于深化两岸经济关系发展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将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谢长廷以“宪法”为主轴的有关“宪法一中”、“宪法共识”、“宪法各表”等两岸政治关系论述既有许多值得肯定之处,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与局限。其值得肯定之处主要表现在:是民进党阵营中相对务实、理性的政治主张;是他长期以来深度思考的心得汇整;是试图打开民共僵局的积极尝试;是化解台湾内部蓝绿对抗的有益探索;是摆脱绿营“逢中必反”思维的建设性主张。其问题与局限主要表现在:并未接受“一中”框架;并未放弃“台独”立场;带有折衷主义和模糊主义的双重色彩;论述逻辑有欠严谨和规范。今后谢长廷先生有待于从内容和逻辑两个方面对其论述加以进一步修正或完善,使其论述早日成为一个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有所裨益的论述。  相似文献   

19.
婚姻从本源上讲就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制度所确认的一男一女互为配偶的结合,或者说婚姻是以男女两性结合为内容并为一定社会所认可的社会关系,一定的择偶与婚姻制度必定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制度基础之上,是为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内社会制度及其文化和伦理道德规范所认可的夫妻关系,也是人类最早的社会规范之一。在决定婚姻产生的直接原因中,社会性因素大于自然性因素。尽管在不同的社会和不同的历史阶段,婚姻和家庭的模式各不一样,但是,自人类诞生以来,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两岸关系已步入和平发展新时期并且在诸多领域取得丰硕成果,但由于受到岛内政治、文化教育、两岸关系、国际政治与青年自身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两岸大交流背景下台湾青年的“国家认同”仍然呈现出“去中国化”与“台湾化”的现状,对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国家和平统一将造成相当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未来两岸双方应继续深化两岸经济、文化、教育、社会领域的交流合作,以建构“双重认同”作为化解台湾青年“中国认同”危机的基本路径,在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进程中重新建构台湾青年的“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