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公共性是公共政策的本质属性,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失败与公共政策公共性的流失密切相关。透视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分析我国公共政策在医疗卫生领域的“非公共性”表现,并在探究其原因的基础上,进一步反思我国公共政策公共性的提升之道。  相似文献   

2.
《人事天地》2011,(6):I0002-I0002
2011年5月20日。广西召开全区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座谈会。会议的主题是,贯彻广西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部署,加快推进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蒋明红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3.
公共利益——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性事业,追求公共利益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当前,市场机制介入医疗卫生领域,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及卫生事业的公共利益价值取向已经受到挑战。为此.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过程中,维护和增进公共利益应是政府的基本责任。这不仅意味着政府应有效履行传统的责任和职能,而且还意味着政府应创建和完善有利于公共利益维护与增进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4.
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进程中,随着“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日益凸现,分级诊疗制度成为国家和政府关注的重要议题。目前我国分级诊疗在多地试点,在取得一些成绩的同时,面临着基层首诊刚性不足、双向转诊困难等制度性问题,也面临与医保的相互牵制和群众基础不够的外部性问题,这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推进分级诊疗发展的措施,落实首诊、完善双层转诊、实现医保差异化、加大对分级诊疗的宣传等,使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迈向新阶段。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把市场机制引入了我国的医疗卫生领域。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医疗卫生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但是却导致了医疗卫生公平的下降。本文就医疗卫生公平的内涵和外延,医疗卫生公平下降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用经济理论分析了加强政府干预的必要性,最后从政府责任角度提出了增加并调整财政投入方向,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完善医疗保险制度和药品流通体制等提高医疗卫生公平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英国国民健康服务体系(The National Health Service,NHS)改革和转型中,政党意识形态对医疗政策的影响。医疗卫生在英国一直是各届政府执政的核心议题,随着持有不同意识形态的政党当政,英国的医疗卫生政策发生了很大变化:二战后工党在国家福利主义和集体主义指引下建立旨在体现公平正义的NHS;20世纪70年代末保守党当政后在新自由主义思潮下着重提高NHS的运作效率;90年代末工党重新执政,在社群主义和第三条道路的指导下对NHS进行新的改革。尽管政治体制不同,中国过去几十年的医疗变化大体上也经历了与英国类似的由不同意识形态主导的三阶段,显示了政府不断自我更新、转变观念和意识的过程,然而,我国医疗政策的讨论与制定在过去二三十年被经济和科学原则主导,似乎医疗政策与改革是在政治真空的环境中运行的。本文认为分析中国医疗改革需要纳入政治因素把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政治变为显学。  相似文献   

7.
《青海人大》2010,(4):34-36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关系各族人民的健康,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也是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病有所医目标的必由之路。为了督促省政府及相关部门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根据常委会今年工作要点和主任会议安排.组成常委会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情况专题调研组。  相似文献   

8.
当前,全国上下正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卫生系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就是要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题,充分发挥市直医疗卫生单位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有效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需求。卫生系统要立足于自己部门的工作任务和工作特点,结合实际,  相似文献   

9.
2010年,我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全面铺开,政府举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覆盖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群众看病贵问题得到部分缓解:投入资金1.47亿多元,实施卫生机构基础建设项目187个,城乡医疗卫生服务条件明显改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继续推进,全面实施9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6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分级诊疗的问题成为关注热点问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存在基层首诊制刚性不足、全科医生缺乏、双向转诊不足等问题,对构建分级诊疗体系形成阻碍。建议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应该加强服务能力、培养全科医生、建立健全双向转诊制度、医保政策进行倾斜、探索医疗联合体,以期能够加快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体系。  相似文献   

11.
农村房屋不是商品,但可以转化为商品并上市交易。农民拥有自己的房屋所有权,但并不拥有土地的所椒;农民买卖自己的房屋,并不能买卖属于集体的土地。因此,农村房屋买卖应该实行“房地分开”;非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也可以购买农村旁屋,但除了支付房屋价格以外,还应向集体经济组织支付地租,地和是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实现形式。城乡资产融合,城乡房屋同地同房同质同价,政窬在整个城乡房屋的开发环节、持有环节、交易环节都能收取税放,这种税放收入量大、稳定,应该成为地方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昆明市公安局不间断地组织专项打击整治行动,有效遏制了拐卖儿童犯罪案件的多发势头。但此类案件还是边打边发,难以有效根治。原因:1、买方市场巨大的需求,刺激着拐卖儿童犯罪的滋生与蔓延;2、城市外来务工人员违反计划生育,子女“放养”现象普遍。建议:1、从立法上加大对拐入地买方市场和买主的打击、惩处力度;2、对不履行监护职责的家长制定具体的处罚条款;3、出台打击拐卖儿童犯罪协作工作机制;4、建立全国性的失踪被拐儿童父母DNA数据库。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教育应围绕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这一主题,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历史现象进行客观全面地评述,并且敏锐地捕捉和紧跟思想文化界的前进脉络,与时俱进,大力推动思想文化界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4.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仍然是构建和谐、创新型社会的一项非常必要的、刻不容缓的任务。思想政治工作是通过各种方法和渠道对人们的思想进行政治导向的过程。这一工作既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保证,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与民族国家的消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化使国家的界限变得模糊 ,对国家的职能和作用产生冲击 ,对国家的主权地位提出严峻挑战。但这并不能得出民族国家过时甚至消亡的结论。因为 ,无论从一国之内还是就世界范围来看 ,政治的冲突、经济利益的差异和文化意识形态的对立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全球化并没有创造出使国家最终消亡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条件 ,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民族和国家意识。  相似文献   

16.
网络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人们的生活、工作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人们的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 ,研究网络对青年的影响 ,积极制定对策 ,做好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内在的理论品质,同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共命运,与科学技术革命的出现、发展相一致。现代科技革命的日新月异、迅猛发展不会改变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只会发展和丰富其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是不会过时的,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它都是指导科学技术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刑事诉讼强制措施的历史发展沿革之阐述、刑事诉讼强制措施本质上的权力与权利之分析、刑事诉讼强制措施法律控制的法理内涵棗法律与权力关系之阐发、刑事诉讼强制措施的诉讼价值和目的的评价,从系统性和整体性的层面上,批判与分析我国刑事诉讼强制措施基本理论现状,提出相关认识,以促进刑事强制措施理论的完善,推进我国司法实践中的刑事强制措施实施民主化、人权化、进步化之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9.
中华民族凝聚力是中华民族的生命力。改革开放不仅大大地增强了中国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也大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凝聚力。从深层看,就是增进了中华民族的认同。民族认同是民族产生和民族凝聚力发展的基本条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民族成员所认同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也不断发展,从而推进民族认同的变化,并制约着民族凝聚力的强弱。民族认同的程度、民族凝聚力的状况。从根本上说,决定于对民族领导核心的认同程度。改革开放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发展提供了较坚实的物质基础:拉开了建设民主、自由、富强的现代中国的序幕;促进中华民族凝聚力不断增强;改变了中华民族政治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当前,我国社会有两个“认同点”(或“凝聚点”)特别值得注意:一是民生问题,二是腐败问题。只有坚持全面的改革开放,才能推进中华民族的认同,才能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相似文献   

20.
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证据、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司法机关刑事诉讼活动的正常进行,又破坏了我国的刑事辩护制度;本罪客观方面是实施了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威胁、引诱证人违背事实改变证言或作伪证的行为,"威胁"和"引诱"的认定一定要慎之又慎;本罪犯罪主体是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实践中多数是律师构成;犯罪主观方面只能由直接故意构成。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证据、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是行为犯,因而必然存在未遂形态。要关注本罪的刑罚适用,免于处罚的情形亦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