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建信息     
《当代广西》2012,(3):39-39
为全面提高新一届村支书、主任的综合素质,扶绥县在县委党校举办2011年村(社区)党支部书记、村(居)委会主任培训班,全县135名村支书、主任分两期参加了为期3天的集中培训。  相似文献   

2.
村(居)两委换届结束后,为切实提高“村官”们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广东省惠州市集中对1041名村党支部书记、199名社区党支部(总支)书记进行轮训。轮训共分7期进行,每期轮训班安排5~6个专题,共38学时。  相似文献   

3.
正今年5月,南昌市青山湖区60个村、110个社区全部完成了第十届村(居)委会选举工作。本次换届选举,产生了新一届村委会成员229人,其中党支部(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比例达到12.5%,"两委"交叉任职比例达到42%;产生新一届居委会成员560人,平均年龄38岁,其中党员189人,占33.8%,  相似文献   

4.
苏昌选 《当代广西》2008,(19):37-38
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团结带领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和建设新农村的战斗堡垒。农村党支部书记是村级党组织的“班长”,是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头人”。长期以来,广大农村党支部书记为发展农村经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今年村“两委”换届选举中,一批年富力强、勇于开拓、有组织能力的年轻骨干被选为村“两委”成员。  相似文献   

5.
丁文禄 《党建研究》2011,(11):48-48
农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是今年第四季度乡村工作的重点。搞好农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是确保农村科学发展、长治久安,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根本性措施。晋中市在农村“两委”换届工作中,积极进行“两推直选”村党支部委员、书记的尝试.即在村党支部换届选举中,采取党员推荐和群众推荐,经过组织考察,由党员直接选...  相似文献   

6.
《中国民政》2010,(8):62-63
云南省双江自治县于6月12日至13日在县委党校举办了村“两委”干部初任培训班。参加培训的有村委会主任、副主任兼文书、村党组织书记、村党组织副书记、各乡(镇)组织干事等220余人。(罗明仙)  相似文献   

7.
《当代广西》2012,(2):38-38
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完成后,靖西县把提高村干部素质作为当前基层组织工作的重点加以推进,将村(社区)“两委”干部列入全县干部全员培训计划,研究制定了《新一轮村“两委”干部培训实施意见》,大力实施村干部“素质工程”,坚持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原则,深入开展“分层分类”教育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效提升了村干部素质能力。  相似文献   

8.
截至3月2113,鲘门镇8个村(社区)党支部和村(社区)依法依规、保质保量率先全面完成换届选举任务,新一届的村级组织领导班子令群众满意、干部满意、党委满意。全镇共选举产生村级“两委”干部39名,其巾,党支部27名,村(社区)支委交叉任职25名.交叉任职率为93%;其中选举产生女干部10名,村村都配上了妇女干部;  相似文献   

9.
《当代广西》2008,(18):39-39
今年是广西村(社区)“两委”换届年,按照自治区党委的统一部署,全区各级党组织把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作为当前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组织领导,严格选举程序,确保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扎实有效。为配合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的开展,本期特对“两委”换届选举相关问题作答,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此项工作。  相似文献   

10.
《广东民政》2008,(8):37-37
云浮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做到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依法依规。至5月18日,全市963个村、社区(村847个、社区116个)已全部完成换届选举,产生新一届村、社区委员会成员4836人,其中主任963人,副主任和委员3873人。  相似文献   

11.
蔡炯桦 《广东民政》2010,(12):44-44
根据《党章》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德庆县现届村(居)“两委”班子将于2011年上半年任期届满,需按规定进行换届。为切实做好换届选举工作,确保村(居)“两委”班子换届选举工作顺利进行,德庆县将于12月下旬,开展村(居)“两委”成员民主评议活动。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昌平区从区直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中选派37名综合素质较高、工作能力较强、有培养前途的处级后备干部到该区领导班子相对较弱.经济发展较缓慢的农村(社区)进行挂职.担任村(社区)党(总)支部副书记或村(居)委会工作指导员。他们以加强“两委“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帮助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切实帮助基层党组织抓班子、带队伍.理思路.明方向.干实事、求实效。挂职干部的主要职责和任务:一是帮助村(社区)“两委”班子加强自身建设.二是帮助村级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三是协助村(社区)党组织做好党员队伍和后备干部的教育管理和培养工作;  相似文献   

13.
“乡政村治”下的农村自治是社会基层群众性自治。两委关系的好坏是农村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尺。两委的关系实质是村党委会(党总支或党支部)的领导权和村委会的自治权的关系。村两委的冲突主要表现为村支委书记与村委会主任的摩擦与争执。疏理两委关系的路径:一、充分尊重农民自治权,由农民选举产生村委会,彻底结束村委会与乡镇政府的实际隶属关系。二、在两委组织构建上,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如村党委会(党总支或党支部)不应与村委会相配套。三、村委会成员工资、岗位津贴取自于集体资产管理、经营。只有农民的权利获得认同和尊重,才能真正实现农村自治。  相似文献   

14.
董宏 《山西政报》2006,(1):37-38
泽州县高都镇共有60个行政村,4.1万口人(其中农业人口3.89万)。按照上级安排部署,第七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从去年10月25日开始逐步展开。在村委会换届选举过程中,我们认真贯彻“四个提倡”(提倡把村党支部领导班子成员按照法律程序推选为村委会成员候选人。通过选举兼任村委会成员;提倡党员通过法律程序当选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提倡拟推荐的村党支部书记人选,先参加村委会的选举。获得群众承认以后,再推荐为村党支部书记人选;提倡村委会中的党员成员通过党内选举,兼任村党支部委员成员),大力推行支书、主任“一肩挑”,收到了良好效果。到目前为止。  相似文献   

15.
信息窗     
巩留县积极实施村队干部素质教育工程。充分利用县、乡党校主阵地,整合培训资源。按照《关于加强村队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意见》和《巩留县2005年-2007年村级干部教育培训规划》要求,由县党校对村队“两委”正职进行集中培训,“两委”其他干部由乡镇党校办班培训。同时,每年在农闲季节,由县党校、有关部门和各乡(镇)场分期分批举办村队党支部书记、党务工作者、村委会主任培训班,增强培训效果。(巩留县委组织部)  相似文献   

16.
张波 《重庆行政》2015,(6):42-45
为进一步优化村(社区)工作运行机制,实现党政公共服务职能和村(社区)群众自治职能互补双赢,2013年底,重庆市永川区结合村(社区)党组织换届和第九届村(居)委会换届工作,启动实施村(社区)"两委"成员与便民服务中心专职工作者选聘分离制度改革(以下简称"选聘分离"),改变当选"两委"即为村(社区)干部的传统任用模式.经过两年的实践运行,改变了村(社区)干部的思想观念,增强了危机意识,激发了干事创业热情,对优化队伍管理、 强化基层组织建设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四川省广元市市中区是一个农业区(县),也是一个省级贫困区(县)。近年来,市中区紧紧围绕全区经济发展这个中心,坚持三个“面向”,把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作为人事工作的重点落到实处,充分发挥职能优势,通过几年来的实践,初步探索出了一套适合中区实际的农村人才培训、管理和开发使用的新路子。1993年,区委、区政府在对全区183个行政村的村干部和各村经济发展状况的专题调查中发现,全区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的平均年龄分别为486岁和458岁,年龄偏高,而文化程度又普遍偏低,全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中,高中文化程度…  相似文献   

18.
李昌  袁任阁 《今日广西》2008,(16):50-51
来宾市在2008年村(居)“两委”换届工作中。坚持以夯实党的执政基础为目标。以发展和扩大基层民主为核心,以选好配强“两委”班子为重点,以大幅度提高村(居)“两委”干部待遇为抓手,精心组织。周密部署。采取科学设置职数、优化班子结构、提高干部待遇等多项措施。稳步推进村(居)“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实现了“三大突破”。使全市村(居)“两委”领导班子结构进一步优化。基层干部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党的基层执政基础和执政能力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19.
如何避免村“两委”“选举时有民主,选举完没民主”的现象?重市南川区正在推行的“村(居)两委”变“村(居)三委”变革,从权力制衡的角度,将村民监督从“有名无实”变成了“有名有实”,亦为解决村“两委”民主选举后监督缺位、乏力问题提供了一个全新模式。  相似文献   

20.
《当代广西》2012,(3):36-36
结合2011年村(社区)“两委”换届,武呜县创新选人用人机制,打破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任职村域限制,破解部分村班子战斗力凝聚力不强、作用发挥不明显的实际情况,为培育创新型村干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带动村级经济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