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家赔偿的归责原则是国家赔偿制度和赔偿立法应解决的首要问题,也是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的总原则。我国借鉴世界各国的立法经验,采用违法原则为赔偿的归责原则。我国国家赔偿法的违法原则中的违法有以下三层含义:1.违法是违反法律、法规和地方性法规,而不包括规章;2.违法指的是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权违法;3.违法是一个客观标准,指职权行为在客观上违法。在实践中运用违法原则处理国家赔偿应注意两个问题:1.违法原则是确定国家赔偿的关键标准,但不是唯一标准;2.法定的免责情况,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2.
主、客观违法论是基于对法规范性质的不同理解而产生的相异违法观,客观违法论将评价规范与决定规范进行有机的分离,从而有别于对违法与责任进行一体化理解的主观违法论.我国的犯罪构成实质上为刑事违法的构成,即采用主观违法论.由于将无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所实施的危害行为排除在犯罪研究之外,因而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在一系列问题的解说上存在着诸多弊端.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法人违法现象较多,已成为社会上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法人违法的严重性在于,它不同于个人违法,而具有极大的欺骗性和隐蔽性。  相似文献   

4.
崔冬 《行政论坛》2011,18(1):64-68
行政违法与犯罪分属不同的法律部门,其法律后果分别是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二者属于社会危害程度不同的违法行为。行政违法与犯罪的衔接在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如以罚代刑现象严重,多次行政违法与犯罪的衔接缺乏理论依据,行政违法案件移送司法机关缺少相应的程序规定等。针对上述问题,应当从行政违法案件移送司法机关、行政处罚与刑法的折抵、多次行政违法向犯罪转化、增加刑法罪名等方面完善现有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5.
《公务员法》“违法命令不执行”条款规定的“违法命令”应该既包括违法的具体行政命令,也包括违法的抽象行政命令。但是该条款表述中存在的语义模糊,有可能导致执行中的混乱,可借鉴有关国家的规定予以改进;而且“抽象违法命令的不执行”在运行中可能会存在着潜在的困境,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尝试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6.
土地是一种不可再生、人类赖以生存的有限资源。我国人多地少,各种建设使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农村宅基建设用地就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当前,农村宅基突出的问题是乱占滥用相当严重,据报载,1989年全国共发生土地违法案件46.5万件,违法占地面积30万亩,其中农村宅基建设违法占地案件44.8万件,违法占地面积7.6万亩,分别占总数的96.4%和25.3%。与1988年相比违法占地案件上升了22.4%,违法占地面积上升了18.5%。关中某县1989年对全县农村部分宅基地进行的调查表明:在涉及253个行政村的抽样中,共查出各类违法案件602件,违法占地面积289.68亩。因此,必须把农村宅基地管理作为加强农业和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问题来抓。  相似文献   

7.
行政违法现象在我国大量存在 ,程序违法、越权行政、滥用自由裁量权、行政不作为是其几种主要表现。造成行政违法的原因既有法规本身的因素 ,也有执法人员动机、素质的原因。减少违法行政行为 ,必须从加强立法、制度建设和宣传教育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8.
尽管我国婚姻法已颁布多年,但我国近年来违法婚姻有急剧增加的趋势。违法婚姻妨碍了国家对婚姻家庭的监督和管理,也直接冲击着我国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违法婚姻知多少 顾名思义,违法婚姻是指违犯《婚姻法》的规定而成婚的。它在全国到底有多少,很难有一个确切的统计。据来自权威部门的调查,近几年来违法婚姻占成婚总数的20%左右,个别的省高达30%以上。 在违法婚姻中,未到法定婚龄、不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手续就同居生活者占绝大多数。黑龙江省  相似文献   

9.
詹亚雄 《理论探索》2006,(2):160-161
反垄断法的违法确认原则包括本身违法原则和合理原则。面对本身违法原则自身的非合理性,以及合理原则对司法体制、法官自由裁量权的依赖性,成文法国家通过采用一元的分析模式,将两个原则进行有机的结合,改造反垄断法的违法确认原则,对其进行法技术的突破,使之成为克服反垄断法不确定性的工具。  相似文献   

10.
戴涛 《行政与法制》2000,(10):12-14
行政违法推定,或称行政行为违法推定,是指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未经证明为合法,人民法院得认为该行为违法,或推定该行为违法。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承认,行政违法推定在行政诉讼领域实质上扮演了“帝王条款”的角色。但迄今为止它并未为行政诉讼立法所明确,也未被行政审判实践所认知,导致其价值与功能发挥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11.
为了准确认定民事经济纠纷中民事违法与经济犯罪这两种普遍而又密切联系的违法性行为 ,本方拟从定性与定量的角度对经济活动中的民事违法与经济犯罪的区分与界定作一初浅探析。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上各种经济交往增多,经济活动日益复杂。在经济活动中,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是违法的?哪些构成犯罪?这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容易区分的,但在有些情况下,合法与违法、违法与犯罪的界限并不那么易于分清。本文通过承包方面的三个案例,分析了合法、违法与犯罪的区别,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仍处于腐败的易发、高发期,反腐倡廉的形势依然严峻,少数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以权谋私、贪污贿赂、违规决策等违纪违法案件不断出现,其发案率主要取决于我国法制建设以及公共权力监督制约机制的建设和健全程度,并与党和政府对违纪违法的打击力度和治理效能等因素密切相关。加强法制建设,进一步健全公共权力监督机制,加大党和政府打击违纪违法的力度,能有效遏制和防范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违纪违法行为。因此,认真剖析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违纪违法的成因,预测其趋势,探讨遏制对策,力求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领导干部违纪违法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上海市委市政府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补短板"确定为2016年重点调研课题,要求各级领导与干部必须直逼问题、不回避矛盾,用钉钉子精神抓推进落实,要相信群众、依靠基层,千方百计提高整治实效,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黄浦区委、区政府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地区环境综合整治的统一要求,对老城厢地区的"五违"(违法用地、违法排污、违法居住、违法经营、违法建筑)问题进行了综合整治和改造,体现了以人为本及依法处置的理念,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城市房地产开发过程中,由于土地资源的稀缺性日益显见,非法批地、买卖土地和违法开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土地等违法用地行为在全国都程度不同地存在,严重扰乱了我国城市房地产市场的正常秩序,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和法律纷争。为此,必须通过严格依法行政,追究渎职者的法律责任,加大对违法用地行为的打击力度以及提高消费者的维权意识等手段,遏制城市房地产开发违法用地活动的蔓延。  相似文献   

16.
行政垄断是我国垄断现象的主要表现形式,它的存在和蔓延,是阻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行政垄断本质上是一种兼具经济违法与行政违法双重违法属性的竞合违法行为,是一种由行政主体实施的集体违法行为。法律是治理行政垄断的最重要的手段。  相似文献   

17.
易杳  杨柳  王滢 《瞭望》2004,(43)
6万多平方米的上地建材城在10天里被强制拆除。是依法执法,还是违法行政,城管和业主商户各执一辞。 面对争议,有关专家指出,政府在拆除历史遗留的违法建筑时,执法中是否要先自我纠错?如何避免违法行政?如何做一个对人民群众有情的政府?  相似文献   

18.
陈芳 《瞭望》2007,(14)
土地违法案件中,4%的低处罚率,5‰的刑事处罚率,呈现明显权责不对称的局面国土资源部最新通报的2006年中国土地违法案件查处情况令人触目惊心:13万件土地违法行为中,涉及土地面积近10万公顷,其中耕地4.3万公顷,分别比上年上升了17.3%、76.7%和67.6%。人们不禁疑惑:高压政策一个接着一个,违法占地为何仍“一路狂奔”?一些城市违法用地高达90%以上的惊人数字表明,当前的违法占地“成本”实在太低,而“收益”却很高,滥占耕地的责任追究制威慑力不足。  相似文献   

19.
行政不作为与行政不作为违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二者不能等同。在行政管理中 ,地方保护主义、“长官意志”、行政部门职能交叉、监督不力等是产生行政不作为违法的主要原因。为此 ,应逐步规范行政立法 ,改革现行行政体制 ,完善监督机制 ,切实提高行政人员的整体素质 ,才能有效地遏制行政不作为违法。  相似文献   

20.
陈泽 《瞭望》2005,(29)
7月12日,北京市交通管理部门宣布,对交通执法采取8项规范措施,包括对非现场违法,在现有告知方式的基础上,增加邮寄书面告知和信息亭发布;凡机动车接近报废年限、违法记分满12分,都将采取邮寄书面告知方式,力争通知到违法人本人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