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游 《政治与法律》2004,(2):159-160
一本浸透着求真务实精神的20万字新著--<秩序与渐进: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依法治国研究报告>呈现在我的面前.这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一个项目、司法部社会科学重点研究的一个项目,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理论博士后流动站的一项研究课题.书中翔实的数据图表和精彩的论证判断着实令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2.
<正>各位同学晚上好,非常荣幸来到这里和大家交流关于法律文化的体会。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是新中国法学的主要摇篮,是中国法学的研究重镇,也是我们法学研究者非常向往的地方。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中国的法治虚无主义和法治浪漫主义。自从1995年提出依法治国以后,我感到当前中国不管是实务界还是学术界,存在两个比较突出的现象:一个是法治的虚无主义,一个就是法治的浪漫主义。我觉得,这是当前中国存在的两种倾向,也是两种思潮。目前中国在实务界,主要是法治虚无主义;而在学界中主要是法治的浪漫主义。  相似文献   

3.
儒家思想与当代中国法治的纠葛──郝铁川新著《儒家思想与当代中国法治》评介张德强郝铁川博士的新著《儒家思想与当代中国法治》是一本从理论深度系统分析儒家思想与当代中国法治关系的力作,它第一次把作为传统法律文化核心的儒家法文化推到了当代中国法治的面前,以是...  相似文献   

4.
市场经济与法律文化的更新──评郝铁川《儒家思想与当代中国法治》殷啸虎长期以来,儒家思想一直被奉为中国文化的正统,并深深扎根于人们的思想意识。所谓传统文化,说到底,就是以儒家思想为中心的思想文化。在儒家思想一统天下的时代,儒家先哲所设计的政治经济制度,...  相似文献   

5.
当前围绕三农问题、社会保障问题等社会热点所引发的上访潮愈演愈烈,这一现象反映出社会转型时期我们所面临的法治困境。民众选择上访而非法律途径来解决争议和表达意见,不仅存在着民众传统心理和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更折射出当前我们的司法救济途径存在的弊端和效益的低下。  相似文献   

6.
7.
周永坤 《法商研究》2006,23(1):147-151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人治国家,在清末变法与辛亥革命的历史断层时代,人们几乎是不假思索地选择了法治之路,因为人治是帝王专制的符号而法治则是民主的徽章。但是,令人沮丧的是,消灭帝制、建立共和的结果却是各种各样的强人之治与党(国民党)治,法治仍是可望而不可即。于是1949年以后人们再次崇尚人治。真是30年河东,30年河西,在整整半个世纪以后,法治又得以“平反”。法治再次作为研究对象还只是近十多年的事。由于长期对法治的妖魔化处理,人们的主要研究旨趣在于论证法治的正当性与诠释法治的含义,以促成法治正当性的确立。尽管这些是早在20世…  相似文献   

8.
2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法治建设》白皮书这部中国政府首次发表的法治建设白皮书全面介绍了新中国成立近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中国的法治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9.
咏康 《法学》1994,(11)
儒学在未来的中国社会里能够复兴吗?以儒学为主要内容的传统法律文化能象古代罗马法哪样,成为法制现代化的起点吗?多年来学术界见仁见智,争论不休。郝铁川的新著《儒家思想与当代中国法治》比较令人信服地回答了儒学法文化能否复兴的问题。 全书除序言之外,共有八章。序言“市场经济呼唤法律文化的更新”表明了作者研究儒家思想与当代中国法治这一课题的现实意义,即:它不是发思古之幽情、无病呻吟,而是有感于观念落后于现实的状况而作。第一章“儒家思维方式对当代中国立法技术的影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东西方传统文化和法治思想的比较,阐述了西方国家所推崇的法治未必是中国的最佳和唯一选择,我国拥有着自己独有的民情土壤,应当运用法治这一有效的管理方式去被动地衡平各方利益,定分止争,平息冲突,最终构建出相对公平、和谐共存的文明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11.
郝铁川 《法学论坛》2008,23(1):37-44
"左"的阶级斗争为纲的法制可以毁灭社会主义,右的全盘西化式的法制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绝对不能走向现代法治,休克疗法式的市场经济也不能带来现代法治;思想道德建设离不开法制保障,而法治的运行也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支撑;现代法治既要保障穷人的基本利益,又要维护富人的合法利益和创造财富的积极性.中国依法治国主要有五大内容,其关键是实现体制内和体制外的良性互动、集中能力办大事和防错纠错能力的双重提高.秩序与渐进是中国依法治国的必由之路.法治是一种时代性和地方性知识.  相似文献   

12.
蒋立山 《法学研究》2007,29(4):158-158
从历史经验看,社会转型是一个充满矛盾风险的过程,转型秩序一般会呈现“先恶化,后改善”的特征。以中国改革开放初的1980年为起始点,以2050年中国中期发展目标的完成时间点为终点,可以绘制一幅转型秩序演变轨迹的示意图。  相似文献   

13.
李龙  黄锫 《河北法学》2004,22(9):2-7
认为郝铁川先生《中国依法治国的渐进性》一文的论点是正确的 ,但是论证过程中存在的缺憾使该论点所质有的说服力有所削减 ,且文中三个论据———“穷国无法治”、“愚昧无法治”、“乱世无法治”———显得有些偏激的表述方式不但催生了对表述内容本身的怀疑 ,而且存在被人误解以至利用的危险 ,进而无意间隐含了颠覆法治的力量  相似文献   

14.
彭中礼 《时代法学》2014,(2):119-120
正法治是人类文明共同智慧的成果,所以当前世界已有越来越多的国家选择通过法治来治国理政。但是法治的发展却没有共通性的普遍真理,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基于其自身特色的法治实现道路。每当我们捧起孟德斯鸠的那本传世名著《论法的精神》之时,其字里行间所流露出来的无不是对特定民族法律特色的概括,当然也是对实现法治不可能存在普遍真理的诠释。孟氏的这一观点又被后人进一  相似文献   

15.
齐延平  于柏华 《法学论坛》2003,18(1):109-112,78
法治的生成自有其内在的历史逻辑与现实根基 ,“乡土中国”构成了中国法治建构的当然前提。市民社会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超越文化疆界的普世性的一面 ,但它对于中国法治进程具体场景的解释力又是有限度的。可能的中国法治理路将彰显于历史进程的非线性思路之中。  相似文献   

16.
宪政秩序是制宪者通过立宪所确认的社会一致性、连续性、确定性法律秩序在实践中有效实现,主要表现为宪法所规定的公共权力和公民权利在实践中的有序运行状态。人类宪政发展的历史表明:在不同国家乃至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宪政秩序构建的理论与操作模式均存在差异性。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为卓有成效地构建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宪政秩序,宪法学者应当研究世界宪政建设的一般规律,而对这一特定时期宪政建设的特殊性加以分析探讨则尤为重要。 一、宪政秩序在社会转型时期具有特殊价值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特别是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  相似文献   

17.
刘佳 《法学杂志》2007,28(1):94-96
对传统中国法律秩序价值的分析,使我们重新看到了传统观念、制度中的合理因素,以新的眼光吸纳这些合理因素以适应不断变动、发展的法律秩序,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孙洪坤教授的《程序与法治》做了简要的介绍,通过对该书的学习,分析了程序争议与中国语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哈耶克自由主义框架下的"社会秩序规则二元观",即内部规则和外部规则的关系的考察,指出了其严格意义上的法律和立法的差异性,进而阐释其理论的核心内容——"自生自发秩序"原理,及其对中国法制现代化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企信  璀璨 《法治纵横》2014,(4):19-19
所谓解读,就是把高深的理论或奥秘的科学原理,以通俗的语言让广大读者了解、把握并按其要领实施之。郭永辉的特稿《坚定不移地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刊发于《法治人生))2014年第2期),不仅是其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精神的精妙解读,而且是宣传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有关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一份难得的辅导报告。给读者耳目一新,引发阅读共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