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4月2日,上海师范大学成立了一个“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由该校教授苏智良先生任中心主任。从此,中国慰安妇研究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慰安妇研究是一个敏感问题。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军到达之处,杀人放火,奸淫掳掠就随之而来,南京沦陷之后,被日军奸杀的中国妇女就达8万人之多,因此后来就产生了慰安妇制度,日军所到之处,即设立各种慰安所,强征当地  相似文献   

2.
美国众议院7月30日通过口头表决方式,通过一项谴责日本在二战期间强征亚洲其他国家妇女充当日军“慰安妇”的议案,要求日本政府以正式、明确的方式承认“慰安妇”阿题,就这一问题进行道歉,并承担相应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3.
最近,日本国会议员、前内阁成员奥野诚亮一再在“慰安妇”问题上大作文章:一是把二战期间日本当局强迫一些亚洲国家妇女充当“随军慰安妇”的罪行,说成是“自愿参加的商业行为”,“并非强迫所为”;二是纠集116名自民党议员组成一个所谓“光明日本”的国会议员联盟,反对有关为解决慰安妇问题而采取的措施。舆论界联想到去年3月20日在东京制造地铁沙林毒气事件的“奥姆现象”,将奥野的上述丑恶言行称作“奥野现象”。 日本军国主义当年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强迫中国、韩国等亚洲国家妇女充当“随军慰安妇”,是日本侵略军犯下的最残暴、最可耻的罪行之一,也是对人类良知和尊严的粗暴践踏。日  相似文献   

4.
1999年4月2日,中国慰安妇研究中心在上海师范大学成立,并由该校苏智良教授任主任,开展对于中国慰安妇问题的研究。这个消息,北京出版的英文《中国日报》上发了,上海一家英文报纸上发了,美国的华文报纸上发了,上海几家内部发行的刊物如《党史××》之类都发了,独独上海公开发行的报纸却没发这个消息。  相似文献   

5.
何立波 《各界》2011,(1):93-96
1932年4月29日,在中国上海虹口公园,一枚神秘的炸弹,炸死了驻上海日军总司令白川义则大将。这一事件震惊世界,引起国际舆论的广泛关注。执行这次特殊任务的义士是韩国人尹奉吉。那么尹奉吉缘何要行刺日本大将?又是谁在幕后策划了这次行动?  相似文献   

6.
联合国专电.尘封近60年的侵华日军在南京进行大屠杀的铁证——约翰·拉贝日记终于在纽约重见天日。拉贝的外孙女赖因哈特夫人携带外祖父日记的部分原件和影印件于1996年12月9日从德国柏林来到纽约。12月12日下午,纽约纪念南京大屠杀受难同胞联合会在曼哈顿岛洲际饭店举行记者招待会。赖因哈特大人在招待会上向驻纽约的各国新闻记者和学术界人士公布了拉贝日记。拉贝30年代是德国著名西门子公司驻中国的总代表。1937年12月日本侵略军攻陷南京时他刚好在那里,被在南京的国际人士推选为国际安全区主席,负责与日本驻南京领馆和日军军方交涉,保护受苦受难的中国军民。他因此亲眼目睹了日军残害手无寸铁的南京城军民的惨绝人寰的景象。在他和其他国际人士竭尽全力保护下,有25万中国军民免遭杀戮。为此,日本方面  相似文献   

7.
史华 《各界》2008,(9):27-28
1945年3月,54.5万美军攻打坚守冲绳岛的日军,这是二战中最后一次大型战役,持续了三个月,共有20多万人丧生,包括约1.2万名美军官兵、9.4万名日军和9.4万名冲绳平民.在此次战役中遇难的日本平民,多数人是被日军屠杀或者强迫自杀,而不是死于美军的炮火之下.……  相似文献   

8.
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最近公然以“内阁总理大臣”的身分,参拜了供奉着东条英机等军国主义分子头目灵牌的靖国神社。这种冒天下之大不韪的行为,严重地伤害了曾经深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之害的亚洲各国人民的感情,激起了中国、朝鲜、韩国、新加坡乃至日本国内舆论的强烈谴责和愤慨。 50年前,以东条英机为首的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的那场侵略战争,给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带来了空前深重的灾难。在日本侵华战争期间,中国军民共伤亡3500多万人。尤其令人发指的是,日军在中国制造了无数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事件,包括举世震惊的南京大  相似文献   

9.
厉兵秣马 上海雄踞万里长江口,雄踞东海之滨,也是当时中国最大最繁华都市,政治经济和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号称“东方纽约”.日本对上海觊觎己久,早在1936年,日本参谋本部制定的《对华作战计划》,就把上海作为攻击目标,为此日本海军专门组建了针对中国的第3舰队. 一·二八事变后,日军在上海杨树浦、虹桥一带驻兵三千多人,专设驻沪海军陆战队司令部,在苏州河以北虹口地区构筑永久性工事.大批日本军舰在长江和黄浦江上游弋,炫耀武力,作为策应.相比之下,根据《淞沪停战协定》,中国军队撤出上海,仅仅留下上海市警察总队和江苏省保安部队两个团,大上海几乎成为不设防城市.  相似文献   

10.
宫文婧 《学理论》2011,(30):81-83
美国国家档案管理局(NARA)于2000年、2007年先后两次解密有关日本细菌战档案资料,10万页的解密档案揭示了二战后一直被掩盖的日军发动生物战和细菌战的罪行记录,以731部队的文件、电报、照片、日记、报道、证词、审讯记录等确凿的史料证实了日军进行细菌武器研究、实验、生产以及发动细菌战争的历史事实。在对美国解密的日本细菌战档案进行筛选、整理、翻译的基础上,结合以往调查研究掌握的相关资料,从日军对细菌战攻击方式的研究入手,以日军在江西发动的细菌战为例,揭示了日本公然违反国际公约进行细菌战的罪行。  相似文献   

11.
崔永元 《各界》2011,(4):71-73
1937年8月9日,日本海军中尉大山勇夫在虹桥机场与中国守军发生冲突后被射杀,日军随即以此为借口向上海增兵。8月12日,调集淞沪的日本军舰已达30余艘,海军及陆战队15000人。与此同时,京沪警备司令张治中率八十七师、八十八师,到上海杨树浦及虹口以北布防,战争一触即发。  相似文献   

12.
蒋建国 《团结》2005,(5):37-39
我的父亲蒋光鼐,他的名字永远和十九路军,和中国抗日历史上那次彪炳史册的战役——“一·二八”淞沪抗战联系在一起。这场战役在国难当头、民族危亡的时刻,打响了中国正规军队抵抗日本侵略军的第一枪!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国民党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助长了日本帝国主义得寸进尺、吞并整个中国的野心。他们在上海制造事端,借此提出无理要求。1932年1月28日晚11时30分,日海军陆战队向上海闸北驻军进行突袭。淞沪抗战在日军不宣而战情况下爆发了!战争爆发前不到两个星期,当时任驻守淞沪的中国军队第十九路军总指挥的父亲洞察到了日军的侵略…  相似文献   

13.
日本与美国在历史问题上已经出现了严重的价值观冲突美国众议院7月30日以口头表决的方式通过一项谴责日本在二战期间强征其他国家妇女充当“慰安妇”的议案,在日本引起强烈反响。日本各大媒体8月1日均发表社论,对事件进行分析和评论,表达对日美同盟关系的担忧。  相似文献   

14.
张启祥 《各界》2013,(1):28-29
1932年,根据天皇的饬令,日本军部组建了最初的细菌武器研究机构——“细菌研究班”,对外称“防疫研究室”。随着侵略战争的不断扩大,日本帝国主义的细菌战活动也更加疯狂。1936年,日军在其占领的哈尔滨、长春成立了臭名昭著的731部队、100部队。此后,日军又在北京、南京和广州等地先后成立了多个细菌部队。1942年,新加坡“冈字9420部队”的成立,标志着日军的细菌部队已形成了具有一定作战能力的完整的细菌战体系和指挥系统。  相似文献   

15.
王凯 《瞭望》1994,(23)
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将于1995年9月4日至15日在北京召开,近3万名来自世界各国的妇女代表将出席这次会议。这也将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接待规模最大的一次世界性会议。这次大会的主题是:“以行动谋求平等、发展与和平”。李鹏总理称:“这是一次在全球范围内研究妇女问题的重要会议”。中国妇女占世界妇女的1/4,是研究全球妇女问题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16.
《疏导》1995,(5)
桂南会战昆仑关攻坚战1938年10月,日军占领广州,切断了中国同香港到大陆的主要国际交通线。但中国仍能由华南沿海和西江地区,深圳、汕头以及桂越公路、滇越铁路、滇缅公路,输入部分补给物资。而此时,日本大本营已决计执行南进政策.因此,日军于1939年1月...  相似文献   

17.
葛美菊 《各界》2011,(12):69-71
1935年,日本制造了华北事变。5月,日本政府向国民党政府提出“华北政权特殊化”的无理要求,并从东北调大批日军入关,以武力相要挟。10月,日军在河北香河指使汉奸暴动。11月,日军又策动汉奸进行所谓的“华北五省自治活动”。与此同时,平津地区的日军开始加紧演习,进行挑衅。日本特务到处横行,大小汉奸及日本浪人公然游行,叫嚷“...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在上海开展个人信用联合征信试点以来,中国个人信用制度开始起步,先行一步的上海已经有118万个人信用卡持有者和68万与银行有借贷关系的市民多出一张新的“身份证”——信用记录。个人信用制度的建立,直接带动了个人消费贷款的猛增,据人行上海分行统计,2000年到11月底止,上海个人消费贷款余额已达52026亿元,比上年末新增274亿元,其中增长最多的是个人住房贷款,贷款余额达5206亿元,比年初增加20903亿元。2000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的指导意见》,要求商业银行在1999年推出支持个…  相似文献   

19.
卢昊 《党政论坛》2014,(24):40-40
上世纪90年代初,因亚洲国家慰安妇勇敢现身揭露,慰安妇问题成为舆论焦点,在重重压力下,日本政府最终以官房长官发言的形式发表"河野谈话",试图摆脱道德困境。但实际上,日本国内一直存在否定"河野谈话"、否认日本战时强征慰安妇史实的鲜明意识与行动。这应引发亚洲国家乃至国际社会的警惕。  相似文献   

20.
李楠 《瞭望》1987,(26)
抗日战争结束,日本战败,日军仓皇撤退,在中国的一些地方,主要在中国的东北,抛下了许多日本儿童。他们虽然为日本人所生,却为中国人民所抚养。他们在中国的土地上长大成人。 1981年3月,这些遗弃在中国的日本孤儿开始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