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郭伶  于金玲 《前沿》2013,(22):75-76
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涉及从学校培养到企业生产实践的工学结合全过程,学校是以育人为目标,追求社会效益,而企业是以赢利为目标,追求经济效益,如何实现双方目标上的相对统一,只有通过构建校企合作高等职业教育育人机制,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只有这样,高职教育才可以培养出更多的应用型人才,从而满足社会与企业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浅析德国双元制对我国校企合作职业教育模式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贞银 《理论月刊》2010,(5):147-149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曾被誉为创造德国经济奇迹的"秘密武器",它在世界职业教育进程中影响甚广,对我国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也有着重大影响。笔者通过对"双元制"内涵、特点的分析、评价,从政策法律、学生就业、职业技能培训、考试考核、师资队伍等五个方面探讨了"双元制"对我国校企合作职业教育模式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周扬波  马艳 《理论月刊》2009,(6):108-111
构建利益均衡机制,减缓利益冲突,是构建和谐社会最根本的途径之一.私有制企业劳资利益关系不均衡的表现具有代表性,它是一种由资方为主导型的利益关系,劳资双方在权力和利益上存在明显的不对等性,形成了"强资本弱劳动"的利益格局.导致劳资利益不均衡的原因和背景十分复杂,构建劳资利益均衡机制的体制环境、强势利益群体的约束机制及弱势群体自身的获利能力在短期内难以改变.当前,应全面探索建立相对合理的劳资利益分配机制,切实加强工会力量和集体谈判功能,提升政府的调控力度,以构建私有制企业劳资利益关系的利益均衡机制.  相似文献   

4.
职业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且没有发挥职业教育真正的作用。通过对德国职业教育模式的分析,对比出我国职业教育的缺陷之处,并提出以供参考的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5.
构建私有制企业劳资利益均衡机制的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利益均衡机制,减缓利益冲突,是构建和谐社会最根本的途径之一。私有制企业劳资利益关系不均衡的表现具有代表性,它是一种由资方为主导型的利益关系,劳资双方在权力和利益上存在明显的不对等性,形成了"强资本弱劳动"的利益格局。导致劳资利益不均衡的原因和背景十分复杂,构建劳资利益均衡机制的体制环境、强势利益群体的约束机制及弱势群体自身的获利能力在短期内难以改变。当前,应全面探索建立相对合理的劳资利益分配机制,切实加强工会力量和集体谈判功能,提升政府的调控力度,以构建私有制企业劳资利益关系的利益均衡机制。  相似文献   

6.
刘继红 《群众》2012,(5):81-82
高校与企业合作办学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是高等学校、企业界共同发展的内在要求。但是,尽管校企合作办学对各方发展都有利,我国推行校企合作办学的进展却比较缓慢,效果也不甚理想,这是因为当前校企合作办学还面临着较突出的难点:  相似文献   

7.
我国职业教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阶段,从出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到党的十九大将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写进报告,经过不断的探索和研究,已逐步走出了一条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的道路。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迎来了黄金期,但是还存在体系制度不够完善健全、企业参与办学动力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加快职业教育改革,打造高水平的职业院校,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科学设置教学专业,加强双师建设,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必将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范畴和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8.
曾令涛  李大章 《前沿》2013,(8):14-15
当前,我国校企合作存在不少问题,有内容方面、关系方面、利益方面和保障方面。本文通过对校企深度合作概念和内涵的分析,构建一种政府主导的保障机制、行业协会参与的服务引导机制和校企双赢的利益分配机制的校企深度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9.
室内设计专业教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近些年,随着建筑装修装饰行业的不断发展,对室内设计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此,在开展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时,一定要全面地认识构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意义,并深刻反思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以此为基础采取优化该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文案针对室内设计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析,并提出了优化构建的有效策略,希望有助于培养优质室内设计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0.
高职教育承担着为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任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更加侧重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校企深度合作是实现产教融合、推动高职教育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实践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在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后,从运行保障机制、利益共享机制、人才激励机制和考核评价机制四方面,探讨构建高职校企深度合作长效机制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求职难”与“求贤难”、高校“供”与企业“需”之间的错位与矛盾,应实现校、企文化的交融.这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新选择。校企合作与校企文化交融是可能的、必要的、必然的。作为独立学院的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既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产物,也是校企合作与校企文化成功交融的产物。校企合作与校企文化交融对高校和企业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和意义,学生更是校企合作与校企文化交融的直接和最终受益者。校企合作的目标是实现校企共赢共建,达到实践育人目的,提高高校的人才(特别是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解决供需之间的错位和矛盾。  相似文献   

12.
利益分化、社会利益的多元化以及多元利益表达的需求与利益表达渠道的不完善相冲突,使各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和利益差距不断扩大,社会不公平的现象不断发生。要防范社会利益继续分化,保障社会公平,必须建立一整套完善的利益均衡机制才能实现,这应当包括利益表达机制、利益博弈机制、利益疏导机制、利益调节机制以及利益保障机制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误区及化解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由于存在认知差异、制度缺失和利益作祟等不利因素以及由此产生的弱化、应付和抵触现象,使得校企合作效果得不到彰显。对此,政府要全方位进行协调,学校和企业在校企合作过程中要积极寻找利益结合点,共同实现校企合作,以达到社会多赢。  相似文献   

14.
张玉磊 《桂海论丛》2009,25(5):93-96
实现社会和谐的关键是构建均衡的利益格局,这就要求政府必须改变目前利益格局不均衡的状况.通过完善收入分配政策,促进社会阶层间的自由流动,协调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设置广泛顺畅的利益表达渠道,培育弱势群体利益集团,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构建一套实现利益格局均衡的制度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5.
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也是职业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我国校企合作发展虽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尚缺科学有效的长效机制,存在合作共识不深、合作层次不高、保障机制不足等问题。文章主要结合当前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的实践经验.提出构建以人才机构为枢纽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6.
立足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补偿机制的价值意义倾向性追求、改革转型以及创新发展的视角,对当前民族区域实施的职业教育补偿机制所面临的一些热点难题进行分析梳理,深入探析当前的政策性补偿机制在民族区域职业教育领域实施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尤其是深入探析在主体客体之间以及内容形式等等层面所存在的问题,并从这些方面提出职业补偿机制转型的基本思路及解决补偿机制建设中所遇问题的实施对策和建议,为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补偿机制的健全和完善以及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创新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7.
熊林 《传承》2013,(6):76-78
现有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滞后,人才分布不均衡,人才知识结构与市场需求相脱节等问题。在新形势下,构建"政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对加快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才培养进度,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才体系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熊林 《传承》2013,(8):76-78
现有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滞后,人才分布不均衡,人才知识结构与市场需求相脱节等问题。在新形势下,构建"政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对加快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才培养进度,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才体系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现代学徒制是企业与职业院校紧密合作的双主体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和发展现代学徒制,不仅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就业和经济发展的要求。目前影响现代学徒制建设的关键问题是制度建设不足,以及职业院校教学管理模式不适应。对此,可在国家层面进行相关制度设计,确定学徒的法律地位和参与学徒培训企业的权益,建立跨部门的学徒管理机构,并发挥行业组织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群体性事件与制度化利益表达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群体性事件频频发生,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但究其根源却在于制度化利益表达机制的匮乏.为此,必须构建制度化的利益表达机制,这是化解社会矛盾的有效手段,也是避免社会危机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