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难点是制度供给相对过剩状态下的制度供求非均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制度供 求均衡,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是公共部门既以改革者的身份推进制度改革,又以被改革者的身份接受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2.
正改革的全面重启不仅取决于改革者的意愿和推力,它还包含一系列条件、时机、动力和需求。"政府悖论"任何改革和发展都要付出成本的,"政府悖论"就是对政府主导的改革和发展付出的一种成本。所谓"政府悖论",根据国家行政学院张孝德教授等学者的论述  相似文献   

3.
黄蕙  戴廉 《瞭望》2003,(41)
如果说,电信业前一阶段改革考验的是改革者的勇气与魄力,现阶段的改革则更考验改革者的智慧与韧性。它需要审时度势,统领全局,也需要察之致微,丝丝入扣。从全世界范围来看,中国电信业的改革也是最快最成功的,未来,它仍将在“稳”与“快”之间不断寻求最佳平衡点,开拓前进。  相似文献   

4.
一元户籍制作为我国户籍制度改革模式的最终选择,虽已具有较强的可行性,但仍难免会困其在实施退程中对旧制度下既得利益集团造成利益损失和压力而遇到来自利益受捐群体的阻力,从而影响其可欲性;一元制户籍模式改革所遇到的这种阻力可以通过其给户籍制度改革所涉及到的一部分地方政府、市民和农民追三方利益主体所带来的担心和压力来追行分析。因此,要增强一元户籍制的可欲性,就要调整计划生育、土地承包和最低生活保障等政策。  相似文献   

5.
《瞭望》1984,(21)
目前正在北京召开的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发出了一个时代的强音:改革! 改革,是中国的“大趋势”。改革,是四化的希望所在。改革的春风正在吹遍祖国大地。“春江水暖鸭先知”。当这一股改革的春风正在蓬勃兴起的时候,一批全国知名的改革者于五月上旬在合肥召开了一次新技术革命和体制改革学术讨论会。这些改革者,大都是在经济、科技、教育体制改革方面的先行者。他们交流改革经验,纵论  相似文献   

6.
《瞭望》1984,(25)
改革之风,正在吹遍神州大地,一批锐意进取的改革者,脱颖而出。他们敢于破除已经不适应新形势需要的老观念,老办法,老框框,不怕艰难险阻,百折不挠地闯新路、用新法、订新章,使一些单位出现了新面貌。这些改革者是闯将,是创业者,是新时期的革命家。对这样的改革者,如果是站在党的立场上,从四化大业出发,无疑应给以积极支持、热情鼓励。因为,惟有改革,才能实现党的总任务、总目标。对改革者是支持还是不支持,实质上是对四化建设的态度问题。但是在现实  相似文献   

7.
谷慎 《理论导刊》2006,(9):17-18
由于政治、经济与社会意识形态等多方面的原因,中国前20年的改革选择了替代型改革战略和渐进的改革模式,这一战略与模式虽取得了一定收益,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其局限性越来越明显,它使改革进程过于缓慢,加剧了新、旧体制的摩擦,且无法解决改革中的深层次问题,尤其是“体制硬核”问题,因此下一步我国的改革模式应该由渐进式向“平行推进”式转变。  相似文献   

8.
任何一项改革的成功不仅取决于它的目的,而且在于它的动力。在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过程中,政府作为改革者与被改革者的双重角色决定了其改革的艰难。当前服务型政府建设中最根本的问题是政府服务的动力缺失。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经济主导型的政府模式并没有根本改变,不可能去做服务;高度集权的行政体制在改革中反而加剧了权力和资源更加集中,不需要去做服务;政府双重角色的重合与法治环境的缺失导致改革者服务精神的缺失和公信力的下降,不愿做服务。为此,对于难以自断其腕、自我革命的政府,其改革的动力应该从内外两个方面加以激发:一方面必须通过有效的制度途径加大对政府服务取向和行为的强大的外部压力;另一方面从政府权力这一核心出发,通过改变权力的流向,激发其内部动力。关键是对干部制度和财政制度这两项最根本的制度进行彻底地改革,切断政府自利的源泉。  相似文献   

9.
正十八届三中全会,被称之为"关键时期的盛会","深化改革"又成为一个热词,标志着改革已进入到"深水区"和攻坚期。深化改革与以往任何一次改革相比,当下既得利益群体已经形成,利益藩篱日趋固化,很多改革甚至需要改革改革者。在某种意义上,是一场改革者的自我革命。颇受群众关注的公车改革,已经"改"了近20年。除有的地方变成福利外,又有什么样的实质动作?养老制度改革,涉及到"双  相似文献   

10.
行政权力是公共权力,是服务于公共利益的权力。行政改革的目的是要校正行政权力对公共利益的偏离。但是央我国的行政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行政行为不规范的问题;提出了行政权力减少数人所窃取并服务于少数人利益的问题,出现了地方极限截留来自上面的分权,并运用这些权力搞地方保护主义和以权谋私,从而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2,行政权力之所以背离了公共利益,原因是复杂的,其中,旧的利益关系、权力格避的影响和新折  相似文献   

11.
改革已近十年了.这十年是将改革付诸实践的十年,也是对改革的认识不断深化的十年.如果说,十年前我们不少同志主要是依靠对僵化体制的愤懑和对新体制的美好幢憬而投身改革潮流的话,那么,现在我们对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在认识上显然深化了一步.在中国,其实做一个改革者是很难的.我们是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发展很不平衡,又长期受僵化模式影响和束缚的大国中进行改革和建设的.这就注定了中国的改革者必然会遇到很多矛盾和困难,这也恰恰是中国的改革者颇具光彩的一个原因.有感于此,本刊评论员《争做改革的一代风流》一文,为一代风流在改革的关键时期走上中国的历史舞台而大声呼唤.  相似文献   

12.
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成功与否,取决于改革的动力与阻力相互作用的结果以及改革的运行机制是否科学、有效。深入剖析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动力与阻滞因素,从动力机制、保障机制、评估机制、自我纠错机制等层面,研究建构改革的运行机制,并注意克服运行机制在建构与实际运行、定型过程中面临的风险挑战和考验,能够有效助推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健康、有序、深入。  相似文献   

13.
张津生  袁世军 《求知》2000,(1):24-26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结合国有银行集中处理不良资产的改革,通过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方式,对部分国有企业实行债转股。这是化解我国银行风险,改善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结构的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对于推进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实行债转股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4.
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西方国家掀起了声势浩大的行政改革运动,目的是要引进新公共管理来否定传统的官僚制.改革无疑会遇到巨大的阻力.西方国家的行政改革之所以能顺利推行,是与改革者运用正确的改革策略分不开的.本文首先从西方国家行政政革的背景分析入手,论述了西方国家在改革中采取的具体改革策略:强化政府权威、获取政治支持、化解政策阻力、渐进推进,最后简要指出了西方国家改革策略对我国行政改革实践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5.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时代给组织工作提出的必然要求。组织工作的活力,来自于改革、发展和创新,因此,唯有在继承中改革,在改革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组织工作才能与时俱进,才能在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共识、开拓新境界的过程中永往直前。组织工作创新要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为基本前提。要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等陈旧落后观念,把积极探索和大胆创新贯穿、溶化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项工作。要超越习惯思维定势和陈旧观念,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全新…  相似文献   

16.
《求知》2006,(5):45-46
汪玉凯撰文提出:实现中国改革的战略转折,关键是要推进政府自身的实质性改革。在推进中国政府后的实质性改革的过程中。有三个关键点需要明确:一是政府改革的推进策略要有根本性改变。政府改革不能孤军深入.要与重构公共服务体系改革等进行整体的制度设计。要最大限度地减少领导人个人对行政管理体制、机制的影响。发挥法治、制度的权威;二是要防止改革过程的低效率重复。也就是要最大限度地避免以往那种每次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雷同。但最终的结果常常是低效率重复的现象:三是要有实质性政治体制改革的配套.如改革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扩大民主、加强权力监督的制度安排等。因为大量的事实证明,中国政府管理中的很多问题。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五大以后,我市克服“重生产、轻流通”的旧观念,把流通看作“社会再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联结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不断加大改革力度,在现代企业制度、企业集团组建、股份制改造、国有中小企业放活及现代营销方式探索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  相似文献   

18.
改革是在一定的政策指导下进行的,由于政策固有的局限性,必须通过制定法律使之具体化。在改革的过程中,没有与改革的政策相配套的法律和法规,就会出现种种“合理不合法,合法不合理”的两难现象。因此,制定出配合改革的法律和法规,一方面可以为改革者提供施展才干的天地和机会,另一方面也可以明确开拓探索的必要  相似文献   

19.
杨平 《行政论坛》2008,(5):49-5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1982年、1988年、1992年、1998年和2003年五次行政机构改革,大部门制的改革正在进行中.大部门制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一次全新的改革,与前五次改革相比,改革的背景、改革的核心导向、改革的理论准备程度都不同.推行大部门制改革要明确:大部门制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改革的核心是转变政府职能,推行大部门制要着力强化部门首长的协调与控制能力,推进与大部门制相适应的综合配套改革,加强对大部门制改革的理论研究,决策、执行、监督的分离与协调问题和推行大部门制的法律保障问题等.  相似文献   

20.
机构改革中政府的职能转变和权力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体制改革深入过程中存在的诸多矛盾,构成对现行政府职能和权力运行的挑战。政府机构改革成为经济改革攻坚时期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和关键。其实质是要解决好政府的职能定位与权力转移问题,以适应经济市场化和社会现代化的发展规律。本文从政府职能转变要与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相协调、相同一,加强对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要适应社会主体的发育和发展,加强对社会发展的协调和服务;在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中,逐步推进国家权力向社会的转移和回归等三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