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产品极大丰富的时代,产品的使用价值渐渐被淡化,而诸如品牌的文化等附加在产品之上的、能彰显消费者地位和品位的延伸价值被放大。这样一种消费需求使得文化消费时代,图像、影像等视觉符号正日益成为我们文化的主要内容和重要的传播形式。本文试图以孙悟空形象在广告作品中的传播为文本,分析视觉符号的再现、拟仿在劝服性传播中的表现,为企业如何恰当运用传统文化中经典形象的影响力扩大产品和品牌的知名度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张福存 《前沿》2010,(6):130-132
成语式广告是最具有中国文化和语言特色的广告。成语式广告符号系统的所指、能指、参照物三者都具有其他广告形式不可比拟的语言文化优势。此类广告符号短小精练,结构稳固,表现力强;另一方面,它也存在着消解成语、误入低俗的缺陷。  相似文献   

3.
刘传红 《理论月刊》2006,(10):109-111
以互联网、数字电视等为代表的新媒介正对广告传播产生深刻影响,主要表现在:广告主体多元化、广告信息丰富化、广告表现多样化、传受关系互动化、媒介策划复杂化、广告效果精确化、广告媒介融合化等七个方面。与此同时,新媒介在公信力、受众信息安全、广告监管等方面的负面作用亦不可小觑。认清新媒介的双重作用为当前广告传播活动提供了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4.
黄静雯  王坤茜 《前沿》2013,(14):167-168
听觉语言在长期的使用和演变中,已经成为具备不同含义的听觉符号。听觉符号的准确使用可以增加广告对消费者的吸引,满足消费者的情感需求。由于不同听觉符号的差异性,听觉符号有着自身独特的运用原则,研究和了解其运用原则有利于准确地运用听觉符号,达到最大化广告效果的目的。听觉语言符号包括语言、音乐、音响三种分类,对这三种分类各具有不同的符号化含义的分析详解,可以丰富听觉符号在手机广告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方东 《前沿》2002,(11):32-34
广告是指向性非常强的信息传播活动。在当今企业竞争更加趋向于品牌竞争、广告创作日益个性化、广告传播环境愈来愈复杂化的背景下 ,广告创作必须愈加重视品牌的中心地位。广告大师奥格威关于广告要全力突出品牌的主张依然是广告创作无可争辩的定律。  相似文献   

6.
除了广告的经济功能之外 ,广告的文化功能主要体现为对民族文化的展示和对生活时尚的引导 ,而其负面效应则在对被动、冷漠的大众性格 ,消费至上的价值观念的形成方面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植入式广告具有三种本质特性:隐蔽性、融合性和自觉性。无论何种形式的植入式广告,都有着必须遵循的实践原则: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结合,注意在隐性方式中突出显性符号;具体形象与抽象概念结合,注意商业盈利与艺术表现协调统一;在文化冲突中实现价值认同,注意信息整合。  相似文献   

8.
赵志明 《前沿》2012,(10):139-140
广告视觉文化的发展,激发和形成了消费社会的生产系统,并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思想行为和价值观念。从消费到审美,从经济到文化,人们已经无法回避广告无处不在的身影。可视性和视觉理解已成为广告文本诉求活动的重要维度。本文从三个层面分析解读广告文本的产生与传播,以便强化全社会对广告的利用与引导,使其在我们的经济、文化建设过程中,不断增强其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广告摄影是一门与设计艺术和产品销售相关的边缘学科,本文从信息传递性,较大规定性,媒介制约性,实用功利性,商业优越性加以分析,论述了广告摄影的视觉传播特性。  相似文献   

10.
秦越 《贵州民族研究》2020,41(3):133-139
鼓楼是侗寨的标志性建筑,表达了侗族人民的群体性观念认知和集体文化意识。在侗族历史上,鼓楼以其强大的精神涵化力量,在族群内部实施着政治、经济、教育、公共娱乐等社会职能。新时期,多媒体环境赋予鼓楼新的功能和价值。作为侗族的文化符号,鼓楼凭借其自身的媒介特质,发挥着对整个文化系统的传播功能。当今新经济形式下,民族地区旅游地文化重构、文化产业发展、精准扶贫工作推进、文化价值的保存增值等,无不需要鼓楼符号的价值外显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1.
随着消费时代的到来,人们对物质的需求从"本质价值"向"赋予意义"转变,文化认同对加速受众的情感认知,加强品牌的诉求个性,以及丰富以需求为中心的广告诉求效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文化认同通过文化解构、符号体验再到意义延伸这一路径,参与广告诉求的构建与达成。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对比分析了2012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国民党和民进党的竞选广告策略,基于243则竞选广告的研究发现,候选人策略基本遵循现代竞选广告传播的一般规律,同时呈现下述特点:在议题讨论上,马阵营广告主要呈现政治议题,而蔡阵营重点讨论社会议题;在形象塑造上,两党都强调以清廉为主的候选人人格特质;候选人对负面攻击性广告的使用谨慎,且以感性诉求为主,政党色彩有所弱化。研究结合台湾选举历史和环境对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广告的商业性干扰了人们对它的学术关注,而广告已渗透到现代生活的各个领域,无视广告研究必将影响广告的健康发展。广告不是一个单面体,而是一个复杂综合体。应从文化性、企业性、艺术形式、语言符号和存在方式五个层面考察广告的特点及其价值。  相似文献   

14.
新媒体环境下,"搜索平台"成为了信息供需第一端口,是商家必争之地。实证研究发现,广告主信息的搜索平台呈现现状是:一方面,品牌内容传播丰富了搜索用户的需求,同时也挑战着广告主的品牌管理能力;另一方面,品牌传播形式的应用尚有很大的空间,互动性也有待加强。因此,其优化性策略应是:优化企业主导传播来源,加强与垂直网站的竞争与合作;统筹规划品牌传播内容,提升内容传播系统性;有效运用公关手段传播正面信息,实时监控负面信息降低影响;注重互动型媒体运用,有效开展传播活动;根据企业特色,组织内容传播。  相似文献   

15.
陶丽萍 《理论月刊》2004,(12):127-128
陌生化是广告创作突破受众漠视,产生视觉和心理刺激力,引发共鸣的有效武器。要达到陌生化的效果,须逆于恒常,在广告语言符号和形象符号的各个层面进行大胆创新,创造新话语、新意象、新意境,达到引起注意、沟通心灵的营销目的。  相似文献   

16.
广告故事与性别——中外广告中的妇女形象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广告常常大量采用妇女的形象,这里承载了什么样的文化信息?它如何表达性别的观念?是否会强化性别歧视或者对妇女造成伤害?本文综合互联网上的广告资料,结合目前国内广告表达中的一些问题,具体说明广告中存在的性别偏见,从而呼唤对传媒广告里文化信息的批判性思考.论述分三部分展开:一、早期商业广告上的女性:以纸烟广告为例;二、冒犯女性的广告模式;三、挑战偏见:警觉、抗争与新表达.  相似文献   

17.
西方广告中国本土化发展困境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英 《人民论坛》2012,(5):96-97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消费能力的不断增强,西方广告也逐渐进军中国市场,并积极推行中国本土化策略,主要表现在广告公司的本土化和广告表现的本土化。西方广告中国本土化过程中,存在符号误用和文化差异等问题,中国广告应抓住契机,深度挖掘和恰当利用本土文化元素,充分发挥本土优势,以提高自身的竞争水平。  相似文献   

18.
品牌形象塑造是一项长期艰苦的系统工程,广告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是对品牌形象塑造的促成.广告对品牌形象塑造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四大方面提高品牌知名度、培养品牌忠诚度、深化品质认知度和激发品牌联想.同时,广告对品牌形象的塑造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广告不是万能的,它必须以产品质量好、广告要成功为基础.  相似文献   

19.
陈秋萍 《桂海论丛》2003,19(1):87-88
广告活动作为一种经济活动 ,是以赢利为目的。但经济功能只是广告的主体性功能 ,而不是它的唯一功能。除了经济功能之外 ,广告还具有一些非主体性功能。文章着重阐述了广告的扩展性功能———文化功能、社会功能和艺术功能。  相似文献   

20.
广告是一门交叉学科,综合了学术、心理、艺术、营销、传播等诸多门类的知识,又是这众多门类的整体运动,而当下,传统广告面临着数字传播技术的挑战,各式各样的广告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本文对当前社会的广告形式作了一些总结与展望,显示了广告的多样性与人文色彩,对新广告形式的繁盛提出了一些个人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