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祥子 《新湘评论》2004,(4):34-35
9年前,大学生张浩放着4000元的月薪不要,顶着亲友们的激烈反对,辞职回乡,做起了他的“田秀才”梦。现在,张浩已成为省内一位知名的民营企业家,他的身边花环锦簇:“湖南省十大杰出青年农民”、“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全国星火科技带头人”……大学生回乡创业,把知识和技术奉献给农村,张浩为广大青  相似文献   

2.
《党建》2010,(4):57-58
风阳在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搞的是大包干,开始是包干到组。《人民日报》发表张浩来信和“编者按”后,那里是更紧张一些。不久,我到凤阳去考察,县委书记陈庭元说:全县广大干部和农民都热衷于搞“大包干”,张浩来信这股风被大家顶住了,但有些人还有顾虑,主要是干部怕错,群众怕变。他说,现在有人批我们搞“三级半核算”,违反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  相似文献   

3.
张浩,原名林育英,又名林仰丹,湖北黄州市(原黄冈县)林家大湾人,1887年2月出生。1921年7月,张浩参加了由挥代英、林育南、李求实在黄冈回龙山浚新小学发起成立的带有共产主义小组性质的组织“共存社”(也m1波社),并成为主要成员。1922年2月,经浑代英、林育市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张浩在汉阳、长沙等地积极领导工人运动。1924年被党中央派到莫斯科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学习。1925年奉调回国,参与领导上海工运工作。1929年任上海沪西区委书记。1930年到1932年张浩先后任满洲省委常委、工委书记和满洲临时省委书记,领导东北党组…  相似文献   

4.
张浩1896年生于湖北省黄岗县一个手工业工人家庭,饱尝了阶级压迫、阶级剥削的痛苦。他连小学没读完就在家织布。1920年夏天,恽代英同志到张浩家乡进行革命活动,他俩成了很要好的朋友。张浩接受了恽代英同志的革命思想教育,参加了恽代英同志组织的革命团体“利群书社”和“共存社”。为了追求革命真理和接受革命风暴的锻炼,不久,张浩来到了上海。在那里,张浩一边做工,一边从事革命工作。从此,他的一生就同中国工人运动联系在一起了。 1922年初,经林育南、恽代英介绍,张浩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5年,他担任了沪西区委书记,领导沪西工人参加了“五卅”大罢工的斗争。他在青云路召开群众大会,领导群众游行示威。这次集会遭到反动军警的镇压,张浩不顾个人安危,赤手空拳地带领群众与敌人搏斗。他头部被刺受伤,满脸是血,但仍在号召群众坚持斗争。他振臂向周围群众高喊:“我们反对屠杀中国人,我们反对  相似文献   

5.
1942年3月9日上午,延安各界人士举行了隆重的公祭,悼念中国工人运动的卓越领导人张浩.送葬时,毛泽东、朱德、任弼时等中共领导同志亲自为他执绋、抬棺、奠土,他的遗体埋在桃花岭山顶,碑上镌刻着毛泽东主席亲笔写的“张浩同志之墓”六个大字.张浩,原名林育英,湖北省黄岗县人.他长期担任党和职工运动的重要领导职务.曾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1939年5月15日,党中央在延安桥儿沟成立了职工学校,张浩同志担任校长.开学典礼时,毛泽东亲临大会,并做了重要指示.  相似文献   

6.
黄铭 《党史纵横》2013,(6):8-11
张浩是在延安时期早逝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中国革命的重要历史关头,他于1935年11月,历经千难万险,长途拔涉艰辛回到国内,对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后来的走向,起到了别人无法替代的至关重要作用。张浩的早期革命生涯张浩原名林育英,湖北黄岗人,是从林家大湾走出的中共历史上著名的林家三兄弟之一。另两位一位是其堂弟,中共早期党员,30年代在上海龙华牺牲的先烈林育南;还有一位,也是其堂弟,就是后  相似文献   

7.
9年前,大学生张浩放着4000元的月薪不要,顶着亲友们的激烈反对,辞职回乡,做起了他的“田秀才”梦。现在,张浩已成为省内一位知名的民营企业家。  相似文献   

8.
洛川会议决定的中央军委委员“张”究竟是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洛川会议决定的中央军委委员中究竟是张闻天还是张洁,近期出版的党史军史著作仍存在异议,其说不一。《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称是“张闻天”,《中国人民解放军组织史资料》称是“张浩”,但同时注明“一说张闻天,一说张国焘”。多数党史军史著作称是“张浩”。笔者经深入考证研究,认为是“张浩”,既非张闻天,更不是张国焘。 1.张国焘之说缺乏根据:其一,张国焘因分裂  相似文献   

9.
张浩在湖南     
《湘潮》1986,(5)
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国工人运动的卓越领导人张浩同志,在他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英勇奋斗的一生中,曾三次到湖南从事革命活动。张浩原名林祚培,号育英,参加革命后改名林仲丹,化名张浩。湖北黄冈人。他原是一个出色的染织工,在家乡从事手工业。工920年春,他参加了恽代英、林育南等发起组织的《利群书社》的活动。“利群书社”和长沙的“文化书社”是  相似文献   

10.
<正>1942年3月6日,中国工人运动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张浩在延安病逝。毛泽东同志为他题写了"忠心为国,虽死犹生"的挽联,并亲自为他抬棺下葬。鲜为人知的是,1930年至1932年,张浩曾在白色恐怖下的东北领导工人运动。即使身陷囹圄,他也不屈不挠,坚持斗争。  相似文献   

11.
试论科学技术与生产力诸要素的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张浩近年来,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经过多媒体的广泛宣传,似乎已成了人们的共识。但是,由于某些生产决策者和经营者缺乏对科技和生产发展史的全面了解,不知道科学技术与...  相似文献   

12.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贡献张浩,刘锐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放射线、电子和镭的发现,把自然科学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可是,当时的许多自然科学家,因受形而上学观点和唯心主义的影响,在新发现面前无所适从.在马克思主义者队伍中,也无人能对自然科学的新发现作...  相似文献   

13.
张浩(林育英)1887年出生于湖北黄岗林氏家族。黄岗林氏家族的林氏三兄弟林育英、林育南和林彪(林育蓉)是中国现代史上不同寻常的人物。林育南与恽代英齐名,曾任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常委兼秘书长、湖北省委代理书记。1922年,张浩经恽代英与林育南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过中共上海沪西区区委书记、中共满洲省委书记。1930年9月,在中共六届三中全会上,张浩当选中央候补委员。1932年初,任全国总工会常委兼海员工会总书记。1933年1月,中共中央派他担任全国总工会驻赤色职工国际代表和中共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成员。在莫斯…  相似文献   

14.
情暖商洛山──江泽民总书记视察商洛侧记张浩,张贻元,王永林这是一个令240万商人民难忘的日子。1995年12月22日至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专程来到革命老区──商洛山。在短短的两天里,总书记冒着凛冽寒风,在崇山峻岭间辗转...  相似文献   

15.
丁伟  高群 《世纪桥》2012,(8):30-35
林育英(1897—1942年),字祚培,曾化名李福生、张浩、林仲丹、陈子真、张春山等。他是林彪的堂兄,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革命家,最早的优秀工人党员和著名工人运动领袖之一。他也是中国现代史上不同寻常的人物,因为毛泽东的一生中,仅有一个人享受过他执绋抬棺的高规格礼遇,  相似文献   

16.
王刚 《党史博采》2014,(11):18-22
1937年七七事变全面抗战爆发后,根据国共两党协议,红四方面军和陕北红军一部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一二九师,于9月间从陕西东渡黄河,挺进华北前线对日作战。遵照党中央、毛泽东关于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大力开展华北敌后游击战争的指示,刘伯承师长和张浩政委决定派遣一批得力干部到太原以东地区,协助中共地下党组织发动群众,组建人民武装。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丰富和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张浩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在同党内的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斗争中,写下了《反对本本主义》、《实践论》、《矛盾论》和《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等科学著作,总结了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8.
<正>在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我们不能不提到当时的共产国际代表张浩。在张国焘另立中央,率领四方面军数万红军将士坚持南下,不愿北上,公然分裂党和红军的危难之际,刚从苏联回国的张浩在没有得到共产国际授权给他处理张国焘分裂问题的情况下,甘愿个人承担政治风险,以共产国际代表的名义解决了这一当时令党中央十分棘手的问题。为促成三大红军主力胜利会师做出了巨大贡献,功炳史册。  相似文献   

19.
本刊2007年度优秀通讯员评比揭晓,18名通讯员榜上有名,他们分别是:上海市金山区委组织部蔡国权、上海市松江区委组织部卞维庆、上海市青浦区委组织部徐文芳、上海市嘉定区委组织部赵良、上海市南汇区委组织部祝宏标、上海市浦东新区组织部郁晋杰、上海市静安区委组织部张浩、上海市卢湾区委组织部何燕飞、上海市杨浦区委组织部黄中和、上海市虹口区委组织部陈薇、  相似文献   

20.
1978年,科学的春风吹拂着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黄土高原,为挽濒临倒闭的电容器厂,贾志革四处求贤招能。这年9月,贾志革得知张浩奋是个人才后,立即派人南下广东。就这样,张浩奋这个“农民”来到了合阳电力电容器厂,他提出的“技术革新,科技救厂”的设想与老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