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复兴的领导核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为民族振兴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在更高层次上给我们的党推进民族复兴提出了新课题、新要求、新挑战。我们党表现出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自觉性,居安思危,知难而进,趋利避害,在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中,努力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将民族复兴的伟业一步步地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上前进的当代中国,正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目标,而当代社会主义走出低谷的希望,也被世界进步人士寄托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中国身上。社会主义复兴与中华民族复兴的统一,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代自觉地肩负起民族责任和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双重使命。  相似文献   

3.
在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引领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坚定历史自信,以奋发有为的历史主动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成功领导了延安社会革命,在新时代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从延安社会革命到中国式现代化,共产党人赓续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自信自强和守正创新,明确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实现了东方民族国家的跨越式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夯实了现代化道路根基;也创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为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借鉴意义;更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复兴的领导核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尤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为民族振兴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在更高层次上给我们的党推进民族复兴提出了新课题、新要求、新挑战.我们党表现出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自觉性,居安思危,知难而进,趋利避害,在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中,努力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将民族复兴的伟业一步步地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领导核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尤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为民族振兴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在更高层次上给我们的党推进民族复兴提出了新课题、新要求、新挑战。我们党表现出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自觉性,居安思危,知难而进,趋利避害,在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中,努力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将民族复兴的伟业一步步地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6.
曾辉方 《世纪桥》2011,(19):21-23
胡锦涛总书记的"七一"讲话立足世界现代化的宏观视角,着眼于中国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的宏伟目标,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现代化的产物。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三件大事",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的发展历程及其成就,其所面临的"四大风险"也是共产党在领导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应对的风险。办好中国的事,实现中国现代化,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7.
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核心要义的民族复兴理论承载着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和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这一理论萌芽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初步发展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形成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成熟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的民族复兴理论经历了从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伟大愿景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的发展阶段,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代化之路到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的发展过程,呈现出继承、发展、超越的演进脉络,为夺取民族复兴的伟大胜利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矢志奋斗的梦想。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追逐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也是一部不断探索现代化道路、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毛泽东领导党和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为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领导党和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领导党和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同时,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式现代化宏伟事业的奠基和实践探索提供了科学指引。  相似文献   

9.
一个民族的觉醒,最根本的是文化上的觉醒;一个民族的复兴,必然伴随着文化上的繁荣。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历史和经验昭示我们,中国的强盛离不开社会主义文化的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推进也离不开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10.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贯穿着这样一条明显的线索:百年来,经过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接续奋斗,我们的事业在探索中不断前进,正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开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其中有关如何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华章,深化了毛泽东等老一辈共产党人关于强国富民的梦想和探求,深化了毛泽东关于“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设想。体现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和伟大梦想,体现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终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  相似文献   

11.
杜吉明 《奋斗》2011,(7):29-30
今年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辰90周年。纵观90年来党的光辉历程,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华民族面临的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重任。团结带领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积累了丰富经验;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在全面走向复兴,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所有这一切,靠的就是我们党始终把加强党的建设作为战胜一切困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推动了党的事业不断取得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既是一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也是一部在理论和实践上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历史.我们党的百年奋斗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主要体现在:第一,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包括对社会发展道路多样性、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及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辩证统一关系、抓住社会主要矛盾推动社会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历史发展趋势等的认识;第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探索出的通过走社会主义道路开展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丰富和拓展了人类走向现代化的道路;第三,在推动中国自身发展的同时,为解决人类社会发展难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的提出和践行,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宏大历史视野,蕴含着源远流长的中国智慧,成为中国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鲜明旗帜.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以开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道路、新局面的巨大勇气及其对中国现代化的一系列战略构想和方针政策,为我国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而被国际舆论誉为“中国现代化之父”。本文在中国乃至世界的现代化背景下,探讨邓小平理论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指导思想,所蕴涵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并从文化学的角度论述邓小平理论的现实意义和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4.
“三个代表”的理论与党在21世纪的执政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毅之 《唯实》2000,(9):4-7
中国共产党除了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外,没有任何特殊的私利。强调中国共产党在21世纪的执政使命,并非出于党的某种特殊利益,而是21世纪中国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历史要求。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着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相似文献   

15.
刘勇 《探索》2023,(4):41-52
现代化是一场社会革命,中国式现代化是一场新的伟大社会革命。社会革命是通过变革社会生产关系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从世界历史进程来看,资产阶级发动的社会革命开启了资本主义现代化进程,但仍处于“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开启了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新纪元,但之后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思想,是一场未竟的社会革命。在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下,中国式现代化经过三个历史时期的探索和开拓,极大解放了社会生产力,取得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成功将社会革命推向新的境界。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继续进行这场新的伟大社会革命,需要不断深化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和主体逻辑,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从而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6.
“以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置性论题。中国式现代化面对复杂矛盾的化解诉求、人口规模巨大的国情要求以及世界现代化困局的应对需求,为“以社会革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了必然性。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属性、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内在革命性特征以及中国共产党百年社会革命的成功实践,为“以社会革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可能性。新时代以社会革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以党的自我革命筑牢政治根基、以革命精神锻造斗争意志、以人民团结凝聚主体力量、以全面深化改革提升发展效能,唯其如此,才能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7.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之一。经过百余年的艰辛探索,中国共产党逐步形成了关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科学理论,成功走出了一条通往现代化强国的复兴之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不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理论遵循和实践指南。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艰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坚持立足于中国基本国情,始终坚持理论创新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8.
孙肖远 《党建》2014,(9):8-9
中国的现代化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态,主要基于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现代化通常属于后发外生型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面临着历时性与共时性并存的境况。因而必须选择一条符合自己实际、具有自己特色的民族复兴之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四个维度,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9.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如何在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实现科学有效的国家治理,是历史、时代、人民留给中国共产党人的艰难考题。经过百年奋斗和探索,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一条中国式国家治理现代化新道路.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五大最重要的历史意义在于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对世纪,这是我们党在历史重要关头作出的重大决策。邓小平同志逝世之后,世界各国都在关注中国今后的走向。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不动摇,坚持中国改革开放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动摇,这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在世纪之交迎接新挑战的信心和决心,也是一个社会主义中国向全世界展示的鲜明形象。一、必须深刻认识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毛泽东同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