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中国经济落后的缘故,中国共产党鼓励民族资本主义的适度发展,因为这种资本主义代表比较进步的生产关系,有利于国计民生,同时也有利于创造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条件。中国共产党对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全部政策是,充分利用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积极性,同时限制其不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引导它为繁荣新民主主义经济而服务。  相似文献   

2.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张闻天对中国资本主义经济进行了科学分析和总结概括,形成自身独特的资本主义经济观。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张闻天基于私人资本区别于官僚资本的认识提出发展私人资本主义的重要性;抗日战争时期,张闻天基于民族统一条件下根据地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提出发展新式资本主义的论断;解放战争时期,张闻天结合东北解放区的经济发展,提出资本主义经济是新民主主义经济重要经济成分的观点;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张闻天基于对资本主义经济与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理论分析,提出资本主义经济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中间环节的理论观点。当前,社会主义主义条件下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的格局再次雄辩地证明张闻天的资本主义经济观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着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党对个体私营经济政策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党对个体私营经济的“扶植、利用、限制”政策建国初期,我国主要存在三种经济成分,即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农民、手工业者组成的个体经济。其中,个体经济虽然在数量上占整个国民经济的90%,但由于生产方法落后,它在国民经济中仍处于从属地位。面对这样一种经济结构,加上刚刚取得革命的胜利,一个艰巨的任务就是尽快恢复遭受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因而,党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同时,也要利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个体经济的积极作用为恢复国民经济服务。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扶植、利用…  相似文献   

4.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张闻天对中国资本主义经济进行了科学分析和总结概括,形成自身独特的资本主义经济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张闻天基于私人资本区别于官僚资本的认识提出发展私人资本主义的重要性;抗日战争时期,张闻天基于民族统一条件下根据地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提出发展新式资本主艾的论断;解放战争时期,张闻天结合东北解放区的经济发展,提出资本主义经济是新民主主义经济重要经济成分的现点;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张闻天基于对资本主义经济与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理论分析,提出资本主艾经济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中间环节的理论现点.当前,社会主艾主义条件下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的格局再次雄辩地证明张闻天的资本主义经济现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着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思想的历史嬗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文华 《探索》2002,(1):13-16
私人资本主义在历史上有多种称谓如民族资奉主义、资本主义工商业、私营工商业、私营经济、私人经济,等等。但从40年代始,毛泽东更多地使用“私人资本主义”和“私人资本”的概念。中国的经济是在与私人资本主义的复杂关联中曲折发展的,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得失存亡与毛泽东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判断和中国国情的分析认识密不可分。本文分析和总结了毛泽东在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对私人资本主义认识的历史嬗变在苏区和革命根据地要保护和发展私营工商业;新民主主义社会需要资本主义经济有一个广大的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要对资本主义经济由充分利用转向要逐步限制和改造;社会主义要使“资本主义绝种,小生产也绝种”和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根据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对资本主义经济不发达的俄国实现社会主义的可能性问题做了认真研究,有过许多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给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以很大启示,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经济不发达的俄国实现社会主义可能性问题的探讨 鉴于沙皇俄国对欧州工人阶级的解放和民族独立斗争的反革命作用越来越大,直接阻碍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要在几个主要发达国家“同时发  相似文献   

7.
杨民刚 《理论学刊》2003,1(3):21-24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因素可以在资本主义社会的母体中孕育和产生,突出表现为合作经济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积极扬弃;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入口;股份经济是资本主义经济转化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过渡形式;对整个社会经济的计划调节已使资本主义生产向社会主义的"有政府"状态转化;福利制度的社会化为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了现成模式.以此为前提探讨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无产阶级革命道路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的正确处理等理论和现实问题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六五”计划胜利完成和“七五”计划首战告捷的大好形势下,如何实现国民经济长期的稳定增长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一个新课题。稳定增长是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目标按照传统的经济概念,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在增长过程中的差别状态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增长是不稳定的或不够稳定的,社会主义经济的增长是稳定的或基本稳定的。这是社会主义经济优越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具体表现,也是社会主义经济终将后来居上、赶超资本主义经济的根据。  相似文献   

9.
随着外国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迅速增长,外商投资产品在国内市场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外商控股愈来愈明显。因而,保护民族工业便成为人们议论的热点话题。 一、应当赋予民族工业新的涵义 民族工业是一个历史的发展的概念。原来意义上的民族工业是指近代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资产阶级所创建和经营的工业企业。我国民族资本主义近代工业开始出现于19世纪70年代,但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束缚下得不到发展。新中国成立后,通过没收官僚资本把它们改造成社会主义的国营企业,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和开始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并在1956年基本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相似文献   

10.
一、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 主义改造的兴起 新中国成立后,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利用限制的政策。随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贯彻执行,党在积极引导农民和个体手工业者走合作化道路的同时,也开始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个改造是必要的。因为,采取利用和限制的政策固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资本主义经济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但是只要不改变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就不可能克服资本主义企业和国家的各项经济政策之间、社会主义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之间,以及资本主义经济内部的矛盾。所以,在利用和限制资本主义的同时,必须对其进行改造。  相似文献   

11.
自由和效率,是资本主义自我标榜的两面旗帜。社会主义要战胜资本主义,最终必须要在经济效率上赶上并超过资本主义。如果要比较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优劣,也必须敢于在经济效率上与之比较。我们承认,就目前状况而言,社会主义中国的经济效率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仍有相当大的差距;我们也承认,如果没有曲折和失误,社会主义的经济效率会比现在更高些。但是,社会主义决不是低效率的代名词。前几年,人们在研究社会主义经济效率时,多半侧重  相似文献   

12.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对民族与阶级、民族与资本主义发展以及如何解决民族矛盾等问题进行了系统而辩证的阐述,使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思想系统化了。《共产党宣言》中的民族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重要启示:在经济上,既要积极参与世界经济竞争,又要凸显民族特色;在文化上,要注重各民族的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3.
每一种社会制度都有它自身内在的质的规定性,而同其他社会制度相区别。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都有自己的本质特征和基本原则,从而成为两种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无论在政治上、经济上,还是在意识形态上,都有着根本的区别。在当前历史条件下,放弃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必然陷入资本主义泥坑。在基本制度层次上不问姓“社”姓“资”,客观上是会导致资本主义化的。赞同“趋同论”、“交融论”的人,往往只看到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在运行机制方面的某些共性,而抹杀了两种社会形态在基本制度方面的对立性。我们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参与经济全球化、同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经济贸易往来的,这与社会制度的趋同、交融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能产生社会主义因素,不能说资本主义社会里社会主义因素越来越多了。民主社会主义是进行若干改良的资本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民主社会主义有着根本的区别。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的和谐观主要体现在他对促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谐发展的不懈追求之中。他主张通过多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来和平赎买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民族资产阶级,以避免大的经济震荡;主张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调动一切积极力量,使政治环境充满活力;主张协调好"十大关系",调动所有社会积极因素,实现社会的稳定有序;主张"双百方针"和"两用方针",建设民族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新文化,这些主张都深刻地体现了他的和谐观念。  相似文献   

15.
把创新同民族的命运和前途联系在一起 ,是江泽民同志创新思想的重要特征。他在1995年5月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上明确指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①这一重要论断 ,不仅是对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的准确把握 ,而且也是我们在当今时代迎接资本主义挑战、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指导思想 ,具有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本文现就创新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试作探析 ,以加深对江泽民创新思想的理解。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揭示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基本规律 ,是…  相似文献   

16.
(一)个体经济的性质有五种看法;(1)个体经济是一种私有制经济,是“资本主义的尾巴”,发展个体经济就是发展资本主义。(2)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附属体。因为个体经济从来不是一种独立的经济,它在各个社会形态中都是和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经济相联系并受其制约。在资本主义社会,个体经济依附于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因此它具有资本主义性质,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它依附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因此,具有社会主义性质。正如恩格斯讲的“在一切社会形态中都有一种一定的生产支配着其它一切生产的地位和影响,因而它的关系也支配着其它一切关系的地位和影响。这是一种普照的光,一切其它  相似文献   

17.
郭培根 《唯实》2001,46(5):54-59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人类文明成果积淀、传承的结果.在一般意义上,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是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规律.现实社会主义由于"先天不足",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上都面临更为艰巨的任务,共时态地横向利用资本主义便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这种利用,不仅包括吸纳资本主义具体体制中那些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先进因素,而且包括直接吸收和适当发展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因素,还包括总结和吸取资本主义进程中的失误和教训.这些都建立在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取得科学认识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8.
《湘潮》1990,(2)
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这是中国各族人民从100多年来的切身体验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今天,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就必须进一步从根本上搞清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为什么走不通,真正懂得50年代中国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道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昂首前进。资本主义的梦想在中国破灭的原因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从1840年以后,我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拯救民族厄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共产党人在认识和把握历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自觉地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推进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所实行和实现的工业化和经济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这就要解央好对资本主义条件下推进工业化和经济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方面经验教训的认识,从而干得比资本主义要好的问题.这就要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贡献给人类文明的成果,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挥到新水平;就要努力使资本主义实现工业化和经济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进程中所出现的弊端减少到可能的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20.
本世纪50—60年代,社会主义阵营作为世界格局中的一支崭新力量,其存在本身就构成了对资本主义世界“秩序”的威胁。作为旧世界的对立物,社会主义制度为全世界大多数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阶级所向往,它已成为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政治自由和社会平等的战斗旗帜。那个时候,仅仅“社会主义”这个名词,就足以成为各国人民为争取自由和解放而斗争的力量源泉,也足以引起资产阶级统治者们的恐惧。与之相反,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则危机四伏、矛盾重重。工人罢工,持续不断;抗议浪潮,此起彼伏。内外交困的资本主义阵营不得不在总体战略上处于守势,他们在各个社会主义国家周围处处设防,用经济禁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