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2年“大选”之后,国民党在南台湾的选举动员逐步进入一个“结构崩解”的阶段,影响所及,国民党不仅在南台湾各类选举中难以取胜,也因为其所掌握的社会支持网络更趋于弱化,国民党在南台湾绿营执政县市作为一个在野政党的监督力量也随之弱化。因之,即便在多数南台湾各县市议会中,国民党仍掌握较多正副议长席次,但由国民党掌握的县市议会,却对民进党县市政府的消极的两岸交流政策难有影响。检视国民党在南台湾“结构崩解”的情况、影响及民进党县市政府和县市首长的两岸交流政策,并研判其发展趋势,无疑对深入了解南台湾政治社会状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2008年3月22日,在新一届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国民党籍候选人马英九、萧万长获胜,获得765.87万张选票,得票率为58.45%;民进党籍候选人谢长廷、苏贞昌获得544.52万张选票,得票率为41.55%。国民党自从2000年败选之后,重新掌握台湾政权,台湾社会实现了第二次政党轮替。此次大选也是一个转折,政党势力的此消彼长,  相似文献   

3.
1998年12月5日,备受岛内外各界瞩目的台湾“立法委员”、台北和高雄市长以及市议员“三合一”选举揭晓,国民党获胜,民进党受挫,新党惨败,无党籍势力成长较快。由于本次选举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和指标效果,攸关政党版图的重划和2000年“总统”大选的布局,...  相似文献   

4.
信息全接触     
《南风窗》2000,(2)
台湾“大选”如美国“大片”台湾政坛最近热闹非凡,2000年“总统”大选在即,参选各方各尽所能,使出非法监听、调查、栽赃等各种手段,令大选各类新闻成了台湾迎接新世纪的一道大菜。正如参选人李敖所说:台湾的“总统”选举有如一部美国大片,悬念丛生,高潮迭起,而且越接近剧终越精彩。 去年12月5日,台湾《中时晚报》驻欧洲特派记者发回了一篇震动台湾内外的专访。这名记者说,地处东南欧的阿尔巴尼亚“台阿友好协会”主席尼科尔·莱西表示,他与其他两名国会  相似文献   

5.
台湾“二·二八”事件50周年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二·二八”事件50周年祭才家瑞1947年2月28日,台湾同胞在全岛掀起了反抗国民党腐败统治,争取民主、争取自治的武装起义。起义遭到了国民党反动政权的血腥镇压,事变中,1万多名台湾人民和近千名自大陆来台工作的普通同胞死于非命①。国民党对“二·二八...  相似文献   

6.
2000年3月18日,以陈水扁当选台湾最高领导人为标志,在野的民进党取代了执政长达50年的国民党,实现了台湾政治发展史上的首次政党轮替。但自那时起,台湾政局一直处于动荡之中,财经形势迅速恶化,两岸关系僵持不前,新当局施政非但没有“向上提升”,反而一度面临被罢免的政治危机,台湾前途何去何从更加令人迷惘担忧。本文仅就大选后台湾政局的这一演变及其缘由,作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储昭根 《南风窗》2011,(12):28-30
两岸议题在2012年台湾地区领导人大选中将扮演决定性的角色,也是蓝绿政见对决的主要战线。台湾2012年大选将迎来史上最激烈、最精彩的"双英决战"。国民党大佬钱复在当李登辉的"外交部长"时就曾明言:"外交政策"只是台湾当局政策的一个环节,而大陆政策是台湾未来走向,攸关台湾兴亡,其位阶应高于"外交政策"。台湾的现实证明了钱复"两岸关系的位阶高于对外关系"的眼光与预见——对  相似文献   

8.
“立法院”选举后的变化2004年3月的台湾“总统”大选,寻求连任的陈水扁以2.8万多张选票的极微弱差距击败国亲候选人,尽管这项选举结果被泛蓝阵营批评舞弊,但当时台海两岸的学者几乎一面倒地不看好台湾未来走势,有的人甚至悲观地认为台湾当局主导的台独分裂活动若不踩刹车,台海终有一战。  相似文献   

9.
对国民党“台湾化”的透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国民党“台湾化”的透析张凤山1949年被推翻的国民党政权的残余势力逃到台湾后,经过几十年的演变,今天已变成“台湾国民党”。“台湾国民党”的主要内涵及显著特征是什么?是什么因素促使国民党实现了这一转变?本文拟就这些问题作一初步剖析,以就教于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10.
每次台湾“总统”大选前,总摆脱不了大陆“一个中国”与台湾“一边一国”原则立场的对立。这种状况已成为台湾的一种“统独病症”,令人不安的战争阴影,也随之时隐时现。 “公投立法”只是最新一例。 泛蓝阵营的一招险棋 在这一次战役中,国民党主席连战策略性地运用“公投法”,来向民众揭露民进党的“统独公投”的“诚意”有多大。事实是,11月27日在“立法院”,面对就改变主权现状的问题进行公投的激进条文(蔡同荣版),民进党团出于对大陆武力的顾虑和来自美国政府的压力,从其自身利益出发,以间接封杀方式,全部投下“弃权”票,就连蔡同荣自己也不例外,而民  相似文献   

11.
冲突还是和平?——中美两国对台政策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世铨 《台湾研究》2008,(1):1-6,12
2000年3月18日,主张“台湾独立”的民主进步党,借执政的国民党分裂、出现连战和宋楚瑜两组人马自相拼杀的机会,坐收渔人之利,以39.4%的少数票赢得台湾地区大选而执政,两岸关系陷入了危险的震荡期。无独有偶,同年底,揭橥新保守主义的美国共和党候选人小布什以极其微弱的多数赢得了美国的总统选举。在对华政策上,小布什政府否定了克林顿政府时期和中国确立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12.
近来年,台湾青年选民逐渐成为影响台湾政治生态的重要政治力量,每隔四年,台湾就会新增150万张青年选票。台湾人口统计资料显示,年龄介于20岁至29岁,在2008年“总统”大选拥有投票权的年轻人超过400万,约占1700万张选票的近四分之一,其中20至23岁新生选民约高达130万人。为此,青年选民对台湾选举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任何一个政党要想取得执政权,都要争取青年选民的支持。  相似文献   

13.
台湾“政党合作”问题初探洪明自80年代后期,台湾反对势力突破“党禁”之后,岛内各种政党纷纷成立。但经近十年来分化、组合,发展到今天真正具有实力、能对台湾政局产生举足轻重影响者,只有国民党、民进党和新党三党而已。在这“三党鼎立”之中,执政的国民党在过去...  相似文献   

14.
台湾大众媒体与政党权力之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台湾自解除“戒严”,开放党禁报禁以来,民进党亟力向国民党争夺权力,企图实现“台独”党纲,控制舆论传播,有过自地下到合法,小型到大型,局部到全省乃至伸向海外的短期和长程大众媒体发展计划,随着向国民党瓜分权力越多而升级。本文探讨国民党和民进党媒体的版图重组,交互作用和影响,尤其在不流血权力转移斗争中,台湾大众媒体的重构及其所扮演的角色。大众媒体的新版图台湾大众媒体报刊、广播、电视由台湾国民党、政、军主导和控制。《中央日报》(国民党中央机关报),《台湾新生报》、《台湾新闻报》(省政府)、《青年日报》(…  相似文献   

15.
1949年,败退到台湾的国民党,检讨失去大陆的教训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而对台湾50年来的社会发展影响至深的举措,是国民党在台湾实行的和平土改。国民党在台湾的和平土改不仅解决了争取无地、少地贫苦农民的支持,解决了迫在眉睫的粮食供应问题,而且成为台湾从农业社会发展成工商业社会的起点和基础。“战后台湾的变迁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就是光复初期的土地改革。”  相似文献   

16.
台北市长是2008年台湾地方“领导人”大选的前哨战,台北市的选票相当程度上可以左右大选选情:对蓝军而言,此战是检验马英九路线能否持续的重要指针;对绿营而言,无论胜负这都是2008年选前的重要热身战;而不论何人当选台北市长,多少都有机会问鼎2012年台湾地方“领导人”之位。  相似文献   

17.
刘佳雁  张华 《台湾研究》2009,(2):27-31,41
“侨务”政策是台湾当局拓展对外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民党败退台湾以来的数十年间.台湾当局的“侨务”政策经历了一个从最初的巩固与海外侨社的传统关系,争取侨心认同。积极服务于国民党对台湾的统治,逐步转向以“侨务”推动“外交”、以文化维系侨心的过程。2000年3月台湾实现首次政党轮替,民进党上台,台湾当局推展“侨务”政策的政治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8.
从2004年选举透视台湾的“中间选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研究分析台湾选举形势时常常提到“中间选民”这个概念。所谓“中间选民”主要是指在岛内蓝绿两大阵营基本支持者之外的一部分选民。观察2004年台湾“大选”的整个过程,可以看出,在蓝绿两大阵营对垒、双方“基本盘”势均力敌且相对稳固的情况下,约占选民总数20-30%的“中间选民”不仅是蓝绿双方全力争取的对象,其最终流向更成为影响选举结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对这一部分选民的成分、分布、特点及投票心理进行深入分析,对于观察台湾的选民结构以及今后的各种选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台湾第三届“立法委员”选举评述王升毛仲伟孙升亮1995年12月2日,台湾举行了“立法委员”换届选举。此次选举对于国民党、民进党和新党这三个主要政治势力而言,是一次权力版图的重划,选举结果所导致的三党力量的消长,为台湾“立法院”带来一个全新的格局,将...  相似文献   

20.
台湾自由派代表人物及其追随者的嬗变王其水1949年国民党退据台湾时,中国自由派代表人物胡适及其追随者殷海光等离开大陆。胡适、雷震、傅斯年等在台湾创办《自由中国》杂志,鼓吹自由民主理念,反省国民党在大陆失败的教训,谈论“今日的问题”,批评当局对出版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