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法治政府是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要建设法治政府,需要规范行政立法听证行为,我国《立法法》虽然对行政立法听证制度有明文规定,但条文过于简单,不具有操作性。因此,我国行政立法听证的范围、听证的物质保障、听证的主持人制度、参与人制度、笔录效力制度、运行程序制度都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  相似文献   

2.
国外立法听证制度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通过审视不同国家的议会举行立法听证的模式 ,比较分析其立法听证的性质、功能与程序的异同 ,探索对中国立法听证制度建设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由于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尚不够完善,加上立法听证在我国刚刚开始起步,立法听证在实践中存在许多问题.首先,是听证主体表现比较"懒"的问题,无论是听证主导机关,还是听证会的其他参与对象,都存在一个积极性不够的问题.其次,是听证客体比较"散"的问题.综合各地立法听证规则中关于适用事项范围的具体规定,听证客体的范围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混乱.再次,是听证内容比较"浅".实践中出现了听证机关对于听证重点、焦点问题的把握不够准确、而听证参加单位及个人准备对相关问题的分析及表达不够深入等问题.同时,听证制度还存在听证程序比较"乱",不够规范以及听证效力比较"软"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4.
1996年通过的《行政处罚法》创造性地引进了听证程序,这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一大进步。但宥于立法技术和立法理念的局限,行政处罚听证程序在实践中日益显示出其缺陷。我们应该吸取西方行政听证法理渊源的合理内核,构筑起一个完备的行政听证制度的理论基础,不断发展完善行政听证制度。  相似文献   

5.
马娜 《民主》2006,(10):20-22
一、我国立法听证的的基本情况199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行政处罚法》首次规定了“听证”,第五章“行政处罚的决定”的第三节还专门规定了“听证程序”。199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价格法》第二十三条规定政府定价时应建立听证会制度。即“制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公用事业价格、公益性服务价格、自然垄断经营的商品价格等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应当建立听证会制度,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主持,征求消费者、经营者和有关方面的意见,论证其必要性、可行性”。2000年全国人大通过的《立法法》第三十四条和五十八条都规定,在制定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6.
透视我国行政听证:价值、原则、缺失和完善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公正、公开、民主方式行使权力的一种程序制度,听证为越来越多的现代国家所接受,而行政听证是其最重要的内容。行政听证的建立及其实行,对于中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具有重要的价值,这种价值主要体现为:平衡、平等、民主、科学、公正、效率、廉政。但我国现行行政听证制度整体设计过于空泛,操作明显不足。具体表现为立法不健全和听证程序适用范围过于狭窄。完善我国现行行政听证制度,在正式《听证法》出台以前,我们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在实践环节完善我国现行行政听证制度。  相似文献   

7.
根据中国历史国情与政治现实,可以也应该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大制度建设成为中国特色协商民主运作的制度平台。全方位地推进中国特色的协商民主事业,需要以中国人大制度为实践平台,推进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的协调共进,而中国人大制度本身就体现了代议民主与协商民主的结合。将人大制度建设成协商民主实践平台的意义有以下三方面:协商民主有利于加强和改进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提升执政能力;协商民主理论有利于舒缓社会矛盾,有利于政治团结;通过制度合法性建设从而巩固我国的国家制度。在人大制度中推行协商民主的重要而可行的途径有以下三个方面:选举过程、立法过程与人大代表汇通民意的过程。即人大代表选举中的协商机制与实践;将立法听证制度作为平台推动立法过程中的公民参与协商实践;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民意表达与协商机制。  相似文献   

8.
我国在立法听证工作推进过程中所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与我国立法工作所依托的法制系统的整体环境是密切关联的,具体包括了认识方面、法律规定方面、现有立法体制、社会因素及工作机制等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曾文君 《学理论》2012,(3):71-72
自1 996年我国《行政处罚法》首次提出听证程序以来,行政听证制度在我国已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我国引入该制度较晚,与西方法制化程度较高的国家相比还有很多缺陷和不足。从行政听政的概念出发,就行政听证制度在我国立法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其完善提出几点拙见。  相似文献   

10.
《行政论坛》2019,(5):143-148
行政—立法关系在任何层级的政治系统中都是核心和关键。我国地方人大是地方民主法治建设的主体,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本研究以我国地方行政—立法关系为研究对象,从制度设计和功能的视角对我国地方政府和人大间关系进行阐释。由于行政—立法关系之间存在的张力,不同的地方实践形成了不同的实践模式,以北京市行政—立法关系的实践为典型案例分析发现,可以将我国地方行政—立法关系概括为三种模式,即人大主导的行政—立法关系模式、合作型行政—立法关系模式以及竞争型行政—立法关系模式。  相似文献   

11.
听证制度是我国从西方国家的行政程序中借鉴过来的一种制度,本文主要就听证程序的法律渊源和适用范围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试论我国城乡规划听证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规划对听证制度的引入是民主行政的要求.我国新颁布实施的<城乡规划法>对听证的具体制度并未作出详尽的规定.借鉴国内外有关听证的立法经验,我国<城乡规划法>应当在听证的适用范围及方式、听证的主体、听证的程序以及听证的效力等方面作出具体明确的规定以进一步完善我国城乡规划领域的听证制度.  相似文献   

13.
丁玮  赵雪婷 《学理论》2010,(20):125-127
近几年,我国借鉴了西方国家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成熟经验,逐步确立和完善了我国听证制度。本文从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重要性入手,提出了我国听证制度中一些有待完善的方面。应加强听证制度统一的立法;扩大行政听证和听证参与人范围;明确听证主持人规定和增强听证笔录约束力。  相似文献   

14.
完善我国听证制度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现代化进程中民主的一种实现形式、管理的一种有效形式,听证制度已成为我国现代程序法律制度中的核心制度,尤其是其较强的功能体现,使其越来越为社会所广泛关注。然而,当今听证现实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也迫切需要我们从理论与实践的层面对如何完善我国听证制度作一些战略思考,具体可从以下四方面进行:推进理论研究,建构我国听证制度的法律体系;扩大听证范围,采取多种听证形式;建立一个科学、系统的管理制度和机制;加强对听证的监督,提高听证的透明度。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行政决策听证的缺陷及创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决策听证是行政机关在作出影响不确定对象利益的决定时,必须听取利害关系人意见的制度。我国最初的行政决策听证源于1998年施行的《价格法》的规定,随着《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实施,不少地方都作出了行政决策听证制度安排。由于我国《行政程序法》的缺位,行政决策听证存在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完善行政决策听证的路径依赖在于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6.
人大立法公开是我国政务公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我国立法民主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实现形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人大立法将更加注重科学化、民主化的新形势下,加强立法公开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上海市人大常委会近年来在加强立法公开方面的实践,就人大立法公开的理念、制度、内容、形式等,进行初步思考和研究,以期引起更多关注,共同推动人大立法工作.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行政决策听证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行政决策听证制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程序制度,是听证规则应用于行政决策的法律制度。行政决策听证中存在许多问题,难以发挥听证在行政决策中的法治意义,因此要扩大和明确行政决策听证的范围,确定听证参与人的法定资格,完善行政决策听证的程序和建立行政决策听证的救济途径。  相似文献   

18.
我国信访听证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信访听证制度是依法处理信访问题的程序性法律制度,具有监督、协调、预防、指引等功能。目前存在着适用范围不明确、信访听证组织机关和主持人缺乏中立性、办理与复核听证关系不清、信访处理意见与听证程序缺乏衔接、法律责任粗疏等问题。完善设计如下:一是放宽启动条件并划定必须举行听证的范围;二是由信访工作机构担任听证组织机关和选派主持人,并建立听证建议书制度;三是明确办理阶段经过听证的事项不再组织复核听证;四是设立群体性信访事项听证代理人和代表人制度;五是设置听证异议程序,明确程序违法的法律后果;六是明确经过听证的信访处理意见的终结性效力;七是完善信息公开及其它信访工作制度等。  相似文献   

19.
政府行政决策权的扩张,使得已有立法控制和司法救济机制对决策权的监督约束相形见绌,行政决策的合法性问题凸显。协商民主理论主张以公众交往权力制约行政决策权,从而提供了重要的约束途径。行政决策中引入听证的目的,在于发挥其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过滤器的功能;而听证笔录效力则提供了交往权力制约行政权力的通道;从立法上确立听证笔录的法律地位,建立政府对决策听证的回应机制,是推进和完善我国行政决策听证制度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20.
感受立法     
杨柳  王滢 《瞭望》2004,(37)
本刊多年关注、跟踪人大工作的报道,在一年一度的“两会”,在每次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多次对地方人大的调研中,记者深深感到了人大工作的变化,特别是人大立法的工作,是在不断改革中完善,是在不断创新中发展,立法理念正向以人为本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