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台湾当局行政院1994年重新修订了《社会福利政策纲领》,并成为台湾90年代中后期社会保障政策制定实施的主要依据。根据新的“纲领”以及前期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台湾在这一时期新制定和修正了诸多社会保障法案,对岛内社会稳定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刘佳雁  张华 《台湾研究》2009,(2):27-31,41
“侨务”政策是台湾当局拓展对外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民党败退台湾以来的数十年间.台湾当局的“侨务”政策经历了一个从最初的巩固与海外侨社的传统关系,争取侨心认同。积极服务于国民党对台湾的统治,逐步转向以“侨务”推动“外交”、以文化维系侨心的过程。2000年3月台湾实现首次政党轮替,民进党上台,台湾当局推展“侨务”政策的政治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3.
我国台湾地区自1993年迈入联合国定义的高龄化社会以来,老年人口快速增加,老化程度也日益严重;另一方面,伴随工业化、少子化所产生的家庭型态改变,家庭扶持老人的社会功能逐渐减弱。台湾地区居民面对日益增长的平均寿命与传统“养儿防老”功能弱化,如何在退休后得以继续维持生活水准,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建构老人经济安全制度遂成为社会安全体系的重要环节。“国民年金”制度施行以前,台湾地区虽有“老农津贴”、“中低收入老人生活津贴”及“敬老福利生活津贴”的实施,但此类津贴是由政府编列预算发放,其支出占去政府大部分老年福利预算,使社会资源不能妥善发挥功能。  相似文献   

4.
台湾农产品履历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产品产销履历”制度是农产品从农场到餐桌的所有生产资讯皆为公开、透明及可追溯的制度设计,是确保食物安全的信息化举措。台湾借鉴日本及欧盟等先进国家所实施的农产品生产履历制度的经验,从2003年起规划实施这一制度.并将其纳入现代农业建设的总体规划中,目前已取得良好成效,有力推动了台湾农业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5.
“全民健康保险”是台湾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之一。2011年新年伊始台湾“立法院”通过了讨论多年、争论激烈的台湾“全民健保”改革方案——“二代健保”。值此从“一代健保”向“二代健保”的制度转换期,本文拟对台湾健保制度作一深入研究,并剖析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民进党执政后的台湾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及前景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进党上台执政后,就台湾经济发展方向与政策进行研究探索,确定以“绿色矽岛”作为台湾总体发展远景目标,以“深耕台湾,布局全球”作为21世纪台湾经济发展战略。为实现这一目标与战略,台湾当局积极推动将台湾建成全球或区域研发中心、营运总部与“全球运筹中心”;以知识经济为主发展“高附加价值制造中心”,发展以“两兆双星”为标志的核心产业,建设以信息化社会为标志的“数字台湾”。  相似文献   

7.
对国民党“台湾化”的透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国民党“台湾化”的透析张凤山1949年被推翻的国民党政权的残余势力逃到台湾后,经过几十年的演变,今天已变成“台湾国民党”。“台湾国民党”的主要内涵及显著特征是什么?是什么因素促使国民党实现了这一转变?本文拟就这些问题作一初步剖析,以就教于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8.
古巴的社保制度起步早,但不统一,保险机构各行其是。1959年革命后建立起新的统一的社保制度,由政府主导,其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的财政预算支出。50多年来,古巴颁布过三次《社会保障法》,使社保制度不断完善。目前,古巴有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救助体系,覆盖面扩展到每一个国民,实现了社保的全民性和全面性。  相似文献   

9.
余克礼  谢郁  党朝胜 《台湾研究》2001,(2):14-21,37
在2000年3月更换台湾领导人的选举中,民进党的候选人陈水扁击败了国民党的候选人连战和独立参选人宋楚瑜,当选为台湾新的领导人,在台湾执政50年的国民党交出了政权,沦为在野党,民进党上台成为执政党。这一结  相似文献   

10.
2000年民进党上台执政以来,更加肆无忌惮地推行“台独”路线.不仅在岛内进行一系列“去中国化”活动,而且在国际上为谋求所谓“台湾独立”的政治地位,大搞“烽火外交”、“冲撞外交”。一时间,台湾当局对外活动势头汹汹,不断冲撞一个中国国际框架,两岸和平稳定受到严重冲击。对此,大陆坚决捍卫一个中国原则,有力地遏制了“台独”分裂势力在国际上的冒险活动。总的来看.近年来台湾当局点火式“务实外交”势头受到重挫,声势大为下降。但是为求败部复活,台湾当局再度调整其活动策略,谋求稳住对外关系阵脚。  相似文献   

11.
台湾从1998年1月1日起,实施营利事业所得税(business incometax,相当于大陆的企业所得税)与个人综合所得税(individual income tax,相当于大陆的个人所得税)合一的新所得税法,对所有营利所得统一实行一次课税原则,与其它各类所得公平对待。台湾“两税合一”制度改革是其税制建设中的重要举措,经过11年的实际运行与不断完善,已经可以对其利弊进行总结、评估,并为大陆正在进行的所得税制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澳门由于自身的经济规模和所处的地理位置,在海峡两岸关系中发挥所扮演的角色远不能同香港相提并论。但香港回归前后,澳门与台湾的关系发展迅速,澳门在海峡两岸关系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一)1987年台湾当局开放部分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后,澳台关系出现突破性进展。从当年12月起,就有一些台湾居民经过澳门返回大陆,少部分台商也尝试到澳门投资。台驻澳门组织也有所恢复。虽然1967年被迫撤到香港的“国民党澳门支部”没有正式返回澳门,其领导人也多在香港居住,但“澳门台北旅游贸易办事处”在1991年1月以“私人公司”…  相似文献   

13.
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台湾地区与祖国大陆在社会制度、政治制度、经济体制乃至法律制度等多方面存在差异。自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祖国大陆明确宣布废除包括民法典在内的国民党政府“六法全书”的旧“法统”,而国民党残余势力败退台湾后却继续推行这种旧“法统”,造成现今海峡两岸存在两种不同的法律制度的客观现实,导致两岸各种民事交往产生许多法律矛盾和冲突,其中收养方面的法律冲突就是典型的一例。台湾地区与祖国大陆之间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4.
亚洲周边国家和地区社会文化、历史传统和经济发展水平与我国相似或接近,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相比,它们的某些成功经验和做法,对于中国有直接的现实意义。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应坚持政府主导与责任分担的原则,在国家、企业、社会与个人之间建立一种动态的责任分担平衡机制,推进企业年金和补充医疗保险,积极发展商业保险和民间救助,建立包括国家基本社会保险制度、企业补充社会保险制度和个人储蓄社会保险制度的多形式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5.
中央公积金制度是新加坡结合自身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传统文化与伦理道德,探索形成的迥异于福利国家模式的另一种社会保障模式。中央公积金制度适应了新加坡经济起飞时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特点,在其50多年的运作过程中日趋成熟、完善,成功解决了新加坡国民养老、住房、医疗等社会难题,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被认为是东亚乃至世界范围内社会保障制度成功运行的典范。  相似文献   

16.
唐弘 《工会博览》2006,(19):62-62
卢森堡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由19世纪后期的互助制度变通发展而成的,承袭了德国的模式。社会保障的基本职能是国家通过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为社会成员提供普遍的社会保障和支持广泛的就业。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历史,目前,卢森堡已成为世界上社会保障体系最为全面和完善的国家之一。卢森堡的社会保障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社会保险,主要有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护理保险;二是社会福利,主要有家庭补贴和有保障的最低收入等。现在,  相似文献   

17.
经过多年的经济发展,英、美、智利等欧美国家已建立起了各自的社会保障体系和不同的社会保障模式,结合其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比较分析,对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将具有借鉴意义。英国:社会保障制度向家庭渗透二战后,西方经济持续高速  相似文献   

18.
3月18日,台湾第十任“总统”选举揭晓,民进党候选人陈水扁以497.7737万票、39.3%的得票率当选“总统”。民进党上台,是台湾政坛的空前巨变,将对岛内的政治生态、政党政治、统独走向产生巨大冲击,也为两岸关系投下了新的变数。  相似文献   

19.
2008年1月12日举行的台湾第七届“立委”选举,是“立法院”席次由225席减半为113席后的第一次,是实施“单一选区”的第一次,同时也是“两票制”实施的第一次。新的选举制度是台湾“立法院”50年来最大的变革,这一新的选举制度的实施,不仅对台湾现有的政党政治、政治生态与未来的发展产生影响,而且对台湾地方政治生态也产生重要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现阶段台湾政局与两岸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能远 《台湾研究》2001,(4):6-11,36
2000年民进党上台之后,两岸关系在是否坚持一个中国、承认“九二共识”上陷入对峙的态势。祖国大陆的态度是坚决的,不回到一个中国原则,大陆与台湾当局、民进党势无沟通协商之可能。而台湾当局除了进行文字游戏之外,迄今为止,也不曾改变其立场。如此则两岸关系的危机依然在加深,解决台湾问题的紧迫性依然在强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