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安吉县"七山一水二分田",独特的竹、桑、林等自然禀赋为农产品加工业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基础.近年来,在政府引导、各方参与下,农产品加工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目前,全县有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1700多家,其中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84家,涉及到粮油、畜禽、竹木、笋制品、茶叶、茧丝绸、酿造和食品加工等8个行业.农产品加工率从1997年的28%提高到2001年的48%.2001年全县农产品销售额40亿元,约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43%.  相似文献   

2.
王守卫 《政策》2003,(1):32-33
当前,农民增收困难,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问题,影响了县域经济的发展。以公安县为例,目前公安有农产品加工企业1148家,年创产值13亿元,但总的来看,全县经过加工转化外销的本地农产品总量仅占总商品量的40%左右,存在加工总量不足,水平不高,效益较低的问题。因此,当务之急就是要大力扶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以此来带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县域经济的全面腾飞。  相似文献   

3.
《今日浙江》2002,(2):30-32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得益于农村改革的成功,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迅猛,从为大中城市工业配套服务,满足市场需求的拾遗补缺,逐步形成粮油加工、畜禽水产品加工、果蔬加工、蚕茧加工以及林特产品加工等产业.据统计,目前全省乡和乡以上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及相关企业近10万家,一些主要农产品加工制品如粮油、水产、茶叶、各类罐头食品等产量在全国名列前茅.其中以农产品为原料的食品加工业年利税总额达到52.64亿元,占全省工业利税总额13%,实现产值占全省乡镇企业总产值的15%,出口交货值占33%,成为我省工业的主要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4.
钟振  黄丹 《当代广西》2013,(21):30-31
到2015年,我区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45%。我区农产品加工业在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上将朝着这个目标快步前进。  相似文献   

5.
《新疆人大》2014,(3):F0003-F0003
自治区乡镇企业局大力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结构升级,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发展;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集中连片发展;负责农产品加工业研发中心、创业基地建设。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沈阳农产品加工业存在的实际问题出发,提出做强农产品加工业要采取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建设优质高效农产品生产基地;努力培植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品牌,提高企业竞争力抓好科学技术的普及、推广和应用工作;加快信息、中介及行业协会、经纪人建设,提高农产品加工业社会化服务水平等对策。  相似文献   

7.
政策信息     
《政策》2003,(2)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干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提出了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政策措施。 一是加大国家投入力度。提高农产品加工业基本建设投资占整个基本建设投资的比重, 增加对农产品加工骨干企业的技改投入。 二是给予相关的金融支持。商业银行要将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作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个农业大县,兴安县党委、政府始终把农产品流通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通过不断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打造品牌优势,培育农产品加工企业,完善营销网络等有效措施,促使农产品货畅其流,推动了全县经济发展,确保了农民增收。2003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13.22亿元,同比增长9.19%;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672元,同比增长6.03%.  相似文献   

9.
正2018年9月6日-8日中国驻马店诚邀客商金秋九月相约驻马店,共襄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盛事"诚挚邀请天下客商嘉宾金秋九月相约河南,相聚千年古驿站,生态文明城——驻马店,共襄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盛事!"第二十一届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新闻发布会于7月25日上午在北京举行,大会组委会现场发布盛会筹备情况,通过中央和省、市等70多家新闻媒体向全球客商发出热诚邀请。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加工局局长宗锦  相似文献   

10.
正皖政办[2019]21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充分发挥农产品加工业在产业兴旺中的关键作用,推动全省农业产业化实现高质量发展,经省政府同意,决定在全省实施农产品加工业"五个一批"工程,即发展一批农产品加工强县(市、区),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强园,打造一批农产品加工领军企业,引进一批知名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现  相似文献   

11.
乡镇农副产品加工业是乡镇工业中起步最早的产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它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地位越来越显得重要。如我省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产值比重占乡镇企业总产值的比重1994年达265%,其中竹木加工制造业产值占全省同行业的59.2%,食品加工制造业占31.5%,饮料制造业占39.4%。在主要产品产量中,有的已经占主导地位,如乡镇工业年产食用油达25.正万吨,占全省生产总量的677%,茶叶年产量达6万吨,占全省生产总量的80%,饮料、酒年产量达21.2万吨,占全省生产总量的50.9%。实践证明,哪个地方的乡镇农产品加工企业形成…  相似文献   

12.
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产品加工业是吉林省的优势产业之一.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进程中,农产品加工业在吉林省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实现农产品加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提升吉林省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吉林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现状的调查可以看出,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与发达省份比较既存在很大的问题与差距,同时也存在很大的优势与潜力,只有采取有效的对策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姜国祥 《前沿》2003,(10):98-100
从发达国家的实践来看 ,农产品加工业可以成为整个国民经济中一个很有发展潜力的产业。我国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面临许多突出的问题。当前应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 ;健全农产品质量卫生安全保障制度 ;形成农产品生产、加工产业带 ;应用先进技术、加速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相似文献   

14.
《政策》2010,(1):35-36
2009年,钟祥市委、市政府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着力培植壮大磷化下、农产品加工和文化旅游等三大支柱产业。初步预计,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0.6亿元,同比增长16.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9.1%;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50%;规模企业267家,净增61家;财政总收入、  相似文献   

15.
《四川政报》2022,(15):20-22
<正>川经信规〔2022〕3号各市(州)经济和信息化局:经厅党组同意,现将《四川省农产品加工助推乡村振兴重点企业认定及培育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22年6月18日四川省农产品加工助推乡村振兴重点企业认定及培育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落实省领导联系指导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机制决策部署,加快培育一批四川省农产品加工助推乡村振兴重点企业(以下简称“重点企业”),  相似文献   

16.
涂明安 《政策》2003,(5):31-31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势在必行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推进工业化的内容之一,没有先进的农产品加工业就没有工业化。工业化是农业产业化的桥梁和纽带,是农村城镇化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推进工业化,必须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十堰是农业大市,又是农产品加工弱市。近几年来,在扩  相似文献   

17.
国办发〔2 0 0 2〕 6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关于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已经国务院同意 ,现印发给你们 ,请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二○○二年十一月六日关于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  近年来 ,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 ,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颇具潜力的增长点。但就总体而言 ,还不能适应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尤其是农产品加工水平和质量较低 ,专门用于加工的农产品不足 ,产加销各环节联结不紧密 ,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不健全、加工业布局和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相似文献   

18.
为了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我省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和经济强省的跨越,省委、省政府于2009年出台了《关于实施农产品加工业"四个一批"工程的意见》,提出"通过5年左右努力,在全省形成一批在全国同行业有竞争力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一批在全国有影响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江苏省昆山市在加强非公企业党建中积极探索创新,大胆尝;试实践,党在非公经济领域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全市非公企业党员由2001年的1100多名增加到目前的12500多名,占到全市党员总数的30%左右:非公企业党组织由2001年的130多家增加到目前的近1600家。2001年、2004年,昆山两次被评为江苏省党建工作先进县(市)。  相似文献   

20.
《当代广西》2008,(20):I0001-I0001
广西农垦经过半个世纪的创业发展,特别是近年来通过整合资源,优化产业,形成了以蔗糖、木薯、剑麻、畜牧、水产、茶叶、果蔬等为主导的现代农业,以制糖、剑麻制品、木薯生化、酒精为主导的农产品加工业,拥有直属企业103家,其中国有大型企业13家、专业集团公司8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