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贵州》2008,(16):40-41
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将增进我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提升我国百姓健康素质与生活质量,有力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延伸“后奥运”的繁荣与进步。  相似文献   

2.
"第一要务"思想,是我们党对全面提高全民素质重要性的崭新认识,贯穿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各个方面.全面提高全民素质体现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认真履行"第一要务",努力提高全民素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当代贵州》2009,(6):45-45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胡锦涛同志2008年9月19日在中央党校的讲话中强调要进一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着力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兴办人民群众希望办的实事好事,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成为不断为民造福的过程,成为不断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过程,成为不断保障人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的过程,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4.
人的综合素质,是指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在社会环境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和协调的各种素质的统一体。其中健康素质是人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能力素质是人全面发展的体现;自由个性素质是人全面发展的本质特征。因而人的综合素质发展是这些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它不仅是人生存和发展的载体和前提条件,同时也体现和推动着人的其他方面的发展,构成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灵魂。  相似文献   

5.
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关系铜鼓人民的健康,关系铜鼓千家万户的幸福,是重大的民生问题。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药卫生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建设幸福铜鼓的一项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6.
素质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德育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素质德育与应试德育有一定的联系,但也有着显著的区别,这种区别主要表现在价值取向方面,素质德育是对应试德育的矫正。研究素质德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德育理论创新的需要,是高校德育改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人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体,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只有通过全体人民的共同奋斗才能实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本文从主体素质的内涵入手,阐述了其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必然性,最后提出提高主体素质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8.
连日来,二师三十团工会积极开展职工素质达标活动,通过打造"学习型企业"、"学习型职工",以此达到提高职工综合素质的目的,为团场经济健康发展增添活力。该团积极开展职工技术创新活动,充分调动和发挥职工群众的聪明才智,并有针对性地对职工进行技术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第十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全市科学发展的五年,是成就辉煌的五年。无论是成功举办"无与伦比"的奥运会,圆满完成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活动任务,还是取得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辉煌成就,都离不开全市人民的支持、参与和奉献。在深入贯彻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之际,本刊推出"科学发展辉煌五年"专栏,将以广大离退休干部感同身受的视角为切入点,展示五年来首都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0.
高校辅导员工作只有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面向社会发展和社会需求,努力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质、品德情操素质、心理素质、事业素质等基本素质,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1.
陈冬 《求是》2012,(3):21-22
北京市把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作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以"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为主线,扎实推进首都公民道德建设,不断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坚持把提炼、培育城市精神,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实践和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北京已迈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新征程、新阶段,迫切需要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巨大的智力支持。提炼、培育"北京精  相似文献   

12.
为加快江西在中部地区的崛起,推动江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省委、省政府向全省人民发出了"全民创业"的伟大号召,全省上下顿时涌动一股全民创业的热潮。"创业艰难百战多"。创业,何其艰难,何其伟大,一个人能否创业,创小业还是创大业,创业成功还是失败,取决于诸多因素,其中创业者素质的高低是关键。  相似文献   

13.
<正>今年,农八师一四七团女工委通过"素质提升"、"权益维护"、"爱心帮扶"、"职工健康"四大工程,团结动员广大女职工立足岗位创先争优,使女职工在企业发展中充分发挥半边天作用,为推动全团跨越发展作出了新贡献。"女职工提升素质建功立业工程",引导广大女职工围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  相似文献   

14.
人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体。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只有通过全体人民的共同奋斗才能实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本文从主体素质的内涵入手.阐述了其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必然性,最后提出提高主体素质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5.
现代化的根本标志是人的现代化。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最终也体现在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上。我哥们已经走过了不平凡的20年现代化建设的历程,在面临21时机的诸多机遇和挑战中,实现跨世纪的发展目标,关键是全面发展和提高全体人民的素质,包括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最终归宿,因此必须在现代化建设中牢固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把发展和提高人的各方面素质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针对我国新时代健康工作而提出的新标准和新要求,其内涵丰富而深刻,主要有"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参与"全球健康治理"三个方面,而继承性、人民性和逻辑性是这一重要论述的特征。该理论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价值,它明确了人民健康"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回答了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实践问题,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执政本色。  相似文献   

17.
农民工素质提升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城乡二元体制依然存在、农民工仍处于城市边缘化生存状态的今天,要提升其综合素质无疑需要"内修外助",即一方面通过树立文化自省意识、文化自强信心、爱岗敬业的恒心、走出"孤岛"的勇气等自我发展的内在修力提升农民工素质,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制度推进和舆论引导、搭建多元文化平台等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外在推力提升农民工素质。  相似文献   

18.
刚刚过去的2010年.北京市进行了近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公开选拔领导干部”(以下简称公选)。目前,38位局级、186位处级领导干部,已走上新岗位。据北京市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办公室介绍,这次考试坚持“干什么、考什么”,推行以能力素质为核心的测评体系,考题设计、考核方式从“考知识”向“考能力、考素质”转变,让“干得好的考得好”。此次公选按照岗位类别出题,注重与职位所需的知识和能力相匹配,着力考查领导干部的组织领导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素质,并充分发掘考生的内在潜力。那么,这些考生在考试过程中是如何作答的?他们提出了哪些富有启发价值的观点?为此,本刊经北京市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办公室同意,将部分考生答题观点进行了整理摘编。由于考试采取闭卷形式.有些观点未必很成熟,但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8568名参加笔试的考生对推进“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思考和认识。  相似文献   

19.
"素质提升"工程、"强基固本"工程等新机制,切实转化了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进一步服务了人民群众。在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中,黔西县实施"五大工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助推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素质提升"工程增强创造力黔西县在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中掀起了学习贯彻贵州省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热潮,采取领导干部带头学、机关干部重点学、党员群众广泛学等措施,迅速把大会精神传达到党员干部和基层。水西社区采取快板的方式宣传党代会精神,其视频网络点击率超过200万次以上。同时采取理论联系实践等学习方式,着力提高党政领导干  相似文献   

20.
佟明晶 《党史博采》2008,(6):30-30,37
我们常听到"素质"和"素质教育"这两个词语.在评价某个人时,人们总习惯于用"素质"的高低做评语;在评价教育或是学校时,有人则常常用"素质教育"或"应试教育"下结论.其实这都是不够准确、不够客观的.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素质"和"素质教育"的真正含义,还有待于我们更深入的理解和把握.在此我就对素质教育的理解,浅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